培根在《习惯论》中曾这样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习惯的力量。习惯会伴随着人的一生而存在,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好妈妈明了习惯的力量,她不但注重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还会警惕孩子的坏习惯。妈妈会将那些坏习惯在刚刚冒出头的时候,就尽快地消灭掉,让坏习惯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尽量减到最小。
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
当初那个小小的、直白得饿了就哭,困了就睡的孩子,开始跟妈妈说,是小猫咪打破了瓶子时,妈妈惊异地发现,那个小人儿开始有了心眼,开始学会了撒谎。
孩子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但负面的东西也随之出现。一个孩子学会了撒谎,说明他有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懂得通过掩盖事实来逃避惩罚。当他打破了玻璃时,会将责任推卸给邻居家的猫;当他撕坏了妈妈的书时,会指着弟弟妹妹说是他们干的。
妈妈们对于撒谎的孩子总是颇为头疼,她们试图通过严厉的惩罚来纠正孩子撒谎的毛病,却发现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撒谎,结果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到最后,连孩子自己都分不清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了。
对妈妈来说,她们生气并不在于孩子撒谎的事情,而在于孩子撒谎的习惯。因为这种撒谎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会惯于用撒谎来逃避责任。所以,要想改掉孩子撒谎的习惯,就要从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入手。
孩子之所以会撒谎,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太小的孩子有时候难以分清现实与幻想,将两者混淆在一起了。孩子的想象力是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的,他们的脑袋中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十分逼真的想象,可以由于年龄太小,往往分不清愿望与现实的区别;二是为了逃避惩罚,当一个孩子因为做了一件事而受到惩罚后,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时,有了上次受惩罚的经验,为了逃避,他会选择撒谎;三是因为孩子的虚荣心,当孩子有了“赢”的意识之后,就有了撒谎的习惯;四是模仿家长。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
撒谎的孩子会没有责任心,不敢承当起自己的责任。“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个撒谎成习惯的孩子,是很难赢得大家的信任的,哪怕他某一次真的说了实话,也没有人会相信他。所以,孩子撒谎的毛病一定要改掉。不然很难想象,将来孩子走上社会,得不到同事、领导的信任,该如何生存。
好妈妈长了一双火眼金睛,她能够从孩子的表情、说话的语气甚至是孩子的肢体语言中判断孩子是否撒谎了。好妈妈不会因为孩子撒谎而暴跳如雷,她会和风细雨地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放下戒备,袒露自己的心扉。
好妈妈在孩子犯错时不会大发雷霆,也不会惩罚孩子。因为她知道,孩子是否会撒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每当孩子犯下错误时,家长总是暴跳如雷、脾气上来了就如火山爆发一般愈演愈烈不可收拾,这会在孩子心里留阴影。当他再次犯错时,为了逃避责罚,就会选择撒谎。好妈妈会在孩子犯错时,告诉他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好妈妈认为,与其在孩子犯错时对他严厉地惩罚,不如告诉他正确的该怎么做。惩罚只会给孩子留下恐惧,当他遇到相同的情况时,难免同样的错误会犯第二次。如果孩子知道了正确的做法,犯错的概率就低了很多。
好妈妈会以身作则,做一个诚实的妈妈。当自己犯了错误时,好妈妈都会坦然地承认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足,她会诚恳地为自己做错的事道歉。好妈妈身体力行,让孩子变得诚实。
好妈妈赏罚分明,她会奖励说实话的孩子,让孩子知道,在妈妈眼中,说实话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对于那些撒谎的孩子,好妈妈会坚决得表明自己否定的态度。
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他会有自己的隐私。要想让孩子不说谎,妈妈要告诉孩子:你可以有自己的隐私。当遇到孩子不想说的事情时,他可以直接地告诉父母,那属于自己的隐私,不想轻易示人。这样就避免了一方面家长拼命地想知道孩子在干什么,另一方面孩子却极力掩饰,不得不以一个谎言来应对父母。要想放心地让孩子有隐私,妈妈要加强对孩子的了解,搞清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和他们的兴趣爱好,玩什么样的游戏,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给娇气的孩子制定家务计划
现如今,每个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一个孩子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包围着,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些孩子从不参与家务,不知道水烧到什么程度算是开了,不知道鸡蛋是要剥开外面的壳才能吃的——因为他每次吃鸡蛋的时候,家里人都已经帮他剥好了。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十分娇气,在生活上表现为挑食,吃东西挑挑拣拣;做事情由着性子来,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直到家长满足了为止;不爱干活,一干活就叫苦连天,没精打采,怨声载道。这样的孩子心理上一般都比较脆弱,经不起批评,受到批评就觉得委屈,情绪低落,爱哭鼻子。
娇气的孩子,往往是家里所有人的中心,大家都围绕着他转,他习惯了别人处处让着他、顺着他,不懂得谦让、感恩。在学校里,会容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对来自他人的帮助也理所当然,难免会让人心生反感,给人留下“不好相处”的坏印象。
无论来自家庭的爱有多深厚,孩子长大了以后,总是要独立生活,独立面对一切的困难。娇气的孩子心理脆弱,生活能力也相对较差,一旦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波折,生活的反差往往令她难以接受,往往会陷入人际的困境,甚至会失去生活的勇气。
所以,理性的妈妈会从小就培养孩子应对生活的能力,为将来打下基础。好妈妈更懂得如何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孩子的能力,克服娇气。
好妈妈给娇气孩子开出的良方是让他做家务。一些孩子对许多事情都感兴趣,爱尝试,当他看到妈妈在做家务时,有时也会主动提出要帮妈妈洗碗,擦桌子;看到妈妈在做饭时,总是围在妈妈身边给妈妈递油递盐。好妈妈从来都不会拒绝孩子的热心,而是让孩子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孩子爱上劳动。
做家务也要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好妈妈会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分配一些家务活儿。较小的孩子,可以安排他去收拾自己的玩具,把散乱在地上的玩具归整到存放玩具的篮子里。等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好妈妈会给他安排难度系数更大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擦地板,帮妈妈择菜。等到孩子更大一些的时候,还可以安排孩子去买菜,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更能让孩子对自己家里每天的开销用度有个了解,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辛苦,不再乱花钱。
孩子做家务从分内事做起。当孩子还不能应付繁杂的家务活儿时,好妈妈会让孩子从照顾好自己做起。在好妈妈看来,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项家务,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自己学着用汤勺吃饭;稍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将脏衣服放进篮子,自己收拾房间,将自己洗好的衣服叠放整齐等。
好妈妈要让孩子知道做家务是一种责任,出自对家人的爱。尽管妈妈每天要处理很多家务,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一天忙下来,筋疲力尽,但是她不会抱怨,不会阴沉着脸抱怨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她会告诉孩子,因为爱家人,所以她愿意为家人做很多事情,家是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有义务为家做贡献。这样,孩子也会因为爱妈妈而帮妈妈分担家务,也会因为爱爸爸而站在门口给爸爸递上拖鞋,端来一杯热茶。
爱做家务的孩子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赞美。好妈妈会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妈妈都放在心里。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妈妈都要及时地提出来,并予以表扬,让孩子心里有一种自豪感。
长期帮妈妈做家务的孩子,能在家务劳动中体会到妈妈的辛苦,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应该为家人承担一份责任,会逐渐形成一种家庭责任感。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当他走上社会之后,也会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的孩子懂得体贴父母,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发现差异之美,克服孩子的嫉妒心
很多孩子看见自己妈妈抱了别的孩子,看见妈妈夸别的小朋友,心里会不由自主的不高兴;看见别的小朋友戴了一朵漂亮的花儿,就会想方设法地把花抢过来毁掉,有的孩子甚至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情绪。妈妈们要注意了,嫉妒已经在孩子心里滋生了。
嫉妒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情绪,当孩子开始懂得与他人进行比较,发现其他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或者别人有什么东西而自己没有时,就会产生这种羞愧、不满、怨恨、愤怒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孩子的嫉妒心很容易被激起,一块橡皮,一句夸奖,一个拥抱,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都可以激发孩子的嫉妒心,让他心里怨恨得发狂,不能自已。
嫉妒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不光孩子会有嫉妒心,成年人也有。不过孩子的嫉妒心往往表现得比大人更为强烈、更为明显,也更容易被激发起来,往往一件小物品、来自成年人的一句评价都会引发孩子的嫉妒心。尽管随着人不断地成长,嫉妒心理会逐渐地减弱,但是,如果对一些孩子极端的嫉妒心理不及时纠正和疏导的话,也会产生心理问题,使他们在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自卑,妨碍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容易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造成隔阂,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在生活中也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女孩子会因为嫉妒同伴的美貌而将她毁容,嫉妒女伴的幸福而想方设法地将她的男朋友抢过来,这种嫉妒就已经成了一种病态,严重影响到自己和他人了。所以,对孩子的嫉妒心理,不能过于轻视。
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心胸比较狭隘,多疑多虑,性格内向、自卑,小伙伴一件新衣服、老师对其他同学的一句赞美、妈妈对别的孩子的一个拥抱都会激发他的嫉妒心理。孩子很难掩饰自己的情绪,妈妈通过孩子的表现就能看出来。有的孩子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心里的不平衡,有的孩子会通过损坏小朋友让他嫉妒的玩具来发泄,有的孩子甚至会通过说嫉妒对象的坏话来宣泄。一些妈妈发现孩子的情绪后,往往会打击孩子说,“人家就是比你听话”、“她穿上新衣服就是比你好看”,这无异于火上浇油,让孩子本来就无处宣泄的嫉妒之火烧得更旺了。
好妈妈懂得缓解孩子的这种情绪,会通过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来消除嫉妒心理。好妈妈会让孩子明白,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别人有的东西我们没有,可是我们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也许某个小朋友的爸爸有车很威风,但是他的爸爸却忙得没有时间陪他,虽然自己的爸爸没有车,可是爸爸却有许多的时间陪自己玩;也许老师今天夸奖了别的小朋友,可是老师以前也夸奖过自己;可能有的小朋友数学学得很好,但是自己的语文也很棒……
通过差异化的比较,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能转移孩子的焦点,平息他心里的妒火。在差异化的比较中,孩子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会逐渐变得自信。一个自信的孩子,即使他现在落后于人,也会相信很快自己就能赶上他人。
当比较变得在所难免时,好妈妈会引导孩子建立科学的比较参照。不同的孩子,由于先天和后天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差距,如果让一个基础较差的孩子整天与一个自小就成绩优异的孩子比较,前者不但会滋生嫉妒,还会在长期的落后中变得自卑。所以好妈妈会引导孩子建立一个新的参照标准,那就是“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较,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告诉孩子他进步了!这不仅可以避免孩子的嫉妒心理,还可以敦促孩子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在与过去的比较中永不落后。
当竞争不可避免时,好妈妈会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竞争意识,教育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竞争,即便赢不了比赛本身,但是豁达的气度也可以为自己加分。当孩子与别的孩子出现无法回避的差距时,好妈妈要让孩子正确地对待这种差距,让孩子在差距中找到动力,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让自己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完善。
好妈妈会善用“注意力分散法”,当孩子被局限在一个小小的领域时,他所有的比较的对象都非常有限。在幼儿园里比谁得到老师的表扬多,在学校里比谁的成绩好,这种单一的评判标准往往会让孩子陷入极端。在这种环境下,毕竟第一只有一个,无端地给了孩子一个嫉妒的理由。好妈妈会让孩子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孩子找到兴趣,让他知道,世界上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很多,既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也开阔了孩子的心胸。
对“小霸王”说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独生子女一代孩子的典型特征就是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这种环境下的孩往往会特别的霸道,但凡有事不顺着自己的意思,不遂自己的意,动不动就打发脾气,直到自己的愿望满足了为止。有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心存愧疚,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即便有些事情他们知道应该说“不”,因为不忍扫孩子的兴,也由着孩子的性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