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43800000015

第15章 错误的表扬影响孩子的发展(1)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曾经说过:“对孩子的鼓励和赞美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当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所以,父母应该运用科学的、适当的方法鼓励孩子,别让消极的、不恰当的表扬“伤”了孩子。

1.夸孩子勤奋比聪明更有效

自从赏识教育被提出以后,很多父母总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例如,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真是太棒了!”“你太聪明了!”“你太厉害了!”等这些鼓励和夸奖孩子的话语。然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一位心理学专家忠告广大父母:不要夸自己的孩子聪明。

对于这一提议很多父母表示疑惑,孩子学习好,分数考的高,不让夸孩子聪明,那要夸孩子什么呢?针对这一疑惑,这位专家后来又做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父母夸孩子勤奋,比夸孩子聪明更有效。因为夸奖孩子的勤奋,可以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一种勤奋比聪明更重要的概念。可以这样说,勤奋是一种优良的品质,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勤奋,那么他就会孜孜以求,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样他也就无往不利,取得更多的成功。著名的大文学家韩愈曾经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的苏秦,虽然有雄心壮志,但由于他学识浅薄,始终不被重用,后来他发奋读书,以“锥刺股”的精神来学习,才终于成为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则说明了一个人如果自恃聪明,而忽视勤奋的重要性,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无关的事情中去,以致荒废学业,那么,最终会由“奇人”变成“庸人”。有人把资质聪明比作肥沃的土地,而勤奋就是辛勤耕耘,如果一片肥美的土地不经常被人侍弄,那么这块地上的庄稼也会颗粒无收,终会被地里的杂草和虫豸给吞噬掉。所以,夸奖孩子时,要着重夸奖孩子的勤奋,而绝不可过多表扬孩子的聪明。

案例回顾——

《现代健康报》曾经报道,一些家长总是习惯于这样训斥自己的孩子:“你真是个笨蛋,这么简单的题竟然都不会!”赏识教育提出后,一些父母鼓励孩子成风,不论任何条件下都会这样夸奖自己的孩子:“你真聪明,这么快就把事情做好了。”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父母的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前者是把孩子一棒子打死了,不但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给孩子贴上了不好的标签,使孩子形成一种消极的标签效应,最终泯灭了孩子的聪明才智。

而后者则把本来是孩子勤奋的成果,说成是天资聪慧的功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浮躁的作风,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是非常不利的。

据介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对412名11岁的孩子做了6次实验,通过实验他们发现:那些曾经被誉为聪明的孩子太过重视自己的考试成绩,他们将好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但是,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不愿再努力去选择新的以及那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那些曾经被夸奖为学习努力或刻苦的孩子,则富有持久性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在他们看来,人的智力和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的,从而更愿意承担具有风险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而美国新近的一项研究实验也证实了,那些曾经被过多地夸奖智力聪明的孩子可能回避对他们提出的新的挑战。在实验中,老师让幼儿园的孩子们解决一些非语言性的难题,然后,对其中的一半孩子说:“你们答对了8道题,真的是很聪明。”而对另外一半孩子说:“你们答对了8道题,这说明你们确实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接下来,实验人员再给这些孩子分配任务,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题目:一种是他们在完成这些题目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很容易出现一些差错,但是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有用道理;另一种是他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题目完成得很好,因为这些题目比较容易。结果有一半以上的被夸奖聪明的孩子选择了最容易完成的那种任务,因为他们不想冒险,更主要的是他们不想出差错;与此相比,在被夸奖为付出努力的孩子中,有90%的孩子都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那些题目,因为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新东西。

专家解析——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一些教育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总是夸奖孩子聪明是有很大缺陷的。正如案例中介绍的那样,孩子总是被夸奖为聪明,容易形成孩子的浮躁心理,导致孩子做什么事情总是沉不下心,这样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总是被父母夸奖,日久天长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感觉,即孩子会把自己取得的成绩或好的结果与脑子聪明画上等号,这样逐渐形成了孩子那种过于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想,使孩子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发生偏离,并且只有成功的打算,而没有失败的准备。像这样的孩子,如果他们把事情做得很好,或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就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聪明。

一旦他们失败,或遭受到了一些挫折,他们将会因此而断定“我并不聪明”,但却找不到以前之所以能够取得成绩的原因,于是他们就会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奋斗的目标,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夸奖孩子的时候,要提到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聪明,更重要的是鼓励和肯定孩子的勤奋和努力。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勤奋和努力,是为孩子灌输一种积极的思想意识,是鼓励孩子接受更多挑战的一种正确的教育方法,这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气馁,而且还给孩子指明了成功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

当然,与被夸奖为聪明的孩子有所不同的是,被夸奖为勤奋的孩子,即使是经过勤奋和努力,虽然结果仍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或者不是他们所能预料到的,他们也会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努力是被认可的,他们会继续不懈努力,直到把事情做好。

专家支招——

孩子的聪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力因素,不是我们平常人能够控制的,更是孩子自身无法改变的。但是,勤奋与否,努力与否,这些却是孩子可以控制的,正如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过的一句名言:所谓的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而成的。

因此,作为父母,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肯定孩子的能力与成绩的同时,更多地肯定孩子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勤奋和努力。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聪明只有加上勤奋才是取得成功的秘诀。

支招一:要多鼓励孩子的勤奋和努力。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学者去国外访问,周末她应邀去一位教授家里做客。

刚一进门,学者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儿金发飘飘,好似一个美丽的洋娃娃,这位学者不禁从心眼里喜欢和赞叹这个漂亮的孩子。

当学者把从国内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时,这个漂亮的洋娃娃非常有礼貌地向客人道谢。这时,这位学者忍不住夸赞道:“你真是一个漂亮、懂礼貌的好孩子!”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这样的夸奖也许能使他们开心半天,但是,这位教授却并不高兴。当他的小女儿离开后,教授就郑重地告诉这位学者:“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这位学者非常惊奇,又觉得教授莫名其妙,问道:“我只是夸奖了你的孩子,并没有伤害她啊?”

教授非常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就是因为你夸她的漂亮才伤害了她。虽然她的漂亮值得夸奖,但是,她的漂亮是天生的,这不是她的功劳,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她的年纪还小,不会分辨好坏,如果你夸奖她漂亮,就会让她错误地认为,漂亮是她的一种资本,她就会炫耀她的漂亮,而不愿付出其他的努力,这就会引导她进入一个极度错误的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孩子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才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因此,教授态度很坚决地说,“请你为你刚才的错误夸奖而道歉。”

这位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那个小女孩道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多鼓励孩子的勤奋和努力,而不要经常提及孩子的聪明与漂亮。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勤奋和努力则与之不同,这些才是孩子最应该得到的肯定和夸奖。

支招二:对孩子的鼓励不要过于频繁。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应讲究一个“度”,也就是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对于任何的信息,即使是一个人最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我们提及的过于频繁,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疲劳隋绪。鼓励也是如此,如果父母每天都在对孩子鼓励,太多了就会腻烦,孩子就会对父母的鼓励话语表现出很大的疲劳和免疫,就会变得麻木、不珍惜。于是,日.久天长,鼓励对于孩子来说再也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了。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夸奖太少,孩子就会产生欣赏饥渴,这种状态要是得不到解决,孩子就会失去努力的自信心,最终会彻底放弃。因此,这就要求父母把握好鼓励的火候和频率,在孩子最需要鼓励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这时的效果是最好的。

其实,不要总是等到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才给予鼓励,父母如果偶尔给孩子一个意外的惊喜,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在孩子觉得不会得到夸奖的时候。例如,孙宇和同桌吵架了,是因为同桌说了别人的坏话,而孙宇不让说,结果两个人言语沟通不畅就打起来了。这件事情之后,孙宇接受了班主任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向同桌道了歉。放学回到家,孙宇本以为会受到妈妈的批评,然而令他奇怪的是,妈妈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夸奖他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并对孙宇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孙宇很感激母亲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他暗自下定决心,以后要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让妈妈对自己更有信心。

支招三:利用肢体语言和目光对孩子进行鼓励。

父母对孩子进行鼓励,主要有两种方式,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有口头的赞美以及物质的诱惑,才会给孩子带来认可和激励,利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和赞许的目光,也会使孩子得到有效的激励,也能感受到亲子之间的那种独特的亲情。例如,父母可以用欣赏、鼓励、宽容和爱惜的目光,轻柔地注视孩子,给孩子以勇气;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或者轻轻拍拍孩子的肩膀,给孩子以理解和嘉许;或者给孩子一个有力的拥抱,陪孩子一起出去散散心等等,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理解、尊重和鼓舞。

同类推荐
  •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精选了中外优秀笑话几百则,并进行了适当的整理和改编,内容大多与儿童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关,文字简练,特别适合孩子阅读。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每则笑话后面,都加了一个“快乐解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只看笑话,更能从笑话中学到知识。
  •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如何构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如何打造美丽的校园生活、如何构建健康的性心理发展及如何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几个角度着笔,详细分析了青春期青少年特有的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的心理根源。针对这些问题与困惑,作者主要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及心理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来阐述,并着重讲解了成人应该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各种问题及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等。
  •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6岁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6岁

    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赞其为:最有用的实操手册!多家幼教机构称其为:最好的“家-园”共建手册!300万粉丝一致评其为:一语道尽父母心声!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育儿路上有太多左右为难!
  •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本书是一部纪实小说。讲述了作者从听到女儿第一声哭响起,漫长的育儿之路的养育经历。
  • 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

    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

    本书主要讲述了:教子成才,是当代父母竭尽所能、倾力而为的最大心愿。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聪明、更加有出息,父母们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通过对当代众多家庭教育的成与败、得与失的深入研究和提炼总结,通过对教育孩子的各种方法模式的比较与归纳,精心编写而成。书中内容新颖,逻辑清晰、文字流畅,有助于广大读者愉快地阅读。书中力图避免空洞说教,注重实用功效,从而能为广大父母开发与培养孩子的多项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帮助与指导。
热门推荐
  • 紫罗兰之刹

    紫罗兰之刹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个被战争践踏的年代,七国争霸,狼烟四起,百家林立。骑士王的后裔背负着使命,剥去族姓,被带到紫罗兰帝国的大都兰帕顿,让平静了十多年的兰帕顿再次掀起了一场场风波,少年拜将的他能否完成从小背负的使命呢?
  • 挂名绯闻男友

    挂名绯闻男友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触很大:不后悔所有选择,但是如果生活再给一次机会,绝不这样活。
  • 虚拟夹杂着现实,爱情的十字路口

    虚拟夹杂着现实,爱情的十字路口

    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就展开了一段不可思议的缘,竟然谁还都不知道这段缘的开始,啊爱情的十字路口她该何去何从,走向那条道路
  • 美容供应商

    美容供应商

    听说过中原路110号吗?没有?那你知道唐宁街10号和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吗?知道是吧。那我告诉你,中原路110号对于全世界的女人来说,是比那两个更加有名的地方。那也是个让全世界的女人们都为之疯狂的所在。……中原路110号,美女梦工厂,让每个女人离女神更近一步。PS:已签约,请放心收藏!
  • 重生之14岁叛逆恶魔少女

    重生之14岁叛逆恶魔少女

    14岁的她成了自己曾经羡慕的模样,满口脏话,全校皆知的小太妹。一次机会,堕天使撒旦选中了她。不是说她变了吗,那好,她就真的变了,毁灭了她一生的初中,她会改变一切。背叛她的,欺负她的,她会慢慢还回来,成为最闪耀的的存在。与恶魔交易本来就是要付出代价的,孤独永世怎么样?曾经以为会成为学校的顶端,后来居然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一个世界怎么够,一个世界的架空王朝从此毁灭。最后的最后撒旦前来收回她的命,她笑,既然给了就没有收回的可能性,制裁之火,撒旦的生命燃烧完毕。
  • 天道邪魔

    天道邪魔

    韩尘无意卷入黑洞,来到一片荒凉的大地,这里嘶吼震天,一片血红。何为正,何为邪,正既不在,我当为邪!苍茫大地,天道邪魔!石路莫回首,天梯坠云霄,沧桑的石门,恐怖的残躯,神秘的古篆,为你演绎浩瀚的神话史诗。
  • 绯红女巫

    绯红女巫

    同人电影复联2小说文中女巫是个好孩纸。故事背景是复联2电影后续
  • 我的女鬼未婚老婆

    我的女鬼未婚老婆

    难得有个赚小钱的机会,孔楠送了个外卖,当到达地方时才得知是个墓地,返回时却被女鬼纠缠,非说是自己未婚老婆,人鬼搭配,好运不断。此后,无论霸道总裁,清纯校花,还是极品护士,接踵而至……
  • 灵宝大炼内旨行持机要

    灵宝大炼内旨行持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益州记

    益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