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学会分享——互惠原理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自私自利、不懂给予的人不会受到欢迎,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和给予。
家教启示:
我们有时看到,有的家庭吃饭时,最好的菜总是孩子一个人独吃;看电视时,遥控器总是操纵在孩子手里;家里来了小客人,孩子竟然不容许妈妈把食物送给客人分享。
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地“自我中心”,不替别人考虑呢?
这是因为孩子由于心理发展的局限性,在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时,容易不自觉地指向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也就是只想到自己而很难想到别人,只关心自己而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
而且,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人捧着护着,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也就缺少互爱互让的品质。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长辈会千方百计为他弄来。此外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等行为提供了温床。
而在成人的社会里,根据互惠原理,人们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如果只知索取,却不懂得为别人付出,那么就不会有人愿意和他继续交往,他将陷于“孤家寡人”的境地。正是由于互惠原理,人们间的交往才有取有予,有来有往,交际才能顺利进行下去,人与人之间才能有融洽和谐的关系。
社会交往中的互惠原理,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会与别人分享,学会对别人付出。
首先,父母要多营造平等的享用氛围,减轻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比如: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避免孩子独占;在家庭中,多营造“孔融让梨”的分享氛围,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给家人的快乐;可以多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在别人家里体验分享的快乐,那么别人到自己家中,孩子也会愿意把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等等。
其次,成人的榜样、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一个斤斤计较的父亲或母亲,很难培养出懂得分享的孩子。
父母要带头起表率作用,让自己成为大方和胸怀宽广的人。
再次,父母还要用表扬和奖励来促使孩子学会分享。当孩子能与别人分享,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时,父母要及时表扬他。孩子尝到甜头后就会愿意重复这种行为。
最后,父母可以通过游戏和阅读来熏陶孩子。在人多的场合,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边唱《李小多分果果》的歌曲,一边让孩子把食物分给大家吃,再小气的孩子在这个氛围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把东西分给大家。父母还可以利用儿童文学作品的形象感染孩子。如讲“神笔马良”的故事,教育孩子好的东西要一起分享,不能占为已有;讲“金色的房子”,了解小姑娘自私行为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愉悦感;等等。
心理知识:
几年前,一位国外的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给随机抽样挑选出来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发生的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绝大多数收到他卡片的人,根本没打听一下他是谁,就自动给他回寄了一张。
这个实验体现了心理学中的“互惠原理”,就是我们总觉得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正是不知不觉地按照互惠原理去行事的。比如:
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一个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到他的生日时也会给他送一个……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俗话说,“欲取必予”,不无道理。因为相信并且服从互惠原理,是我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行为准则;违背这个准则的人可能会遭到无情的唾弃,被戴上乞讨赖账、忘恩负义等帽子。
40.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我宽恕心理人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总是本能地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孩子更是如此。父母要培养孩子明辨是非,敢于认错的责任感。
家教启示:
儿童本身还不具备社会性,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由于他们不能比较客观、严肃地看待自己,所以一旦惹了麻烦或与小朋友打架,总是习惯于逃脱责任。
当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发生了冲突,却说“完全是小亮的责任,与我毫无关系”,父母该怎么办呢?
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父母可以反问他:“那么你看小亮对这件事会怎么说呢?”这时孩子会不由自主地设想一下,对方会怎样说,也就更容易意识到自己也有一部分责任。
当然,有时责任的确全在对方,但即使这样,父母也应该在弄清情况之前,让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想一下,至少能够理解对方为什么会做出错事。
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在成人的帮助下能认错,改了就好。可是有些孩子做了错事不肯认错,很倔强、执拗,就容易让父母生气。
有的孩子没有认错的习惯,是与父母的教育有关,比如:孩子摔倒了,父母不教育孩子走路当心,反而怨地不好;孩子之间发生纠纷,父母总爱袒护自己的孩子,说别人的不是;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法不一致,没有让孩子养成反省的习惯;等等。
对此,父母要改变这些不正确的做法,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不怨天、怨地,不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而且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实话,以亲切的态度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并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时严肃地指出:
“做了错事又不肯承认,是错上加错!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
等孩子认错后,父母就要肯定他的进步,再帮他分析错在什么地方,严重程度、不良后果如何等,教孩子应该怎样做,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有时候孩子做错事不敢认错,是因为害怕受惩罚。有的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是呵斥就是打骂,使孩子惊恐万状,无所适从。当孩子做了错事后,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很自然就会用说谎来掩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要尽量坚持正面教育。父母要改掉家长制的作风,当孩子做了错事,要以冷静的态度,本着“重动机、轻后果”的原则,来分析孩子做错事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生理、心理因素及缺乏经验等造成过失,父母可以原谅孩子,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但是对于行为、品德上的错误,父母则要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不能姑息迁就,以使孩子明辨是非,增强道德判断能力。
如果孩子在一般情况下都能痛快认错,这一次却死不承认,那也有可能是冤枉他了;如果发现冤枉孩子,父母也要向孩子道歉;
如果孩子嘴上不爱认错,在行动上却有所改正、变化,父母就应表扬他的进步,而不必非逼他马上承认,但也要抓住时机,逐渐引导他敢于认错。
心理知识: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坏人吗?肯定有极少数的人肯承认自己是坏人。这不一定是口是心非。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在内心里真的不觉得自己是坏人。即使有邪恶的行为,他们也会为自己找到借口,或者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宽恕效应”。
比如,两人发生了冲突,打人的可能说:“谁让你骂我!”骂人的则叫道:“谁叫你踩了我的脚还不道歉!”
又如,在公司里,员工认为老板剥削自己,加班还不给加班费。
老板却可能想:“家业是我创的,资金是我投的,我要冒多大风险啊。
这年头工作难找,不让你们失业就不错了!”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有很多。这都源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特点:
发现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却不容易。
古圣先贤常告诫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承认,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苟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号召我们经常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这样才有利于个性的成长,也能够更好地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
41.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学做人——角色认同效应
父母可以创设情境,让孩子在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学到有用的知识。
_家教启示:
有一对孪生姐妹外貌相似,从小到大生活在一起,同读一所学校,同在一个班级,可是长大后性格差异却很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原因是姐妹俩出生后,父母把先出生的当作“姐姐”,后出生的当作“妹妹”,要求姐姐照顾妹妹,妹妹服从姐姐,而使俩人“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姐姐逐渐变得性格开朗,主动热情,善于交际、处理问题果断,工作能力也比较强,而且总是扮演“保护”妹妹的角色;而妹妹则性格内向,常常依赖别人,不善交往,事事与姐姐商量后决定,扮演着被保护的角色。
这个例子说明,孩子的角色对于他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因为孩子天真的童心,很容易进入一种被安排好的角色,而成为类似角色的那种人。
再看一个例子。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西雅图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人推荐到图书馆帮忙。图书馆管理员给盖茨讲了图书分类法,告诉他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归还图书馆的放错了位置的书放回原处。盖茨听完后问:“像当侦探一样么?”管理员说:“那当然。”
然后小盖茨就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做个“小侦探”让他兴奋不已,每当从一堆书里发现要找的目标时,他都会发出一阵胜利的欢呼。他干得越来越熟练,不久便正式请求担任图书管理员。几个星期后,盖茨搬家了,也转学了。但是没过多久,盖茨又回来了。
因为新学校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盖茨的父母为满足儿子做“小侦探”的愿望,又把他转回来上学了,由父亲开车接送他。盖茨自己也坚定地说:“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可见,“小侦探”的角色激发了盖茨多么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角色的扮演,使盖茨将枯燥的工作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而且做得乐此不疲。这正是“角色效应”的作用,即担当一定的“角色”,能使一个人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期望,这种期望会成为激励他行为的内在动力。
根据角色效应,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角色,让孩子扮演,从而让他学会某些知识或者规范。
如在“小小卫生员”的游戏中,让孩子担任卫生员角色,负责检查妈妈、各个布娃娃的“个人卫生”,来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在“接待来访的客人”游戏中,让孩子担任小主人的角色,练习泡茶、双手敬茶等,掌握招待客人的礼仪。
或者模拟“道德法庭”,孩子和父母分别担任“法官”、“原告”、“被告”或“律师”,让孩子根据《中学生守则》,进行法庭辩、论,以提高对“中学生日常规范”的理解。
还可以做“今天我当家”的游戏,让孩子在生日那天(或双休日)独立当一天家,负责各种家庭事务,包括做饭、洗衣服、招待客人等,让孩子锻炼理家的能力。
_心理知识:,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有一些缺乏礼仪的孩子,被郑重邀请去参加一个不平常的晚餐。在晚餐中,他们竟然一反常态,在文雅气氛的感染下,意识到自己是有教养的“来宾”角色,并按角色的要求来约束自己,表现得文雅大方起来。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赋予孩子适当的角色,而且当他对角色有所领会和理解时,孩子就容易按照角色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这叫做“角色效应”。
42.“惯子如杀子”——权力欲的膨胀
人的权力欲是无穷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父母过于娇惯孩子,可能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自私骄横的个性,将来既危害社会,又危害自己。
家教启示:
目前,青少年犯罪有上升趋势,案情也越来越大。我们在感到震惊的同时,是不是应当反省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事实上,很多青少年犯罪都是由于从小被父母娇惯,导致他们骄横无理而造成的。
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娇生惯养是普遍的现象,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对物质和金钱的欲望,唯恐委屈了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以孩子为中心,从小养成任性、对人冷酷、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坏习惯。比如,一位父亲说:“我的女儿刚进中学,她在陌生人面前似乎很胆怯,但在家里却很骄横。吃饭时,她把爱吃的菜抢在自己碗里,不如意时大吵大叫,甚至摔东西。我们该如何帮助她改掉自私骄横的坏毛病呢?”自私骄横的孩子会让每个家长感到头疼,却又不知如何促使他们有所改变。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幼小的孩子总是模仿大人。因此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孩子的思想意识,待人处事的方式。一旦形成定势,将很难改正。有的家长不看书不学习,沉迷酗酒赌博,有的损人利己,不讲道德,有的贪污盗窃,崇尚暴力,蛮不讲理,不遵法不守法,把法令当儿戏。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也会打到学校去,闹他个底朝天。有这样的家长,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孩子具有一种天生的利己倾向。婴儿的宇宙就是他自已,只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们才开始学习从他人的角度观察事物。6岁~9岁,孩子的利己行为会逐渐减少。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自私的性格一旦定型,后果是很糟的。因为只关心个人感情的孩子与周围的世界很难有正确的相互作用。首先是能力差,因为被惯坏的孩子能轻易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其次,他们往往对自己缺乏正确的估计,对别人也没有准确的判断。另外,自私的孩子缺少传统道德修养和合作精神,他们很难与同龄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