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邻居家里的猫溜进来偷吃了一条鱼,主人便认为是我和猫串通一气干的。因此,主人很快就给家里装上了防盗门。从此我失业了,看门不再是我的职责,家人也不需要我保护了。我整天无所事事,对家庭一点用都没有,虽然主人还是一样地饲养我,但是我实在受不了这种被人冤枉、不受信任的感觉,所以才会离家出走,宁愿过流浪的日子。”
在这个寓言中,小狗不会因为每天有饭可食、有窝可睡就放弃了对个人信任感的向往。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家庭里,孩子不会因为父母为自己提供了衣食,提供了受教育的条件,就认为是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孩子更渴望获得父母发自内心的信任。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给孩子充分的信任,这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是,在一些家庭里,父母却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哟,这次英语及格了,是不是又抄袭了别人的?”
“我放在抽屉里的钱少了50元,肯定又是你拿去上网玩游戏了,看来你又该挨揍了!”
“什么?你想报名参加全市的作文竞赛?别瞎掺和了,你连说话都不流利,还能写出好文章来?”
“你没有在你爸爸面前告我的状?不说实话是吧,我看你从来就没有把我这个后母放在眼里!”
怀疑是破坏人际关系的“毒素”,特别是当怀疑来自于自己最亲近的人时,这种“杀伤力”最大。当父母对孩子表现出不信任时,不仅使孩子感到伤心难过,还能摧毁孩子的尊严和自信。因为当父母怀疑孩子时,等于是向孩子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是不值得信任的,你是没有价值的,我不爱你!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朵小花,那么来自父母的信任就是促使花心生长、绽放的水和养料。如果没有水和养料,花儿怎么会绽放得艳丽昵?同样的道理,如果您不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孩子终日置身于一个怀疑、冰冷的世界里,又怎么能健康成长,走上成才之路呢?
笔者在给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上心理辅导课时,曾提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最不喜欢父母对你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现摘录几个回答如下:
“讨厌我妈成天像警察似的盘问我放学时和谁一起回的家,难道和男生一起回家就是不正经,就是谈恋爱吗?”
“我父母经常跟踪我,想看我放学后去不去网吧,我讨厌他们这样做!”
“我父母经常偷看我的邮件,我向他们表示抗议,他们却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痛恨他们这样做!”
“我好烦,我爸爸总是站在后妈那一边,好像我永远没有做对一件事情。”
通过这些回答,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让孩子讨厌、烦恼,甚至是痛恨的事情,绝大多数与父母对他们的不信任有关。事实上,在一个家庭里,信任是和谐的基础,是消灭“代沟”、“隔膜”的最佳良药;信任是促使孩子产生自尊、有价值感的核心部分!
问问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您给了他最充分的信任吗?
父母还应注意以下细节:
一般情况下,未经孩子允许,不要动他的抽屉、书包,不要搜他的口袋。
不要私拆孩子的信件,不要偷看他的电子邮箱。
不要总是无端地猜疑、挑剔孩子。
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孩子。
经常给孩子一忠告
“我警告你,如果下次考试再不及格,就不再给你零花钱!”
“我警告你,再不好好写作业,你就别想沾电脑的边了!”
“我警告你,如果你再逃学,我就打断你的腿!”
“我警告你,如果你再抽烟,你就永远也别进这个家门!”
“我警告你,如果你再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男不男,女不女的,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
这些是父母常对孩子说的话,也是孩子最不喜欢听的话。事实上,如果父母把警告变成忠告,那么同样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气表达出来,孩子就容易接受多了。
例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儿子,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如果你现在把时间都花在玩电脑游戏上,将来肯定会后悔的,因为等你长大成人后,这个社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一个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
“诚实是金!诚实是一个人处世立身的根本,你不能为了考试得第一名而去抄袭,这种欺骗行为是最可耻的。儿子,妈妈宁可你凭自己的真本事,哪怕只得了倒数第一名,也不要去做欺骗别人的事情,去拿那个虚伪的第一名!”
想想,如果你把对孩子的警告换成忠告,那么教育的效果是不是更好?这样既使孩子容易接受而又不伤他的自尊,是不是一举两得呢?
忠告都是前人的生活感悟、智慧的结晶,是经验,是真理,用这些言简意赅、文明的语言来教育孩子,对孩子是一种鞭策,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约束,而且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郑婷婷曾是笔者的学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她家里的经济条件极差,妈妈的身体又不好,全靠爸爸长年在外打工挣钱供她和妹妹上学。郑婷婷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保持在前五名,并且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那么,郑婷婷的妈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在一次家访中,郑婷婷的妈妈向笔者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郑婷婷放学后跑回家,伤心地告诉妈妈说:“今天本应该是小红和我一起做值日的,可是下课铃一响,她就背着书包跑了。妈妈,我一个人洒水,既搬凳子又扫地,累极了。小红每次都这样,她真是太过分了,我要去告诉老师!”
“孩子,俗话说‘吃亏是福’,小红的确做得有点过分,但是,根据妈妈的人生经验,一个人要赢得另一个人的心很容易,那就是要学着吃亏。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但人人都喜欢吃亏的人,你想着吃亏的时候,就能赢得别人的心。”
从此以后,郑婷婷记住了妈妈的话,她没有去向老师打小报告,也没有用别的方法去报复小红,而是在她俩共同值日时,自己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劳动。接连几次后,小红被感动了,轮到她俩值日时,她再也没有偷偷地溜回家,而是留下来和郑婷婷一起认真地把教室打扫干净。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郑婷婷的妈妈没有对她进行忠告,而是采取其他方法,或许郑婷婷和小红的关系就会闹得更僵,郑婷婷也有可能不会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由此可见,忠告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比警告、责骂、威胁都更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多给孩子一些有益的忠告,少一些责骂和威胁,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收获更多。
教育孩子时,用一些美德方面的格言来代替苛贵。
买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名言、格言方面的书籍,将它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挂一些格言、名言,用此来激励孩子,提醒孩子,约束孩子。
和孩子一起去郊游
大自然是一幅最美丽的画,而且它是动感的,一年四季变化多端。那么谁来欣赏这幅绚丽多彩的画呢?就是人类,就是您和您的孩子。
星期六上午,胡军夫妇准备像往常一样,一个去钓鱼,一个和邻居一起去逛商场,而让8岁的胡杰可和13岁的胡杰英呆在家里“自由活动”。
就在他们准备出门时,13岁的胡杰英猛地冲到父母面前大声抗议到:“为什么不带我和胡杰可去郊外游玩一次呢?爸爸,你每个星期六都去钓鱼,妈妈每个星期六都去逛商场,可我和胡杰可呢?这一整天就成了你们的弃儿!”
“弃儿?”胡军夫妇听到这个词时,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确实是没有顾及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没有多为孩子想一想,以至于给孩子带来了伤害。
“对不起,宝贝!我们现在就去郊游,好吗?”胡军夫妇立即取消了自己的安排。
当看到两个孩子欢呼着跑出家门时,胡军夫妇明白了郊游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有意义。
当车子开出市区停在远郊的路边时,胡杰英飞快地跳下车,兴奋地俯身摸摸路边的小草,又轻轻抚摸着一棵棵小树,并兴奋地对胡军说:“爸爸,这里的小草、小树比我们家院子里的更可爱!”
“妈妈,我听到了青蛙的叫声,在那边。”胡杰可边说边挣脱妈妈的手,朝不远处的一条小河跑去。
“我也去看看。”胡杰英说完,也向小河边跑去。
胡军夫妇看着两个孩子像两只陕乐的小鸟,一会儿在河边嬉戏,一会儿在小山坡上采集野花,也欣慰地笑了。
其实,带孩子郊游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遗憾的是,现代父母们常以工作压力大为由,而把时间大多花在工作上,很少留一点时间给孩子,就更不要说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带孩子去郊游了。
然而,满足孩子这个小小的、并不奢侈的心愿,不但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得到快乐——从郊游中得到乐趣,这或许是父母们无法在家庭里给予的——也是没有其他事情可以代替的。而且,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但能使孩子们享受到大自然的美,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自然,通过与自然界中一草一木的“亲密接触”,孩子会发现并且懂得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自然常识。
所以,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去郊游呢?现在就去吧!
观看小蜜蜂采花粉,用心聆听它们嗡嗡的叫声。
看各种各样的蝴蝶在花草丛中翩翩起舞。
从小河里抓几只小蝌蚪,带回家养在玻璃缸里,看它们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采集一些野花,编成一个美丽的花环,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告诉他们:这是大自然赐给他的礼物。
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孩子们做一次野炊,或者是露营。
教孩子们认识各种小花,小草,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不打不成才。”这是许多父母的一句口头禅。于是,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迎接他们的往往不是安慰和鼓励,而是耳光、棍棒、扫帚把子等等,更为残酷的是,部分家长还使出了另一个“杀手锏”——心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