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8500000016

第16章 荀子(1)

荀子(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愚窃尝读其全书,而知荀子之学之醇正,文之博达,自四子而下,洵足冠冕群儒,非一切名、法诸家所可同类共观也。

——清代著名诗人谢墉

在春秋战国这段辉煌的历史时期,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同时,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而提到文化学术,我们不能不提到荀子。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兼通诸经,集百家之大成,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儒学家、大学者。他的思想学说流传甚广,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西汉初期许多著名经师也出于他或他的弟子的门下,后世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人士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荀子使儒家学说得到长足发展,开创秦朝以法治国的先声。汉以后的“独尊”的儒学,实质是荀学。他的思想既是法家的代表,又在儒家中独树一帜,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实践影响深远。

荀子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修身和处世之道,认为不能“从人之性,顺人之情”,认为外在礼法的约束、君师的管教对个人修养起决定作用,因而强调隆礼。在处世方面,他更注重人为的能动作用,主张人定胜天,反对怨天尤人。可以说,儒家思想发展到荀子,不仅其体系趋于完整、系统,而且也开始从封闭逐渐变成开放,这无疑为秦汉以来的儒家对各家学说之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荀子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由于他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因此他所著的《荀子》一书,内容非常丰富,所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教育、科技、历史、文艺等方面,无不思虑精湛,独辟蹊径。其中有关“修身处世”为主题的名篇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帮助今人完善人品操行,提升人生境界,为实现最高价值的人生提供历史的参照物。

荀子对自然观、认识论、逻辑思想与伦理政治思想诸方面的阐述,集中反映于《荀子》一书之中。该书在汉代被抄传达300余篇,后经刘向校订整理,定为32篇。据唐代杨京考证,这32篇中,《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和《尧问》6篇,系其门人弟子所记,余者为荀子所著。全书体系完整,涉及面很广,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其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深厚。荀子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其中有关教导世人修身处世方面的观点对后人影响深远。

修身是儒家传统道德的一项重要要求,是指自我完善,严格按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荀子忠实于孔子的精神,也强调修身的中心地位。他将儒家教育的过程——从学习成为君子到仿效圣人,从习诗到践礼——概括为一种积累知识、技能、睿识和智能的不断努力。荀子认为所有人通过修身能够达到完美的可能性,他专门著《修身》一篇,并将它作为其著作的第二篇,可见其对修身问题的重视。荀子从“修身”的社会效应角度指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遵从道德原则),如是则贵名(美好的名声)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认为圣人和大儒都具备道德上最高的品格;若一个人能实践道德,便会如圣贤般留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百姓就会如雷霆般拥护他。从这点出发,荀子特别注重和强调克己修身。

荀子对修身的要求很高也很具体,以至于一言一行,甚至服饰、饮食、居处、容貌、态度等,一律要求合乎道德准则。他认为做到这些,就与尧、禹差不多了,实际上是强调修身可以成为自强的一种途径。荀子的观念较现实,他反对孟子的“法先王”,认为尧舜之道实在太渺茫,而且远古的法度早经灭绝,虽欲取法,但也不能;先王之中,虽有贤人善政,但时代久远,却无从可取,因而主张“法后王”。从这一观点出发,荀子主张见善的,就要学习;见不善的,就要自省。善在身,就能自乐自好;不善在身,就会带来灾祸。他认为修身必须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荀子在人性论上发展孔、孟的人道观,根据“克己复礼”的思想提出性恶说,在性恶说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修己之道。他强调不能“从人之性,顺人之情”,认为外在礼法的约束、君师的管教起决定作用,因而强调隆礼,主张用隆重的“礼义”来区分人们的名分和等级,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协调一致,从而增强力量、征服万物、得到利益。“崇礼”是荀子修学论政之本,因人性恶而有欲求,当求之而无餍,便发生纷争,故必须立礼义、法度以节制之,因此,荀子强调礼乐的重要,认为“礼者,治办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名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荀子所说的“礼”与孔子所言之“礼”,在作为人的行为准则这点上是一致的,但内容已有很大的分别。荀子认为上自人君治国之道,下至个人立身处世之理,以至起居饮食的细节,无不包含,不但是人类行为的准则,也是言论思想的规范。因此,“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可以说,儒家思想发展到荀子,不仅其体系趋于完整、系统,而且也开始从封闭逐渐变成开放,这无疑为秦汉以来的儒家对各家学说之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荀子》大多数是说理文,其体式超越了《论语》、《孟子》那样的语录或对话连缀,体式上已不再是零散缀合的片言只语,而大多是立意统一、浑然一体的完整篇章;论证中也是精严周密,由浅入深,反复推敲,步步展开,环环相扣,首尾贯通,一气呵成,在先秦散文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后世常规议论散文奠定了基础。

荀子的处世思想

《荀子》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哲学、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学都有所涉及。其中关于世人立身行事、待人处世方面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仁义”为立身之本,是荀子提出的处世原则之一。他认为人不可为图名利去做“难能可贵”的事,在“仁义”面前,宁遭世俗非议,也不可退让。仁人君子虽然惧怕危患,却不逃避为正义而死;虽然也希求利益,却不做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情。“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认为“诚”是实现“仁义”的要领,是“养心”的门径。诚心执守仁爱,施行正义,仁爱就表现于外,正义就能够做到,就显得神明,就能够使人转化。明智若神,随物变化,便具备了“天德”(德同于天)。在处世中,应当“慎独”,但是不真诚就不能独处。

荀子主张同他人相交,亲近而不私密,宽宏而不怠慢,方正而不伤人。他认为正人君子尊崇别人的德行,赞扬别人的优点,并不是出于谄媚;依据正义,直接举出别人的过失,并不是为了诽谤;称说自己的美好,也不是为了夸耀。只要出于正义,就可以时曲时直随机应变。

善于权衡取舍,可以免遭耻辱和伤害。对于贪图和厌恶、求取和舍弃,要能够衡量:见到可以贪图的事物,必须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的可以受害的一方面;见到可以取利的事物,必须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的可以受害的一方面。要能够从两方面衡量一下,仔细地思虑一番,然后再决定自己的贪图和厌恶、求取和舍弃。如此,才经常不会遭到失败。反之,就“动则必陷,为则必辱”。

正确对待荣辱,是为人处世必须认真考虑的。光荣和耻辱的最大界限是:正义在先而私利在后的,光荣;私利在先而正义在后的,耻辱。光荣的经常通达,耻辱的经常穷困,“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荣辱和安危、利害密切相连。朴素谨慎的,经常得到安全;放荡凶悍的,经常受到危害。安全的,经常表现和乐;危害的,经常表现忧难。有了知识,才可以保持长久,知道得广博,才可以事事通达,反复地明察是非,就趋向于适可和美好;用来克制情欲,就能够顺利;用来求取声名,就获得光荣。

荀子认为不可以以貌取人,也不可凭面相体相来诊断自己的命运。相察形貌,不如评论思想;评论思想,不如选择行为。形貌胜不过思想,思想胜不过行为。行为纯正,而思想顺随着它,形貌即使丑恶,思想行为善良,也不妨碍他成为君子;形貌即使美好,而思想行为丑恶,也难免成为小人。从人身上确实可以看出不祥的征兆,但它不是生相,而是不良的德行。评价一个人,是看他的品德,比较其意志,比较其文才,而不是比较人的高矮,分别人的丑俊。

在社会上生活,一定要有处世之术。荀子对此有颇为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保持尊宠、居守官位、终身不倦的处世之术是:地位高贵而不表现奢侈;受到信任,而不处嫌疑之间;责任重大,而不敢擅自专主;财利到来,应感到自己的善行好像不应该获得,必定要表尽了谦让之义,然后才去接受。福事到来,就和悦地去处理;祸事到来,就稳妥地去处理。富裕了,就广泛布施;贫困了,就节约财用。可以处贵,可以处贱,可以处富,可以处贫。此外,还要消除怨怒,而且不妨害别人。能够担任这项职务,就谨慎地去实行;如果不能够担任某项职务,就不如推让贤能,安稳地追随其后,如此,失掉尊宠,也不致获得罪过。

荀子的处世哲学,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点之外,尚有安贫乐道、不怨天尤人等,对后人都有很大的影响。(佚名)

荀子的礼治思想

荀子的礼治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荀子十分强调礼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因而极力宣传和推行他的礼治思想。他主张要以礼修身,以礼齐家,以礼治国平天下。荀子在《礼论》中,将他所说的礼的含义定义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一是“养”,即所谓“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其二是“别”,即所谓“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荀子还在《礼论》中集中论述了礼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荀子指出,礼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荀子还在《修身》中从更为宽泛的角度论述了礼的作用,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基于此,荀子极力主张“隆礼”,从而形成了他的礼治思想。

修身,从字面上理解,即修养身心之义。中国历代均有重视修身的传统,将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那么,怎样修身呢?用什么作为修身的指导思想呢?荀子特别强调“礼”的作用,强调要以“礼”修身,即修身靠“礼”。

首先,荀子认为以礼修身是学习做人的正道。荀子指出:不遵照礼去做,不重视礼,叫做不走正道的人;遵照礼去做,重视礼,叫做走正道的人。能够深刻地认识礼,坚定地相信礼,不变地喜好礼,就能够修养成为圣人。荀子认为学习从诵习《诗》、《书》开始,读完《礼》结束;也就是从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开始,到成为圣人结束。荀子说:仅仅读一些杂书,训解《诗》、《书》,这样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学识浅陋的儒生而已。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必须把“隆礼”放在核心的位置。尊崇礼法,虽不能深刻理解其精义,仍然可称做是遵礼守法的读书人;不尊崇礼法,即使明察善变,也依旧是不守礼法的儒生。

其次,荀子认为以礼修身是人类强盛的根本。荀子提出:礼义是人类与兽类的根本区别,也是人类能够战胜万物、强盛兴旺的根本原因。荀子在《王制》中对人与水火、草木、禽兽进行区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这一思想。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他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

同类推荐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书没有讲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从积蓄知识力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开发潜能、追求个性的成熟、培养坚强意志、控制情绪和维护健康等方面,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指导。本书的每一章节都非常实用,给你提供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各种建议。
  • 和领导沟通的艺术

    和领导沟通的艺术

    在职场中,那些拥有好口才、会说话的人总能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而那些不懂口才和语言技巧的人,时常会引起领导和同事们的反感,甚至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 最美的人性之花

    最美的人性之花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初出茅庐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必不可少的人生和职场指南。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是经理人日常工作中时常涉及的三大领域。掌握了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也就等于拥有斩荆披棘的武器。我们只想对你说:请阅读这本书,这样,武器就永远在你手上。
  • 一文钱创天下:李嘉诚的创富奇迹

    一文钱创天下:李嘉诚的创富奇迹

    李嘉诚如何把握商场良机,如何做大?李嘉诚如何兵不血刃以7亿搏60亿?李嘉诚如何连续多年稳踞全球华人首富宝座?……想了解富豪李嘉诚的财富创造之道吗?本书通过三条主线来深刻剖析李嘉诚的财富秘密:财富人生,财富管理,财富能力。全书涵盖了李嘉诚的人生每一个阶段,从细节上阐述李嘉诚财富产生的原因,过程,方法,途径,环境,以及他在创富过程中表现的能力,甚至详细描述了李嘉诚在几笔重大生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堪称一部创业实战指南。
热门推荐
  • 那一场无果的追求

    那一场无果的追求

    哪一场无果的追求,是你的错,还是我的错。
  • 骗身王妃

    骗身王妃

    穿越了?灭门了?还让她女扮男装过日子!天,家破人亡的仇不能不报,待她混入皇宫伺机而动!可是在报仇行动的闲暇之余,勾勾断袖王爷应该也没关系吧?谁叫她是个太有姿色的“男子”呢!谁知这王爷不但为了他遣散女眷,甚至还要……啥,他早就知道他是女人?
  • 梅屿

    梅屿

    “阿若,我要吃你做的梅花糕。”眼前紫袍男子浅浅一笑,我眼角抽了两抽,望了望他受伤的肩膀,于心不忍向厨房走去。就在我正专心压制糯米时,身后突然有一双手环住了我,淡淡的梅香窜入冷静不下的大脑。“阿若,你身上的气味真好闻。”身后的红梅伴着柔风从树上飘至空中。我勾起了一个弧度,皮笑肉不笑的瞪着身后的人,“你丫的手没事还敢框我!”随机扑了上去。谁知他竟没站稳,闷哼一声抱着我摔进了草丛中,他一翻身轻柔的把我揽进怀中,温柔道,“阿若,后半生交给我。”在他的怀中我出奇的心安,梅香很浓,我突然有些渴睡,迷糊的“恩”了一声然后做了一个好梦。梦中他站在梅树下替我披上比红梅还艳的嫁衣......
  • 信仰梦向越岭岸

    信仰梦向越岭岸

    简介:兒希,是一个追星少女,却从不疯狂,只和从小到大最好的闺蜜分享自己的内心,家庭的微微变故,让她同时也成为一个追梦人,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射手座的她欣赏不同个性的人,有肆意勃然的魅力和追求者,却只为那一人痴迷沉沦。
  • 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本书包括《具德萨迦派持教鄂、宗、擦三大支派的观点概述正士喜言》及《雪域藏地金刚座具德萨迦寺》两部分,为了方便刚接触萨迦派及萨迦寺的研究者和寺院导游等读者而编写。
  • 孽缘兄弟

    孽缘兄弟

    人生经历,受前人影响,也必影响后人。带着不同的人生背景,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 帝伍魔仙

    帝伍魔仙

    天地玄黄,冥冥一切尽有定数。然而,有些人逆天改命,踏上那与天争锋的仙道,从此跳出五行外获得永生。他们被人间界称为“修真者”——“修仙者”“修魔者”。“哈哈,我东方仙魔界看起来又要多一些战力了。”“是啊,混沌劫将至,我们阵营人间界位面气运之数又在凝聚。乱世出英雄啊!”“诶!上次混沌劫虽然重创了西方众神域的那些天使,恶魔。可是五大仙皇和佛界佛主也在跟众神之主宙斯和几大天使长的战斗中受伤,至今也没有出关。以我看此次混沌劫,我方悬啊!”“非也,非也,老君我推算百年发现这次的气运之数要远大于以往。说不定又会出一个盘古,女娲那样的强者!哈哈!”
  • 冷王的小蛮妃:绝色炼金师

    冷王的小蛮妃:绝色炼金师

    她是现代默默无名的替身特技演员,她是异界大陆名扬远播的废物三小姐。她意外重生为她,高调又放肆的重回众人错愕的目光中。谁说女子必须贤良淑德、温柔如玉。不好意思,她都不会!她敢养劣兽,敢上冷王。玩得起扮猪吃老虎,忍得了冷嘲跟热讽,能击退过死皮赖脸的蛇蝎美女,躲得过不怀好意的风、流浪子。某位下人禀告:“王,有男人对王妃图谋不轨。”“谁吃了熊心豹子屎?站出来,孤王保证不打残他!直接打死。”“王,不好了,王妃去邻国杀人放火了,您看要不要派人劝……?”“蠢才,愣着干嘛?赶紧增添援手,杀个片甲不留。”冷王上去就是一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世尘浮

    幻世尘浮

    一场惊天之战,血染八方,屠戮千里,睡梦中的任若飞因大战中的诅咒而被席卷了全部,沦落成了废人,一场诡异的阴谋促使其逆天崛起...
  • 名门俏妻:雷少,滚来了

    名门俏妻:雷少,滚来了

    他是C城最具瞩目的人物,造物主不仅赋予了他帅气的外表,更让他成为所有女人梦想嫁的对象。可是,他却因为父母之命而准备娶一个自己不爱的那个人。她是一名普通女孩,只不过是义气一点儿,答应帮自己的好闺蜜逃婚。她被当成顶包人,嫁给C城大亨。不仅丢了男朋友,更被好闺蜜误会成狐狸精。所幸,这男人倒还不错,只是……什么?只结婚不领证?你是在忽悠我吗?告诉你,本小姐还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