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17400000024

第24章 80后作家:不可阻挡的崛起(3)

由于白天学习时间紧,他只好挤晚上的时间,在长篇《幻城》创作的日子里,郭敬明常常熬夜到天亮,他说他不敢马虎,面对读者的眼睛,在这一个月,郭敬明瘦了将近5斤。不负众望,2003年1月长篇《幻城》一面世,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就挤入文艺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三名,短短几个月便发行到50万册,有的读者买不到该书,竟然借来手抄,对作品扩后的内容反应更是好评如潮。

2003年9月,郭敬明出版了他的第二本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据称首印数达到了30万册。这本书通过描写一群生活在北京的大学生的生活,反映了一部分学生对生活、爱情的想法。本书一经推出就获得了青少年读者群的追捧。但这本书推出后北京女作家庄羽认为该书涉嫌侵犯自己的著作权,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对郭敬明的诉讼。此事引起长达3年的诉讼,最终法院认定郭敬明确实侵犯庄羽的著作权。

抄袭事件

对于出名,郭敬明是在《幻城》签名售书中开始感受到,并慢慢地适应的。

一开始,郭敬明每次做《幻城》的签售的时候,很怕下面没人,觉得那样会非常尴尬。实际上,那时还是学生的郭敬明,每到周末的签售,都会见到许许多多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孩在下面为他疯狂地尖叫。

争议、批评甚至谋算,在郭敬明获得名气和金钱的同时,同期而至。

2003年,当《幻城》单行本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发行时,网上出现许多网友指责其抄袭日本著名漫画《圣传》的评论。同年1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郭敬明的第二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该月底,媒体即爆出郭敬明涉嫌抄袭庄羽的小说《圈里圈外》。

2003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庄羽告郭敬明抄袭一案。2004年,有媒体因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之事,拒绝接听陌生电话、拒绝回复短消息而称他开始个人膨胀。

2004年12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郭敬明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权,判决郭敬明赔偿庄羽损失21万元;春风文艺出版社停止出版和销售《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郭敬明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对此发表声明,表示不服并将上诉。

同月20日,庄羽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法院裁决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赔偿财产损失50万元以及精神损失1万元。之后2年多,关于郭敬明的非议不绝于耳。他几乎每本书,都被指涉嫌抄袭。而且指责和不满的范围在扩大,2005年12月20日,当郭敬明坐在“搜狗网络超级女声”上海唱区10强晋升赛的评委席上,毫不避讳地亮出艺人身份时,媒体指责其“既要作家名又要艺人利,郭敬明少年成名太贪心”。

有自称郭敬明好友,站出来揭露其过往的种种“劣迹”;又传郭敬明因嫌稿酬太低,拒绝为《萌芽》杂志50周年写稿;一批80后作家声称要集体封杀郭敬明;还有人指责他是法盲。

郭敬明在6月5日的博客里,回应了法院对其抄袭案的终审中要求“道歉”的判决,他称自己“不会道歉!金钱、名声,这些东西,真不是那么重要,我都可以给予,惟独道歉,哪怕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也决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放弃了所有依然喜欢着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此举得到他的粉丝的支持,而更多是来自社会各界的不满和不解。

从作家到商人

郭敬明本身是一个话题人物,他在博客里曝光自己的半裸照片,在公共场合秀着装,大谈美容技巧。他的粉丝看到的是他的品味,而另外一部分人说他是“残疾”。不得不说,满头黄发,制造话题的郭敬明,在推销自己这一点上是无比成功的。有人说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远超《新闻联播》,小说的销量多少能说明这一点。

《纽约时报》称郭敬明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他的确做到了把自己的商业价值最大化。他并不满足作家的角色,他说,自己准备放弃写作,做职业商人。

郭敬明不仅仅是自己写书拿版税,他还成立了一个工作室,有人批评他的写作不是为了文学,更多的是一种商业行为。郭敬明对这一点毫不讳言。郭敬明追求的不是文学理想,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希望他能经商。

200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想继续开拓青春文学,郭敬明有意建一个自己和朋友作品发表的平台。于是,郭敬明就提议成立一个工作室,双方各取所需,郭敬明很快拿出了工作室的运作方案。

工作室成立以后,郭敬明就成了一个工作狂。我们往往只看到他的作品迎合读者,但谁知道他背后勤奋的写作。在工作室运作期间,郭敬明每天只休息3~4个小时,负责策划、制作《岛》系列丛书。利用出版社的资金和发行渠道,《岛》每期能卖20万册,这种兼顾写作与经营的形式让郭敬明笑逐颜开,当然他也得到了同龄人想都不敢想的酬劳。

两年后,郭敬明就开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亲自担任董事长。柯艾文化传播公司是郭敬明自己的公司,而且是他第一份产业的升级版。郭敬明开始主编出版刊物《最小说》,并依托杂志创办了“The Next·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这个活动被称为文学界的“超男超女”,搞海选,并签约文学新人,帮助他们发表作品,制造影响力。郭敬明的公司其实已经不是一个策划作品的机构了,而是带有经纪人业务的“文化公司”。种种迹象表明,郭敬明已经上路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主要策划人、《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说:“郭敬明还那么年轻,就很善于做文化产业了。”郭敬明说得明白:“这不仅为热爱文学的青少年们提供了一座成功的桥梁,也将逐渐成为公司的主导业务,目的是打通一条完整的文学产业链。”完整的文学产业链,这就是郭敬明的野心。

其实,郭敬明的野心非常大。他要只把眼光放在文学产业上,那还能叫商人吗?郭敬明对整个娱乐文化产业都虎视眈眈,《小时代》第一部还在宣传期的时候,就与影视媒介有了深度合作的意向。他还与上海某娱乐传媒签约,除了要将《小时代》拍成影视剧,而且他自己还有意亲自上阵,出演《新流星花园》里的花泽类,惹得网友一番讥讽。郭敬明还担任该公司的文学总监和影视创作总监。

郭敬明的商业道路越走越宽了,他说过,成为一个职业商人也在情理之中:“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别人提到郭敬明3个字,不仅仅联想到一个写东西的小孩,而且是一个在很多领域都游刃有余的人”。

张悦然:忠实于内心的写作

在80后的众多作家里,张悦然一直表现得非常低调。她从14岁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青年思想家》、《收获》、《人民文学》、《芙蓉》、《花城》、《小说界》、《上海文学》等多种重要的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作品。她的《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以后,在青少年文坛上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

她被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获得了许多令人艳羡的奖项:2001年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2年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最受欢迎女作家”。2003年在新加坡获得第五届“新加坡大专文学奖”第二名,同年获得《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奖赛”二等奖。2004年获第三届“华语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05年获得春天文学奖。长篇小说《誓鸟》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最佳长篇小说。2008年,张悦然以《月圆之夜及其他》获得2008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关于张悦然的文学造诣,莫言是这样评价的:“张悦然小说的价值在于:记录了敏感而忧伤的少年们的心理成长轨迹,透射出与这个年龄的心理极为相称的真实。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向往什么、抵制什么,这些都能在她的小说中找到答案。”

张悦然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作家,她始终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用灵魂来进行写作,以自己敏感而又善于领悟的心去捕捉每一个世俗的影子。她曾经这么描述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童年的时光是童话故事,现在的日子是散文,我最期待的未来应该如同小说,充满着激情和悬念。”少年时期的一鸣惊人,丝毫没有助长她的娇嗔,甚至曾经令她的人生道路平添了许多波折,然而,她的淡定、从容却始终未变,她的人格魅力随着岁月的增长散发出了独特的光芒。

年少成名

1982年,张悦然出生在山东济南。和大多数80后一样,张悦然是一个独生女,被父母当做“掌上明珠”一般宠爱与呵护,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从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母送她去学过画画、学过琴,还让她接受过书法之类的艺术教育。她有一个学识渊博而又豁达的父亲,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为她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使她在童年时代就得以阅书无数,这对于她走上文学之路可以说有很大的影响。

孩提时的张悦然,非常喜欢和父亲一起去湖边,吹着徐徐的微风,看湖面上摇曳着美妙身姿的莲花,这个时候,父亲就买很大桶的冰淇淋给她,让她尽情吃个够。一想起这个场景,她就会想起一个词——幸福。对于张悦然来说,父亲一直是她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那个人。

也许在每个人读书的过程中,肯定都会有某个人对自己产生过一些影响,对张悦然而言,影响自己的是一位小学老师。在读小学的时候,这位老师经常给学生们讲欧·亨利小说中的故事。因为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也因为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缩短了名著和张悦然之间的距离,让她感觉名著也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就在普通人的周围。也正是因为这位老师的影响,张悦然开始更加广泛地阅读,这为她的写作积累了很多经验。后来,她经历的欠缺,就是在书籍中得到了弥补。

张悦然一直擅长写悲情的文字,这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体现。15岁的时候张悦然就写下了代表她一贯风格的处女作《残食》,这篇文章里写的是一对鱼夫妇,鱼丈夫吃掉了鱼缸里所有的鱼,最后只剩下他的新娘。开始的时候,鱼新娘的美丽和温顺让它不忍心下手,然而最后,它还是咬死了自己的新娘,把它当做一顿丰盛的午餐。这篇富有悲剧色彩的文章在同学中流传很广,很多同学都因为故事里的情节而流下眼泪。

17岁的时候,张悦然就开始酝酿写《黑猫不睡》,黑猫墨墨的故事纠缠在一个悲凉的爱情里,这份爱情最终因为墨墨的死而剧终。这篇文章发表在了《萌芽》杂志上,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引起巨大的回应,一时间,杂志的网站上充满了对《黑猫不睡》的评论,很多国内的一线作家,比如莫言,也是在这个时候注意到张悦然,如此年轻,如此有才华。

从这个时候开始,读中学的张悦然就已经出名了。

一波三折的求学之路

2001年1月,正在读高三的张悦然机缘巧合地参加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并且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一等奖。这个奖项使得她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全国许多重点高校竞相追逐的保送生,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心仪的那所名校——清华大学。这之后,她就松了一口气,不再像同龄的同学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开始提前享受自己的假期生活,像脱缰的马儿一样疯玩了起来。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2001年4月,教委出台了一项新的规定,除了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可以获得保送资格以外,其他保送名额一律取消。这对于张悦然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把她从无忧无虑的生活中惊醒。而这时,距离高考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

其实,以张悦然的学习成绩而言,即使耽误了3个月的时间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然而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对她产生的心理影响却是十分大的,让她很受打击。张悦然在恍惚之间感到了自己的命运其实并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成长的烦恼因此而产生。

高考之前的那段时间,张悦然的心情一直处于低谷之中。以前上学都是她自己骑自行车回家,那些天父亲经常开车去接她,路上也不断地开导她,“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十里路最关键,一定要坚持!”

两个月之后,高考如期到来。因为准备不够充分,发挥失常,张悦然只考上了山东大学经济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张悦然的情绪一直很低沉,但她始终不甘心。因此,到山东大学报到后不久,当听说新加坡国立大学到济南招收理科生的时候,张悦然立刻就报名了。她知道这对于自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出走的愿望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这对她来说,相当于是第二次高考,来得虽然急促,但是却更痛快,也让她最终如愿以偿。

“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于张悦然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她成长的快乐和烦恼都源于此——“新概念”既给了张悦然无比的荣耀,也打碎了她读名牌大学的梦想,让她的求学路一波三折,但是却也成就了她出国深造的理想。

同类推荐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治愈系美食故事;第二章为励志随笔;第三章介绍美食溯源;第四章则是光陆怪离的美食童话。每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食材主题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个个温暖的美食情感故事。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不过是一场云烟。人生在世,不如只求顿顿吃好。唯有美食不会拒绝孤独的人。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天涯絮语

    天涯絮语

    本书为诗词集,阅读该诗集,我们感到它真实地记录作者的人生体悟,所思所想的心路历程。诗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沉,激情迸发,颇富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和创新气派。作品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各异,既有格律体旧诗,又有新古体诗,还有自由体新诗,甚至还有“词”,均把注重其魂、言志抒怀、表达情意置于首位。
  •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由蔡国黄编著。苏轼(东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他对各种文艺形式都有深透的理解和领悟,在他的诗文和尺牍中有许多关于文学艺术的精辟论述。《东坡谈艺录》择其要者摘录300余条,分为文论、诗词论、绘画论、书法论、音乐论、作家论、杂论等七类,并汇集诸多学者解读的心得,写成简要明白的注释,便于广大读者特别是文艺爱好者阅读鉴赏。苏东坡论艺见解之高,在于他敢于对前贤成就和流行观念的驳正。他从不人云亦云,而是依据事实与情理,检验其是否能够成立;倘有抵迕不合,必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步步血腥

    步步血腥

    生或死,光与暗,选择不难,步步血腥。感兴趣的来聊聊吧(224200487)
  • 神秘王爷病王妃

    神秘王爷病王妃

    意外穿越,她不仅是病秧子,居然还奇丑无比,难怪爹不疼娘不爱。不过那又如何,这些都是她自己的事,何时轮到他这个男人指手画脚?说她无才无德,她一手琴技天下谁人能及!惹毛本小姐,小心一不小心毒死你!
  • 没有悲伤的世界

    没有悲伤的世界

    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饥饿、疾病、种族冲突……死亡随时发生。他却做着最纯美的梦;他从一朵花瓣里看到爱,从颜色里看到幸福;他说在那朵话中有一个地方,没有战争、没有丑陋,只有信任和爱。他把这个地方叫做没有悲伤的世界。他能找到吗?还是在现实中沉沦下去?
  • 盗墓阴阳录之戮野王宫

    盗墓阴阳录之戮野王宫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一次回乡省亲时,无意中被卷入了一场离奇的事件中。随着事件的升级,一桩桩诡异的现象接踵而至——家人失踪,身体开始莫名奇妙地发生变化……
  • 谋商

    谋商

    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商者,贱业也,从其业,谋其财。一个不得志的美术生,阴差阳错穿越一个落魄商户之家的庶子。扫地出门本想做点买卖好好养家,却到最后不小心掀了封建礼教,斗了龙头老大做成了大商。“喂!扯什么犊子,老子就是奸商,怎么地!有条大腿,快来抱!”商场诡谲,尔虞我诈,看他祸害一下官府,偶尔逛一逛钱庄。这是一个小子,如何翻云覆雨,在商场中逍遥的故事。
  • 黑僵鬼事

    黑僵鬼事

    我是北京一家白布寿衣店的小伙计,一次外出送货,让我再也没有办法相信眼前的这个世界了,会哭的纸人,黑色的骷髅,红裙的女鬼,老坟的僵尸,会奇门道术的道士……还有我耳边经常出现的说话声,都让我感觉自己好像已经踏上了,徘徊于阴界阳间的不归路。意外发现的刻有鬼爪的白玉到底是什么东西?黑衣佣兵从何而来?九叔说的七恶之物是什么东西?青铜燎月、百鬼画符、殷墟魔藤……他们之间到底存在这什么联系?下山道士教我修道,是否我也可以名列道家?一切的故事都已经开始了……(这是我和道士厮混的日子。)
  • 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本书选取了母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您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母亲。全书从10个方面入手,包括与孩子如何沟通、如何引导孩子的健康心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树立信心,学会宽容,学会赞赏,懂得感恩,学会谦让,积极创新等方面,阐述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供培养好孩子的方法,为母亲教育孩子提供诊断、指导,帮助母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 穿越农妇当自强

    穿越农妇当自强

    叶家大小姐屈尊降贵下嫁村野,如何玩转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小人物在一起鸡飞狗跳的快乐生活,共同打造乡下版的小资新时代!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情话日记

    情话日记

    《情话日记》是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我写生活,我在生活……
  • 西点军校最优秀男孩成长法则

    西点军校最优秀男孩成长法则

    本书是面向中国男孩的成长励志读本。书中针对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选取西点军校的12个精英特质,对中国男孩提出了12条成长法则(勇敢、责任、诚信、品德、勤奋、坚持、挑战、创新、乐观、自信、纪律、合作)。全书以西点军校的荣光和榜样的力量赋予男孩成长的动力,从而引导男孩踏上通往成功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