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15200000014

第14章 别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灯”(1)

21.家有“逆”子——不与人合作

合作就是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

我儿子刚开始学校生活,可能是独生子女的原因,从来都不懂得与人合作的乐趣,老师让孩子参加小组合作时他总是一个人在一旁看着;明明是两个人玩的游戏他从来不叫小朋友一块儿来玩,他一个人玩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的,我现在真担心这样以后怎么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合作交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人的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合作而安身立命,因合作而完善人生的经历,相信每个年轻的父母都曾亲身体验过。孩子虽然年幼,但合作的重要需求却丝毫不减,无论是拥有现时的快乐童年,还是顺利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都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必要的行为经验。欧洲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走向孤僻之道,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

今日身边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然而他们将来要适应的却是充满挑战的社会,有责任感的父母应该摒弃“树大自然直”的懒汉想法,未雨绸缪,在孩子的重要观念形成之初进行必要的引导。

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1)积极创造条件

作为家长,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有益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初步适应一定人际交往的环境。还可以通过某一有意义的活动,增强孩子的集体观念,使他们在大集体活动中养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质。对不合群的孩子更应该争取各种机会,让他们参加到伙伴群中去。当孩子的伙伴来家玩时,要热情接待,并给予一定的尊重和必要的礼节。

(2)鼓励孩子在平等的原则上交友

在孩子交友的过程中,要教育他们信赖朋友,珍惜友谊,不要轻易地怀疑、怨恨、敌视他人,不允许无故欺侮弱者。

(3)培育孩子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孩子无论在学校或家庭里,都要养成这样的好品德:在家尊老爱幼,在校尊教师、爱同学。因为只有关心别人,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

(4)培养孩子做一个让人信赖的人

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信赖,才能互相合作。而要能够让别人信赖,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让人信赖的人。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应该教育孩子遇事先为别人着想,为人处世要讲信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5)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本身应该待人宽厚。对家庭成员、对邻居、对同事都要热情、平等、谦虚、礼貌,并能互相帮助。这些生动而又直观的形象“教材”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移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在与人合作时,自觉地把父母的言行举止作为效仿的榜样。

在课堂上,老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每根手指头的长处。

小军说:“大拇指可以用来赞扬别人,食指可以用来指示事物。”佳佳说:“小指可以用来勾东西,中指可以……”同学们说了许多每个手指的优势。

这时,老师笑眯眯地拿出一只玻璃杯,只见玻璃杯里面有几个玻璃球。老师对大家说:“现在,请你们把玻璃球从玻璃杯里取出来,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机会。你们可以用你们认为最有本事的那个手指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记住,只能用一个手指。”

孩子们的热情被老师鼓舞起来了,教室里的气氛非常热烈。每个同学都认真地走上去,用他们的手指去取玻璃球,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玻璃球就是取不出来。孩子们都很着急。

这时,老师再次对孩子们说:“好了,你们可以邀请另外一个手指与原来那个手指合作,一起来取玻璃球。”这次,孩子们个个都把玻璃球取了出来。

活动做完了,老师对孩子们说:“现在你们应该明白了,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才能,他总有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人与人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行为必须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作才能完成,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学会与别人合作是孩子应该掌握的一种本领。人与人之间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群体。一个人如果完全脱离了群体,那他根本就不可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当今社会,善于与人合作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如果孩子们具有合作精神,将更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因此,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习惯。

那么孩子该如何培养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呢?

(1)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

合作就是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只有相互认识到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要让孩子认识到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要真诚地接受和欣赏他人的优点。

(2)凡事要想到别人

要培养孩子慷慨大方的气度,经常想到别人。如果自私自利,凡事都只想到自己,斤斤计较,就会很难与别人相处,更无法与他人合作。

(3)多参加合作性的活动

多参加合作性强的游戏,如足球、篮球、跳绳等游戏,既有两团队之间的对抗与竞争,更有团队内部的协调与合作,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

(4)学会合作的规则与技巧

让孩子学会在与别人合作中既要尊重对方,服从大局,讲统一,又要有自己的立场。

22.我们想成为他的朋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心理方面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亲子关系的重点。如果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封闭自我。

要想解除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共同语言,实现有效的亲子沟通,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需要。

一般来说,孩子除了生理方面的需要外,心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心理方面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亲子关系的重点。如果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产生逆反的心理,故意封闭自我。

那么,孩子的心理需要有哪些呢?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有个“精神胚胎”,儿童的成长是顺应这个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的。如果父母给孩子需要的养分,孩子将通过自我选择建立完好的心智。

(1)情感需要

在情感方面,孩子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孩子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教育孩子,这是第一位的,爱是基础。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冷漠、逆反的情绪。

刚出生的孩子就有情感的需要,他喜欢父母的抚摸和拥抱,他喜欢看父母温柔的微笑和眼神,他喜欢父母对他说:“宝宝,我爱你!”这种情感需要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需求。

许多父母认为,在这方面,自己做得相当好,实际上,父母们只关注了给孩子爱,而且这种爱往往是溺爱,只是一味地给孩子爱,忽视了也应该向孩子索取爱。于是,孩子们学会了“理直气壮”地接受父母们的爱,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也需要付出爱,反映在孩子行动上,就是自私、狂妄自大、以自我为中心。

(2)独立需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希望永远活在父母们的保护当中,他们渴望能够独立地做一些事情,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

这种独立性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和青春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两个时期被称为孩子的“断乳期”,前者为生理断乳期,后者为心理断乳期。

年幼的孩子们总是喜欢什么东西都碰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东西;大点儿的孩子则喜欢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这正是孩子顺从“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他们不自觉地被引导着去“配合自己的行动”,从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印象。

但是,许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种需要,他们喜欢禁止孩子的各种探索行为,经常过多地替孩子做事情,干涉孩子的事情和决定。当孩子的自由被禁止时,孩子就会产生受挫感,产生沮丧的情绪,他自然而然会变得“不顺从”,出现对抗的行为,自然而然会变得“叛逆”。

其实,这些都表明他在向父母暗示:我不需要你们的过多保护,我不需要你们的过多干涉,我要自由!我要独立!只要父母把自由给了孩子,“不顺从”和“叛逆”就没有理由存在,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3)自尊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尊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需要也存在。

孩子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隐私等等。许多父母恰恰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尊需要,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于是,父母们经常随意呵斥孩子、打骂孩子,有些甚至在公众场合打骂孩子,揭露孩子的缺点等等,完全不顾孩子的自尊。

当孩子的自尊没有得到尊重时,他们或者产生逆反、对抗的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不顾自己的颜面苟且偷生地活着,这些都增加了亲子沟通的障碍。

(4)平等需要

孩子虽小,但是,他们总希望父母能够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来看待。而许多父母总是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往往是对孩子要求这样,对自己要求那样。比如,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天天看电视、打麻将。这样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与自己是不平等的。

现在,有许多孩子会在背后这样议论父母:“我的父母总是要求我做这做那,其实这些事情他们自己都做不到。”“是呀,父母总是说话不算话,明明答应我星期天去郊游的,因为他们自己想睡懒觉而不去了。”这些都表明,在大多数的孩子心里,父母们没有做到平等这一点,于是,他们也就不相信父母的话了,沟通的障碍也就形成了。

(5)成就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成就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孩子同样有这种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也是孩子的最高需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认可。这种认可和表扬,往往能够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快乐。因此,从主观上来说,孩子们总是希望自己在家里做个优秀的孩子,处处获得父母的夸奖;在学校,他们又希望自己是个学习好、行为好、品行好的学生,能够当班干部,希望在班级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羡慕的优秀生。

当孩子的这种成就欲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产生失落、沮丧的情绪。

那沟通障碍究竟在哪里呢?

家长只希望孩子好好念书,除了念书什么也不让做。

丰子恺说:“我以为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过于朋友。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旷久的友谊。”

(1)缺乏尊重

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总是以“我为你好”的思想来压制孩子,孩子就会受到伤害,于是,他们会建立心理防御机制,防止父母再次伤害自己。这样,冷漠、无视、叛逆等自我保护的方式就出现了,沟通也随之停止。

(2)没有共同语言

许多父母只知道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每天与孩子交流的话题也只限于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的情感等需求。

同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学习新鲜事物的意识,许多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事物,父母们都不太了解。在某些方面,孩子在成长,父母却落后了。对新的语汇、新的兴趣、新的焦点话题、孩子谈话的兴奋点,父母都很茫然,却仍然每天絮絮叨叨,这必然导致父母与子女无话可谈。这样,在孩子眼里,父母成了“老古董”,于是,沟通也变得比较困难。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就要靠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我们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不良的沟通则会破坏这种关系。

可见,父母们应该反省、检讨一下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努力营造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一家人吃饭时是争论还是谈话,是称赞还是训斥,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它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是在疏远分离还是在越来越亲近。”

许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实际上是消极的、不良的,而这种不良的沟通方式却时刻在伤害孩子的心理,不仅使亲子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而且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

(3)指责型

“为什么你总是整天让我操心,难道你不会变得自立一些吗?”

“看看你的屋子,脏得跟猪窝一样,难道你就不会收拾一下吗?”

“你看你那样,整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呀?”

“如果你昨天晚上不看电视,怎么会起不了床呢?你总是贪玩,不知道学习!”

这些话听起来非常耳熟,而这正是许多父母指责、埋怨孩子时经常用到的。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种责骂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父亲这样骂儿子:“你这么笨,真是个小猪猡!你知道小猪猡是什么吗?”

见儿子不说话,父亲更加气愤地讥笑道:“你这么笨,怎么可能知道呢?”

儿子轻蔑地看了一眼父亲,说:“当然知道,它是猪的儿子呗!”

父亲一下子傻眼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儿子实际上是非常聪明的,他懂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真不知道,为什么这位父亲会认为儿子笨呢?

同类推荐
  •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每个人都追求完美,都想做大事,殊不知完美就在细节之中,成就大事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伟大自会不期而至!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儿童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孩子的巨大潜能。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要撑好细节这把伞。为人父母者更要让孩子懂得:天下的良好习惯,都是经过细节的磨砺而习得的。每一个好的细节,串联起来就成了好习惯,而好习惯将会帮助孩子顺利成才,最终引领孩子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 培养会输的孩子

    培养会输的孩子

    本书通过“培养会输的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父母”、“培养成功孩子的8个诀窍”等5章介绍了在和别人融洽的相处中,如何成为一个潇洒的胜利者的奇妙的方法。
  •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有句古老的谚语:三代培养一个贵族。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凡是有所作为而又延续繁茂的家族无不在教育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比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西方国家著名家族同样有如此的家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比如布什家族、比如罗斯福家族等。
热门推荐
  • 浮沈异势

    浮沈异势

    乱世浮沉,生死随波各异。苦辣酸甜,平谱一曲清华。
  • 我是小鲜肉

    我是小鲜肉

    我是小鲜肉,颜值那是丈量出来的。可是我确不是靠脸吃饭的主,我是靠作品说话滴,不信请百度下我那网播量过百亿的剧!为了贯穿我低调的风格,所以先闪了,你们去大肆宣扬吧。。。。
  • 却魂

    却魂

    你相信这世间有鬼吗?我相信,但是它们不是鬼它们叫魂而我,就是却魂师。不要试图是动她,否则死。
  • 中国生态补偿宏观政策研究

    中国生态补偿宏观政策研究

    《中国生态补偿宏观政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理论综述;中国生态补偿宏观政策的必要性;中国生态补偿宏观政策的基本框架;中国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等。
  • 脑血管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脑血管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脑血管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脑血管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脑血管病有哪些危险“信号”,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居家护理、康复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脑血管病?怎么做才能使脑血管病患者康复呢?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破天战神录

    破天战神录

    万年前,魔神苏醒,百族人民奋起抗敌。魔神战死,百族损失惨重,仅剩几族趁此时机欲统一大陆,继续内战,最后,三族鼎力…
  • 自驾去西藏

    自驾去西藏

    这是一本一次性搞定的进藏旅游指南。此书以翔实的文字记载和精美图片在向自驾一族介绍进藏沿途美丽风光的同时,给自驾进藏者如何装备自己做了很好的建议,包括必备简单药品、装备、车况路况、汽车维修和汽油耗费等各方面,使自驾族群及摄影爱好人士在进藏旅行前有一本精美且实用的青川滇藏行驶、摄影旅游指南。本书还介绍了四条经典的进藏线路和这四条线路大辐射带的景观等。
  • 壮士悲歌

    壮士悲歌

    有时候,坚持就意味着执着,也可能是剑走偏锋。这本书,一群人的江湖,一个人的理想。
  • 九世轮回记

    九世轮回记

    是由一位皇帝与别国征战,不料,败了,为了躲命,藏到了一位敌国姑娘家,不料此姑娘气羽不凡,以天下为重,没有举报这个皇帝,之后皇帝回国后,特地寻来天下重宝,要封她为后,不料全部被退了回来,而后去问佛,佛说,你与她注定无缘,若要求缘,你便等下千年,便可和她白发满头!这位皇帝就答应了,而后出家,一世一世的轮回,不料最爱他的妃子,也为他这么做了。。。
  • 拽公主遇上腹黑男

    拽公主遇上腹黑男

    闯祸不断.....第一天报道就惹怒了南大校草---白宇.冷氏千金--冷无霜引起校霸关注...努力更新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