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11000000030

第30章 公文写作技巧解疑(8)

(8)层层递进式

所谓层层递进,是将所说的事理,按照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窄到宽的差别,一步一步地加以表达。下一个层次是上一层次的持续与发展,上一个层次是下个层次的基础与前提,形成步步进逼的局面。这种步步进逼,有的是按时间前后顺序安排组合的,例如,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决议、专门性的调查报告等;有的是按事件的发展过程安排组合的,如情况通报、专题性的工作报告、检讨报告等,有的请示通常由“为什么要请示”与“请示什么问题”两大内容组成,计划通常由先写“做什么”,后写“怎样做”两大内容组成,这些都属于按事理层次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形态的优点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顺理成章,合乎自然。

(9)问题相扣式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要求人们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39页)。毛泽东在该文中还回答了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我们可以说,公务活动运转目的就在于及时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作为完成公务活动工具之一的公文,也必须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形成了公文的内在逻辑形态。

以上充分反映了公文的结构形态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前六点,大体上反映了公文形态的外在美,后三点则说明了公文结构的内在美。正是这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与运用。

219.在“决定”“意见”“请示”“会议纪要”“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及法规、规章性公文写作中,怎样掌握它们各自的结构逻辑要求?

【解答】公文写作是规范性的写作,这种规范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它要遵循特定的结构逻辑要求。在这方面,诸多的公文有其共性的特征,但有些文种也有着特殊性。“决定”“意见”“请示”“会议纪要”“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工作研究”以及法规、规章性公文,在写作时就应体现其各自不同的结构逻辑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决定

由于决定内容的多样性,故在写作的结构形式上呈现纷繁的现象。要写好决定,首要的是要切实把握决定的多种结构形式。一般地说,知照性的决定,由于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内容单一,文字简短,所以,大都是一气呵成,不分段落,多采用“篇段合一”的结构形式。部署指挥性决定,主要是传达部署对某一具体重要工作或行动的决策意见,往往要首先交代一下决策的背景与依据,故要在篇头处做文字撮要表达,然后再写决策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为了表达清楚和便于执行,多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条与条之间是并列的逻辑关系,这样的结构形式叫做“撮要分条式”。法规政策性决定的结构形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分部分”的结构形式,即把全文划分为几个大的层次,层次与层次并列,各自相对独立,涉及重大问题、确定大政方针的决定,大都采用这种结构;二是“分条列项”的结构形式,把全文分作若干条条,一条为一个独立的意思,条下列项,与法律、法规的写法很相似,适用于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一类的决定,如2000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就是这样。表彰或处分性决定,一般采用是“分列自然段”的写法,先用一段文字介绍被表彰或受处分对象的基本情况,再用一段或数段写明表彰或处分的依据,然后写表彰或处分的决定,并就此提出希望、要求或发出号召。

(2)意见

写“意见”不同于写“请示”“情况报告”“周知性通知”与“函”,这几个文种较多地在内在结构上并不要求必须首先“提出问题”,随即“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因为有的“请示”和“通知”,基本上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单一内在结构形式;一些“情况报告”,往往是“提出与分析问题”,而不存在什么“解决问题”的内容。但“意见”不同,特别是下行的“意见”,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对问题作出深刻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完整想法。也就是说,“意见”的内在结构必须是“提出——分析——解决”三个“问题”的“珠联璧合”,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不符合“意见”写作的内在规律。

(3)请示

一份“请示”不论文字长短,其内在逻辑结构均是由“为什么要请示”和“请示什么问题”两大层次组成。所谓“为什么要请示”,通常包括请示的依据、背景和缘由;所谓“请示什么问题”,即要求上级机关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怎样来解决问题。

(4)会议纪要

除通知型的日常办公会议纪要,大都有较为固定的写作格式(通常由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和决定事项组成)外,对指示型会议纪要,不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题性的,都要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一讲公文结构就是“开头”“主体”与“结尾”,不论具体文种,也不看具体内容,更不做深层次透视,只是把几个“木块”生拼硬凑在一起,这是违背公文写作实践千变万化的运动规律的,因为公文的结构是多姿多彩的,不仅外形多变,其内在结构更是变化无穷。为此,综合性的会议纪要,由于内容涉及前前后后、方方面面,情况比较复杂,故在结构上,除自然情况外,内容多采用“三大块”的写作形式,包括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对当前工作形势的分析、对今后工作的打算等。这是就整个篇章布局而言,至于具体到每一部分,特别是第三部分,可以是采用“梳辫子”的方法,将所要反映的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并列说明,这是“横式”结构;也可以是一环套一环的层层递进,这是“纵式”布局。专题性或专业性的会议纪要,由于内容单一,故多采用“撮要分条”或“分条列项”的结构形式。“撮要分条”,即在开头讲完自然情况后,或相接、或独用一段文字,交代会议的中心议题、主要活动情况及总的评价;然后在内容上可并列写几个条段,每条之前标以序号、提出段旨,做到一目了然。“分条列项”的结构,体现为“横向”布局,是把全篇纪要归纳成几个条条,既无独立的开头亦无独立的结尾,若干条条之间是并列关系。总之,不管采用什么结构,都必须体现出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中间不可出现“空白”,也不能产生“跳跃”,更不能按照会议顺序来写“纪要”,这样写出来的不是“纪要”,而是“会议日志”,是“流水账”“豆腐账”。

(5)法规、规章性文种

法规文件的外形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呈现全篇设章、章下分条、条下有款的写法,即“章条款式”;也可以先写一个开头说明制发的缘由、目的和依据,然后分条列项讲明规定的事项及实施的要求与时间;还可以既无单独的开头,也无独立的结尾,全文由若干条项贯通起来。虽然它们的外形结构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但其内容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总——分——附”,这就是法规性文件结构的一条内在规律。所谓“总”,即开端要讲明制定法规的目的、依据与适用范围,它可以是一个“总则”,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开头语,还可以是并列的一、二条;所谓“分”,即法规所规定的具体事项内容,它可以是一个由若干章组成的“分则”,也可以是并列的若干章或条条;所谓“附”,即用来明确时效、地效、人效、解释权及未尽事宜的部分,它可以是一个“附则”,也可以是单独的结尾段落,还可以是两三个条条。所以,我们在写作“条例”“规定”“办法”时,不论采用什么结构形式,这个“宗”是万万不可违背的。

(6)工作总结

从结构形式上看,包括以下五种:

①“三大块”式。这是综合性工作总结极其普遍而又常见的一种基本形态。它通常由三大部分即“三大块”内容组成,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主要做法”(或称“主要经验”,或称“主要经验和做法”,或称“经验与体会”,或称“经验与教训”等)——“问题及今后打算”(或称“今后打算”)。在文字详略上表现为“两头小、中问大”,即“凤头——猪肚——豹尾”。

②“因果倒置”式。这是专题性工作总结极其普遍的一种形态。它将经验、体会置于重心部位。通常开头先讲这一专门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这就是“果”,随后分条列项地表述这一成果取得的原因,也就是经验、体会,这是“因”,先“果”后“因”,形成“因果倒置”。对待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常是置于结尾,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属表态性的。

③“条款并列”式。把情况、效果、做法、经验、体会、问题、今后意见等融合在一起,归纳成若干条条,逐一加以叙述、议说,不采取大问题套小问题的方法,而每个问题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④“正反对比”式。把情况特别是经验与教训糅在一起,归纳成几个大问题,逐一从事实与道理、正面与反面、经验与教训的对比结合上进行叙述和议说。

⑤“层层递进”式。这也是专题总结经常采用的一种布局形态。通常先写一个非常简明的开头,说明开展某一工作或活动的缘由、背景,然后在主体部分里,按照这一工作进行的过程,从初期到后期、从远处到近处、从低级到高级,分作几个层次逐一加以说明,步步深入、顺理成章。

(7)计划

计划性文种写作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形式,计划的主体部分必须体现出“做什么”与“怎样做”的逻辑关系。所谓“做什么”,即工作的目标、任务,同时要写明完成的时限。所谓“怎样做”,即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步骤与方法,一般应包括人力、物力、技术、手段、组织领导等,对这些内容应当写得详尽、具体。

(8)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文种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要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展的全过程,并要进行恰切有力的分析,找出根源,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既要提出问题,又要解决问题;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既要以材料说明观点,又要用观点统率材料。为此,在撰写时必须精心设计其框架结构,以便合理地使用所获取的材料,更好地突出全文的主旨。对其结构的安排方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分部分式,即以调查点为核心,调查了几个点,就分为几部分叙写。二是分阶段式,即按照时间顺序或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逐段进行叙写,前后有所概括、有所归纳。三是分问题式,即将调查情况归结为几个方面的问题,按其内容性质的主次、轻重的逻辑顺序,逐一进行叙写。究竟采用何种形式,应视具体的内容表达需要确定,要眉清目楚,有助于说明问题。

(9)工作研究

“工作研究”在结构上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头,一般首先摆出矛盾,提出问题,所提问题要具体、明确,不要以虚代实,以假充真,模糊不清;二是析因探原,这是“工作研究”的核心部分,研究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问题析因探原、理清脉络、推导缘由、找出症结、明确认识,以便对症下药,引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三是寻求良策,这是“工作研究”的落脚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意见或措施,主张要鲜明、简洁,可信可行。

220.撰写工作总结怎样做到“快速成文”?

【解答】主要要做到以下四点:

(1)找出规律、突出重点

总结的目的,在于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以便对今后工作的认识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自觉、步伐更加稳健有力。为此,就必须通过总结找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即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指导价值的东西,所以,写“总结”应切忌“流水账”。所谓“流水账”,即不分主次,不讲轻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端”。克服这种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突出重点。所谓“重点”,是指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地说,就是把工作中的基本经验、主要做法以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上的成功之处、指导工作开展的得力之法、推动事业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等总结提炼出来。只有这样的“总结”才是积累智慧的“宝库”,达到认识彼岸的“桥梁”,那种“千年模样一个样”的“通用总结”(即每到年底,把上一年的“总结”找出来,改改日子,换换数字,开头增加点新的提法,以此应付上级机关)理应加以杜绝。

(2)“功夫下在平时”

写“总结”最根本的一条是丰富地占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写“总结”时才去现翻材料、现给下级打电话要数字、要例子是不行的,而是要把材料积累的功夫真正下到平时。

同类推荐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农村教育知识问答

    农村教育知识问答

    本书主要介绍农村教育方面的知识,力求准确、详尽。它通俗地回答农村教育法律知识的有关实用问题,以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农村教育方面的法律知识。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本书分立志、爱憎、爱国、勤奋、谦虚、谐趣、幽默、识才、趣闻九部分收录了适合给中小学生讲述的中外文坛趣事。
热门推荐
  • 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超值金版)

    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超值金版)

    穷不是罪过,我们无需自卑,更不必掩饰,老话讲得好:“穷不过三代。”年轻时是穷人,不代表将来还是穷人。我们无力改变生存的环境和周围人的偏见,唯一能做的就足改变自己,不认命。志气决定前途,胆量成就事业。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三流角色,人这一辈子就该活出个人样。
  • 半夏晴空

    半夏晴空

    在哪个半夏,她遇见他。下一个半夏,她失去他。如果他她知道,她一定好好的去爱……
  • 烈火战龙

    烈火战龙

    部古典神话小说,宇宙大战导致时空逆流,把六界的人给传送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环宇星辰。主人公烈火是轩辕黄帝元神转世的异能修真者,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他,从不知苦难为何物!自从闯荡江湖后遭受多苦多难的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这是一个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欺善怕恶的世界,所以他特别珍惜友情、亲情、爱情……,也导致他为情所困,为情所伤。
  • 穿越贝利亚奥特曼

    穿越贝利亚奥特曼

    穿越成为贝利亚!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传奇,且看他,再创辉煌!(PS:壮哉我贝爷吧,贝爷威武http://www.*****.com/?f?kw=%B1%B4%C0%FB%D1%C7&fr=home)
  • 创世神泣

    创世神泣

    创世初期,世界被阴阳划分,过了50亿年后,阴阳成了人形,他们是一对颜色不同的双胞兄弟,各自掌管属于自己属性的领域,各被后世称为阴界之王洛尔奇,阳界之王奥斯。再过了50亿年,一系列的创世神开始诞生。他们也拥有自己想守护的爱,为此而展开了缠绵纠结的故事。哭泣也好,痛苦也好,也会有温暖和幸福在点缀。如歌剧般凄美而浪漫的故事,饱含童话色彩的神传开始了。
  • 滴水禅思

    滴水禅思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笔调,诠释了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收入的文章包括《圈内圈外》、《学会快乐》、《朋友》等。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

    本套书详细记录了1901年到2013年间的106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及作品。本书作者悉心研读每部作品后,采用经典原文结合解析、鉴赏的手法将原著内容在短篇幅内完美呈现,并且每篇获奖作品中还记述了获奖原因、名家点评、作者生平事迹等,使读者观后可获得对获奖作者及作品的全面详尽的了解。本套书制作精美、内容品质上乘,也是收藏馈赠的佳品。
  • 练剑少年

    练剑少年

    少年穿越到古代被凌辱而死的少年身上,意外得到断情剑和《剑法大籍》,且看少年如何掀起滔天大浪。
  • 苍穹外传之魔争神斗..more

    苍穹外传之魔争神斗..more

    赤力屠圣,红莲转生。十方豪杰,九鼎苍穹。玉颜应劫,千年焚情。嘉禾未出,谁与争锋。《苍穹红莲劫》共分三小卷外传三大卷正传,分别是外传《魔争神斗》、《双城》、《传说》,正传《天下风云》、《龙战于野》、《血仍未冷》。《魔争神斗》以魔教第一高手、教主楼菁枫遇狙身死开篇,继承金、古等前辈的传统武侠风格,采用前后倒置的手法,借着天山风云激荡余波,续写天山夺宝群雄争斗,以达到高潮迭起精彩连绵,吸引读者的
  • 四爷的掌上明珠

    四爷的掌上明珠

    她在现代,因为读到了雍正的奏折而彻底萌上了他。在她眼中,这个人不像传言中固有形象那么阴冷,反而是个很对她胃口的极其幽默的魅力男。心疼他的勤政,喜欢他的调侃。一朝穿越,她竟然成了他的养女!姑娘我连时空障碍都能跨越,这点算什么?他,是她独一无二的四四。她,是他的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