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留给我们的只有这首寥寥数字的诗篇,姑苏城变了模样,寒山寺少了几分清静,时事都已大不相同,但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思绪回响仍然令人沉醉。落榜还是高中已经不重要了,甚至让人庆幸张继没有高中,正是不可轮回的张继成全了我们,也成全了他的千古诗名。
2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女的千古绝唱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捉拿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即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送客湓浦(pén pǔ)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2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第四)
——元稹真的是薄情郎吗?
《离思五首》第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公元779~831年),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人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这一年他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娶名门女韦丛。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劾奏不法官吏,为此得罪宦官权贵。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宦官与元稹争宿驿舍正厅,击伤元稹,反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为尚书左丞,五年后,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生前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之合集多种。其本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共 100卷,题为《元氏长庆集》。
元稹25岁那一年,应该是极为顺利,生活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他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娶得韦丛这样的名门佳人。关于他与韦丛的故事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无论从一个男性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一个女性的眼光看待,韦丛这样的女子都是十分值得人尊重和爱怜的。韦丛父韦夏卿为京兆尹,后任太子少保(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太子少保是个荣誉官职,却也是正二品,副国级的待遇)。当时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虽然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但是韦夏相信他会有大好前程,于是将小女儿许配给他。当然,就是这看似赌注一般的婚姻,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在婚后十分恩爱,感情非常好。
从元稹的诗来看,及第之后的他并不得志,生活清贫。韦丛出身名门,从富庶之家来到这个清贫之家,却无怨无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在这个物欲横流,拜金慕贵的时代,信仰爱情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能在爱情之中持守不变的却是难能可贵。对于元稹来说,上天最大的恩赐或许不是其卓越诗才而是韦丛的到来,且不论诗人的风流韵事,仅从流传下来的诗文来看,元稹对韦丛是十分爱恋的。元稹是古人中写诗给妻子比较多的一位,流传到今天的还有三十多首,为原配妻子韦丛写的大概有十六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首《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象征着爱情的深厚与笃定,大海、巫山的壮阔,篆刻了水和云的最美画面,别处的水和云就都显得黯然失色。这是诗人的悼念亡妻之作,告慰韦丛,此生真爱唯有你一人而已。这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情,这样的夫妻感情令人赞赏欣羡。“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人已对女色无眷恋之心,那为什么又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是爱还不够深刻吗?从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可以看出他是尊佛奉道的。“半缘修道”和“半缘君”似乎是在作答。而答案却不是对情感的分割,一个求道修身之人,情欲本是要放下的俗念,可“道”与“君”同样占据着内心,让人更觉意味深长。
再看元稹的《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尤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三首诗的创作并不是同一时间,字句间却同样透露出诗人和韦丛在清贫生活中的恩爱点滴。这里没有“曾经沧海”那样刻骨铭心的情感波澜,没有“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寄托,只是将曾经的生活一幕幕如画卷般展开。不管是韦丛“顾我无衣搜荩箧”,还是“泥他沽酒拔金钗”,一个高门大户的富家小姐,如今甘于清贫,毫无怨言,怎能不让人敬佩。“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新仰古槐。”贫穷的日子容易满足,回想起来怎能不动情呢,用落叶生火,与丈夫一起靠野菜充饥,如此可爱可怜妻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或许当初元稹都不曾想到韦丛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体贴的娇妻。但是清贫与操劳,使这个温柔体贴的女子年仅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数年以后,元稹总会忍不住想起与他共度清贫岁月的结发妻子韦丛,既是感动更是孤独的追思和怀念。
韦丛与元稹同苦七年,却在即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离开了他,诗人能做的只有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的夫妻总是这样,匮乏的物质生活无法让心爱的人过得更加幸福。一个男人,如果无法给予与自己年轻时相濡以沫、患难共苦的发妻以富足的生活,人到中年难免抱愧含羞。斯人已逝,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之外,似乎每个人还能体悟出点别的什么吧。
2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被一贬再贬的刘梦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败,被贬朗州刺史。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后又遭贬为朗州司马。居十年,被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刘禹锡与白居易酬复颇多,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婚后九年后便丧妻,对他感情上的打击很大。因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从监查御史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返京,再出为连州刺史;六年后转夔州刺史;三年后转和州刺史;两年后罢官还京,太和五年(公元831年)出苏州刺史;太和九年(公元835年)转同州刺史;一年后升为太子宾客,六年后去世。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刘禹锡初被贬连州刺史,可祸不单行,没过多久不但被贬为朗州司马,第二年又被加罚“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连得到宽宥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诗人“九年居蛮貊之地”,在朗州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世事难料,愁肠百转,诗人感叹万分:“莫高者天,莫浚者泉。推以极数,无逾九焉。伊我之谪,至于极数。”
刘禹锡谪居朗州长达九年,不过漫长的时间并没有完全磨平诗人胸中的激荡之气,他仍然等着峰回路转的那一刻。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腊月,刘禹锡“屡易星霜,频经恩赦”,被援例回朝,第二年初,回到长安。
在唐代,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任命,要由皇帝和宰相共同讨论决定,而刘禹锡原任的朗州(中下州)司马的官品为从五品下,相当于五品副职。所以,他的新授职务要由皇帝和宰相定夺。当时位居相位的武元衡、韦贯之、裴度等人,大多都与刘禹锡有比较好的关系。料想自己重新入朝应该问题不大。当时为三月,桃花盛开,似乎一切都与春景一样充满生机和美丽,刘禹锡心中十分畅快。在偕友郊游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一年刘禹锡43岁,“蛮貊之地”蛰居九年的愤懑喷薄而出。这首实为赏春写实之作,诗题言“戏”,也包含一点点开玩笑或嘲弄他人的意思。因唐时重牡丹而轻桃花,因此在他的政敌看来,诗中透射出来的对自元和初刘禹锡等人被贬以来,朝廷人事更替的讥讽之意,毫无遮掩。刘禹锡桃花抒怀,却未料花明柳暗。诗人忽略了宪宗皇帝对“永贞革新”后发生的一些事是忌讳莫深的,一直以来对顺宗时追随王叔文“永贞革新”的党人时刻保持着戒心。这一次,虽然“八司马”中久撂江湖的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等五人,“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但并不想让他们长期呆在长安,所以旋即加官,任命他们为远州刺史,放逐这些忧国忧民的贤能之士,避免因他们勾出顺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