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言逆耳,从殷商的比干,到明朝的海瑞等等,因为进诤言而丢了脑袋的官员不在少数。为着人家着想,反而丢了脑袋,这死得真让人惋惜,也让人不由不替他们难过。不过纵观历史,即进忠言又抱脑袋的忠臣良将也并不少。这就不由让人更对那些丢了脑袋的忠臣委屈了,忠言可进,但咋就不会学着人家委婉一些呢。稍微有点脑子,不就能免了皇帝老儿这卡擦一刀么。
历史上的忠臣并不少,但像比干和海瑞这样的下场的,却并不多。原因呢,就是人家会说话,话儿说得好听,皇帝听着舒服了,当然就不会跟人家动刀子了。不但不动刀子,还顺带接受了人家的建议呀忠言呀啥的,人家的目的达到了,还落得了功臣的美名,这生意赚得,钵盂满倾,真是一举两得。
忠言很强逆,下场很惨烈,所以人人都知道忠言逆耳,忠言难进。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有一个四分五裂的下场,一般都不向别人进忠言,只嘻嘻哈哈地装好人。但对朋友,却就不能嘻嘻哈哈地玩笑应付了。看到朋友明显的错误和不足,这错误不但会朋友的生活,说不定还会颠翻朋友的人生之舟,如果不进忠言,第一对不起朋友,第二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想进忠言,又不想落个被撕碎的下场,那就得懂策略,像古代那些圆滑的忠良一样,把忠言变成个软溜溜,滑腻腻的美味蛋糕,让朋友美滋溺地吞下去,这才算是最极致的忠言法。
但让人郁闷的是,能圆滑的人并不多,所以把忠言变成美味蛋糕的也并不多,自然因忠言而闹得分崩的事情也就显得多的多了。
下面这一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方明和赵宏,是从穿开裆裤长大的朋友,这哥俩的关系还真铁,凡方明在的地方,赵宏必定也在。平时方明家要是个什么事,一个电话,不出五分钟,赵宏必到。而赵宏有了什么事,一个眼神,方明就能办得妥妥当当。
方明性格豪爽,爱抱打不平,为这点,赵宏就经常劝说他,别意气用事,凡事多想后果。但方明总觉得没事,有时候反而怪赵宏一张乌鸦嘴,净巴望着自己出事。
那天,有个朋友约了他们一起去喝酒。酒桌上,那朋友把方明神通威猛地海吹一通,然后说自己被人欺负了,想请方明去帮自己教训那家伙一顿。一听这话,赵宏就赶快给方明使眼色,让他别答应。但方明被人家灌了几杯酒,脑袋热乎乎地胀,还真把自己当成了盖世英雄。二话没说,起身就跟着那人一起去找对手算帐。
让方明没料到的是,人家早有防备,他们还没站稳,就被人家砖头瓦片一起上阵,打了个落花流水。方明吃亏最大,不但半边脸被打得胖成了发面馒头,一条腿也被打成了铁李拐。
方明哪吃过这亏,拖着伤腿回到家,越想心里越窝囊,气倒在病床上。这天,赵宏又拎着水果来看望方明,看到方明痛得龇牙咧嘴。想到他这亏吃的真不值,就忍不住又说方明说:“你这人就是没脑子,都给你说凡事三思,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尝到苦果了吧……”方明正窝着一肚子的火气没出撒,一看赵宏这话难听得,顿时又羞又恨,眼前直冒金花,抓起手旁的烟灰钢就砸了过去,不偏不倚,正砸在赵宏的脑袋上。
多年交情就此完结。
事隔多天,赵宏提起那天的事还气得直骂娘,骂方明没脑子,骂自己脑子也进了水,这样的“朋友”竟然还交往了这么长时间,真他妈邪门了。
方明是没脑子,但你赵宏也真是脑子进了水的。你骂方明凡事不三思的时候,咋就没提醒自己说话要讲方式?你以为你是人家朋友,就得在人家受伤的时候再戳上一刀?你认为你的是忠言,就可以不分场合不论形式地宣泄出来?你认为你的是忠言,没准方明却觉得你简直就是在冷讽热嘲呢。
忠言之所以逆耳,之所以让人不甘心接受。一般情况下都是你进忠言的时候,正是人家出问题的时候。看到人家一意孤行而惹出的麻烦,你正好借机揪住人家的小辫子,大谈特谈。人家此时心里正因为犯错而心情不爽,头脑发胀,正油煎似地难受着呢。没想到你不但没能安慰抚恤,反而揭人家的伤疤。句句忠言就如利箭穿心,让人家心里不好受,面子上下不来。人家不反击一下,那心理能轻松么?面子上能下得来么?虽然人家也明知道你是好意,但就如拉开弓的箭,不发都不行了。
在中国的交际场,自古就有一句话叫做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可见说话还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就是忠言,你也得讲究个说话艺术,把刀伤冷硬的话化成春风送进人家耳朵里,让他舒服得从里到处都是舒坦,他会不把你当朋友,会听不进你的“忠言”。你向朋友进忠言,其实也就是出卖你的交际哲学和交友良方,既然想让人家接受咱们的思想,为什么还把自己当成老大,而低着眼看人家呢。
学学那些把媚术用到极致的宦官们,人家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掌握了让人叹为观止的说话的艺术么。别笑人家没骨气,这只是推销自己策略的艺术而已,就是忠言,换上这金色的外套,你看看会是什么后果。
别把自己当老大,朋友是肩膀相齐的,谁也不欠啥的。就是忠言,也要让自己委婉一些,你还是占了大便宜的,毕竟,她接受了你,而不是你接受了她。
帮了朋友,就以此自居
朋友间交往,交是的心,交的是情。
情真意切的朋友,常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手足,亲人。当朋友有了困难,需要帮忙时,他们都会伸出援助的手,尽力相助。而当自己需要帮忙时,朋友当然也会尽心尽力地扶持。一般的朋友间,大都是这样你来我往地交往着情意,用这份维持着友情。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实在,因为有时候,朋友间的付出,甚至超过你亲人对你的付出。朋友间的付出,大多是不抱着什么收益之类的心情的。他们就觉得是朋友就该两肋插刀,帮朋友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其实,世上还有一种人,虽然朋友有难时,他们也尽力而为,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会把这笔帐记下来,装在自己心里。没事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掏出来自我欣赏一番。这类人内心深处,总是觉得自己和朋友之间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只不过是认识了,所以就成了朋友。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对朋友的付出,虽然是心甘情愿,但做为朋友来说,他们至少得记着自己对他们的付出,他们得明白他们欠了自己吧?这类人动辄会在朋友面前表功,时时把对朋友的帮助捞出来表白一番,恐怕人家会忘记,唯恐人家心里不清楚,人家欠了自己。
把自己对朋友的帮助看成了对朋友的恩赐,觉得朋友欠了自己无限的人情。既然欠了,那他肯定得想法回报自己,或者得有所表示吧。把对朋友的帮助,定位在“欠”上,这友情可就是变味的开始了。
这类人功利心太大,不愿承认朋友间的相互帮助、惠赠,其实是一种纯洁的内心交往,是人和人精神之间的相融,和施舍,是两回事。而如果把自己帮了朋友,当成对朋友的施舍,觉得自己在朋友面前劳苦功高,觉得朋友应该对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和行动,甚至会借此要挟朋友为自己做某些事情。这样做的结果,要么就是失去朋友,友谊分崩,要么就是搞得让地球人都知道,自己品性实在不行。
朋友是路,朋友会帮助你走向成功。但朋友也会让你颜面扫尽,无地自容……这句话是朋友小周说的。说这话时,小周显得非常疲惫和无奈,他说他真是吃尽了朋友的苦头,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呀!
原来,几年前,小周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个城市打拼。初到这里,除了人生地不熟,小周也一无所有。幸好小周肯干,能吃苦耐劳,再加上心眼活络,嘴巴也甜,到这个城市没多久,就结交上了几个甚是亲密的朋友。朋友中有一个叫阿威的,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各方面资源广阔得很。
拼了一年多后,小周扯开招兵旗,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刚起步那会,真是举步维艰,没钱,没货源,没销路……也多亏了阿威,需要钱他帮小周去货,订货他陪着小周亲自上阵。带着小周会朋友,打门路,一路过关斩蒋,总算是歪歪扭扭把公司支撑了下来。二年后,小周的公司转入正常,各方面情形好起来。小周总算长出了口气,每每和朋友们聚会,阿威都会得意地说:“小弟,吃水不忘挖井人,你小子,别忘了你是咋起身的!”小周当然不会忘记阿威对自己的帮助,赶快又是倒酒又是叫大哥的,心里对阿威充满了感激。
经过多年运转,小周的公司已经发展得相当规模,资产达上千万。小周说,如果没有朋友们,他也就没有现在的成绩和荣耀,但自己也真吃了“朋友”的苦!小周说,所有的郁闷其实都来自于阿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