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7300000020

第20章 当代西方政党的组织与“政党衰落”(5)

四、西方政党组织内部权力的分配

西方政党的党内权力分配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制内政党组织与体制外政党组织之间的权力分配,在西欧国家主要表现为议会党团与议会外政党组织之间的权力划分;在美国还要加上总统及其领导的政府与体制外政党组织之间的权力划分。二是体制外政党的中央组织与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之间的权力分配。

按照西方传统的政党民主理论,政党内部的权力分配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党组织的权力来源于层层授权,首先由普通党员和党的活动分子授权给党的基层组织,然后由基层组织授权给党的地方组织,最后由地方组织授权给党的全国性组织和党的领袖;议会、政府中政党组织的权力由政府外的政党组织授予。每一个组织层级都拥有相当的权力,对由本级组织授权的组织形成强有力的约束。然而,当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实践与理论刚好相反,几乎所有西方政党的党内权力运作过程都是自上而下的,党的全国性组织和党的领袖掌握着丰富的权力资源,根据自身的需要(通常是赢得大选上台执政)赋予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一定的权力。同时,议会和政府中的政党组织在党内有很大的权力,甚至能够支配政府外的政党组织。

(一)体制内组织与体制外组织的权力分配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由体制内政党组织支配、控制体制外政党组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许多国家的体制内政党具有相对独立性,体制内的议会党团、内阁等组织一般均服从体制内领袖的领导,而不受体制外政党的组织纪律的约束;第二,体制内政党的活动还要受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而不能一味地以体制外政党组织的规章制度为转移,体制外政党组织在影响体制内政党组织的行为时,也必须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体制外政党组织约束体制内政党组织的难度;第三,政党的主要干部许多已在体制内,因此,党的领导力量本身就在体制中了,体制外的政党组织自然就无法领导和支配体制内政党组织了;第四,现代西方政党大多重政策而不重原则,政党间的分歧主要是政策分歧而不是原则分歧,因此,体制外政党组织的纲领对体制内政党组织的政策选择的影响是很小的。

何况有些西方国家的政党(如美国两大党)根本就没有长期固定的党纲来指导政策选择。相反,体制内政党在制定政策时显然在组织、技术、信息等方面占有优势。

在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等政党中,议会党团在党内占据优势的情况比较明显。这些政党的议会党团控制了政策决定权,而体制外政党组织如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及其主席团只限于处理日常事务。党的代表大会或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对体制内政党组织只有参考价值而无决定性意义,当体制内政党组织和体制外政党组织在政策问题上出现矛盾和不一致时,一般以体制内政党的主张占上风。美国两大党的全国委员会除了在大选期间为候选人筹款和提供其他支持之外,其余时间便销声匿迹了,这种情形正如西方学者所描绘的那样,“美国根本没有全国性政党这样的东西,只有州和地方政党的联盟,这些联盟为了提名总统候选人和通过政纲,每四年聚集一次”。组织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等职能都由体制内政党来承担,权力落入两大政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会党团以及总统的手中,其中总统的权力更大,有“帝王般的总统”之称。

(二)体制外政党的各级组织之间的权力分配

在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内,权力从地方政党组织转移到全国性政党组织,并且在总体上从政党的正式组织转移到候选人的临时选举组织。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美国两大政党的投票区、选区和县、市的组织比较活跃,它们对选民的投票选择有较大的影响,大州的州委员会主席和大城市的党魁对公职候选人的提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选制的普及和媒体作用的加强改变了这一切。两大政党的州和地方委员会在总统、国会议员和地方公职人员的候选人提名过程中的地位显著下降,在选举中的角色也“由以前的游戏的主要参加者变成了游戏场外的拉拉队,就是对于政党组织青睐的候选人,政党组织所能提供的也主要是‘后勤保障’而非‘冲锋陷阵’”。由于经费所限,两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在非选举年几乎陷于瘫痪,直到竞选活动拉开帷幕后,才由两党的国会委员会和全国委员会注入资金来激活地方政党组织和基层政党组织。

以候选人为中心的竞选组织的出现被视为美国政党组织衰落的另一个表现。当代西方国家竞选活动的总体特征是专业化程度提高,各政党采用高技术手段,采取资金密集型的连续竞选方式,强调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互动性,突出候选人的个人形象。西方学者将专业化竞选条件下政党的活动归纳为以下10种:通过电话联系本党党员和党外目标群体;直接寄送邮件给本党党员和党外目标群体;在党内建立互联网通讯系统;向登录本党网站的人或者为党捐款的人提供定期的信息更新服务;在党外建立竞选总部;长期地、不间断地开展竞选活动;雇佣党外人士担任公共关系专家和媒体顾问;使用计算机数据库;开展民意调查;开展针对竞选对手的研究工作。这些活动有的是由政党建立的竞选组织负责实施的,有的则是由候选人个人建立的竞选组织来开展的。于是,在大选中往往会出现两套人马并存的局面,他们的活动既有交叉又有不同,政党的竞选组织对整个党负责,候选人个人的竞选组织只考虑候选人的利益。

美国政党是采用专业化竞选策略的典型。在总统选举中,两党总统候选人对自己的竞选班子的依赖程度,比起对政党组织的依赖有过之而无不及。候选人在预选阶段基本上依靠自己组建的竞选组织,在正式选举阶段才出现两套班子:一是全国性政党组织(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全国委员会),二是以总统候选人为主的竞选组织。它们有各自的竞选人员,如民意调查专家、媒体顾问、政策专家、筹资顾问、竞选总管等。总统候选人雇佣的顾问班子是选举战略和战术的制定者,他们负责寻找选民关注的焦点,拟订竞选纲领,起草竞选演说稿;他们要为候选人设计出受选民欢迎的外在形象,从发型、衣着、行为举止到演讲时的风度不一而足;他们还要能够作出快速反应,善于帮助候选人应付尴尬场面,控制局面。总而言之,候选人的私人竞选班子部分地取代了政党组织在竞选运动中的管理功能。与政党组织不同的是,这些人既不看重政党标签,也不在乎候选人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唯一的目标是使候选人当选。当两套组织之间在竞选的战略战术方面出现分歧时,总统候选人会出面进行协调,在许多情况下,总统候选人更信任自己的顾问,而政党组织则服从候选人的安排,“政党组织极大地依赖其候选人,除了跟随他们(即便是犹犹豫豫地跟着)外,政党组织别无选择”。

以候选人为中心的竞选组织在大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大地削弱了政党的各级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它们的一些活动甚至损害了政党的形象,与整个政党的利益背道而驰。美国学者伯恩斯为我们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政党衰弱的最具有戏剧性(而且是悲剧意味)的例证,也许要数水门事件(Watergate)。尼克松总统在他1972年争取连任的竞选中,绕过了共和党组织,而去依靠他的私人组织‘争取连任总统委员会’。该委员会诨名CREEP,声名狼藉。CREEP的独立出现,起因于竞选资金法规的变化,它要求分离的竞选委员会;也来自于尼克松总统的私愿,他想把自己的竞选活动与其他看来无望获胜的共和党人分离开来。因而,水门事件——一桩发生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的盗窃案,以及由竞选运动特工人员搞的其他各种肮脏诡计和非法的或不道德的行动;还有不让总统知道这些活动的企图——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由于CREEP的秘密状态、资金筹集以及对尼克松总统过分的个人忠诚。”

西欧“群众党”的组织变革与美国政党有所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工党开始着手改变党的领袖和议员候选人的产生办法。根据1918年的工党党章规定,工党的领袖由工党的议会党团选举产生。1981年,工党采用了新的领袖选举制度,规定党的领袖由选举团选出,在这个选举团中,40%的选票由工会控制,30%的选票交给选区工党,议会党团掌握剩下的30%选票。1993年,工党再次改革领袖选举制度,废除了工会的集体投票制,由普通党员通过“一人一票制”选举产生党的领袖。工党的议员候选人提名权过去一直掌握在选区工党手中,1993年也改为实行“一人一票制”选出。布莱尔当选为党的领袖之后,进一步扩大了“一人一票制”的适用范围,在重大问题上频繁地采用“一人一票制”的表决方法。

布莱尔宣称,采取由党员平等投票决定党内重大事务的做法,目的是推动党的现代化,使普通党员在党内得到更大的发言权。实际上这一措施造成的后果要复杂得多,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这种做法一面取消了工会在工党中的特权,从根本上削弱了工会在工党的人事变动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一面又削弱了选区工党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过去控制着选区工党的积极分子造成了限制。普通党员的权力固然有所扩大,但与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分子相比,普通党员不但“更容易控制且更有可能赞同政党领导层提出之政策与候选人”,而且“更容易受到(企业界控制的)大众媒体而非党内辩论的影响”。

同样,选区工党作为工党的基层组织一直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它们“努力不懈地将群众的每一个具体要求与一般性原则结合起来,将每一个特殊问题与总政策联系起来,将每一个细节问题纳入其总的理论架构之内,它将给予党员们一种无比扎实的政治训练,同时也就对党员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控制”,对选区工党采取的限制和削弱措施,使它们不大可能成为政党领袖掌控全党和改革传统意识形态的阻力。从总体上看,工党组织变革的结果是,“一方面在原则上把表决权下放给各位党员,另一方面又通过议会党团所占的大的份额及每票的‘含金量’不同来使大部分党员的权力成为虚设,从而使议会党团、领袖享有最终决策能力”。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英国工党的组织变革并不是孤立的现象,继英国工党之后,德国社会民主党也提出了由全体党员而不是由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投票决定党的总理候选人的设想,法国社会党则把过去第一书记由党的执行委员会选举产生改为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把党的各级议员候选人的产生方式由过去自上而下指定改由地方党组织选出。简言之,西欧左翼政党组织改革的思路就是:在基层扩大党内民主,赋予普通党员更大的参与权;在高层则加强党的中央机构的权力。

西欧政党的领袖在党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西欧“群众党”的鼎盛年代,选举政治是围绕政党而展开的,政党主宰了整个选举过程,候选人不必对竞选承担主要责任,那时的选举是以政党为中心的选举。但是,在当代社会的媒体与政党政治的互动过程中,西欧政党的领袖对党组织的依赖也在逐渐减弱。领袖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体同选民建立直接的联系,逐渐削弱了选民与政党组织之间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和信任关系。结果,政党的其他组织机构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而以领袖办公室为中心,包括各种竞选专家在内形成了“权力内圈”,对圈内人而言,对政党忠诚是第二位的,忠实于领袖才是第一位的。不过,西欧政党并未完全放弃“群众党”传统的组织特色,无论是在竞选中还是在两次大选之间,党的各级组织都保持着一定的组织活动水平。另外,西欧国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议会制和比例代表制选举制度对西欧政党领袖构成了限制,使他们的影响力无法与美国两党的总统候选人相比,以候选人为中心的选举在西欧还没有成为现实。

第三节 西方政党的组织变化与“政党衰落”

对“群众党”而言,政党组织的完整性(即拥有中央、地方直到基层的各个组织层级)以及延续性(即党的组织长期存在和坚持活动)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党员人数减少、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萎缩等等确凿无疑的现象被视为政党衰落的重要表征。甚至有学者不无遗憾地评论说,过去的政党定义应当进行修改,在界定一个组织是否属于政党时,把“拥有地方层级的组织”这一条删去。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从根本上讲,组织是实现特定(或特殊)目标的工具,只有从组织的目标出发才能理解组织的内部安排”。既然当代西方政党主要目标是赢得选举、上台执政,那么只要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它们在选举中所发挥的主要功能,这些变化就无关紧要。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西方政党的组织衰落似乎没有初看上去那么可怕。

不过,有的学者据此宣称西欧政党正在“美国化”、美国的“新干部党”的模式正在“从右向左传染”给西欧政党,这种说法显然还缺乏充分的证据。事实上,对西欧各国政党来说,党员和党的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仍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迄今为止,西欧政党从未放弃过组织建设,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符合本党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的改革措施。

同类推荐
  • 创先争优好做法

    创先争优好做法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做法》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的发展研究“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 论利益与政治

    论利益与政治

    本书运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利益与政治这一人们时刻关注和敏感的问题。本书以利益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价值,政治是特定社会中各权力主体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条件下围绕着对利益的权威性调控而结成的一定关系和所展开的活动等基本观点,研究了中西方关于利益与政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益和政治的本质及其形式,实现利益的活动规律和进行政治的活动规律,利益与政治的基本关系,利益关系与政治格局,利益效用与政治效应,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政治控制中的权威与服从、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 做人为官治事养心

    做人为官治事养心

    本书是一本关于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书。从做人、为官、治事、养心、管理等方面,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干部。笔者把有境界、会自省、怀敬畏三方面归结为做人的第一等学问,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话有谱、交友有道等三个方面讲述了经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简单解释了“官”的含义,然后提出公、忠、廉、能是为官的“大节”,勤、功、恕、和、慎、量是为官的“大体”,提醒为官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并以管理为治事之“道”,从管理资源、管理自我、管理大众、管理团队、管理行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若干管理原则、策略及其操作办法。详细论述了如何培养好责任心、事业心、包容心、自律心、平常心等“五个心”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冥霸群雄

    冥霸群雄

    一个冥界伯爵之子,一个天赋奇特的身体,一个备受争议的少年,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一段福祸未知的奇缘,一场缠绕错乱的感情,一个为老不尊的师傅,一个强悍之极的上古神兽。他,阴差阳错地获得了冥神的传承.六界之战一触即发,他即将站在世界的巅峰,俯瞰他人的生死。所有人的命运都将掌控在他的手中,他就是新的王!看他,如何书写自己的传奇!
  • 西塘集耆旧续闻

    西塘集耆旧续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识人用人有学问

    识人用人有学问

    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领导者要团队与成员共同成长,才能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历史上无数的例证告诉今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做事业的人。识别真正的人才,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善待他们,才能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成就团队的辉煌。当今世界上独霸一方的大企业的经验也在警示着管理者们,“人”是财富,是企业里最大的投资,不要浪费本身已有的人才,发挥他们本身的价值,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惊喜的。识人用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要管理者有心,就能从这本书中收获许多,从而带领企业由优秀走向卓越,实现基业长青的远大目标。
  • 夏藤诡事

    夏藤诡事

    玄学易数相关的小说,习作,不成熟的地方也很多。
  • 思想课堂-心灵笔记

    思想课堂-心灵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锁妖塔之恋:狐殿的笨米虫

    锁妖塔之恋:狐殿的笨米虫

    笨米虫不乐意了!来了个道士无缘无故地把她抓了,还给扔进锁妖塔?!没事,来到锁妖塔自力更生,却遇到了一个狐狸闷罐?!还是塔大王?敢瞧不起她?玫九九立誓,得不到整个塔也要和他瓜分半个塔!
  • 云筱风华

    云筱风华

    九域世界,以武为尊,前世,在奸人的陷害下,夜寒含恨而死,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重生到了一个无颜丑女夜云筱身上!男儿身换成女儿身!俗话说,人丑就要多读书,那我就要成为强者,人谁都不能欺凌,可是,该死的!都这么丑了,怎么还有桃花运啊!!
  • 网游之大道无形

    网游之大道无形

    只身入海岛,拜师苦练丙火真经;单剑渡天劫,力抗雷火笑伏金蟹;联袂闯洞府,夺宝破阵暗藏玄机;隐匿观虎斗,正邪夹缝巧取宝鼎。且看网游之大道无形,水老三的游戏生涯,不一样的剑仙世界!“水三爷我只需偶而淫荡,一切就立刻搞定!”若水同学语。
  • 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最后最后

    最后最后

    爱一个人就给她足够的自由!爱一个人就放她走!对不起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