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7100000002

第2章 如何理解青年心理健康(1)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讨论网络对青年心理的影响和改变的大前提。

尽管很多人在说心理健康,但是说法的角度不同,理解以后对自己的有用性就不同,谁不希望得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呢?

笔者的思路是,通过疾病和健康比较分析,用平衡的观点理解青年心理健康含义,为后面的展开分析做准备。

这一章内容是对理解和分析青年心理所做的基本观点储备。换句话说,即探讨青年心理的观点从何而来。

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相对认识

如今,在同事与朋友聚会闲聊中,你要是问一问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大概多数人会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精神、心理活动的,或者是研究行为的,甚至会说是猜测心理和活动的。不错,这些感觉和认识都有道理。

一、理论定义

看看现代心理学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关注。在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浦·津巴多著的《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中,对心理学的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在Phillip L.Rice著的《健康心理学》一书中,对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是:“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止生病、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形成的融教育、心理学等学科贡献为一体的结合体。”同时,该书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将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完好的一种状态,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些定义比较复杂,化繁为简地理解,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体健康和疾病状态的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它通过医学心理学告诉人们如何保持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是原来的预防医学的内容,后来与心理学走到一起。国家设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际上就是从医学和心理学中介角度,通过体检、发放预防药品、疾病普查等手段监控、干预大众健康状况的。在2003年“非典”那样大范围的疾病干预和监控中,对于没有染上疾病的诚惶诚恐的大众人群,他们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心理学研究的应用领域和手段,已经超过了单纯医学或医学心理学角度理解的健康和疾病的范围。

二、理论与行为

大学里学习《心理学原理》的时候,只是涉及一些理论观点,基本不涉及实际社会行为,对于生理疾病的心理整合处理,也基本不涉及。

因此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内容和他们的现实需要联系不起来。笔者也是在学习临床心理咨询技术以后,才知道健康和疾病是通过心理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心理学和医学结合起来促进健康的思想,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只是近几年来,一些专家按照个人的理解做了一些努力。

我们能够明白这样的概念:疾病是身体功能失调引起的躯体症状,它可以是身体器官的机械崩溃或系统功能失调,也可以是中毒或微生物侵入体内,导致身体组织改变,出现病症,而生病不过是人们承受疾病的状态。

感觉身体不舒服,一般体会是这样的:疾病的症状出现,大概判断知道自己生病了,你会对家庭成员或朋友说出来自己不舒服,会要求家庭成员和你一起去医院检查,向医生描述你的症状,接受医生的分析和安慰、接受治疗措施,并且会得到家人的精神关怀和支持。你还可以和家人叙述自己的痛苦和不安,甚至大声喊叫,发泄自己的疾病痛苦。这一系列过程,就是生病行为。

当医院诊断出现明显病症的时候,生病行为是适度的,正当的。

但是当缺乏可诊断的症状的时候,生病行为至少是偏离的,不恰当的,它包括了自己对疾病和被家人关照的期望,这是一种寻求安全感的心理角色期待,是焦虑和压力之下精神变形的反应。满足这样的企盼,就会得到关照、同情、抚慰,比如休假、免三天上课、保外就医、免去处分等额外的宽容。这些具体例子证明心理因素如影随形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改变人的相互关系。

很多大众健康普查或讲座,一方面可以检查出来潜在的疾病,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强化那些心理脆弱的人的生病行为,这些人很有可能因为对生病行为的期望,不断强化自己对疾病状态的心理体验,从而导致实际疾病反应更加严重。像这样借助他人之手满足自己的心理不良愿望的人,心理因素是他们沉溺在生病行为中、并且得到关照的主要借口。对于他们来说,心理因素更多的是引起生理疾病,破坏健康。

这本不奇怪,人天生就有寻求安全、害怕被抛弃、逃避矛盾、规避责任的本性特点,而这样的特点构成了不同个体行为中最基本的共性。逃避矛盾规避痛苦,就意味着依赖别人,意味着自己甘愿处于附属地位,像幼儿依赖成年人一样,甚至依附于主观假想的权威的保护,而不自觉地放弃自我,客观上看就是放弃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本主义思想家爱里·佛洛姆在讨论纳粹主义和极权统治的时候,认为人在这样的压力面前,表面上是逃避灾难,本质上是逃避自己的自由,因此将自己写的一本书命名为《逃避自由》,见解非常深刻。由于人们普遍借助这些不正当的行为掩盖生活矛盾,用一种看不见的痛苦替代另一种能够感知的痛苦,因此,它是个人心理疾病的根源之一。

如果从疾病的角度看,人们每天就类似这样在生病行为中生存,每个人都有病,都不够健康,而所谓健康,不过是与疾病比较而言、相对平衡而舒适的心身状态。这种健康平衡一旦被打破(实际上很容易打破),人就立刻陷入真正的疾病中。

从心理学角度关注健康与疾病,到底如何体现、并且体现在社会哪些场所呢?根据1993年美国的资料,47%在医院,23%在社区服务机构,12%在学术界,18%在商业和政府机构。假如这个分布在我们身边也是成立的,那么,起码说明两点,一是健康与疾病密切相关,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二是这既是理论问题,也同时是实际行为问题。

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的生活需求出发,应该关注健康和疾病的理论研究与社会行为表现。

第二节 对心身健康的理解

(一)心身与身心

大约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人们开始接受身心疾病的概念,认为生理疾病和心理因素有关系。但是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却没有很多的关注,而且对于“心身”的说法也有不同理解。笔者曾经在很多次教学实践中提到“心身”,大家都觉得这是多余增加的一个词,用“身心”就可以了,于是笔者就专门与大家讨论这个词的含义,但是得到的回答依然多是无奈而迷茫的微笑,大家感觉没有什么意义。大多数青年未必说得清楚“身心”和“心身”的关系,所以,有必要在此探讨一下这个概念及其意义。

“心身”一词,是精神病学家J.C.A.Heinroth(1773~1843)首先提出的,心,重点是指心情和情绪,泛指心理。身,当然是指身体,侧重是指生理。用一句话说,心身疾病是特指心理情绪因素改变,引起的躯体生理疾病,也叫心理基因疾病。1747年在希腊有一个医生叫Gaub,他说,身体有病或者病体康复,经常有赖于心情和精神。这是历史上比较早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生理疾病的影响的描述。在后来,人们越来越发现传统的医学中,应该增加研究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因此心身医学的思想和实践逐渐被更多的人发扬光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现以后,疾病分析中的心理因素被格外重视起来了。

在弗洛伊德以后,西方社会的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精神因素、行为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复合影响。这个进程在中国要晚一些。

(二)心身疾病

人的疾病有两大类:生理病和精神病。生理疾病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又可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精神发育迟滞。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小学科,对疾病的研究处理也是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生理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异常。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症等等。这些是由于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社会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心身疾病发展过程与身心疾病相反,是由于当事人对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身的自我意识发生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症状。较为典型的有癔病、心因性阳痿、口臭、口吃、过敏性皮炎、偏头痛、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十二指肠溃疡、肠道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等等。

同类推荐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哈佛心理课

    哈佛心理课

    本书收集整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教学的所有教案,并进行了重新编辑加工,以便让中国的读者更易于接受与吸收。《哈佛心理课》系统地梳理了哈佛大学教授所讲述的哈佛幸福心理学、哈佛情绪心理学、哈佛逆境心理学、哈佛学习心理学、哈佛口才心理学、哈佛社交心理学、哈佛婚恋心理学、哈佛性格心理学、哈佛职场心理学、哈佛经商心理学、哈佛财富心理学、哈佛健康心理学等经典课程。让读者全方位的领悟哈佛心理学智慧,从而使读者和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样享受生活。
  • 工作压力会伤人:高效经理人压力管理技能培训

    工作压力会伤人:高效经理人压力管理技能培训

    本书阐述了压力与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压力诊断,压力解析,为缓解过度压力而提供有效且具体的方法,以及告别压力的案例和实战。
  • 心理学中的攻心术

    心理学中的攻心术

    在生活、工作、婚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谈判中对方迟疑拖延,始终不作决定怎么办?客户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将你拒之门外,同时老板又催着你要业绩怎么办
  •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人天生就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家庭对于她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现代女性对于婚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体验,在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情感世界中,她们也有着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在情感认知方面,她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热门推荐
  • 棺材泪

    棺材泪

    他虽有着帅哥的背影,却有着魔鬼的面孔,他的身世扑朔迷离,他的魅力却所向无敌。神之后裔却被魔鬼诅咒……轻狂偏执的他让众人大失所望……那个预言中能完成使命的人真的是他吗……一个见了棺材也不落泪的人……
  • 绝色狂妃:废材九小姐

    绝色狂妃:废材九小姐

    她,腹黑强大,回眸一笑,天地失色,风云皆乱。一朝穿越,成为爹不疼,又没娘的将军府嫡九小姐。天生废材,聋哑痴傻举国皆知。当绝代风华的灵魂重回身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此她的命运将由自己改写。他,是绝色的炼狱之王,冷血无情,惊才艳艳,在这乱世中,能与你相遇,相知,相守,从此,天上地下,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 器灵之躯

    器灵之躯

    万年之前,一场劫难,一场阴谋万年之后,一位异人,一场救赎一份感情,让他堕入无尽轮回,一心寻求解脱之法,却意外卷入这场阴谋......(这本书暂时会变成不定时更新的状态,全力更另一本《我能看到你》,悬疑灵异类的,重点在灵异不在血腥恐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 重生:狂拽弃妃

    重生:狂拽弃妃

    她,天国大将军掌上独女上官婉凝,出了名的悍妇,意外撞破自家夫君与好姐妹沈妃之间的一段隐情,惨遭夫君毒手。一觉醒来,重回三年前的洞房之夜,重生之时,便是复仇之日,敛钱财、买人心,将王府上下众人一个个收罗旗下,摆棋局、布阵法,谁死谁生,已与自己毫无瓜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俊凯,谢谢遇见了你

    王俊凯,谢谢遇见了你

    这部小说是讲述三位千家大小姐来到“圣樱学院”成为学校风云人物,遇到了tfboys三人,他们会发生什么呢?大家来看一看吧!希望大家喜欢!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全书分八个部分阐述了从事故调查基本理论、调查步骤、方法直至做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整个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程序。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基层调查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和工作中应用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 轮回谍影

    轮回谍影

    一场跨越阴阳两界的纷争,卷入了一名酷爱侦破和推理的应届毕业生。他没有健硕的体魄和高强的法术。更没有名师指点和逆天的秘籍。只凭借一身正气和过人的观察推理能力,摆脱了重重困境,破解了道道迷局。但是真相果真如此吗?身边的战友谁最可靠,面前的敌人谁是卧底。有的时候,真相并不只有一个。
  • 女人细节全攻略:注重细节的女人最幸福

    女人细节全攻略:注重细节的女人最幸福

    国哲学家罗素说:“一个人的命运就取决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细节。”细节很小,因此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其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女人对细节的把握是一种气质的凝聚,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更是女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一种有力的资本。本书将告诉女性朋友如何通过你的一颦一眸、一举一动去彰显你独有的女人魅力,如何把握住爱情中、婚姻中、职场中、社交中的种种容易被你忽视的细节,从而成为一个独立、快乐、自由、幸福的都市小资女人,过上让人称羡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古希腊神话由欧洲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它历经古希腊人数百年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经过不断地艺术加工,在以后的各种文学、历史、哲学着作中得以保存下来。
  • 庶女重生

    庶女重生

    湛武二十三年,叶氏一门男子全部处斩,女子贬为贱籍。那晚,她以一支惊鸿舞惊艳全场;那晚,她结束了一切。再次醒来,她重生在湛武二十年,改变叶府命运的那天。她不再是懦弱的庶女,她要改变悲惨的命运,活出自己的幸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