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7100000016

第16章 网络青年的角色选择(1)

社会角色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一个人身份很少改变,但是在社会中可以担任不同角色任务,社会或家庭对他扮演的角色有特别的要求和期待,这些不同角色的要求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经常会产生冲突。比如一个人在外边做教师、教研室主任工作,在家里是家长,学生、同事、家庭成员对他的要求有差异,这些要求经常会让他心理产生冲突,混淆彼此界限。他在指导自己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把指导其他学生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从而影响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也许他内心并不想这样,但是他不容易分清这两种角色,特别是在他内心不平静的时候,更容易把工作中的情绪和家庭事务混在一起,和家人之间产生冲突。

这种社会角色的定位,是青年走向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从自我人格完善到识别和建立社会角色的转变时期,青年还要面对网络文化的影响。如何处理好现实、网络虚拟之间角色的变化?如何在确立社会角色过程中,继续完善自我人格?网络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青年的社会角色选择?

第一节 角色的特点

角色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所以要在社会心理互动关系中研究分析角色问题。米德和库利等人在研究社会互动关系的时候,创造了几个基本的社会学概念,比如互动、身份(地位)、角色等,这是角色扮演理论的基础。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认为,一个人占有的是身份(地位),而扮演的是角色。身份就是我们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例如:女儿、律师、美国人),而角色是围绕地位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在一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将角色一词用于社会心理学中,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及其心理特点。

一般情况下,角色的名称是以社会身份命名的。妻子、侄女;教授、医生;局长、文员都可以称为角色。与角色相比,身份对一个人的自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更能够体现心理健康价值。比如一个人从某个干部职务上退休后,没有了原来的“领导角色”,他会失去价值感,有空虚的感觉,但他还可以保持高贵的“老干部身份”,仍然可以享受很多荣耀。所以,放下角色不要紧,那不过是放下了社会对角色赋予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而且主要是职业和法律意义上的规定。而身份更多是道德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丧失身份,基本上就意味着一个人失去社会生活的资格,比如被法律宣判剥夺公民权利,等于取消一个人主要社会价值。比身份更内在的就是自我人格,也就是一个人的个性。

当一个人的身份被取消的时候,人格必定会遭到沉重打击,有些人会因此精神失常。

由于职位总是由某个具有特殊人格的人去担任的,所以角色最终都是人格化的。比如总统这个职位是由宪法规定的,非人格化的,但是每一任总统在职务行为中的价值取向和风格却有很大差异,各自扮演出来的角色大为不同。角色脱离人格便是一个没有主体没有生命力的抽象形态,人格脱离角色便成为没有社会名义的单纯的个性精神。

角色的基本特点:

第一,角色反映了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没有人际互动关系,就无所谓角色。比如说“我是教师”的时候,对应着有人在听我的课,他们的角色是“学生”。

第二,被大家期待。既然是教师,学生就会对教师的角色有基本的要求,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不仅学生,而且包括学生家长、社会其他人也对教师的角色有一些要求。

第三,随空间、时间环境变化,角色也要改变。角色对人际关系有依赖性,当环境改变了,比如放学了,教师角色也就改变为朋友、家长、夫或妻。

第四,角色的顺序是先家庭后社会,角色的本末关系是先自我生活,后社会生活。按照角色确定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抛开个人家庭生活,甚至个人活跃的喜乐趣味,完全被社会角色所束缚,甚至被社会角色所奴役,把角色当作自己的本来面目,以为自己坐的椅子高了,自己的人格地位就高了,结果,要么是角色变异,要么是赋予角色的社会机制变异。

第二节 角色选择

在传统社会生活中,角色选择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有了网络虚拟社会以后,就要关注现实和虚拟两种环境中青年角色选择的问题,问题似乎变得复杂化了。随着网络深入人心,青年运用网络角色发挥出新的特点,现实生活中必须加以注意,结合网络的文化触点,协调自我角色选择和定位。

一、现实角色选择

在现实社会,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担任角色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称之为“认同”,就是识别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能力与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一致的。具体地说,就是要搞清楚我是谁?是干什么的?在这个识别和选择过程中,确定某种角色。

一般来说,当人们遇到了一些新的社会关系,或者来到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时,就会遇到角色确定的难题。例如,一群刚入学的大学生,在他们成为同一班集体的成员以前,互相并不认识。当他们见面以后,马上就面临着识别、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地位,即角色确定的问题。

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角色确定是从小时候的社会化开始的。角色确定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随着个人在与他人、与各种机构的相互关系中,建立一种多向适应和改造的关系,个人也就成为社会人了。

(一)人必须适应社会

在现实的意义上,不管什么人,当你不能改造一个社会环境的时候,就必须首先适应它,哪怕这个环境是不良的。

人出生以后,就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被塑造成具有特定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的家庭、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社会的文化习性和个人早期的角色地位,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父母亲的行为习性,是个人角色训练的起点,也是个人社会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家庭和学校早期教育的互相影响中,个人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逐渐成长为社会化的个体,开始具备独立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学校和社会事务的教育启发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的教育作用,尤其是个人结束学校生活,走向社会后,初期的角色认知和人格完善同工作单位的岗位角色结合在一起,标志着个人角色的社会化转入职业生涯的新阶段。在不同的所有权关系体系中,岗位角色从一开始就具有相当大的差异,角色差异在不同社会层面上塑造着千差万别的个性光彩。个人的社会化就是这样不断在新的环境中展开,又不断丰富人的角色体验。与此同时,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网络等,对个人社会角色的形成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社会学把人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化过程分为预期社会化(基本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两个阶段。未成年人所经历的对未来角色的非正式学习称为预期社会化,这是社会化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部分,此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还需要继续社会化。

当今社会环境变迁很快,特别是国际社会处于多重文化模式共融的转型时期,往往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内,社会在体制、设施、观念、心理及行为方式上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使人产生难以适应的感觉。青年人在这样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角色选择比以往年代的前辈们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伴生的就是持续的心理焦虑感和角色压迫感。在近十年时间,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紧张的现代生活给人带来的精神感受是压力更大了,角色确认困难,承担角色的社会责任更难。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力量与社会趋势对比就是这样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个人总是被社会文化裹挟着成长、在被动中接受社会文化成果,也可以说是个人学习社会化的过程。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正是在偏于被动的社会生活中确定自己的角色、逐步成长的。

(二)人在被塑造过程中,可以选择和改变环境

小学生、中学生的择校、晋级等就学选择行为多数是在家长干预下完成的,几乎完全是被动的。到了大学阶段,青年选择生活的能力增强,个性化特征出现,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专业学习以及个人生活,突出的例子就是恋爱、择业、通过网络等手段参与社会事务讨论。

每个人都希望满足自己的愿望,但是,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把自己的角色责任承担起来,并且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青年在校期间,如果能够从很小的事情开始,把自己的需求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脚踏实地的做事,那就是在从事社会工作。如果能够发挥个人专长,带领一班人创造社会财富,那就是很好地发挥了个人社会角色功能。随着参与的社会事务增多,个人的社会功能表达越来越成熟,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也就发挥出来了。社会创新、大规模社会改造就是在这样的一点一滴的行为中实现的。所以,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并不是完全的被动,在学习和被改造的过程中,个人有很多机会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这种选择是主动的。

按照传统观念,青年进入社会生活,必然面临婚恋和就业两项重要的社会化任务。并且在四个方面开始尝试成年人的角色:与异性交往、恋爱、结婚到建立家庭,学习丈夫或妻子的角色;第一个孩子出生后还要学习父亲或母亲的社会角色;除了与同龄人相处外,还要与同事交往,建立特定的社会关系,扮演成人的社会角色;同时还必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扮演成年人的职业角色。当然,在网络时代文化影响下,青年完全可以选择婚恋以外的家庭模式,甚至选择非婚同居生活。就业选择的方式和途径也更加多姿多彩。不过,这样的选择同样还有相对应的社会化困难。

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的社会化是积极的主动选择的过程。主动选择,意味着要克服许多外界的约束和压力,还要打破自身的惰性、依赖性的怪圈。不过既然要追求独立成长,就必须面对这一切困难,按照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走下去。

青年选择生活总是带有强烈的个性愿望,但是具体到行动中,也总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独生子女普遍有精神自闭的特点。从小受到家长的过分关注,活动圈子很小,不管在家庭环境还是对外交往方面,往往一味地以个人的心理感受为中心,即使就读大学,很多青年仍然不能摆正自己和集体成员的关系,依旧强调自我中心,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缺乏诚信。很多调查都证明,刚进入大学的青年几乎都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害怕到公共场所,也害怕接触陌生人,一心面对电脑虚拟社区,缺乏现实社会交往的自信心。有一些青年的这种心理表现为考试、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来自农村的青年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或者社会现实见识相对狭隘,有人还要靠贷款才能维持学业,面对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为此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青年选择独立生活的道路,必须克服这种自我封闭的心理,否则就谈不上自己创造生活。

另一方面,缺乏应对社会局势变化的能力。面对传统教育体制,多数青年既不肯接受比较陈旧的教育模式,也不善于抓住机会,不愿意通过艰苦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往往幼稚地认为在自己面前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却不知道在快速的社会变化中,自己如果不主动去寻找机会,不善于主动选择调整读书的方向,只是一味地等待或者抱怨,那么很可能会产生郁闷、厌学情绪,丢掉机会,成为社会化道路上半途而废的平庸者。

二、网络角色选择

网络文化为青年的角色选择提供了新的机会,一个是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角色扮演,在网络上可以轻松实现,解脱现实的郁闷;另一个是通过网络的广大空间,可以独辟蹊径,直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一)网络角色的表现

与现实相比,在网络空间的角色游戏中,青年摆脱了现实所有权带来的利益和社会规则的约束,角色选择可以任意快速更替。生活中社会角色受到各种规则的约束,很多观众的期待,还有其他一些相关者的期待,这些期待本身就是压力。但是在网络上虽然有期待却很少有压力,一旦某个角色失败,则可以马上重新登录、或者增加能量、换一个身份等等,与现实中角色失败以后的回避、投降等有损尊严的方法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所以,网络角色的扮演,可以降低现实生活中角色扮演的压力感受,起到了对现实压力的平衡作用。正因为如此,一般情况下网络角色之间的冲突或打击,不会影响青年现实人格的完整性。

近年来,网络文化中普遍流行“角色语(role language)”,就是现实中极少使用,只是在网络角色中广泛应用。网络角色语是网络角色之间交流的工具,很多角色语言,对相应的网络角色做出了基本一致的规定,所以,通过了解网络角色语,可以比较完整地寻找到网络青年在网上的各类角色的性格、意图,进而探讨这些角色在游戏中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分析现实的青年角色关系提供参考。

就目前网络环境看,网络角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青年参加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即MMORPG(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就是很多人同时参加在线角色扮演的网络游戏。这是2008年以来最主流的网络互动游戏。游戏设计构筑了一个有基本健全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系统的虚拟世界,玩家在虚拟世界中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自己的游戏技能及其他各方面投入实现自己扮演的角色在虚拟社会中的生存和成长,并且可以参与虚拟世界的人际沟通及社会活动等。市场上还有一些知名的《魔兽世界》、《传奇》系列、《梦幻西游》、《QQ幻想》等游戏都属于这一类型。同时MMORPG网络游戏按其故事类型不同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童话类、武侠类、魔幻类、科幻类等。

同类推荐
  •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牧之所著《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自我疗愈心理学的原理,多角度探讨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剖析了自卑、愤怒、焦虑、忧郁、抱怨、悔恨、烦恼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心理自愈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职场、交际、爱情、婚姻、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为每一个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指南。
  •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现代心理学认为,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一种通过影响潜意识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技术。催眠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掌握起来也并不困难。实际上催眠术很贴近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催眠术、耍点小“诡计”,很多棘手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性格,也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受到我们心理的支配。大到为人处世,小到衣食住行,都是我们心理作用的结果。但是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不同的人经受就有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心理造成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才有了人与人之间迥异的生活状态。在我们的周围:有积极向上的人,也有颓废堕落的人;有人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也有人生活在阴暗和痛苦中;有人的人生一帆风顺,有人的人生却一路坎坷……同处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也许有很外在的原因,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根本上来说正是这不同的心理,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本书是《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的一个品牌专栏,郭韶明用自己的视角,写了一些有意思的生活常识。
热门推荐
  • 你看起来很美味

    你看起来很美味

    十年前,七岁的‘她’正式成为了世界公主,也就是说,未来的Queen【女王】‘她’还要经历十三年的历练,便要正式登基为Queen了,现在,十年过去了,还有三年,最后的三年便要正式登基为掌管世界的Queen,这三年的学院历练,让‘她’经历了一场又一场伤心,开心。。。。。。的事和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恋,是走入结局,还是,支离破碎?
  • 昙花只为你一现

    昙花只为你一现

    她是某军区医院的护士,天性活泼,朋友无数,善良是她最让人喜欢的地方,了解她的朋友都说,她才是傻的可爱。他是某军区侦察连连长,长得帅的过分,天才侦察兵,军人世家的他培养了一身的高傲和冷酷,但没有人可以不服气他的冷酷。他们距离很近,却历经磨难。当他们遇到,却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他,住在她心底深处的那个隐形的人。当再一次相见,他是不是还会记得小时候的约定?她抽屉里的那把钥匙,他还记得吗?他们,再次相见,是不是可以永远在一起了呢?
  • 邪王强娶狂妃:毒医五小姐

    邪王强娶狂妃:毒医五小姐

    一不小心惹上一只外表无争,实则权倾天下、弑杀无比的男人!她,魔殿主人,身份高贵,却遭孪生妹妹及未婚夫背叛,气急攻心而死,重生为将军府嫡出五小姐。亲母被害,外祖被冤,遭受欺凌,她只好化身强者,修魔功,练神诀,建七弑,手刃仇人!他,温润儒雅,绝世妖娆,但那只是骗死人不偿命的外表,真正的骨子里却是邪王出鞘,谁与争峰,对于看中的女人更是寸寸夺心,软硬兼施,数次迫嫁。而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被迫,装傻扮慒,视而不见,终于把他惹火。邪王强娶,谁敢不从?若是逃跑,就地处决!他低吼一声,“娘子,我们现在就入洞房!”
  • 网游开天

    网游开天

    感情失落,生活破落。胸有点墨,心无诚府。网游开天,奇遇不断。交朋结友,傲啸开天。
  • 末日之绝地逃亡

    末日之绝地逃亡

    “为什么,非得让我这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万千少女喜爱与一身的绝世大师哥当诱饵啊。”张波边说,变急速的奔跑,身后巨大的黑色蜘蛛紧跟其后。“就是因为,你帅啊。”黄蓉在对讲机里说道。“靠,老子最起码是最强大的吧。”张波在急速喷跑的途中说道。UA又开坑了,这书算不上是末日恐怖系列,有点诙谐搞笑的成分,求推荐,收藏。
  • 人生的足迹

    人生的足迹

    生活的稳定他很知足,他用尽所有的精力去维护,但是妻子的出轨,朋友的出卖,工作的失意,情感的纠缠,打乱了一切。生活又当怎样继续。。。。
  • 邪魅剑魔

    邪魅剑魔

    天道很公平,给了他重生,转醒就被追杀!给了他奇遇,却把自己修炼的人不人魔不魔!给了他宝剑,又要帮忙给剑找媳妇!给了他美女,而不能朝朝暮暮!最后给了他整个世界,看他能否把握!斗皇,斗帝巅峰强者对决!
  • 宿城少女

    宿城少女

    无口少女冯音受小学同窗裘洛逸的邀请来到源乡宿城——祖国大陆上的异能者城市,从这里开始开启了没有最扯淡只有更扯淡的生活日常……
  •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消失的夏天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消失的夏天

    “奇妙小百科”是一套结合了科普认知与小故事的加拼音图谱百科丛书。它特别为2-6岁细节敏感期孩子设计。丛书目前包括地球的肚脐眼、蝴蝶仙子与飞蛾、螺壳里的月亮、尖顶瓶与贝壳、天上星星哪里来、突破世界的尽头、消失的夏天、会冒烟的树、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古代的冰激凌、古代的冰激凌、小脚丫游世界十二本书。
  • 审判骑士

    审判骑士

    通知:新书《天下无职》已发布!另,在此特意向书友‘憋屈的小蚂蚁’致歉,辜负了书友的心意,罪该万死,就用新书来补偿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