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3100000026

第26章 发行与广告(1)

如果说环球时报的编辑、记者和作者队伍铸就了新闻传播的内容品质,那么发行和广告的有效经营,则把《环球时报》成功地推向了市场,在激烈的中国报业竞争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环球时报》的发行与广告模式,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变化,根据报纸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调整、大胆创新,闯出了特色。

第一节给报纸插上翅膀

环球时报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摸索,精心培育市场,组建起一个高效、快速、庞大的发行网络,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行路子,给《环球时报》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一、与市场同步的发行模式

自创刊以来,《环球时报》从周报发展到周二报、周三报,最后成为日报,其发行模式不可能不变,也不可能小变。可喜的是,他们紧跟市场,按照实际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创造了不凡的发行业绩。

(一)发行概况

《环球时报》的发行量从创刊初期的2万份,飙升至2008年的200多万份。在中国,凡有报摊的地方就有《环球时报》。它在全国设有10个发行站,44个分印点,发行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县级区域,从东北漠河到西南边陲,从青藏高原到东部的沿海城市。当然,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华北等地,其发行量最大,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杭州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发行业绩更加骄人。

华东:上海、杭州、台州、宁波、南京、无锡、盐城、合肥、南昌、济南、青岛、福州、厦门、常州、金华

华北: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

华南:广州、深圳、汕头、南宁、桂林、海口

华中:武汉、襄樊、长沙、郑州

西北: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银川

西南:成都、重庆、昆明、贵阳、攀枝花、拉萨

东北: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

(二)初创时期,周报发行以“二渠道”为主

《环球文萃》(《环球时报》前身)创刊时,在全国只有一个印点,发行部只有3名人员,而且都不懂发行。曾经考虑通过邮局发行,但在实际接触下来发现,当时邮局的服务意识也比较差,仅仅依靠邮局打开市场,恐怕靠不住。夹缝中求生存的《环球时报》,发现在邮局之外还有一条由民间发行人建立起来的发行渠道,就是所谓的“二渠道”。《环球时报》就是依靠民间发行人的帮助,在零售上打开了市场。最后形成的发行格局是:订阅,通过邮局;零售,主要依靠“二渠道”。零售占到了总发行量的70%。

依靠两条腿同时发力,《环球时报》一步步走向成功。由于发行渠道通畅,特别是借助几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成功报道,报纸的发行量迅速增长。1999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发行量达到81万份;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行量达到199.6万。快速增长的发行量自然扩大了报纸的知名度。近几年,《环球时报》每期发行,基本上都需要加印数,遇到热点,一期要增10多万份,最多增加了30多万份,通过民间发行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以后虽然其他媒体也有不少国际新闻报道,读者获取国际新闻的渠道逐渐增多,对《环球时报》的发行量也形成了一定冲击,但《环球时报》还是牢牢地占领着已有市场,并不断开拓出新的市场。通过“二渠道”的灵活性,先占领市场;通过市场的运作,扩大发行量;通过发行量的增加,扩大影响力;通过影响力的提高,进一步拓展市场。如此往复,形成了良性循环,品牌效应逐渐形成。何崇元说:“应该充分肯定发行部全体同志立下的汗马功劳。”

发行量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影响力,关系到报社的广告收入,也关系到办报人的社会地位。在充分发挥“二渠道”作用的同时,环球时报没有放弃与邮局的合作,而是不断加强与邮局的合作关系。应该看到,近几年邮局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也在不断改进与提高。2004年,环球时报与国家邮政总局商定,与江苏、江西、内蒙、宁夏四个省区的邮局签署了分片包销协议,这四个地方的《环球时报》全部交邮局发行。这一举措,为报纸改成日报后在全国范围扩大发行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发展时期,日报的发行交邮局包销

2005年,面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有人说“纸质媒体的冬天已经到来”。中国的报业市场急转直下,突然由热转冷,房地产等行业的疲软先是拖累了都市类报纸,然后是财经类、体育类……。即便如此,《环球时报》决心逆势而行,2006年提出了改为日报,进一步拓展国际新闻报道的市场空间。

改为日报,众多问题接踵而来:时效性能否保障?市场能否接受?特别是主要合作伙伴的“二渠道”,大部分只做周报,没有做日报的经验,也没有自己的专业投递队伍,他们无法满足日报投递的要求。合作伙伴要不要调整?如何调整?效果会怎样?

《环球时报》改为日报,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是看发行,它关系到整个报社的经营与运作是否顺畅,编辑记者辛苦劳作是否有效,面对客户能否争到更多的广告份额。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面对风云变幻的发行市场,环球时报认识到,只有与邮局全面合作,才能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向全国发行的日报,必须通过邮局,才能达到长远发展的目标。

新的发展思路确定后,原先熟悉的发行模式已经不适应了。能否“壮士断臂”,完成历史性转变?环球时报面临重大考验。领导与员工反复商量、权衡,最后何崇元决定改成日报后,交给邮局包销。副总编辑兼发行部主任方琴与邮局反复沟通,得到了理解与支持。经过多次谈判,环球时报终于与国家邮政总局建立了“紧密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了包销协议,进入了与邮局全面合作的新阶段。与国家邮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此前只有新华社。

2006年,《环球时报》订阅量比2005年同期增长55.3%,实现了从周报发行到日报发行的成功过渡。在整个中国报业市场日趋冷淡的形势下,《环球时报》订阅量大幅增长,连续四年平均年增长达到30%,成为近几年来报纸发行市场上的一个奇迹,令同行刮目相看。

(四)重点开发,打开高端客户的发行渠道

要成为一张品牌报纸,应该而且必须拥有高层次的读者群,拥有高端的广告客户。《环球时报》凭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注重挖掘和培养潜在的高层次读者和高端广告客户。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NRS在全国36座城市的调查表明:“环球时报拥有大量成熟稳定的读者队伍。读者群在社会中居于中高阶层的比例较多,并呈现高收入、高消费能力的特点,对众多行业均具有很高的广告价值。”环球时报2010媒介资料。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航空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未来三五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拥有航空发行优势的各大航空公司,成为媒体争相抢滩的传播制高点。

经与几大航空公司洽谈,环球时报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云南祥鹏航空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鲲鹏航空有限公司建立了航空发行合作伙伴。《环球时报》被允许在10家航空公司国内外300多条航线上发行。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2010年,《环球时报》航空发行量达到期20万份(北京7万份,上海3万份,广州3万份,其他地区7万份)。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出港航班的发行量占《环球时报》总航空发行量的65%。

从2004年至今,《环球时报》已连续七年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评为航空读物中“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第一名”。大力开发航空发行,让更多的高品味人士了解和喜爱《环球时报》,极大地促进了报纸的广告收入。

除了在飞机上发行外,《环球时报》还占领了机场的候机大厅、火车站的候车大厅,以及许多城市的地铁站、客运汽车站,甚至运行中的火车,同时还进入了大量的写字楼、饭店和超市。

《环球时报》的发行模式是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摸索,及时调整的。创刊初期,报社依靠“二渠道”打开销路;当报纸发展、壮大,周报改成日报时,发行就不失时机地交给了实力更强的邮局。为了消灭发行死角,报社不断开发各种新的特殊渠道。

适应市场、灵活经营,是《环球时报》发行成功的主要秘诀。

二、灵活多样的发行策略

为做好全国布局,环球时报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发行站。发行站除了做好《环球时报》日常发行工作,还要做好报社的耳目,认真细致地做好市场调研,掌握读者需求,密切关注当地市场变化。业界同行的动态也是要了解的重要信息。哪个报刊订阅量大,哪个报刊零售做得好,哪个报刊在经历了辉煌之后落入低谷……都是报社领导时刻关注的。

发行站不仅关注现象,还结合市场情况,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积极提出建议措施,为报社的发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报社反馈各类相关信息。正如《孙子·谋攻篇》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保证渠道通畅,邮局支持有力

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如果没有一个通畅发达的发行网络,要实现全国发行,很难想象。《环球时报》的发行从“重点”转向了“全面”之后,把建设通畅的发行渠道,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

1997年初,环球时报先是在各省建立分印点,然后分区建立了发行站。这是一个重要布局。按照通常的做法,所谓在外埠建立发行网络,就是在当地建一个发行站,由本部向这个发行站送报纸,再由发行站向零售商分发。这样不仅耗时费力,对扩大征订与有效零售都不利。环球时报在全国各省先开设分印点,同时在全国30多个省、区、市设发行站,发行站联合各区域的邮局和200多名发报商,形成一个紧密的全国发行网络,既保证了报纸的投递速度,也保证了报纸的印刷质量。这是发行成功的重要条件。

为确保《环球时报》发行成功,报社还与国家邮政总局联合成立了《环球时报》发行工作督导小组,并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环球时报》报刊发行工作的通知”。采取了层层落实的一系列行政措施:邮总派专人与各省局沟通;各省局在接到通知后分头开会,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地市;各地市局根据省局下发的任务分解到每个责任人。邮局系统先后制定了奖励措施:《环球时报》的发行完成得好不好,与每个员工的工作、奖金、任务直接挂钩。邮局各层面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邮局自己出钱奖励征订员和读者,以扩大《环球时报》的订阅。在征订过程中,国家邮总多次下发传真电报,督促各省工作。

2006年,国家邮总下发买断《环球时报》包销文件后,督导小组兵分三路,到全国重点的18省30市开展现场督导,对2007年《环球时报》征订工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后每年都开展这样的督导,推动了各地对《环球时报》征订工作的落实。

(二)多种营销措施,鼓励订报阅报

每年在北京的报刊发行宣传周活动中,环球时报总是大显身手,从组织策划到布置展位,事无巨细,处处用心,在众多媒体参加的展区里凸现风采。同时,还运用多种奖励手段,促进报纸发行。主要活动有:

——“集报花,中大奖”活动。2004年12月1日至2005年2月28日,《环球时报》上刊登了部分驻外记者的照片,以及他们对读者的问候语,读者只需集齐15个驻外记者照片并把它寄回报社,即可参加抽奖。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是5000元、3000元、1000元,总计为105万元。众多读者积极参与,最后有650名读者获奖。这是《环球时报》举办的第四次“集报花,中大奖”活动。

——征订先进单位联谊活动。从2004年开始,为奖励当年《环球时报》征订数前15名的单位,报社连续五年组织他们到国外旅游。每次活动,报社都精心组织,细致周到地做好服务工作,借此加深感情、增进了解。对此,合作方非常满意,他们把活动概括为“三心”:环球时报组织活动诚心,活动中对我们的照顾用心,发行工作也请报社领导放心。他们表示,一定要完成环球时报交给的任务,为《环球时报》发行,争取新的突破。

——看《环球时报》抽奖活动。2005年4月1日,《环球时报》在香港正式发行。报社大力开展宣传推广工作,其中一项是“看《环球时报》,登万里长城”抽奖活动。中奖的10名幸运读者,可携带一名亲友飞赴北京,享受环球时报提供的北京5天双人豪华游。这次抽奖活动在香港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促进了报纸在香港的发行。

2005年4月1日起,人民日报旗下的子报《讽刺与幽默》也划归《环球时报》,加上原来的《生命时报》,共有三张报纸由环球时报组织发行。各地发行站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学校、社区、商场、书店的繁华地段开展宣传。每逢邮局举办的报刊宣传活动,各地发行站都很主动,选择最好的摊位,积极想办法做好工作。华南站与《南方都市报》合作,开展“发短信,赠报纸”活动。山东站参加了省邮政局举办的“金榜题名”活动,在送寄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将《环球时报》的祝贺一同送给考生。

环球时报不满足于有报摊的地方就有《环球时报》,还将宣传做到了汽车维修站、饭店、健身房、美容院、银行的报架,使这些地方都有《环球时报》。截至2008年,环球时报连续六年,在全国风景区投放大型户外宣传广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扩大了报纸的知名度。

同类推荐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分五章,前三章依次从词汇、句子、段落三个层次将日汉语言特点对比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适当的翻译对策,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翻译意识和专业翻译素养,避免误译、错译和漏译。第四章的实践篇则是对前三章所学知识的总复习,总操练。翻译实践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演讲稿、广告词、政治宣言、新闻日语、说明书、商务信函、法律合同等文体。第五章是第四章翻译实践的参考译文。学习者可以在不同文体的翻译实践中,体会到不同文体在翻译过程中的异同点,掌握不同文体的翻译规律,从而能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更好地把握翻译尺度。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热门推荐
  • 霸倾狂后之妖孽异皇快走开

    霸倾狂后之妖孽异皇快走开

    她是被无良老爹丢下,无奈成为新皇,因是上古混沌灵珠之身,被各界老变态(等等)惦记着...直到一日,误惹了某腹黑妖孽,结果一路无赖跟着要负责,接着就被吃得连渣都么有!嘤嘤嘤某女蹲角落里:“作者大银你偏心,为毛....呜呜~为毛我不是在上风!!”某作者无良飘过:“本作者爱咋咋滴,你看着拜吧
  • 皖院:璃领重生

    皖院:璃领重生

    “我说,你能不能有点女孩儿样,尽管你是王,可是能不能有点小家碧玉,真不知道你家那位怎么受得了的!”“我说,你能不能找个媳妇啊,别整天赖我这儿,我虽是个王,但是我是有家室的,你!没有!哼!”
  • 北上狐

    北上狐

    那个人走后,我不敢回头,我怕我一旦回头,便不敢再一个人走下去,可我心里有个声音叫嚣着回头,回头。原来,一直是我太懦弱啊……
  • 我爱的你原来也在这

    我爱的你原来也在这

    乔萱说过去的她看不清爱情,所以她在她自己编织的回忆里不愿走出来。上官毅说正好有个人在我心里,走进去了就不会让她走出来。儿时的救命之恩,她看做理所当然,因为懵懂的她只要她的杰哥哥。少年的他觉得那是他的义务,救谁都一样。八年后的她,是哲学领域新人中的佼佼者,受到许多成功人士的追捧,但是她都以冷漠对待。而对他,她虽有笑颜依旧保持距离。可是她不知道,十四岁的时她的哭泣已进他心,那时她就再没走出他的心,而做为商界霸主的他,对谁都冷酷至极,唯独对她细心呵护。直到遇见她回忆里的杰哥哥,她认清了爱情,放弃了回忆,追那个快要走远的爱人。
  • 一号楼

    一号楼

    离开诗坛再次回归,写诗已经成了最安静的事。褒贬诗歌少了,关注新人也少了。诗歌于我已经不带有任何世俗的色彩和诱惑,它更像我心中雨后的一抹彩虹,美得短暂,更美得珍贵。与诗歌多年断断续续的情缘,让我只想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它带给我的心灵的滋养。
  • 萌萌兔加油

    萌萌兔加油

    当龙九醒来时,发现自己穿到了春秋末年的时代里.好吧.穿就穿吧,至少自己预知后世,能当个比较神奇的人物,对吧?还可以收收猛将,泡泡美女,时不时再盗用一两首诗来震惊一下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可关键是!他!变!成!了!一!只!兔!子!兔子能干什么?在现世里还好,至少人们看见兔子还会手下留情,但是在古代就可不一样了.龙九:呵呵,迎头就是一支飞来的箭,老子福大命大终于还是没死成,换做是你来试试!这是一只萌兔背后的辛酸史。噢,差点把系统给忘了。(主角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世界,他以后还是会去其他世界的,比如火影,红高粱,林正英,等等等等,火影以后是要引入华夏文化的,历史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请不要对号入座。)
  • 殿下萝莉已落网

    殿下萝莉已落网

    宠文,小虐大宠!】【A】:“小家伙,我中毒了。”冰寂羽背靠墙上半眯着眼睛看着小白兔雪悠。雪悠一听,好奇地跑到冰身边打量着冰:“你中什么毒了?要不要我去叫医生过来?”“我中你的毒了。你是不是给我解药?”“??诶??我身上有解药吗?有的话你自己来拿啊,我没有解药的。”雪悠呆萌睁着大水眸。[你懂得……]【B】:“抱抱……”雪悠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怜兮兮地看着冥,冥就将雪悠紧紧抱在怀里;“糖糖……”雪悠喝着药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强调对着冥,冥温柔抱住雪悠轻声哄;“饭饭……”雪悠指着一空桌看着冥,冥立刻下令准备一桌子菜……【哈哈,一女多男,结局……偶也不造结局怎样写=A=】【这篇绝对是原创!这里钰钰!】
  • 雪纷飞舞

    雪纷飞舞

    有的人说你死了,死在我的亲人的追杀下。有的人说你还活着。娶了一个富家小姐过着幸福完美的生活。我一直相信你的存在。你走了五年多,为什么不再联系过我?我不知道,在我们母子俩的生命中,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你是否还值得我们午后的惊醒?他们的指桑骂槐,指指点点,你是否能深刻体现那种绝望而又愤恨的感受么?不想让小七幼小的心灵承受太多的压力与污染,我们离开了。因为,我要找到你。一家团圆。为我们的信念与爱情,划上一个圆满的终点。
  • 破荒创世

    破荒创世

    眼前如此妙龄女子,集曼妙、妖娆于一身。身着轻纱,姣好的身材若隐若现。此时,你如果是个男人若没有半点想法。。。。。。
  • 为企业文化建设正本

    为企业文化建设正本

    本书不仅给出了这三个问题的根本解,而且分析揭示了企业文化的真实内涵——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共同行事习惯,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明确了方向;而且从构成元素、构成要素、构成层次三个层面分析揭示了企业文化的内在构成关系,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提供了分析设计的框架;而且分析揭示了企业文化对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作用的机理,解答说明了企业文化发挥管理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而且以蒙牛企业文化、东航企业文化为例,分析掲示了曽经如日中天的企业文化没有为企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