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2000000010

第10章 影视基础知识(5)

三、外国电视发展史

1.“二战”以前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研制成功第一台机械电视机,标志着电视的诞生,被誉为“电视之父”。

192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纽约实验室播映了第一部电视剧。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成功开发了电视图像及传送。

1935年,电子电视实验成功,电视从机械电视向电子电视转化。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1月2日起,定时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

“二战”以前,苏联、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都先后开办了电视。

2.“二战”以后

1954年,美国首次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二战”结束以后,“二战”期间处于发展停滞状态的电视,开始迅速发展。

到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全部拥有电视台。60年代,在欧美各国彩色电视开始逐步取代黑白电视。

20世纪60年代以后,通讯卫星开始应用于电视传播。利用卫星通讯系统传输电视节目,传输范围广、环节少,节目信号稳定。

四、中国电视发展史

1.起步阶段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9月2日,正式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1958年10月1日,我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试验播出;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播。

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我国第三座电视台问世。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批电视台,它们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1958年6月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1960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设立了“电视新闻”栏目。

2.“文革”时期

“文革”初期到1967年1月初,内地只有上海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尚未停播。从1968年,各地电视台陆续恢复播出。

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播出。1973年8月1日,上海电视台彩色电视正式播出。此后,天津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地也先后创建了彩色电视。

3.“文革”以后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称中央电视台。

1978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参桂补酒的广告片,这是我国内地的第一个电视广告。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此后,市、县级电视台有了很大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提出成为“信息的总汇、舆论的中心”的奋斗目标。198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逐步朝着“多层次、全方位、大容量、高时效”的目标前进,电视新闻成为新闻的主要获知渠道。

第四节 中外电影导演

一、中国内地导演

经过几代电影人的百年奋斗,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阵营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百年传承之中,中国电影导演被概括为“六代”群体,他们共同成就了中国电影的辉煌。

1.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出资、刘仲伦任摄影,拍摄了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是对戏剧舞台上表演内容的忠实记录,摄影机摆放的位置也是在观众席,因此这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一部戏剧纪录片。早期的中国电影与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受到当时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的电影又叫做“影戏”。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成为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

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郑正秋(1889—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笔名药风,广东潮阳人,集编、导、演于一身。张石川(1889—1953),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导演。他们两人堪称是中国电影史上合作的典范,共同编导了40多部作品,对中国早期电影事业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代表作品有:《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自由之花》、《春水情波》、《姊妹花》、《女儿经》等。他们的电影内容涉及“野蛮婚姻”、“妇女沉沦”、“都市罪恶”等社会问题,并在影片中为每个问题都提出了不无人道主义色彩的解决途径,形成了贴近社会、立意教育、注重人伦的独特传统。

相对而言,郑正秋更有明确的艺术见地与追求,他有感于“清廷的腐败、民生的困苦”,主张改良旧戏,提倡新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和“为恋爱而恋爱”,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提倡“有主义”之影片。从艺术追求上说,郑正秋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特别是后期的《姊妹花》十分注重故事的雅俗共赏、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自然流畅。张石川更倾向于“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乐”,较多地偏重于商业利益,以娱乐片为主。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时代的要求,注重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方面,依旧保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方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

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2.第二代导演———第一个黄金时代的缔造者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的活动时间一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特长。第二代导演是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开始电影创作的,他们遵循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追随时代前进步伐,贴近社会生活,拍摄了一大批表现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生活和斗争的影片。他们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程步高的《春蚕》、费穆的《城市之夜》、孙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以及沈西苓、袁牧之的《桃李劫》等。可以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显现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1)蔡楚生

蔡楚生(1906—1968),广东潮阳人,参与了27部影片的创作,其中任编导的有10部,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

1933年导演的《都市的早晨》是他的成名作,其代表作有《新女性》、《迷途的羔羊》、《孤岛天堂》、《前程万里》、《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享誉国际影坛。蔡楚生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刻画细腻入微,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南海潮》,曾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

(2)郑君里

郑君里(1911—1969),原籍广东中山,生于上海,演员、导演、电影理论家。

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曾在《大路》、《迷途的羔羊》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后与蔡楚生合作导演《一江春水向东流》,独立导演《乌鸦与麻雀》、《枯木逢春》、《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体现了他在探索民族化道路上不懈的进取精神,而《林则徐》、《聂耳》则达到了当时传记片艺术创作的高峰。长期以来,郑君里还致力于电影、戏剧的翻译和著述。1936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电影史著作《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论著有《角色的诞生》、《画外音》等,译著有《演讲六技》、《演员自我修养》等。

(3)费穆

费穆(1906—1951),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吴县。他擅长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调动电影的各种元素为塑造人物服务。1933年,导演处女作《城市之夜》。1935年,与罗明佑合作导演《天伦》,开创中国电影的两项第一:第一部从头至尾配上音乐的影片,第一部采用中国传统古乐和民间音乐的影片。1936年导演的《狼山喋血记》,被认为是国防电影的代表作。1947年,他执导了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代表作《小城之春》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电影化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被海外影评家评为中国电影十大名片之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4)孙瑜

孙瑜(1900—1990),曾留学美国,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专业教育的电影艺术家。其影片借鉴西方戏剧结构和新颖的电影手法,重视镜头的美感和剪辑的流畅,被称为“电影诗人”。孙瑜是我国最早使用升降机的导演,也是中国电影歌曲的首创者。孙瑜编导的故事片有《风流剑客》、《故都春梦》、《小玩意》、《大路》、《长空万里》和《火的洗礼》等。1951年因《武训传》遭到批判,后又执导了《乘风破浪》、《鲁班的传说》和《秦娘美》。著有《孙瑜电影剧本选集》、《银海泛舟》。

(5)汤晓丹

汤晓丹(1910—),出生于福建华安。1932年开始执导影片,是国内最早一批拍摄有声商业片的导演。他的商业片能抓住观众的心理,制造出好的喜剧效果。《白金龙》让邵氏公司一炮而红,其后的《糊涂外父》也十分卖座。《南征北战》(与成荫联合导演)、《红日》、《渡江侦察记》等著名主旋律影片是其代表作。

1977年后,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先后导演了《祖国啊,母亲》、《南昌起义》、《廖仲恺》等影片,充分显示了他把握历史、处理大事件、塑造历史人物的艺术功力。

他的影片遵循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故事性强,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观。2004年,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生成就奖。

(6)吴永刚

吴永刚(1907—1982),生于江苏吴县。1932年后,参与影片《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的拍摄工作。1934年,编导处女作《神女》。他共拍摄了27部影片,有《忠义之家》、《终身大事》、《迎春曲》等。1936年的国防影片《壮志凌云》,体现了团结抗敌的时代精神,使他成为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导演。新中国成立后,他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表现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1961年,他拍摄了戏曲片《碧玉簪》和《尤三姐》,堪称戏曲电影的精品。1980年,与吴贻弓合作的《巴山夜雨》是他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在导演艺术上,吴永刚讲求质朴、真实,形成了独特的素描风格,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群像。

同类推荐
  • 法律文书学(第二版)

    法律文书学(第二版)

    本书作者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司法实务的实际要求出发,选择同学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解读法律文书学这门课程。既有对古代和国外情况的介绍,使同学们开阔视野,又能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入手,重点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文书制作方法,选用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典型案件材料进行评析,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 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货币银行学

    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货币银行学

    本书系统阐述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货币供求及其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金融与经济发展等方面。
  • 大学体育健康基础理论与实践教程

    大学体育健康基础理论与实践教程

    大学体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他们除了拥有知识外,还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 一瓣新绿:银川铁路中学卷

    一瓣新绿:银川铁路中学卷

    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新一代宝贵的人文精神的摇篮,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改的“半壁江山”。从社会实践角度而言,写作能力的培养对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一篇文章可以不大,却可以丈量出写作者精神的空间。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的感悟、对信息的收纳,以及人思维的敏捷、目光的敏锐、联想的丰富、洞察的深刻、写作的才情与个性……均会透过文章的经纬、辞章的底蕴表露出来。故,作文教学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作文应试成绩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能否关注社会、感悟生活,写出讴歌真、善、美的文章来,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父爱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父爱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热门推荐
  • 最后的王上皇

    最后的王上皇

    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征战的步伐。无论是对外族,还是内斗。当武师兴起,幻灵师地位与天上人可以比肩的时候,有着这么一群王者。他们来历不明,强大,脾气古怪。当王与王相见之时,就是挣那一个皇的时候,那时的世界秩序,将会在他们手中化为飞灰。战争起,秩序蹦;文明落,王权兴;皇座立,王权轻!
  • 机械世界系统

    机械世界系统

    许诺一个青涩的少年,时而腹黑,时而坚韧,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许诺选择改变他,在许诺的梦里,不是乌烟瘴气满地钢铁才是机械世界,只有让人类舒服的活着才是真正的机械世界,而机械岛会是他梦想的起点。许诺知道前面的部分可能会不是很好看,但是都是在挖坑,所以请坚持看下去,会变得好看很多的。
  • 月山鬼谈

    月山鬼谈

    一件又一件的诡异事件发生,让我的心中产生一种不安,鬼庙的钟声,精神病院里的死老头,他们都是谁?是谁想要我的命?七星塔?到底有什么作用?太极?八极?巫术?方术?我的脑袋快要奔溃了……
  • 清水里的刀子

    清水里的刀子

    本书收录了“果院”、“娘家”、“黄昏”、“家事”、“列车上”等短篇小说作品。
  • 全能天才:腹黑女神太猖狂

    全能天才:腹黑女神太猖狂

    她;苏曦,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却遭背叛,死于最爱之人手下。灵魂横穿异世,成为了苏家从小痴傻的三小姐。没灵力?不能修炼?呵!是你们太蠢,绝世天才怎么可能会是废物草包。姐分分钟就超过你们。他;白炻宸,这个大陆最强大之人,奉师命隐居山中,等待有缘人。苏曦阴差阳错碰到白炻宸,一个绝世天才,一个最强大之人。两人遇在一起,又会怎样。不论过了多少年,结局依旧如此。这一次我要逆天。
  • 易烊千玺我很感谢你

    易烊千玺我很感谢你

    王梓琳!你赶快给我起来。王俊凯在王梓琳床边喊着。
  •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是作者出版的第二本小小说集子。这本集子由亲情、言情、都市、荒诞、百姓、校园、市井、官场八个部分组成。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创作、发表的70多篇作品。该书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面有哭也有笑,在哭与笑之中,读者可以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
  • 仙家有夫咱没约

    仙家有夫咱没约

    木兮枝猩猩式仰天鬼嚎,这年头杀手还赶潮流玩穿越.杀手穿越都是老套剧情了,为毛她还是穿了.还穿成小说中的恶毒女配,是女主修仙的垫脚石.木兮枝小童鞋表示不服,咱知道剧情怎样走,开了外挂就算你是女主也不能把我咋滴.抢机缘、抢物资,就是抢不了美男,美男一个个把她当仇人.
  • 百日成神传

    百日成神传

    凡界之上,是为仙界。仙界之中,上者为神,下者为仙。但是,这些年修炼成神仙的人数量越来越少。仙界新成立了一个部门,但发现后备的神仙不够用了,于是开启了“极速成仙”项目,准备在一百天以内造就十个仙。凡间有许多人被选中,但他们中只有少数人能成为仙,然后,一场为期一百天的成仙竞赛激烈展开!所有人都在拼命修仙,而他,不小心修炼成了神!
  • 游者

    游者

    无尽的世界宽广辽阔,挣扎在被称为的游戏的世界中追求着自我,不服输的心终究无法平静,那便躁动吧!不寻求正义,不跪倒于美人,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将那所谓的主角的正义击碎,在游戏中追求力量,在现实中找到本我。零洛轻轻的戴上了深蓝色的游戏头盔,“来吧,好戏开场了。”———————————————————————————————————(额......新人新书......新人......恩,总之就是这样!)(乱入型,不喜......也请点进来看看吧......)(至于更新么......从现在开始尽可能做到一天一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