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6000000018

第18章 我国当前内外均衡状况与外贸发展战略绩效实证(6)

② 资源环境日益恶化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少的国家,人均资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包括铁矿砂、氧化铝在内的40多种大宗矿产基本上都处于紧缺状态。铁矿砂、氧化铝进口依赖度高达45%,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0%,石油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和不稳定要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把一些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出现了所谓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实际上,这些转移出来的产业往往是资源和能耗较多、污染较大、对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而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和外商投资的产业大都是这些发达国家自己不生产的产品和国内禁止发展的产业(这也是我国对外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和外资引进迅速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这种低层次、粗放型的出口产业快速发展,虽然使我们能够获得一些眼前的利益,但却导致环境资源状况日益恶化,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

③ 国民福利的巨大流失

出口导向战略让中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中国又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诸如美国国债等外国资产;与此同时,中国又鼓励引入FDI(外商直接投资)设立企业,本质上FDI给中国造成的负资本权益就通过中国持有美国国库券的债权增加而抵消,也就是说,流入中国的FDI是由中国储蓄通过迂回的方式提供融资的,外资企业代替中资企业利用了中国储蓄并同时挤出了国内投资。这等于我们大规模输出资本为美国弥补投资—储蓄缺口,用我们高收益的股权资产交换美国国债等低收益资产,世界人均收入排名第128位的中国正在每年给美国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补贴(余永定2006)。而中国对美国进行补贴的同时,国内的社会保障等体系却未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保、医疗、养老体系基本处于缺失状态。

④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28年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和居民贫富差距都在扩大, 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发展水平较低。统计显示:1978-2005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2.5%提高到64.3%,上升了11.8个百分点,而中西部等其他地区GDP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重心向东部倾斜的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八五”时期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7.5%,中部、西部地区则分别只有27.6%、14.9%;“九五”时期,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上升到58.4%,而中部、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到27.7%、13.9%。2000-2005年西部大开发六年GDP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0.6%,其中“十五”期间西部GDP年均增长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和6.8%,但与东部地区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在扩大。2004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达到69.6%,而西部地区仅占16.9%,远低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64.0%,西部地区为18.3%,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东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仍有很大差距。2004年全国人均GDP为10561元,东部地区为19351元,西部地区仅为7728元,西部地区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9.3%;2005年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13493元、23042元、9536元,西部地区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1.4%,虽然东西部差距略有缩小,但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依然存在。30区域经济二元性趋势的加剧,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外贸出口的鼓励和出口导向模式的推进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⑤ 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在出口导向战略的主导下,国内的资源被大量投入到与出口加工相关的产业上面,在资源尤其是资金是有限的情况下,这就不能不影响到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和部门的投资,从而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比较高,而服务业的比重相应较低,特别是医疗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农村的情况则更加糟糕。通过这种不均衡的投资,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出口加工业生产体系,但对于增加国内需求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而且在国际市场需求发生剧烈变化之后,其调整难度很大,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从而加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风险。另外,外资的大量进入也使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更加严重,据统计,对外开放以后我国引进的外资有将近70%投在了制造业方面。虽然我国在对外资引进方面通过产业政策和各种优惠措施加以引导,但由于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引进外资的冲动,因而投资方向比较混乱,常常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相背离,妨碍我国经济体系完整、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构筑协调的产业体系、经济体系形成巨大冲击。

⑥ 短期出现结构性局部“过热”,长期“通缩”压力更大

出口导向战略下出现的非均衡增长模式,一方面导致了外部失衡,外汇储备急剧膨胀,另一方面外部失衡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内部失衡,外部经济对内部经济的冲击,其传导的机制是:在出口导向战略的主导下,依赖低劳动成本和资源消耗的大量出口,积累了高额的外汇储备,同时造成了本币升值的压力,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要保持出口的旺盛,则要求稳定本币不升值,这样一来,央行入市干预,动用大量的高能货币去收购外币,造成货币供应大量增加,尽管我国宏观调控部门不断采取对冲等操作手段冲销货币供应过多的压力,但自我实现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热钱更快涌入,货币扩张收不住,中国金融体系流动性泛滥,货币市场利率低企, 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泡沫开始急剧膨胀,形成由投资需求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局部“过热”。

但从中长期看,出口导向战略下,中国经济面临更大的通缩压力。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过度依靠外需必然会导致国内需求积弱不振,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虽然在短期内会形成局部性经济过热,但这种局部性的“通胀”能否从根本上改变“通缩”的局面看来并不乐观。如果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仍然处于低工资——低消费——低技术低效率——低回报模式当中,想要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缺乏更有效手段的情况下,必然会陷入高投资——高增长——低回报——更高投资——更高增长的模式当中,结果导致上游局部产品的供不应求,下游产品的生产过剩、库存增加,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会出现一些财富效应,消费会继续下降,从而是投资需求更弱,整个经济体可能要面临更大的通缩的危险。31

4.3宏观经济内外失衡对我国传统外贸发展战略的含义

上一章我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到“需求约束型”经济,从内部均衡对外部均衡的决定性作用占据主要矛盾,到外部均衡对内部均衡的反作用增强,客观上至少是短期内要求外贸出口应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实现贸易顺差,让凯恩斯乘数效应发挥作用,但事实上正如本章分析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的增加与经济增长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扩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间接的和有限的,仅仅为经济增长提高了“燃料”而不是“引擎”。扩大出口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单纯地扩大外贸顺差并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好办法,而且过度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结果是社会和经济的严重内外失衡:从外部经济运行来看,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过高,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提高;从内部经济运行来看,“比较优势陷阱”风险加大,资源环境日益恶化,国民福利大量流失,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期出现结构性局部“过热”,长期“通缩”压力不减等等。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过分或简单地依靠外需而忽视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消除内外均衡矛盾,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除了靠宏观经济政策去协调之外,消除顺差情结、转变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出口导向战略模式是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转变出口导向战略,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思想,明确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其次,转变依靠外需的出口导向战略,转向以内需为主来拉动经济,这也是当前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但扩大内需并不等于回到封闭经济,扩大内需与扩大出口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贸易投资的自由化,我国的国内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转向国外产品,同时也需要我们更多地出口自己的产品,扩大内需之举由此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当宏观经济从供给约束到需求约束,意味着再靠简单的劳动力投入来发展经济就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和差异性需求,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之所在。这就对外贸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不能再以数量型扩张为目标,不能再简单地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推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应以质量型增长为目标,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转变比较优势,推动技术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在适度增加出口规模、改善出口结构的同时,还要相应地增加有效进口,扩大对高新技术、战略资源及先进的生产设备的进口规模,真正做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内外部两套资源,从而使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同类推荐
  • 日子应该这样过

    日子应该这样过

    本书共十四部分,内容包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气、科学驾驶节约用油、节约电话费等。
  • 看得懂的经济内幕

    看得懂的经济内幕

    本书以企业实例分析结合产业发展误区进行解剖的书。主要针对企业在运行当中面临的误区结合大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书中涉及企业策略、危机公关、商战总结、宏观经济判断、国际金融、垄断谋略、产业弊端等诸多方面,涉及知识面虽然较多,但都是从实战出发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不论是对金融投资者了解国际国内外的产业布局,还是对企业运作的整体规划,甚至只是想学习、了解经济的非专业人士,相信都能够从本书中得到一定的帮助。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评估、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设计、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构建等。
热门推荐
  • 红颜殇:不屑为公主

    红颜殇:不屑为公主

    她生于皇宫,天命非凡却因此遭人忌恨祸及亲人;她离开皇宫,苦心学艺只为保护自己在乎的人;她不求荣华富贵,不求众星捧月,只求心底一片清明。可是天不遂人愿,亲人被害,被迫和亲......为什么她要接受这一切?她不要!纵情江湖,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是为了她的貌,为了她的地位,还是其他?随心随情,一世一双人也就够了,可是身份地位无法抹杀,何况自己最在乎的人处在水生火热之中?重新披上公主的外衣,为何又在一切尘埃落定时逃离皇宫?
  • 偷心狐狸精

    偷心狐狸精

    第一次恋爱,她闭上双眼睛,爱的投入却又无奈放弃。第二次恋爱,她睁开一只眼,爱的专注却又遭遇欺骗。第三次恋爱,她睁开一双眼,爱的迷茫却又阴差阳错失去。三段恋爱,一样真心,三个执着的好男人,谁才是真命天子?
  • 妖精的尾巴之六魔将军

    妖精的尾巴之六魔将军

    六魔将军即为“六个恶魔、六个祈祷”,“绝对不会崩塌的六根柱子”,小蝎给你细讲他们的故事......他们没有纳兹的主角光环和无敌外挂,没有格雷的和杰拉尔的帅气,没有蕾比的智商,没有EXO的上亿粉丝【好像乱入了什么】......总之他们没有主角的那些东西,但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演绎自己的故事。
  • 宠溺王妃

    宠溺王妃

    自己的朋友背板?没关系,自己的男朋友背叛?没关系可是自己的好朋友和男朋友一起背叛,天我做错了什么?没关系,至少还有一个宠溺自己的王爷。
  • 心理健康五年级(上)

    心理健康五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白盖头

    白盖头

    本书主要内容:所谓“桥镇”,其实是古原早期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虚构地名。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向善,在追求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中,人们怀揣的是一个个躁动不安而目标单纯的梦想。安静的村庄,油画一般的院落,朴实的村民,肃穆圣洁的清真寺,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浸染了作家质朴而诗意的美学追求。阅读这些干净的文字,你的眼前会不时幻化出大片大片炽热的阳光,阳光下头戴白帽的老人那静默的表情。
  • 青春不在,你是否还在等待

    青春不在,你是否还在等待

    她她她,因为母亲的死走上了复仇之路,本以为不会再相信爱情,可是一见他们,全都变了在一次次阴谋的背后他们的爱又该何去何从?
  • 散落的精灵

    散落的精灵

    散落的精灵,这是关于爱与寻找的故事,这是关于温暖与美好的传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温柔只给意中人……
  • TFBOYS的青春热恋

    TFBOYS的青春热恋

    那年夏天,三只遇见了这生唯一要保护的女孩,要爱护的女孩。王俊凯和夏梦妍的恩恩怨怨……王源和韩夏的打打闹闹……易烊千玺和欧阳沐晨的平平淡淡……六人却不知早已情根深种……
  • 三生石,三世劫

    三生石,三世劫

    她本是天帝最宠爱的幺女,嫁给魔君,成为魔后。天劫将至,她需渡身殒、心死、魂灭三劫。纵她冰雪聪明,也未曾料到第一劫竟是夫君佩剑刺入自己的心口。这一世她是符惕山上的一个小仙,只求欢乐无苦,爱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