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100000004

第4章 空悟:还你一个清凉尘世(3)

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人人向往的境界,而一路行走一路愁却是现代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

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以至于忽视了路边的美景;常常是身在花丛,却嗅不到满园芬芳。古人说“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禅师语“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细沙中包含的那一方世界,野花中蕴藏的那一座天堂,我们是否都看到了?我们意识到自己不快乐,想要寻求解脱之道却总是不得,为人生又徒增了一桩烦恼。其实,我们应该放平心态,因为生活中禅机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修行,万物皆是如来,只怕人不“悟”。

佛家所提倡的悟就是“觉”的意思,分为三个层次:小乘的自觉,大乘的菩萨或者觉他,佛的自觉、觉他、觉满。小乘的自觉指个人破除了诸种烦恼,而不再在生死轮回之中接受苦报,从开悟修到彻悟;大乘的觉他指菩萨不仅自断烦恼,而且广度众生;佛的悟指断了烦恼,度了众生,自利利他圆满究竟。

每个人的慧根不同,所经历的不同,悟的程度就会不同,悟的境界也会有深有浅,这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否悟了,悟到什么程度,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有一则著名的公案,出自宋末江西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后世对这段公案的解释颇多,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悟境的端倪。

有一位僧人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去向一位禅宗大师请教。

大师解释说:“最先的状态和最后的状态是相似的,只是在过程中截然不同。最初,我们看到的山是山,最后看到的山还是山。但是在这过程中,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为什么呢?”

弟子摇头不知。

禅师继续说:“因为一切被你的思维、意识搅乱了、混淆了,好像阴云密布、云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过程中。在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了。”

公案中的惟政禅师所说的意思是,在第一个阶段,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物理化的世界,山水就是山水,世间一切历历分明,存在即为合理,不需要做任何的探讨与解释;在第二个阶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禅修之后,禅定过程中的澄明境界与清净修为常常会令人产生幻觉,认为世间一切不过是过眼浮云,浮光掠影般闪过,如梦如幻,极不真实;第三个阶段,禅修得悟,人已经达到了自由境界,身体和灵魂已实现了独立、清澈和自在,一切无可无不可,山水就是山水,与自身无碍亦无牵绊。

如果我们想迈上人生幸福的空空大道,并真正达到一个空灵、宁静的境界,就只有通过自己悟,但这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越是追求得紧越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所以,我们不要为了开悟而刻意去追求什么。因为它并不是有形的财富珍宝,不是将手掌攥紧就可以掌控的,任何得道的禅师都是既通过个人努力地修行,又需要顿悟的机会。顿悟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但这之前长期的修行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不但要好好研习佛经,专心参禅打坐,更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见,只待时机一到,自会水到渠成。

生活中总有层层迷雾遮蔽着我们的心神,让我们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皈依处,但我们通过努力,一朝开悟,就会发现曾经的阴霾之上是湛蓝的天空,那时候再回首一路走过的旅程,不正是无尽藏大师所言: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本然的寂静:心完全醒觉,不再散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六祖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

六祖慧能大师曾用这首菩提诗道破了佛法的真谛,继承了弘忍禅师的衣钵。在梵语中“菩提”代表着觉悟、智慧,指人顿悟真理,进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佛教故事中讲到,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佛祖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开悟,修成了正果。

佛祖内心的寂静,六祖心中的澄明,都是世间众生渴望却又难以企及的境界。在众生眼里,无论美丽还是丑陋的风景都被笼罩在薄雾或尘埃之下,越是走近就越是模糊、朦胧;在众生的心里,一切念头常常被围困在重峦叠嶂之中,越是急于走出迷阵就越是辨不清方向。有人以己身为菩提树,以己心为明镜台,以为凭借勤奋与修持即是洁身自好,就能远离世俗污垢,而世事蹉跎成白首,修行路上,如花年华渐渐凋零,虽有渐悟,却总是触不到顿悟的瞬间,渐悟与顿悟之间的一步之遥竟然遥远到了不可抵达。之所以会在渐悟与顿悟间迷失了方向,就是因为我们过多地执著于思维,而忽视了自性。自性就是我们拥有的那份初心,当我们被世间俗务缠身,它就会深埋在某个角落,不动声色,直到我们再次认出它,它才会完全醒觉。

在一次法会上,佛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帮助人们认识自性。

有一位富人有四位妻子:第一个妻子活泼可爱,在富人身边寸步不离;第二个妻子是富人抢来的,倾国倾城却不苟言笑;第三个妻子整天忙于打理富人的琐碎生活,把家中大小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第四个妻子工作勤奋,终日东奔西跑,富人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

富人生病即将去世,他把四位妻子叫到床前,问她们:“平日里你们都说爱我,如今我就要死了,谁愿意陪我一起去阴间呢?”

第一个妻子说:“我不会去的,从前一直都是我陪在你身边,现在该她们陪你了。”

第二个妻子说:“我是迫于无奈才嫁给你,活着的时候都不情愿,更不要说陪你赴死!”

第三个妻子说:“虽然我很爱你,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安逸稳定的生活,不愿意陪你去过风餐露宿、衣食无着的日子。”

富人非常伤心,他近乎绝望地看着第四个妻子。

第四个妻子平静地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到哪里,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富人听了,心中一惊,既感动又愧疚,他看着第四个妻子,含笑去世。

佛祖解释说:“其实这位富人就是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人,四位妻子则代表着每个人活着的时候所拥有的财富。第一位妻子是你们的肉体,生来不可剥离,死时却注定分开;第二位妻子是你们的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位妻子是你们的妻子,活着的时候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死的时候仍然要分道扬镳;第四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自性,人们常常忘记了她的存在,她却永远陪伴着你。”

每个人都有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生而相随,死而相伴,不能抛却。自性是天生的,与慧根相连,而思维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但人的慧根生来受限,越是长大越容易被思维牵绊,从而障碍了自性;自性受阻,它的圆满和清净被尘世沾染,则妄念作祟,我们的心找不到归路,呈现出一片散乱,我们也就无法悟到“空”的境界,回归本然的寂静。

同类推荐
  • 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幸福是一种心态

    幸福是一种心态

    本书分八章,介绍了幸福从心开始,莫让幸福继续迷失,绊倒你的也许就是个金块,让“爱”跟往事干杯,亲近知己的温暖,婚姻的幸福就在平实的关爱中,营造心灵的港湾等。
  • 为自己着想

    为自己着想

    企业就是你的船,你的每一次航行都离不开它,是它载你驶进浩瀚的海洋,所以你要与它共命运。只有你的船安安稳稳地行驶,你才能踏踏实实,如果你的船出现了什么漏洞,那么一定会殃及你。本书站在现实的角度,从多个方面讲述“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的观念,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展开,希望能对大家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 人生高起点——保持积极心态

    人生高起点——保持积极心态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心态如何。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别在于前者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后者则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而只有积极的心态才是成功者的法宝。两个具有不同心态的人从牢房的窗口同时向外望着:一个人看到的是暗夜和天空中的乌云。
  • 刘邦最会当老板

    刘邦最会当老板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怎么能够用有限的能力,做出无限的成绩,那就需要管理者有好的人脉关系。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要做的不是想尽办法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部下的才能,并给他们最好的发挥才能的空间、机制和环境。这样,就能得到下属的认可和支持,就可如同如虎添翼,翱翔天下。
热门推荐
  • 王爷给我当心点

    王爷给我当心点

    穿越肃王爷的王妃,大婚之日,竟被他亲自扔来青楼,逼她自杀?怒!当她什么了!她药学出身,抓老鼠剖兔子,养细菌配毒药,什么没干过!今天她就要堂堂正正走回肃王府,让那天杀的变态知道知道什么叫威武荡漾!他敢灌她媚药,她就敢在他茶里下泻药,以牙还牙!看看到底谁难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焰焚天

    火焰焚天

    这浩瀚天地本就是被诸神统治的......修炼一途:一是为了保护至亲至爱之人,二是为了守护家园不被侵犯毁灭....一个少年怀着自己的英雄梦也怀着天下人的梦想及希望,踏上了守护家园的征途.....少年以火焰般的意志,立誓要焚尽诸天万界!
  • 破阵

    破阵

    《新唐书》记载,“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有虎臣……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其大意是,大唐所以能称雄,攻打其它国家像逐鹿逮猪,靠的是虎将拼死厮杀,攻敌破阵。有一员虎将,名叫王孝杰。少年从军,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其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武则天对他大加赞赏:“昔贞观中,得此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后又言:“贞观中,西境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公元697年,王孝杰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孤军深入东硖石谷,不想兵败,以身殉国。后,朝廷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后世赞曰:“孝杰乃心国家,敢深入,以少当众,虽败,功可录也。”“临难忘躯,有进无退。百万争邻,丹血相萃。战气方酣,鼓音忽惫。死敌为忠,足劝万代。”这是什么?这就是破阵精神。为国为家,血战疆场义无反顾,战阵杀伐、破阵击敌,马革裹尸是此生最大荣耀。来世,还当为男儿,卫我华夏!
  • 栀子花开过的夏天

    栀子花开过的夏天

    栀子花,淡淡的铺满眼帘,清纯而优雅,美丽而不妖娆,她的叶,也是经年不凋,冬雪春雨秋风中翠绿依然。七年之久,我依然尝试着在栀子花的芳香中寻找那少年曾经的背影,却是无论如何也捕捉不到,因为我忘了栀子花的花语虽是永恒的爱与约定但,人与花是不一样的。青春就那么快的一闪而过,我还未曾来得及去留下些什么,那些人就都不知不觉的散去了,而那个少年却是我心中多久都挥之不去的栀子花,洁白优雅,却又无处可寻。不知,多少年后我在回到你面前,当初少年时代的约定是否还依旧不变?
  • 天机神诀

    天机神诀

    一个落泊青年,误闯美女禁地,怎知无意触怒煞神,血染洞房,由此卷入一个神魔大战的天机森林……
  • 紫色倾尘

    紫色倾尘

    是否有一片净土可以收藏那曾经失去的一切,让我在这个世界带你回忆起,我们路过的尘,倾过的泪。
  • 未世仙游

    未世仙游

    “弱者改变自己,强者改变世界!”未世,2513年,他是一枚孤傲的失意少年,总是忧愁沉默。一款梦境游戏、一只乱入的蝶妖,悄无声息的改变了他的生活。夜晚游戏梦境轻松惬意,纵情驰骋间,收获美人与江山。白天现实世界波云诡谲,历史来到了沧桑巨变的十字路口:科技与伦理剧烈冲突,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且,原本乏味的现实世界背后竟并行不悖的存在着一个仙魔世界,修真者,仍以监护人的姿态按压着人类的妄想,但人类已非吴下阿蒙,历史从此走入青春叛逆期。紫色史诗装、橙色古神兵、异兽奇宝、严密的攻防算法;神秘的灵魂科学、玄奥仙术与未来科技的梦幻大战……且看失意男如何变身任性强者,站上世界之巅!
  • 天都战纪

    天都战纪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初成,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界政权所在称为天都,天界国号定为天国,天界掌管浩瀚宇宙三界——天、人、冥。几亿年之后,天界逐渐演变成各方势力独霸一方,仙界、佛界、魔界、修罗界。当今名义上的三界之主玉皇大帝定国号为天庭,驻扎在中央政权称为天宫。如今天人冥三界更是混乱不堪,传说找到天都门就能重塑昔日天都的辉煌,各方势力争先恐后各显神通。神秘的任务却降到了人界的一个普通凡人身上…
  • 玉楼剑影录

    玉楼剑影录

    一代高人?仙人?确也只是凡人。逍遥自在,一切随缘。无女主,不后宫,不种马,请大家多多支持!
  • 妖娆入骨

    妖娆入骨

    看过了繁花美景,看过了人心险恶。却发现什么都抵不过你的一笑。那是我一种追求的美好。“我好像看到她了,依旧还是在那个花丛中。”“我好像看到他了,依旧还是在那个下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