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100000002

第2章 空悟:还你一个清凉尘世(1)

人间多歧路,每个人都难免在其中浮浮沉沉,几番下来,周身牵挂诸般苦痛,这时候,唯有悟得“空”方可得解脱。正如庞蕴居士所言:“蕴空妙德观,无念是清凉。”当你真正了悟到世间万象本是空空如也,纵尘世间浮灰漫天,燥热难当,自可得一个清凉佳处,容你安顿身心。

色不异空:欲望如此宏大,只有海能容得下

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依?

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唐·慧忠禅师《虚无是实体》

我们常常在现实生活中听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听起来不过一些“空空色色”在颠来倒去地说,很多人都很难理解这四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四句话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经文,讲的是事物的自性,也就是空性。空是大乘佛法中最根本的原理,也是众生转凡入圣的关键所在。佛陀对世人讲法说空,就是要让众生看破尘世的所有迷障,转凡入圣。佛家所说的空大体上有以下两层含义:

首先,“一切诸法性本自空。诸法空性才是一切法之性。有佛来人间,诸法是空性,无佛来人间,诸法也是空性。”意思是说,世间一切的法本来就是空性,不管有没有佛在人间传法救世,都不能改变“诸法空性”这个事实。由此可见,诸法空性并不是佛或什么神、人的创造,是万事万物本来的属性。正如《大般若经》中所说:“一切法一性非二,当知诸法一性,即是无性;诸法无性,即是一性;如是诸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若菩萨摩诃萨能如实知,诸所有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则能远离一切执著。”这段经文看上去玄之又玄,其实无非是在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世间一切法都是空的,虚无的,连法本身都是无、空的。二是告诉我们,要想达到这种空灵、不造作的境界,就只有远离一切执著。

其次,佛家常说的空,是要破除众生所有虚妄的执著。正是因为众生对世间的一切诸法样样执著,所以众生才会有生死轮回。佛家向众生宣扬空性之道,就是为了让众生去除对一切诸法的执著,一旦能够做到对世间诸法不执著,我们内心所具有的菩提自性就会无束无缚,无惑无动,得到光明自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自得解脱。下面的小故事能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怎样的表现。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人在桐城恰好毗邻而居。这天,两家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一些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一封,要张廷玉出面干预,解决此事。这位宰相看完家书,立即做了首诗来劝解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老妇人见书明理,主动把墙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就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这就是有名的“六尺巷”。

张廷玉的这首诗简单直白,却深得“空”的真味。世人无法破除迷障,都是因为解不得一个“空”字。这世上有什么能长久?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吞土占地不可谓不多,最后依然化身为尘,一寸土地都带不走。

我们常听到的“色不异空”,意思就是当我们没有声色、利益的贪恋,也没有五欲、尘劳的贪恋,就出离了凡夫的境界。“色”是一切有形有相有质碍的实体,一切物质形态,空与之相对,是无形无相的虚空,放眼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天空、大地、河流、屋舍、人畜等等所有一切的实体都是“色”。而“空”则是一种不落任何思想观念、任何思维架构、理论的窠臼的状态。色与空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色”存在于“空”里,空也存在于色里,所以佛家才会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为色与空原本就是一体的。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放下尘世间的种种色呢?我们总是想要的太多,又总在抱怨得到的太少,内心藏着的名利欲望如此宏大,如果不将这些凡夫境界里的种种声色全部放下,进入那无形无相的虚空之中,那么只有大海才能容得下我们的宏大欲望。

无常难得久:万事万物如梦幻泡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金刚经》

我们所孜孜追求的幸福应该是从自己内心的安静与丰富中得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欢快的刺激只能片刻,而无法永恒,正如佛家常说运用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感官快乐往往是暂时的,这也好比看一场电影或一场音乐会,曲终,场散,终有结束的那一刻。

宋代汾阳有一位善昭禅师,得佛法奥义,修行真挚涅槃,他曾自我揶揄:“我不过是一个混日子的粥饭僧。传佛心宗,并非我的职责。”当时许多僧众、官员前后八请,求他出来讲法开示,他都坚卧草庵,不肯出山。

那时得道的僧者皆喜外出游历,到四处去看繁华事态,寻优雅风景,但善昭禅师很少出行,时人就批评他缺少禅者应有的潇洒与韵味。善昭却严肃地说:“自古以来,祖师大德行脚云游,是因为圣心未通,道业未成,所以驱驰丛林,以求抉择,而不是为了游览山水,观风望景。”

正如善昭所言,自古以来,禅师之所以四处游历,只是为了感悟天地之道,而不是为享受风景之美。因为在禅师的眼中,风景再繁华,也不过是风景,并不能在他们心中掀起任何波澜。出家人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很清苦的,但他们并不会认为这种清苦的修行是一种苦,在他们眼里,世间的一切繁华是无常的,有生必有灭,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离,有繁荣必然有颓废,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不必过于在意。他们坦然接受眼前的得失,在这繁华喧嚣的无常世界享有一片安静的心空,把浮生看成是一场梦。

人世间一切事、一切物都在不断变幻,没有一刻停留。万物有生有灭,不会为任何人任何事停滞不前。所谓繁华,大半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觥筹交错、衣帽光鲜、熙熙攘攘的背后往往透出的是一丝丝的苍凉。愚人却总是被这些表面所迷惑,一如孩子贪恋糖衣药片上那薄薄的一层糖。禅宗中有一句格言,“万物唯心造”。这是一个无善无恶、无爱无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表象、色相、成见等,不存在束缚,可以来去自由,轻松洒脱。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者是妄身。幻者是妄念。泡者是烦恼。影者是业障。”心如果执著世间万物,就会有千种折腾,万般烦恼;人心如果随缘任运,人就会处处自由,时时潇洒。

风景再繁华,也只是风景,富贵再多,也只是浮云,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真正值得人们去追求的,却是灵魂的充实与心灵的自由。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会愉快地生活。散步、登山、滑雪、垂钓,或是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在做这一切时,使杂务中断,使烦忧消散,使灵性回归,使亲伦重现,用乔治·吉辛的话说,是过一种“灵魂修养的生活”。

如果不会享受生活,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学会享受当下的生活,去领会生活的诗意、生活的无穷乐趣,在享受中体验生命的大自在。

浮躁:灵魂深处的隐疾

人间匆匆营众务,不觉年命日夜去。如灯风中灭难期,忙忙六道无定趣。

未得解脱出苦海,云何安然不惊惧?各闻强健有力时,自策自励求常住。

——唐·善导大师《日没无常偈》

浮躁就像一个黑洞,无声无息地吞噬着人们本来安宁平静的灵魂。著名作家贾平凹写了一部小说《浮躁》,其中展现了20世纪十多年间真实的社会画卷,特别凸现了当时打破封闭后,人们心态的亢奋和躁动。他在书中写道: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

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浮躁的心态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瘟疫一样在社会各界蔓延开来。人文歌手许巍有首歌也叫做《浮躁》,歌词描绘的正是现今社会人们浮躁的生活状态。人们在物欲涌动、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忍受着现实带来的巨大压力,对现状焦虑不安,对未来又充满向往,常常是神经紧绷、脾气暴躁,整天处在一种又忙又乱的状态中。在这样的状态里,我们只会带着缺憾离幸福越来越远。现世的人们也习惯于把所有的东西都具体化,对幸福也是如此,常常打着“追求幸福”的旗号去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等到什么都有了,人们却因为被复杂而奢侈的生活蒙上了双眼,看不见最初想要追求的幸福。

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在晚年时写了一首著名的《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了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喜欢,女也喜欢;全家老少互勉励,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我们细细品读这首《宽心谣》,词清句畅,寄意深邃,如同在咀嚼橄榄,不断有甘味入内。生活中就应该多一分宽心而少一分浮躁,添些喜悦而消些烦恼,人生就会变得豁然开朗,生命的境界也能随之放宽。

我们都是肉体凡胎,心灵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升腾与坠落之间,坚持与妥协之间,存在与虚无之间,希望与失望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公平与倾斜之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惶惶惑惑、忙忙碌碌,但是幸福并没有因此而更早地降临我们身边,反而在我们浮躁纷乱的内心中逐渐消失。其实,幸福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幸福。大凡简洁而执著的人通常会有幸福的人生。因为简约,才能在纷乱错杂中找到幸福的身影;因为简约,才能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

虚空是尽头:看清浮生的本质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金刚经》有云:“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我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小到微尘、大到世界都不过是一些虚无的名头。正像佛家常常把人生比做浮生一梦,在这场梦中有悲喜沉浮,常令人哭时醒来醒时哭。而许多人无法看清梦的真相,就容易陷在梦的悲欢离合中,让自己痛苦万分,不能自拔。

人生如幻如化,短暂如朝露。很多人正因为看不透浮生的本质,所以就会觉得浮生充满苦痛,却不知浮生是场梦,醒时做白日梦,睡时做黑夜梦,即使梦的内容不同,本质却是一样的,夜里的梦是白天梦里的梦,如此而已。什么时候才真正不做梦呢?必须看透,有大彻大悟大清醒,才能看清浮生的虚幻。

相传,唐代有个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节。一天适逢生日,他在门前大槐树下摆宴和朋友饮酒作乐,喝得烂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迷迷糊糊仿佛有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但见洞中晴天丽日,别有洞天。车行数十里,行人不绝于途,景色繁华,前方朱门悬着金匾,上书“大槐安国”,有丞相出门相迎,告称国君愿将公主许配于他,招他为驸马。淳于棼十分惶恐,不觉已成婚礼,与金枝公主结亲,并被委任“南柯郡太守”。淳于棼到任后勤政爱民,把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前后二十年,上获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拥戴。这时他已有五子二女,官位显赫,家庭美满,万分得意。

不料檀萝国突然入侵,淳于棼率兵拒敌,屡战屡败,公主又不幸病故,淳于棼连遭不测,渐渐失去国君宠信,于是他辞去太守职务,扶柩回京,心中悒悒寡欢。后来,君王准他回故里探亲,仍由两名紫衣使者送行。车出洞穴,家乡山川依旧。淳于棼返回家中,只见自己睡在廊下,不由吓了一跳,惊醒过来,眼前仆人正在打扫院子,两位友人在一旁洗脚,落日余晖还留在墙上,而在刚才的梦中他好像已经整整过完了一辈子。淳于棼把梦境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这就是梦中“南柯郡”、“槐安国”!

世人正像淳于棼一样忙忙碌碌一辈子,还在暗自窃喜自己是清醒的,做着轰轰烈烈的事情,过着风风光光的日子。其实每个人都如被放养的牛一样,由牧童牵着鼻子走。本来天地间无主宰,没有人能够牵着别人过一生,除非你自己限制了自己,自己不做自己生命的掌控者。

那些让我们虚苦劳神的富贵名利都是过眼的云烟,即逝的石火,当我们看透了生命的本质,就应该对苦乐放宽胸怀,空出心智,合于自然,如此悲喜荣辱、沉浮生灭都不会让人痴狂疯魔,心也就舒适一点,生活也就更闲适一些。

同类推荐
  •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本书将多面的人性集成为24条处世经典法则,揭示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善意与劣根,规则与潜规则,内容包括:“识相法则:准确地揣摩他人心理”;“应变法则:适应人情关系的突然变化”;“借力法则:借人声望,成己之事”;“收买法则: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等。
  • 放下欲望就能幸福

    放下欲望就能幸福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当这个世界已经变得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我们该如何变化?
  • 女人四十修心

    女人四十修心

    影响一个人幸福的,有时并不是物质的贫乏与丰裕,而是一个人的心境如何;欲望太多,拥有再多也仍然无法满足。相反,如果能丢掉无止境的欲望,就会珍视自己所有的东西,并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幸福与否的决定权就在于你自己。
  •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本书以敬业、爱岗、奉献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曾国藩掌控人生三十六计

    曾国藩掌控人生三十六计

    《曾国藩掌控人生36计》是根据曾国藩的作品资料及相关史料进行研究而撰写的一部智谋书籍,解译者为司马烈人。该书通过对史书旧闻的语译和分析,向读者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案例,该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09年10月出版。
热门推荐
  • 穿越——情诱天女神医

    穿越——情诱天女神医

    她拥有傲人的身世和惊人的才情,却被恋人背叛,性命垂危,是谁救了她的性命?相继遇到两个钟情于她的出色男子,可她却已无心动的痕迹。他们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不凡出身?在大江南北成就了一段传奇,她是天女神医。本以为可以一袭白衣、青丝垂肩,洒脱一生,却在顷刻之间卷入江湖纷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都士霸道总裁在校园

    都士霸道总裁在校园

    都士之王,谁能主宰,强者生存,霸者为王,我不称王,谁敢称王。尊我生存,反我必死,我虽只是个学生,可犯我试试。果实天下,欲敌抢夺,前期我一人孤身奋战,后期我军队如海。
  • 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黑骏马

    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黑骏马

    《黑骏马》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安娜·西维尔,她于1820年出生于诺福克,于1878年去世。出于对人类虐待动物的强烈不满,她写下了《黑骏马》,以说服人们对马仁慈一些。这是她身患重病的时候花了6年的时间写的,也是她写的唯一一本书。书出版后不久她就去世了,从那时以来这本书销售了3000多万本。
  • 你的故事:谁的天下

    你的故事:谁的天下

    无聊写来练手的一些小短篇主要记载了地府的闲趣事分为几个短篇故事[三生石]√[奈何桥]√[孟婆汤]√[忘川河]√[望乡台][黄泉路]……敬请期待
  • 东方春日大作战

    东方春日大作战

    不可思议的幻想乡的日常。幻想乡已经进入春天了呢~
  • 软妹娇妻,总裁大人宠上瘾

    软妹娇妻,总裁大人宠上瘾

    被堂姐下药失身,接着又被神秘男人暗中调查,还被黑心伯父骗到他身边当助理,可是这工作是好做的吗?男人长的帅是麻烦,长的帅再多金更麻烦,最麻烦的是冰山男后宫佳丽三千却独宠她一个人。青梅果断出手破坏,秘书小姐亦不甘落后,她只能见招拆招。嗯,为了总裁大人,这一切值了……
  • 不不不这不一样

    不不不这不一样

    自从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杀手之后,金璜就坚持将杀手的工作坚持贯彻,既然是工作,那就要有正经的劳动保障,也要端正的职业态度,还要有标准工作流程。不管是半夜蹲皇宫,还是大年三十去边关,都要加钱,加钱!夜班费、过节费、三倍工资拿来拿来。偶尔也会兼职一下赠银给书生,并且书生高中了这样的戏码,可是那书生跟戏文里的正常反应不一样啊。“你也跟正常戏文里赠银的女子不一样!”韩凤仪如是说。也会与边关将军并肩作战,萧燕然:“我帮你混进敌军阵营,你是不是该分我提成?喂不要跑这么快。”间或还跟朝廷高官有点邪恶的交易,杜书彦:“你收钱收得真贵。”以为这辈子就这么没心没肺的完全守职业道德的过下去了,谁知道竟然会遇到他……
  • 幽冥沧月

    幽冥沧月

    自古就有神魔鬼邪之说,人类历史不过百万年,追溯混沌初期,天地迷雾一片,万物初生,强者生存,弱者淘汰。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人类敬仰神灵,可未曾有人见其神身;人类害怕妖魔,也从未有人遇见过鬼邪。神是否就是正义?魔是否就是邪恶?在现代世界中又是否有他们的存在?
  • 道别是罪

    道别是罪

    岑今从来都没有想过刚刚警校毕业的自己,会担负起间谍的重任,她自认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可当她看到外界所传的杀人不眨眼的恶徒时,却狠狠地愣住了......“我当然希望抓到那个罪大恶极的人。”岑今望着面前浩瀚的星空,满眼清澈的说。“那如果是我呢?”他看着她清亮的眼睛,少有感情的深邃眼睛里是她看不见的生死痴缠。”那就让我来送你下地狱。“
  • 人狐恋:萌狐娘亲的天才儿子

    人狐恋:萌狐娘亲的天才儿子

    “皇上,小狐狸把您最爱的花丛毀了!”“嗯。”“皇上,小狐狸把羽国进贡的锦鲤给吃了!””嗯。”“皇上,小狐狸把宫女们的衣服斯成条了!”“嗯。”“皇上,小狐狸有喜欢的人了!”“嗯……嗯?”某皇帝不淡定了,怒道:“把它给朕绑来!”她,是xxx学院的学霸,却睡死了,穿越到古代的一只神狐身上。他是北国的皇帝,冰冷无情,却把她收留了下来。她因误吃了神物:幽兰花,而化为人形,他一见倾心。一场人狐恋,就此展开。(铃儿的群:5728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