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07100000003

第3章 货币———“富二代”的双刃剑(2)

如果保险公司告诉你,现在你给它1万元,80年后它给你50万元,你愿意吗?如果按膨胀率5%来算(1×1.0580),今年的1万元和80年后的50万元几乎是同样的购买力,这还没有算利息。

当然,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还是给它比较划算,因为今天的1万元如果放在床垫下不动,80年后的购买力【1×(1-0.05)80】仅相当于现在的165元。

所以,昨天的钱比今天的钱值钱,今天的钱比明天的钱值钱。

“名义”与“实际”———通货膨胀的秘密

假如你十年前借给一位朋友1万元,今年他终于还了你1万元,你觉得高兴吗?当然不高兴,用老百姓的话说,这1万元“飘了”,意思是不值钱了。为什么?因为这十年通货膨胀了好几倍。

如果把今天的1万元换算成十年前的钱,可能也就2000元。也就是说,他名义上还你1万元,实际只还了2000元。这都是通货膨胀闹的。

因为有了通货膨胀,所以也就有了“名义”和“实际”的概念。

比如银行的利率也存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假如银行告诉你,他的储蓄利率为3%,而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实际储蓄利率为3%-5%=-2%,也就是说你的钱没有保值。

收入增长也存在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假如你去年每月挣1000元,今年每月挣2000元,很高兴吗?可是假如通货膨胀率是60%(夸张了),实际上,你的月收入是减少了。

同样,企业利润、利率、税率、GDP增幅、公司未来收益等,都存在名义与实际的差别。原因就是通货膨胀。

增发货币如何流入社会———“注水”的财富

前不久,一位朋友去参观了印钞厂,看到一车一车崭新的货币的时候,心中充满疑惑。他问我:“这些钱是怎么分配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

我对他说:如果新增货币简单地向社会按比例发一发,除了造成通货膨胀之外,根本起不到对社会生产的组织作用,因此,国家断然不会分配给机关、企事业单位。

可是,印钞厂里的钱是怎么流通到社会上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货币的本质说起。

我们知道,货币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工具,哪里需要人们去开发的时候,就把钱放在哪里,钱不够了再去印。

现在,我们面临三个问题。

第一,这些“组织工具”(钱)放在了哪里?一般放在了需要大力发展的领域,比如国有企业,需要扶持的农村项目、需要开发的矿山等,还有一些落后国家政府直接发给公务员当福利了。

第二,谁去放这些钱?这些工作由各个国家的“开发”银行或国有投资公司,或者貌似商业公司而实质为国家控股的金融公司来完成。

以中国为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另外还有国家投资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

第三,它们的钱来自于哪里?一部分来自于税收,也就是财政部;一部分来自于向其他银行发放的金融债;一部分是投资的利润;还一部分是来自于增发的货币。

第四,这部分增发的货币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人民银行”。每个国家只有一个地方有权发行货币,就是央行。

第五,央行的货币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朋友参观的印钞厂。

印钞厂里的钱,对于国家来讲,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工具,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讲,就像即将要往酒桶里兑的水一样,它唯一的用途就是———稀释你的财富。

印钱的理由———政府的“遮羞布”

之前我们说到,谁拥有货币发行权,谁就犹如坐拥金山。

但是,这偷偷印钱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得找个理由为这事正正名,最好有个理论基础。

有朋友问,这事还有理论基础吗?有啊!

我问大家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如果你每月挣500元,你花多少?可能全花了,因为它只够生活成本;

如果你每月挣1000元,你花多少?可能花800元剩200元;

如果你每月挣10万元呢?可能花2万元,存8万元。

也就是说,你花销的比例会随着你收入的增加而降低。相反,储蓄会越来越多。对吗?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但是问题马上就来了,如果大家都把钱存起来不花,市面上的钱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没有钱谁会去做面包,谁会去引自来水,谁会去发电,这个世界不就停止运转了吗?怎么办?

印钱呀!

第二个问题: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货币和社会财富相协调的社会,突然发现了一座矿山,社会财富要增加,需要有人开采,但是钱从哪儿来?印呀!

第三个问题:

如果今年经济形势不太好,你的工资比去年降低了,是不是很不爽?是不是很容易抱怨政府,因此,工资不能降。

假如工资真降了,你花钱就更加谨慎了,对吗?这可不打紧,你谨慎、他谨慎、大家都比着不花钱,那么,这个世界不就又停止运转了吗?因此,工资只能升不能降。

第四个问题:

富人的后代永远是富人,他们可以不劳而获,你们能接受吗?

对,不能接受。因为,社会需要活力,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机会,因而,财富需要流动。

有人问:怎么流动呀?你能上人家里拿吗?人家也不能给呀。

以前我们说过,通胀税对于积累资金的稀释最有效。

有人问,怎么收通胀税?印钱呀!

第五个问题:

大家一听印钱就害怕了,是吗?那就对了。因为害怕,你就会把银行里的钱、床垫下的钱都拿出来花,这样钱就流通了,生产就继续了。

因此,我是应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动了印钞机!

反腐败的核心———约束政府

朋友们,前面我们讲了货币增发的问题,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很无奈?你知道每次增发的货币量是多少吗?基本上都是以千亿或者万亿计的。

由此,我想到了反腐败。

腐败分子贪污几千万,或者几个亿,但是社会的总货币量不会增加;而且他个人也消费不了贪污的钱,会藏在家里或存在别人的账户上,还会造成社会流通的货币量减少。因此,他们的贪污行为并不会让普通老百姓收入减少。我们之所以恨他们,是因为他们没有把钱分给我们:)法律要给他们严厉的惩罚。

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想花钱就印钱,他的钱不但可以占有社会财富,还会让普通老百姓手里的货币贬值,等于收了铸币税,对全社会造成伤害,这个人又该怎么判刑呢?

在现实生活中,你无法给他判刑。因为法律授予了他货币发行权。政府拥有货币发行权本来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这个权力如果不受监督和约束,不但不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伤害。

由此,我们反观世界范围内的反腐败工作,就像羊圈里的羊群,瞪大眼睛在盯着谁多吃了一口草料。孰不知,他们共同的命运却掌握在牧羊人的手里,要么被剪羊毛,要么被屠宰。

一个不受约束的政府,最大的腐败就是自身。

货币的实质———社会生产的组织工具

朋友们,假如让你搬走一座山,你会怎么办?愚公移山吗?

不,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组织人一起去挖、去运、去填对吗?

可是,怎么组织人呢?

有人说,我要是皇帝就行,强征百万徭役。可是你别忘了,还得组织几十万的军队去看管劳工,最后搞得民不聊生,连皇帝也做不成。

有人说,解放军有战斗力,请解放军去挖山。但是这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你还要再招募军队去戍边,还要负责粮食供应、医疗卫生、运输清理等组织工作。

你陷入了无穷无尽的组织工作当中。

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呢?

有的朋友说得对,花钱。

你可以把要求和资金公布出来,谁来干都行。这样,不用强行征召,自然有人去挖、去运、去填;还有人主动送水、送饭,还会有人提供医疗服务;还会有人生产相关的挖掘设备和运输车辆,说不定还会有人主动修路———因为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没去的人呢?赚不到钱呗,如果你为挖山印的钱太多,没去的人手里的钱还会贬值。这就等于引导人们听你的话,听话的就有利益,不听话的就有损失,对吗?

哎呀,一切进行得如此顺利,而你去组织人了吗?没有,只是在用货币吸引你所想要的生产和劳动。

老百姓也可以运用货币组织社会生产。如果大家觉得面包好吃,都去买面包,面包的价格就会上涨,面包商的利润就会增加,他们就会生产更多的面包,面粉商就会供应更多的面粉,农民就会种更多的麦子,种子公司就会培育更好的品种,肥料厂就会生产更多的肥料……

当然,通过股票、债券、贷款等金融方式,会更高效率地组织社会生产。

朋友们!在重商主义理论时期,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马克思说:货币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而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发现,货币是社会生产的一种组织工具。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古代,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不发达的状态。因为当时以金银为货币,而金银的数量又依赖自然界的储量和人们的开采技术,而且大部分货币又积聚在达官贵人手中,社会上流通的货币相对不足,因此社会需求不能通过货币组织社会成产。从这个角度讲,“信用货币”的产生无疑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贡献。

货币的价值———钱就是让花的

前些日子和检察院的同志聊天,说起了贪污,他们说———

很多贪污犯在家里或银行藏了很多钱,也没怎么享受过,后来被发现了,钱都被没收了,自己也活不成。

而有的人,边贪边花,享尽荣华富贵,审计一查,账上也没有,家里也没有,证据不足,说不定还能被放出来。

最后,他们开玩笑,这钱的作用就是为了花,钱不花一点也没用。

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却说出了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就在于流通。

从货币自身的角度,不流通的货币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不能衡量商品的价值;

从个人角度,不流通的货币只是一张国家的欠条,不能换取任何财富;

从国家的角度,货币不流通,就起不到刺激生产的作用;

从经济角度,不流通的货币只能日渐贬值。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于公于私,你都该花钱。

永不消逝的货币———“消费倾向”与“货币乘数”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见过有人销毁货币吗?大概除了央行在更换旧货币的时候会销毁残损货币、发行等量的新货币之外,只有精神病人才会去销毁货币。也就是说,如果发行货币的政权不倒台,他发行的货币一旦被印刷出来,就会永远存在。

假如你今天挣了1000元并把它花掉了,请问你花掉的那1000元消失了吗?它只不过是换了个主人。这就是钱的特性:没有主人。

钱很像化学中的催化剂,可以循环参与化学反应,而自己不会被消耗掉。钱可以通过商品交换,不停地易手并刺激生产,而自己不会消失。

同样一元钱,只要被不停地花出去,它就会不停地去刺激生产。但是,人们通常不会把挣的钱全都花掉,而是只花其中的一部分(留的部分要么是以备不时之需,要么是等待投资)。一个人花出去的钱就到了别人的手里,别人留一部分后再花一部分就会到另外人的手里……

假如所有人总是花掉挣钱总额的1/3,那么1/3被称为“消费倾向”。人们发现,一笔钱在社会上起到的刺激生产的作用相当于“这笔钱÷(1-社会消费倾向)”,这就是著名的“货币乘数”。

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倾向”越高,也就是人们越喜欢花钱(储蓄率越低),这笔钱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就会越高。如果大家都是“月光族”,分母就会变成0,这笔钱就会在社会上不停地刺激生产。

消费观与生活质量、社会发展、通货膨胀

前面我们讲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如果很喜欢花钱享受,那么货币在社会上起的作用就会越大,也就是货币乘数越大;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很喜欢存钱,过日子很节约,那么货币在社会上起的作用就越小,也就是货币乘数越小。

这就涉及到一个“消费观念”的问题。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美国的超前消费观念和中国的高储蓄率观念。

此前我们讨论过,货币是社会劳动的组织工具,而且它仅仅在流通的环节起作用。

我们先来看美国。美国国民基本不储蓄,挣了钱就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呢?

第一,积极的消费致使市场需求增大,进而刺激生产,促进商业繁荣;

第二,善于消费的人会更注重产品的品质,督促产品质量的提高;

第三,主动消费容易追求享受对奢侈品和新产品的需求,进而促进先进科技层出不穷,并不断转化成为生产力;

第四,踊跃消费可以提高货币在社会流通的效率,也就是提高货币乘数,假如你是美国的领导人,只需印一点钱,就可以在全社会大范围流通,刺激生产;因此,通货膨胀率就很低。

第五,习惯于消费就一定会喜欢贷款消费。贷款的钱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银行。银行的钱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储户的存款。也就是你把别人的存款拿出来花了,这不就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的消费倾向吗?不就等于进一步提高了货币乘数,放大了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吗?因此,国家就更没必要增发货币去刺激生产了,因此,通货膨胀率就会进一步降低。

我们再来看中国。中国人习惯于节俭持家,积攒钱财,这样会导致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呢?

第一,过于节俭的社会意味着市场需求不足,没有足够的利润刺激生产者,因此商业和制造业凋敝,物资匮乏;

第二,因为节俭,总是追求便宜,因而容易容忍低质量产品和低质量服务,导致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高;

同类推荐
  •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济学,那么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在当前这个经济占主导的社会里,无论是政府的决策,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左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然。我们关心经济学,最重要的是,“经济”和“财富”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了解经济的人越多,个人、国家就越富有。如果你希望随心所欲地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就应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以经济学家的思维来看周围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让自己更具智慧和眼光。
  • 粮食狼烟

    粮食狼烟

    以全球性粮食危机为背景,以美国的粮食武器与称霸野心为主线,围绕粮食、能源、气候、转基因等困扰当今世界的几大热点问题着笔,梳理了美国四大粮商为垄断全球粮食所采取的种种战略与实际做法,提出了四大粮商布局中国的危急局势下中国的应对之策。
  •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实物分红,既要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又要缴企业所得税;收取违约金,也有征税成本;代扣个税返手续费也要缴税;股权转让、卖资产,一不小心多缴税……很多企业在做战略决策、设计架构、研发产品时很少会把税务的因素考虑进去,并购重组、投资融资结束以后一算账,发现原来预计的收益中需要挖掉一大块去缴税,就快到嘴里的肉,眼睁睁地被分掉。做好税务管理刻不容缓,而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不要,没人会表扬,当然也没人会耻笑,但不懂税,一定多缴税。这是一个懂税就能创造生产力的时代,把每一份利润都放进口袋里吧!
  • 转型谋变

    转型谋变

    本书集中了宁波市经委2009年度部分优秀工业经济研究成果,研究领域包括全市产业集群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推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机制研究等相关选题,针对低端产业、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道路主动谋求转型升级,提出自身思考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以及研究宁波地方工业产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热门推荐
  • 帝桑花开

    帝桑花开

    这是一个全新的东方魔幻小说,这里有的是对于东方世界的全新演绎,昆仑之巅,东西王母,王子夜只想是一只羊,白天逐水草而居,夜空下拥抱家人入睡。可是‘’‘’‘’
  • 刺猬王妃:碰不得

    刺猬王妃:碰不得

    莫玲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她长得过于漂亮。难道长得漂亮也是错?也不一定,主要看自己的男人是什么身份了,要是像益楠这样万人之上的人,长得漂亮还真不一定是好处,在外面招花引蝶……不管是自己爱与不爱的,都会死在刑具之下。
  • 我的手机住着神

    我的手机住着神

    异世界的巅峰大神,陨落后,竟然成为了主角萧遥手机里的一个APP(软件)供主角修炼,简直差点没把大神给气死!
  • DreamHighEXO

    DreamHighEXO

    我叫明明,也可以叫我桃桃,喜欢EXO,本命黄子韬。我一周最少更一次。不定。谢谢支持!行星饭们看过来呀!
  • 旋风少女之我真正爱的是你

    旋风少女之我真正爱的是你

    婷宜在最后一秒KO了百草,百草输了以后不知若白的下落,便去了韩国。
  • 异时空之战

    异时空之战

    2110年,地球的科技高度发达。地球上的航线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全球的科学家们开僻了宇宙航道。
  • 黎曌

    黎曌

    我想爱你,就做最爱你的那个人,包容你的脾气,包容你的一切,如果得不到你就让你忘记,至少我还不算失败者。
  • 烹饪基本技巧

    烹饪基本技巧

    《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烹饪基本技巧》可作为职业厨师、烹饪专业院校、烹饪培训班和烹饪爱好者的专业参考书。《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烹饪基本技巧》对烹饪行业从业人员和有志于烹饪事业的人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和“枕边书”。
  • 乙未诛皇

    乙未诛皇

    一位寒衣素食、满腹经纶的文弱书生;一位顶天立地、手握重兵的铁骑武士;一位奸诈诡谲、莫测高深的天涯浪子。三兄弟相见于江湖,相交于朝堂,相杀于四野。讲述了兄终弟及的左武卫大将军何景略为了末日唐朝的苟延残喘而兢兢业业,在国家危难之刻与其理想相左的二位兄长相爱相杀,最终难拒历史逆流而身死国灭的悲惨遭遇。表现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忠肝义胆及利益面前的风云变幻。
  • 我的18叔叔是驱魔师

    我的18叔叔是驱魔师

    一个16岁只爱读书梦想将来成为千万富翁的少女,突然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她的爸爸妈妈在一次旅行中彻底失去了踪影。万念俱灰之际,却接到了十年不曾联系过的叔叔的电话,而这个叔叔居然只是比自己大两岁,更重要的是这个不可靠的叔叔居然还是个驱魔师!到底这个家伙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