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4500000017

第17章 研究类

72.王周生发表《信息时代与文学》

王周生在《学术季刊》1995年第4期发表了《信息时代与文学》的文章,这是我国学者最早涉及网络文学的论文。文章指出,多媒体的出现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文学作品只读光盘、电子期刊和个人电子日报的产生,为文学提供了比读物、广播、电影、电视更迅疾更大众化的传播形式。文学越趋多元,消费越趋加快,需要量就越趋增加。通俗文学如此,纯文学也不会例外。作家和文学研究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电子媒介与文学之间不应该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作家们已经而且将越来越受到电子媒介的恩惠。不久的将来,不用计算机联网的科研,决不会是一流的科研,自然科学研究是如此,社会科学包括文学研究同样也是如此。实际上,现代意义的文学本身,是工业化的产物,信息时代必将产生属于它的文学。应该对两种文学——纯文学和俗文学都给以必要的关注和认真的研究;应该建立一支使用计算机的文学研究队伍,才能适应全球化的信息时代。

点评:

对网络文学的第一次瞭望

美国《只读光盘》杂志1994年10月号发表了雪莉·克鲁雅思撰写的论文,题目叫《伟大的希望》。作者对文学作品进入光盘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胆的设想。他预计,到20世纪末,“只读光盘”将会取代40%的图书。(1)无独有偶,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周生在1995年发表的《信息时代与文学》一文堪为我国学者对网络文学的第一次瞭望,文章说,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的伟大转折将在21世纪完成,这必将对文学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就像唱机的发明,使贵族独享的古典音乐,得以卸下礼节、时装、社交的装饰,进入平民家庭一样,文学的经典著作在改编成电影电视之后也被广大的文化程度不高的百姓所享受。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形式——多媒体和计算机联网,正在影响文学。有理由相信,文学正面临新的挑战。(2)

1995年的时候,虽然北美华人留学生的汉语网络文学已经渐成气候,涌现出了最早的一批写手和网络原创作品,但中国大陆1994年才获准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5月才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当时网络在国内还远远没有普及,网络文学还只是一个概念。而早在那个时候,王周生的《信息时代与文学》就能够比较超前地对网络文学的到来做出合理的展望,很多论述在几年后都被一一验证,充分体现了作者极其敏锐的学术嗅觉和宏阔的学术视野。据了解,王周生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曾去美国陪读,让她较早地接触到了北美华人网络文学的创作状况及其前景。

现在,10多年过去了,我国网络文学创作已经从当时的概念走向了实际创作,占据了文学的大半壁江山,与传统文学形成抗衡之势;网络文学研究也蔚为大观,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当我们回过头去检视那些早期的网络作品和关于网络文学研究的论文的时候,也许会觉得当时是多么的幼稚和简单,感慨时光流转之快,观念变迁之急。然而,无论如何,那一声最早的啼哭、那一抹最初的瞭望,已经载入了文学史和学术史,具有了不可忽视的史学价值。多媒体文学时代终将到来,未来的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理论如何发展,还有待后起者去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造。

73.杜国清提交《网路诗学:21世纪汉诗展望》

1997年7月26日,在福建武夷山举行的“现代汉诗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加州大学的学者杜国清提交了名为《网路诗学:21世纪汉诗展望》的论文,这是最早涉及互联网中文诗歌的学术论文。在文中,杜国清非常有远见地提出:“由于开始席卷全球的国际网路(Internet)势将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因而可能产生出一种新的国际网路诗学(InternetPoetics)。”接着,他从创作、构思、想象、意象、象征等方面探讨了网路诗学一些特殊性格和诗的效用。虽然杜国清对互联网中文诗歌形态的探讨处于笼统和粗疏的阶段,许多方面还显得陌生,更多方面还有待于深入了解和思考,但他这次探讨的起点要远远高于内地许多还处于社会学层面的关于“网络文学”的讨论,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的开始。该文后来发表于《东南学术》1998年第3期。

点评:

网络诗学之发轫

所谓网络诗歌,是在网络上创作并通过网络发表、可以获得广泛传播与即时交流的网络原创性诗歌作品,具有自由性、平民化等特征。网络诗歌的诞生,与世纪之交的市场化、全球化浪潮有关,与价值多元的后现代文化语境有关,更与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有关。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网络诗歌俨然扭转了当代诗歌发展之颓势,逐渐成为当下诗歌的一种重要形态,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华裔美籍学者杜国清的《网路诗学:二十一世纪汉诗展望》堪称汉语网络诗学的发轫之作。杜氏认为:“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软件设计的不断开发,电脑与电脑之间已形成各种网络。由个人电脑连成地区电脑网(LAN),由地区电脑网再扩展到广域地区电脑网(WAN),整个世界已完全笼罩在电脑的天罗地网中”,“利用电脑掌握天下资料,再进而运思谋篇,将是今后诗人写诗的创造方式”,“二十一世纪的汉诗,将在国际网路上演出人间的千姿万态,以其不断变幻的图像,向世间芸芸众生昭示:诗存在于种种华丽庄严的形象中,而诸行无常,一切存在都像电脑网路上的影像,莫不瞬间随即幻灭”。(3)尽管这位学者所预言的诗歌的“千姿万态”尚未真正出现,尽管对网络诗歌景观的性质评定和前途预测仍在进行之中,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网络对诗歌写作的全面介入、网络上诗歌活动的迅猛发展,却是有目共睹的。正因为如此,有论者认为,“只有认清网络给中国新诗所带来的创作生机以及造成的困扰与局限,我们才能深入认识到新诗在新世纪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和创作前景。”充满自由性、开放性、便捷性与可容性的网络世界,为诗人们敞开心扉、宣泄情绪创设了极为有利的技术环境。不少诗人在这里频繁出入,发帖回帖,通过诗歌与人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4)“他们的写作更多是基于一种生命力的驱使,一种自我实现的渴望,一种无法控制的率性而为。”(5)

互联网环境中的新世纪诗歌在创作、阅读与诗学意义上,都对20世纪中国新诗的美学规范进行了较大的冲击、改写甚至颠覆,因此,要想更准确地认识新世纪诗歌的庐山真面目,我们必须建构一种新型的诗学范式,这就是“网络诗学”。新建的网络诗学,要求我们对互联网语境下诗歌的艺术本质、表现形态、文本特征、传播方式、鉴赏策略以及诗与世界的意义关系等方面加以系统地研究和阐发,作出一些新的定位。目前看来,建构网络诗学可能将是新世纪诗歌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意义非凡的理论课题。(6)值得高兴的是,自杜国清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网络诗歌的研究中,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网络诗歌”为主题词进行搜索,自1999年至2013年5月间,就有235篇论文谈论网络诗歌,其中还不乏硕士和博士论文,这些论文围绕网络诗歌的发展、传播与接受、文本特征、语言特色、审美特征以及与传统诗歌的关系、与后现代文化的关系等诸方面进行了阐释,初步搭建了网络诗学的理论框架,为今后网络诗歌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4.黄鸣奋出版《电脑艺术学》

1998年6月,黄鸣奋的《电脑艺术学》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作者认为,电脑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形态,冲击着似乎天经地义的艺术观念,在造就一批艺术新人的同时,动摇着传统艺术的根基。所有这一切,都呼唤着人们对电脑与艺术关系的关注,为新艺术和新的艺术理论催生。该书为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艺术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点评: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建构

黄鸣奋是我国最早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的学者,他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起步至今,已在该领域发表论文过百篇,出版著作10余部。其研究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其一,1996—2000年,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的理论探索。1997年发表论文《电脑艺术学刍议》,1998年出版专著《电脑艺术学》(学林出版社),这部书是国内该领域第一部专著,它系统考察了计算机与艺术之间相互渗透的意义。此后,为了弄清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又将研究范围扩大到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电子媒体与艺术的关系,出版了《电子艺术学》(科学出版社,1999)等成果。当时全国的同类研究甚少,学术界有许多人对数字媒体艺术不理解,甚至对其是否值得研究表示怀疑。

其二,2000—2005年,数码媒体艺术理论建构的推进。在这一阶段,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逐渐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以此为背景,黄鸣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超文本之兴:信息科技与文学变革》(2000—2002)、《因特网与艺术发展》(2003—2005),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信息革命与我国文艺理论建设》(1998—2000)、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数码媒体与文艺学创新》(2003—2004)。他以传播学为参照系,系统分析了网络媒体的兴起对于传统艺术观念的冲击,出版了专著《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考察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艺术价值及理论意义,出版了专著《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考察虚拟环境中人及智能体活动的艺术特性,出版了专著《数码戏剧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现阶段的网络艺术与19世纪以来包括电报艺术、传真艺术、电话艺术、慢扫描电视艺术等在内的电信艺术的联系,出版了专著《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对信息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艺术进行形态学分类,出版了专著《数码艺术学》(学林出版社,2004)。

其三,2005年至今,追踪世界学术前沿与关注本国艺术产业并重。在这一阶段,出版专著《互联网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除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索外,还加强了与数码媒体艺术有关的产业研究,2008年出版了《互联网艺术产业》(学林出版社),将关注点扩展到经济领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系统考察互联网对宏观意义上的艺术产业的运营、规范、管理、前景等问题。2009年出版了《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学林出版社),2010年出版《新媒体与泛动画产业的文化思考》(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了一套6卷本的《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学林出版社)(7)。

电脑即使算不上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明,也是20世纪首屈一指的发明。它为影视增添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特技镜头,使诗文书画插上了多媒体的翅膀,给音乐艺术配上了绚丽多彩的图像……电脑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形态,冲击着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艺术观念,在造就一批批艺术新人的同时,动摇着传统艺术的根基……所有这一切,都呼唤着人们对电脑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关注。黄鸣奋在这一领域执着耕耘十余载,乐此不彼,锲而不舍。其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早。当人们普遍对此领域尚不甚了解甚至还持有怀疑态度的时候,他就敏锐地嗅到了其中巨大的研究价值,毅然投身其中,笔耕不辍。而当人们热心于此的时候,他已然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于同行,先发优势非常明显;第二,成果多。10年多的时间就出版了10余部著作,发表了百多篇论文,其成果不可谓不丰。第三,视野宽。从最早的电脑艺术学,到电子艺术学,再到数码媒体艺术理论,到今天的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以及艺术产业,其研究视野愈益拓展,已经远非网络文学或网络艺术所能概括。黄鸣奋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建构起了当下数码媒体艺术理论。当然,严格地说,黄鸣奋的研究也具有某些不足,比如偏重于技术层面,不是纯粹的文学研究;语言晦涩难懂,有些时候不知所云;著述大都篇幅较大,文辞冗长,等等,也常为人所诟病。但瑕不掩瑜,在我国数字艺术理论领域,黄鸣奋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75.欧阳友权等出版《网络文学论纲》

2003年4月,欧阳友权等著的《网络文学论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从基本学理上系统研究网络文学的学术专著。全书从一个较高的学术层面上,对网络文学“元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诠释,实施了对网络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学术性原创。它在问题设定和原理建构上所作的拓新式努力,进一步拉开了网络文学研究这一新领域的学术帷幕,并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应该说,从文学基本理论的学理原点上研究网络文学,无论是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文学,还是对网络文学自身的健康发展,抑或是对网络文学理论的创造性建构,都是一件意义深远而又十分紧迫的事情。

点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在网络文学发展初期,对于网络文学这一新鲜事物,赞扬者有之,斥责者有之,或捧之上天,或贬之入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客观、辩证、科学、全面地对网络文学现象进行透视,将网络文学链接到理性反思和学理阐释上就显得很有必要。2003年,欧阳友权等集体撰写的《网络文学论纲》无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对网络文学进行学理研究的范例,为当时甚至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积极的启示。

启示一,网络文学研究应坚守文学视角。网络文学的问题,既是一个文学问题,同时更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网络首先是一种信息传播技术,文学仅仅是其传播的一种内容而已。因此,在网络文学研究中从技术层面切入者也不乏其人。而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则始终坚守文学性的视角,将网络文学的兴起、发展以及对文学创作、传播、阅读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变化置于文学研究的范围内,关注这一文学新类的人文性、文学性和审美性层面。在他看来,“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但它的艺术命意是超越技术的”。因此,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必须是研究网络语境下的文学,而非文学视角下的网络技术。这一理念确保了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论纲》及其后来的诸多网络文学成果是一种纯正的文艺学研究,有效地参与了数字化语境下的文艺学的建构。

启示二,网络文学研究应注重学理探究。今天,网络文学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了不少堪称经典的作品,逐步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审美蕴含。但在欧阳友权出版《网络文学论纲》的2003年前后,大陆网络文学尚处于草创期,由网络技术引发的各种文学现象只是初露端倪尚有待继续发展,许多“网”上作品还是非常稚嫩、粗糙、苍白与良莠不齐,因此,当时初起的网络文学研究大都是流于现象的描述,少有学理的探究,研究者也不知道该如何进入网络文学的学理研究。而《网络文学论纲》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网络文学的著作,就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学术层面上,对网络文学的一些“元问题”作出自己的诠释,“在廓清互联网时代文学生态的基础上,深入考辨了网络文学的文化逻辑、人文内涵、意义模式、存在样态、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最后,还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对策作了省思和前瞻”。这种具有原创性的学理研究,无疑很好地开启了日后网络文学研究的新型理论模式。

启示三,网络文学研究应切入文学现场。综观时下的网络文学研究就会发现,宏观研究较多,具体文本的分析偏少。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多是网络文学存在的合法性问题、网络文学的特征问题、网络文学创作的缺陷问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问题等,而很少深入网络文学现场去阅读具体文本,关注媒介变迁。值得肯定的是,欧阳友权等在《网络文学论纲》的写作中就已经很注重切入网络文学的创作现场了,那时候网络文学鱼龙混杂,经典的作家和文本不多,但他在论述理论问题时能够自觉地结合当时已经成名的网络作家痞子蔡、宁财神、李寻欢、安妮宝贝、邢育森及其作品,使论述不至于空对空。欧阳友权从90年代末开始就坚持每天阅读网络小说,这种习惯使他能够时刻跟进网络文学创作,在自己的理论研究中始终与鲜活、丰富的网络文学实践贴合在一起。这对我们当下的一些网络文学研究来说应该是不无借鉴意义的。

要之,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论纲》在网络文学研究史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仅是开创了一种网络文学研究的全新范式,更是树立了一种网络文学研究的学理精神。

76.我国第一套网络文学研究丛书出版

2004年5月,中南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出版了我国第一套网络文学研究丛书——“网络文学教授论丛”(1套5本),包括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本体论》、聂庆璞的《网络叙事学》、蓝爱国、何学威的《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谭德晶的《网络文学批评论》和杨林的《网络文学禅意论》等,丛书由欧阳友权主编。

点评:

携手的力量

凡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中南大学文学院有一个网络文学研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十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2人。该基地自2002年组建成立以来,在负责人欧阳友权的带领下抱团作战,携手并进,已出版网络文学研究理论专著30部,获得相关国家社科基金课题7项,教育部规划课题6项,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2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网络文学研究论文200余篇,获文学界的全国最高奖——“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在我国文学研究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在这一领域创新了多个“第一”:第一个网络文学研究机构、第一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网络文学课题、第一个获得教育部网络文学规划项目、在互联网上创办了第一个汉语“网络文化批评”网站、第一个主办全国网络文学学术研讨会等,被学界誉为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重镇。

2004年5月,该团队出版的我国第一套网络文学研究丛书——“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该研究团队的第一次亮相。丛书“通过对网络传播媒体与文学的相互关系的历史考察,阐释文化生态环境在具体演变过程中的逻辑关系,观照网络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生态的依据,并进一步建构相应的理论体系”(8),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2007年12月,该团队又向学界奉献了“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1套6本,包括杨雨的《网络诗歌论》,苏晓芳的《网络小说论》,李星辉的《网络文学语言论》,欧阳文风、王晓生的《博客文学论》,蓝爱国的《网络恶搞文化》,柏定国的《网络传播与文学》),这套“新视野丛书”的学术定位更为切近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现实,选题标准具有更鲜明的学院派色彩,学科建构意识相当明确。在新兴学科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学术范式的确立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其中关于“恶搞”与“博客”的论著,堪称“破冰”之作。(9)2010年,该团队的“新媒体文学丛书”(6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包括欧阳文风的《短信文学论》、禹建湘的《网络文学产业论》、曾繁亭的《网络写手论》、苏晓芳的《网络与新世纪文学》、聂庆璞的《网络小说名篇解读》和欧阳友权的《数字媒介的文艺转型》,这是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出版的第三套理论丛书,“以建设性的学术立场和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从价值理性上探寻新媒体文学的人文审美的必要与可能,让平理若衡的学术之思切入现实感应的历史脉动,以避免把‘人文中的科技’弄成‘科技化的人文’”(10)。这几套丛书以及其他相关网络文学著作的出版,无疑进一步奠定了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在该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现在,该团队正在着手清理网络文学发展20年来的各种史料,已启动“网络文学信息数据库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其中《网络文学辞典》已于2012年出版,《网络文学编年史》的编撰工作也已完成,第四套丛书“网络文学100丛书”也即将付梓(一套7本,包括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评论100》,欧阳文风的《网络文学大事件100》,曾繁亭的《网络文学名篇100》,聂茂的《名作家博客100》,禹建湘的《网络文学关键词100》,聂庆璞的《网络写手名家100》,纪海龙的《网络文学网站100》)。

从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学术研究还必须团队协同。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折不断。团队合作,携手并进,其利断金。放眼全国,近年来也涌现出不少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学者,而由于大部分都是孤军奋战,虽然也非常努力,成果亦不少,但其影响终究是有限的。

77.首届全国短信文学研讨会举行

2005年10月13日,全国首届短信文学研讨会在海口E拇指文学艺术网拉开帷幕。此次研讨会汇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专题讨论,旨在多角度探讨短信文学、手机文化,为短信文学发展献计献策,增强大众对短信文学的认知,激发人们创作激情和提高创作水平,推动短信文学的平民化发展。两小时的虚拟会议中,共收到全国网友600多个帖子,在线浏览人次逾40万。另有两千多人在E拇指网申请注册手机文联会员。

点评:

会诊短信文学

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E拇指文学艺术网、《天涯》杂志社和海南在线“天涯社区”共同筹办的“首届全国短信文学研讨会”采取网上虚拟研讨和现场会议研讨相结合的方式,2005年10月13日、11月3日和11月23日举行,主办方相继邀请了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家吴亮、于坚和伊沙、评论家谢有顺和朱大可、网络作家慕容雪村和春树、网络明星以及历届短信文学大赛的获奖作者布衣和张绍民等与广大网友进行3次在线的互动交流,共同为短信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

2003年可以视为我国短信文学元年,主流文学界开始认可手机短信文学这种新形式。2004年,我国首部短信小说《城外》诞生;2004年6月,海南移动通信公司和《天涯》杂志、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举办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2005年1月,海南在线“天涯社区”发起第二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随着两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的举办,短信文学不断引发了全国各家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讨论热潮。但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存在议题单一、互动性弱的缺点,没有形成集中讨论的互动态势,无法十分有效地实现短信文学发展的总结和提升。因此,在短信文学发展方兴未艾之时,对短信文学的发展进行集中而深入的研讨,成为一种非常迫切的现实需求。首届全国短信文学研讨会顺应时势,借助网络和现场相结合的两个平台,汇集各方人士进行专题式的讨论,多角度地深入探讨短信文学,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短信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短短十年,短信文学已经迅速成长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新型文学样式,成为文学创作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文学领域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力量。但是,从文学的审美本质来看,短信文学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诸如诗性的缺失、思想的浅薄、过度的商业化运作等,被人称为文学的快餐,因此,短信文学的未来该如何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学的精神品质,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示汉语的美感和神韵,尚需更多的研究者与创作者来共同探索。此次研讨会汇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专题讨论,集思广益,集体会诊,多角度地探讨短信文学和手机文化,系统而理性地审视了短信文学发展的现状与价值,必将导引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了解、关心和热爱短信文学,从而引导短信文学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推动短信文学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78.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召开

2007年1月12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全国研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的第一次盛会。在这次研讨会上,参会代表从网络文学发展形势、网络原创作品产业前景、文学网站如何加强与出版机构交流合作等层面,探讨了我国网络原创作品产业的战略合作和发展之路。

点评:

出版社主动求变

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是全国研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的第一次盛会,也是国内文学网站与传统出版机构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方面进行的第一次正式对接。研讨会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出版参考》与幻剑书盟承办,数十家出版社和民营书业公司的代表、部分文学网站的编辑以及相关媒体记者悉数出席了此次盛会。与会代表从网络文学发展现状、网络原创作品出版情况与前景、文学网站和出版机构如何有效地进行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趋势达成共识:一是网络原创作品出版持续增长,市场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特别是以中青年为对象的娱乐性、武侠型小说,以青少年为读者群体的青春类网络原创图书等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流。二是出版机构对图书选稿日趋冷静,压缩同类书、跟风书,择优出版质量较高的网络原创图书,同时也将对网络原创图书出版采取“类型细分市场”策略。三是出版社和原创文学网站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社站联手做包装、推广和销售将成为一种趋势。四是网络原创作品低俗倾向有所抬头,好的、适合出版的作品不多,绝大多数作品文学性太差。这些问题应该引起业界的注意。(11)

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的召开,一方面反映了网络原创作品对大众生活的持续关注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兴趣。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概念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现着某种新的生活、精神或行为方式。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方式将对越来越多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形成一种持久的社会文化思潮。另一方面,反映了传统出版机构在寻求新变。网络文学在最初出现的时候,其接受大多局限在互联网上,传统出版社对网络文学作品存在一定的偏见,从而刻意回避。随着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出于网络文学发展的现实压迫,传统出版社不得不关注网络文学。在深入了解网络文学的基础上,传统出版社意识到网络文学出版资源与市场价值的巨大潜力,纷纷介入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版。在传统图书的发行与销售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谁最先成功地参与网络原创作品出版,将决定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社力图与国内著名文学网站结成战略联盟伙伴,谋求更优质的网络原创作品。

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的召开清晰地表征了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的对接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但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的结合将会对网络文学产生什么影响,这是目前网络文学发展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文学网站与出版机构的合作使得网络作者可以依托网络进入传统主流出版渠道。为了符合传统出版的需要,网络文学创作可能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网络文学作品天马行空、狂放不羁的奇思异想是否会有所规范;网络写作是否也会经过预先规划、有明确的创作目标;与商业出版的结合,网络文学那些曾经引以为自豪的革命性与挑战性将如何体现;伴随着规则的制约,网络文学还会不会一如既往地给这个时代的文化增加新颖的创造性元素。

79.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举行

2007年12月1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出席并讲话。为了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大会宣布成立了“中国网络文学促进委员会”,拟在以下5个方面开展工作:出版发行《中国网络文学年鉴》;推动网络文学批评;组织网络文学评选;整合网络文学资源,加强网站与传统文学期刊的合作;保护网络文学工作者权益。峰会向网络文学界和社会发出了《倡议书》。

点评:

网络文学“促进”会

“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是中国作协首度为网络文学举办的研讨峰会。本次峰会以“建立网络文学交流合作平台、研讨网络文学现实前瞻课题、创设网络文学自律维权机制、促进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为主旨,就中国网络文学现状及发展趋势、专业化文学网站商业化运作模式、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互通互动以及行业自律、有序管理、权益维护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研讨,成立了“中国网络文学促进委员会”。

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表征网络文学的发展不仅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而且也引起了主流文学界的重视。通过此次研讨峰会的召开,文学界力图实现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内在交流,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在会上指出,所谓“结绳时代”“甲骨时代”“钟鼎时代”,乃至“网络时代”,已经成为人类不同文化时代的标志。网络文学,由于它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美学特征,成为网络文化冲击波中最为强劲的浪头。网络文学的冲击力表现在如下几点:第一,超强的传播能力;第二,无门槛的发表自由,充足丰沛的创作资源;第三,特有的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性交流,大大增强了创作的民主性;第四,独具特色的语言;第五,网络将使知识产权保护面对新的难题。(12)但此次峰会也重点讨论了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文学性不足。很多作品与现实社会存在隔膜感;作品结构创新不足;人物性格过于模式化,从而在塑造人物时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缺乏深入的分析与展示;文字表达不够精炼,注水过多等。其二,功利性的过份介入。利益的驱动导致网络文学创作过度依赖于点击率,从而在审美品质的锤炼上有所疏忽。与会代表说:“目前网络文学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而是否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网络文学是否能带来第三次高潮以及这第三次高潮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13)当然,大家也认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不同特点,不能机械地照搬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而应当在坚持文学审美本质的前提下,寻找和发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不同,形成新的适应网络文学自身特点的审美评价标准与体系。

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当前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此次峰会还集中探讨了网络文学创作者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大家普遍认为,网络文学的大多数作者在权益保护方面缺乏自觉意识,作者与传统出版机构也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吁请网络文学作者应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全社会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沈仁干认为,“在网上发表作品,与在出版社出书、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一样,都受国家版权法律保护,未经允许,不能随意转载,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要知道自己去保护这种权利。另一方面,作为创作者,也要自律。由于网上创作的影响远超过传统媒介,网络作者更要为社会提供优质健康的作品。”(14)

要之,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的召开,使文学界能够正视与总结网络文学发展的现状,从而有效地推进与规范网络文学创作、增强网络文学发展的活力,切实维护网站、作者、读者合法权益,共同打击侵犯版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为网络文学发展的新高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次真正的富有成效的网络文学“促进”会议。

80.《网络文学评论》创刊发行

2011年10月,中国第一家权威的网络文学批评杂志《网络文学评论》创刊发行。该刊通过联合评论家、作家、学者、媒体和网络作者,针对国内、省内的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化的动态、热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艺术鉴赏和理论研讨。杂志同时推出印刷版和电子版,希望在文化品位和读者接纳度两方面取得较好平衡,争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和群众文化娱乐消费的一个新的风向标。

点评:

专业刊物的担当

2011年12月13日,“广东网络文学十年精品回顾”峰会暨广东网络文学院授牌和《网络文学评论》首发仪式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崎嵘,各大网站负责人、编辑、文学评论家、网络作家、广东作协作家代表等近两百人与会。《网络文学评论》的出版标志着网络文学研究有了专门的专业刊物。

《网络文学评论》刊物的创刊,基于网络文学飞速发展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10余年中,网络文学作品数量远远超越当代文学纸质作品60年的总和。互联网上拥有中文文学网站数千家,每年诞生20万余部小说,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发展。“网络制造”的类型化小说占据了文学图书总量的近一半,占据畅销书榜的半数以上。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共有5.91亿,文学网民2.48亿,网民的网络文学使用率高达42.1%。全国文学网站签约作者超过100万,网络业余作者超过1000万。网络媒介在中国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新型文学载体,网络文学也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文学方面的批评和研究,特别是开辟一个专门的研究阵地,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作为第一个研究网络文学的专业刊物,《网络文学评论》应该具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首先,它应该成为一个网络文学的理论高地,广泛联合评论家、作家、学者、媒体和网络作者等各路人马,针对我国网络文学、网络文化发展中不断涌现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论研讨,贴近网络文学的创作实践,逐步推动网络文学批评的完善,特别是建构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批评标准,从而逐渐建构起一套系统的网络文学批评理论。其次,它应该成为网络文学管理和指导的智力库。网络文学创作门槛低,谁都可以信手涂鸦;其创作体量大,内容五花八门;网络侵权现象也日益严重,等等,这些都要求对网络文学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引导,《网络文学评论》作为专业刊物,应该有意识地在这方面组织专家作出深入的思考,为促进中国网络文学健康繁荣发展,为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对新兴大众文化的主动引导地位作贡献。

从目前该刊物所刊发的文章来看,既有对网络文学的整体思考,着眼于反思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分野,也有对具体的网络文学类型进行全方位的美学审视与文化解读,力图从多方面探求与分析网络文学的成因、现状、弊病与出路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论文大多为该领域的名家撰写,具有较大的理论影响力。我们期待它准确定位,苦心经营,立足网络,办出特色,成为一个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品牌。

81.中国作协首次举行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

2012年6月28日,中国作家协会举行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研讨李晓敏的《遍地狼烟》、天下归元的《扶摇皇后》、酒徒的《隋乱》、阿越的《新宋》、杨蓥莹的《凝暮颜》5部网络文学作品。据悉,这是中国作家协会1949年7月13日成立以来第一次举行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

点评:

孤独的写作期待春天

2012年6月28日,中国作家协会举行网络文学作品专题研讨会,这是该协会自1949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崎嵘在会上表示,中国作协举办此次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有三点初衷:一是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受众。若重视文学,必须重视网络文学;若关心文学的未来,必须关注网络文学的发展。二是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亟需大浪淘沙,亟需高人指点,逐步建立符合文学本质、具有网络文学特点的审美评价体系,促使其蓬勃发展,健康成长。三是通过研讨评论,推出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评论家。

评论家梁鸿鹰、欧阳友权、陈福民、白烨、邵燕君、马季等出席了研讨会。他们认为,网络文学阅读方式灵活,借助庞大便利快捷的网络互动媒介,网络文学作者可以将文字的新鲜、灵活、平实、丰富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次参加研讨的5部网络文学作品可读性较强,在题材的把握上也比较到位,这充分说明作为“草根”语境下的网络文学是可以被“高端”读者接受的。与会评论家们同时指出了这5部网络文学作品的不足,主要存在与现实社会有隔膜感、塑造人物时对人物更深的内心世界挖掘不够、文字不够精炼、注水过多等问题。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对网络写手的创作进行了点评,有鼓励,也有叮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在肯定阿越(罗煜)创作带来温暖与光明的同时,希望他不要过度拘泥于求证具体的历史细节,因为这样的行为束缚了创作的手脚。她同时希望网络写手正确看待网络环境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专家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地向年轻的网络写手传授着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则。比如,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网总编辑吴长青指出,文学是面对众人的,不是自己独自欣赏的,自我创作和社会现实需要有效对接。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亦告诫,人物性格的发展与变化要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有足够的铺垫。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于爱成说,人物塑造不能简单化,像机器人一样,这使读者容易成为旁观者,缺乏撼动人心的力量。

网络写手们对这次研讨会也寄予厚望。阿越(罗煜)说:“一种茫然的感觉,无法形容,这个时刻,正是需要倾听的时候。外界的看法,尤其是来自专业人士的批评,应该是我最需要的。”天下归元(卢菁)说,相对于传统作家而言,网络写手要面临很多困扰,诸如同步盗版、隐性侵权、分成平台不透明、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等,所以,对于这样的研讨会,与会的网络写手十分珍惜。尽管当时正是夏季,但在菜刀姓李(李晓敏)看来,召开这次研讨会意味着网络文学也有春天,“而且春天就要到来了”。中文在线互联网总监刘英是酒徒(蒙虎)创作《隋乱》时的网络编辑。他发现网站的需求跟作者的需求是不统一的,网站要求作家用熟悉的技法进行创作,但是作者希望有创作上的扬弃与突破。这之间的博弈使得网络写手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所以他们大多内心孤独,缺少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创作经验的机会。因此,他们其实特别渴望有专业人士介入他们的作品,有人理解他们,认同他们,让他们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82.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会成立

2013年7月26日,由中南大学文学院牵头筹备两年之久的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会在拉萨成立。该研究会是挂靠在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下面的一个二级分会,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国家级学术组织。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教授当选研究会首任会长。会上,欧阳友权教授称中国的网络文学创作已是风生水起,但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仍显薄弱和沉寂,因而网络文学研究亟需“理论突围”。

点评:

扛起网络文学研究的大旗

近年来,网络文学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变了当代文学创作的整体格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统计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在我国5.91亿网民中,文学网民达2.48亿,网民的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2.1%。其中,有超过2000万人上网写作,网站注册写手近200万人,通过文学网站和各类数码接收终端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数日均超过10亿人次。可以说,“网络文学爆棚”现象,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也改写了中国文学的总体面貌和发展格局。在这种的背景下,网络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中南大学文学院建立了目前我国高校最重要的一支专门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学术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其牵头成立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会,对于整合全国网络文学研究资源,推进对网络文学的认识、探讨和引导具有积极意义。

自1998年起,中南大学文学院就组建了网络文学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对网络文学与文化的研究。10多年来,该团队坚持“以特色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把网络文学研究作为新的学术增长点,第一个在全国创办了省级网络文学研究基地,建立了“网络文化批评”网站,先后在这一领域获得了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2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主编网络文学研究丛书4套,出版《网络文学论纲》等近30部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权威学术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网络文学系列论文200多篇,3次获全国文科最高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欧阳友权教授的《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中南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团队不但自身潜心网络文学研究,而且还积极组织网络文学研究同仁参与相关学术活动,2004年至今,先后在长沙、凤凰、拉萨等地举办全国性的网络文学研究会议3次,参会人数达到400多人次,其中2004年6月14日—17日举办的“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被学界认为是“汉语网络文学首次遭遇学院派”,此外,还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湖南省内的网络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2012年6月26日,还牵头成立了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会,开始有组织性地开展网络文学研究。

正如欧阳友权教授所说,现在我国的网络文学创作已是风生水起,但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仍显薄弱和沉寂,因而网络文学研究亟需“理论突围”。一个可喜的现象是,近年来,网络文学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学者从传统文学研究转向网络文学研究,很多研究生也以网络文学作为选题和研究方向,目前全国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学者应该是数以千计,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群体。但由于一直没有成立一个相关的学术组织,因此,研究者们各自为阵,缺乏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研究力量分散,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现状,中南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在2012年成立了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会的基础上,于2013年7月又筹划成立了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会,旨在扛起网络文学研究这面大旗,团结和整合全国的网络文学研究者,抱团取暖,集体发力,共同实现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其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

当然,也必须指出的是,成立一个学术组织并不难,难的是以后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相关学术活动。鉴于中南大学文学院在网络文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会寄予厚望。

注释:

(1)转引自周冰玉:《发展中的美国电子出版物》,《中国出版》1995年第2期。

(2)王周生:《信息时代与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4期。

(3)杜国清:《网路诗学:二十一世纪汉诗展望》,《东南学术》1998年第3期。

(4)张德明:《互联网语境中的新世纪诗歌》,《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吴思敬:《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张德明:《互联网语境中的新世纪诗歌》,《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7)参考百度百科“黄鸣奋”词条,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Cga_TVmiFN_6cJqoTduRfIdE0k4pO8Ixci5jSIHq5sZH2PtXztLRytw9TIPQkY3,2013年8月20日查询。

(8)王岳川:《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前沿探索——评“网络文学教授论丛”》,《云梦学刊》2005年第2期。

(9)陈定家:《把网络文学推向学术前沿》,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05-06/31829.html,2013年8月10日查询。

(10)欧阳友权:《传媒推力与文学魂归》,《新媒体文学丛书》总序。

(11)张捷:《本刊与幻剑书盟联手举办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出版参考》2007年第3期。

(12)陈建功:《网络文学之我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6月11日。

(13)狄蕊红:《网络文学能否迎来第三次高潮》,《华商报》2007年12月5号。

(14)江筱湖:《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召开》,《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12月第6版。

同类推荐
  • 人间海市:长岛

    人间海市:长岛

    长岛县诸岛,古为莱夷之地。秦、汉、晋、隋时期属黄县(现龙口市)。自唐朝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属蓬莱县。1929年,山东省政府设置长山岛行政区,始自蓬莱县划出,直隶山东省。1935年撒区归属蓬莱。1945年第一次解放,成立长山岛特区’隶属北海专区“1947年国民党占领。1949年第二次解放,恢复长山岛特区。1956年建立长岛县。
  • 时代之问

    时代之问

    本书是新华社知名记者对王蒙、冯骥才、余秋雨、陈忠实、王安忆、贾平凹、李敬泽、韩三平、李连杰、郭敬明等不同年龄段的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大型文化访谈实录,全面反映和剖析了我国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热门推荐
  • 千金丫鬟:拒嫁腹黑小王爷

    千金丫鬟:拒嫁腹黑小王爷

    俗话说,一个伟大爱情的开始,总会有一个先耍流氓。一个是转世穿越的千金小丫鬟,一个是位高权重的腹黑小王爷,一次偶然的邂逅,引发之后一连串爆笑故事。看腹黑小王爷如何调教千金小丫鬟,千金小丫鬟又如何由弱变强叫板腹黑小王爷。开头很爆笑,过程很腹黑,带点小虐,结局很温馨。菜鸟一枚,擅写小白,如不喜欢,恳请绕道,更新给力,请勿拍砖!o(∩_∩)o
  • 撕葱侠

    撕葱侠

    朝九晚五的程序猿王聪在一次醉酒之后,机缘巧合被神秘组织选中,通过实验,竟意外获得了强大的战斗力。从此生活开始颠覆,一切的不可思议在他身上开始变成现实:遭遇邪恶组织,变异生物……在追寻实验真相的过程中,也邂逅的诸多红颜知己……
  • 妃常嚣张:腹黑王爷请走开!

    妃常嚣张:腹黑王爷请走开!

    她穿越成沐府废材五小姐,过着米虫般的生活。某日,她爆发了,要挣脱这米虫般的生活。随后如同开了金手指般,什么圣兽,神器,通通都到碗里来。她看着挡住自己去路的男人。“大叔,你想干嘛?”大叔挑挑眉邪魅一笑“想,当然想”。
  • 亿万总裁的巨星老婆

    亿万总裁的巨星老婆

    这是一部女屌丝逆袭成为国际影后的故事。也是一部亿万总裁宠妻无度的故事。*小片段*“叶清熙,你这个狐狸精,沟引了林思扬还不够,还抢了属于我的广告,真是下贱。”二线女星不顾形象,对着叶清熙破口大骂。记者们顿时不淡定了。“请问叶小姐,杨小姐说的话是真的吗?”“叶小姐,你跟SK国际继承人的绯闻是不是真的?”“叶小姐,请问你是不是真的脚踏两条船?”叶清熙真想大吼一声:踏你妹的两条船啊……*某男暴怒。“我不是说了要删掉床戏吗?”经纪人解释。“今天这场只是吻戏而已。”“给我立刻删掉。”“可是…叶小姐已经在拍了。”经纪人浑身发抖。“什么…”某男彻底震怒。竟然敢拍吻戏,好你个叶清熙,真是把你宠翻天了…
  • 地球护卫战

    地球护卫战

    作为被选中之人,王林表示自己只想混吃等死,但为什么麻烦事就是不断呢?还有外星人入侵?于是,为了能继续混吃等死,王林只能无奈地开始了地(妹)球(子)保卫计划...
  • 瑰妃挡道:绝世盛宠傻王爷

    瑰妃挡道:绝世盛宠傻王爷

    【已完本】她是二十一世纪灵媒,不幸穿越到了一枚疯子身上,从此她双眼见鬼,装神弄鬼,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带着小鬼闯天涯。皇后,太子,王爷,大娘,大姐,小妹,想要她的命?哼,放马过来,她有一群鬼兵伺候你,吓死的你屁滚尿流不偿命!什么,她的夫君是个人人嘲笑的傻王爷?傻子夫君被人欺?那个有种的,站出来,她一定将他打的连鬼都做不成!可谁知道当那傻王爷转身一变,变的不傻,试问世上可还有比的上他的绝代风华和才情?答案:没有!当天不怕地不怕,随心所欲的她,寻找自己一世良人,碰上这个腹黑傻王爷,是她征服他?亦是他征服她?
  • 等风停

    等风停

    爱情走了,风停了,可是风真的停了吗,当你结束了一份爱情,风停了吗
  • 人生高起点——美丽生活要则

    人生高起点——美丽生活要则

    具有不同心态的人从窗口同时向天空望去,结果迥异:有人看到的是暗夜和天空中的乌云,而有人看到的却是暗夜里朦朦的月色和云缝里点点的星光。
  • 风吹叶

    风吹叶

    我叫慕枫,作为一个重度宅男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可爱的妹妹,以及一个温柔美丽的未婚妻。这一切在自己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时都全部实现了。是安于现状的幸福?还是寻找回到原先的世界的道路?这一切都随着一张令状而随之改变。
  • 日月神剑之剑灵

    日月神剑之剑灵

    雪域门被八大门派围攻,雪域门掌门让徒弟带着神剑去日月山庄找林庄主,在林庄主的儿子大婚之夜,邪教攻入日月山庄,日月山庄在一夜之间惨遭灭门,林庄主为了保护日月神剑,把自己的儿子和日月神剑一起推下悬崖。从此林庄主的儿子林风走上了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