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就有泉水。旗山很大,山泉水也就很多,不敢说随处而见,至少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往往都能发现。
山泉水很腼腆。它不张扬,不外露,静悄悄躲在岩缝中、崖壁下、草丛里……
山泉水很柔弱,柔弱得让人怜惜。它既没有江水的汹涌、河水的湍急、溪水的奔流,甚至也没有细小的山涧水那样涓涓流淌。它只在崖壁轻轻滑动,顺着崖壁滑到底部,化为点点水珠,滴到杂草中,又不见了身影。它或者从岩石间的一点缝隙露出,一滴、一滴、又一滴地悄然汇集,然后用自己的团队力量艰难地冲出一条细细的路径。在路径的尽头拼尽全力冲击出一点碗大的土坑,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它更多的是躲在树根、草底,好像弱者需要依靠壮汉的呵护,只有拨开根须、掀起草皮才能找到它的踪影……
山泉水又很坚强。再热的太阳烘烤大地,再强的阳光照射石崖,可以把石崖晒热,可以把石块烤烫,却没能把那一片薄薄的水迹烤干。假如老天爷忘了降雨,山外的田园饥渴难耐,“抗旱大军”日夜劳作,池塘、小河的水面迅速下降时,大山里的草皮和树根下,却会依然隐藏着它的细小的身躯。假如发生变故,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好不容易开拓出的路径和住所被堵塞或者填埋,它还会顽强地、不屈不饶地甚至前仆后继地拼命冲击,直到让自己柔弱的力量获得最终的胜利……
山泉水也有力量。它的力量潜伏在柔弱的外表之下、寄寓在坚强的特质之间。我看到过从一块岩石滴落的几滴山泉水,居然已经把承接水滴的另一块坚硬的岩石滴出了拳头大的深坑,让人不得不相信真的能够“水滴石穿”!
山泉水很甜。在进山砍柴的日子,每每放下柴担休息时,我都会或从崖壁下、或从岩缝中掏几把山泉水解渴。口干舌燥时,猛一吮到山泉水,就有一种特别的清甜;哪怕解过渴,再慢慢吮吸着,品尝着,还仍然可以感受到口中余甘不减。
山泉水具有谦虚的品行和博大的襟怀。它不停地滴落着,不停地前行着,永远不知歇息。永远没有抱怨,正是它造就了溪流、造就了江河、造就了大海。溪流却会溅起欢乐的浪花,流淌出几步欢畅的舞步,有时还会跌宕起落;江河会暴怒、会碰撞、会彰显自己势不可挡的雄心和伟力;大海更是波涛汹涌,吼声如雷,气势澎湃。而山泉水呢?它始终平平淡淡,始终淡定从容,没人见它骄傲过、宣泄过、张扬过,最多只偶然听到如丝如缕般轻微的“叮冬”响,看见在阳光映照下闪过星星点点的晶莹透亮。
山泉水特别善待乡里人,知道劳动者的辛苦,知道劳动者挥洒汗水后需要补充水分,知道劳动者口渴的苦楚,所以乐于奉献。它不需要过滤,不需要消毒,不需要蒸煮,坦然自如地让人随意汲取,而且方便得几乎就陪伴在身边。不管是在砍柴火的山坡间,还是在挑柴担的山路上,只要往周边细看,总能发现它正毫不吝啬地等待奉献。因此,进山的劳动者离不开山泉水,进山的劳动者熟悉山泉水,进山劳动过的人们都会永远热爱、感激山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