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陵区全面实施“法务网格工程”的情况
西陵区司法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全市社会管理“一本三化”服务新体系为依托,以满足群众基本法律事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司法行政服务职能延伸到基层为落脚点,采取五项措施全面推进“法务网格工程”实施,在西陵、学院、云集等三个街道实现了全覆盖,法务“四进”网格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迎接了14批次的领导视察、专家调研和外地学习考察,得到了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和社会广泛好评。“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情况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保障到位。2012年初,西陵区委、区政府将“法务网格工程”列为2012年督办的重点工作,并纳入年终考核项目管理。2012年5月8日,西陵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区创新办批转〈西陵区司法行政系统“法务网格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督导全区各单位和部门认真贯彻执行。2012年5月14日,西陵区司法局组织各试点街道和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召开“法务网格工程”试点工作推进会,西陵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对实施“法务网格工程”的工作措施和推进步骤进行了安排部署。西陵区创新办为西陵区司法局预算了“法务网格工程”工作专项经费五万元。
二是健全机制,规范运行。载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西陵区司法局完善了《法务指导中心工作职责》、《法务指导中心工作流程图》、《法务指导中心组织网络图》等制度,并统一制作上墙。为社区法务工作站制作了法务需求调查表,编制了《社区网格法务联络员名册》台账;给每一名法务联络员配备了《日常工作记录手册》,以表格化的方式记载了居民预约法律服务、申请法律援助的情况,同时也以台账的形式反映了网格内简单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接受监管关爱等情况,确保法务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法务工作站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分析研判法务联络员上报的法律事务需求信息,针对疑难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加强跟踪督办和信息反馈。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街道法务指导中心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法律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安排法务联络员参加法律知识学习,对其开展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等工作进行规范指导。2012年7月25日、26日,西陵区司法局组织全区各街道(乡)、开发区分管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和各社区(村)骨干100余人,进行了为期2天的基层法律实务集中培训。培训会传达了市司法局“法务网格工程”现场会精神,邀请市司法局业务部门负责人作专题辅导,区司法局长在全区深入推进“法务网格工程”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四是加强考核,落实责任。实行奖惩机制,层层考评、层层负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街道办事处将司法行政“法务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和工作成效纳入对社区《千分制考核细则》,考核分值占司法所对社区考核分值的23.3%。社区法务工作站每月对法务联络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实行统一检查、统一考评,考核成绩纳入对网格员全年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奖惩兑现。
至2012年10月底,西陵区在西陵、云集、学院3个街办41个社区共组建了“五支队伍”。其中,人民调解员队伍660名、法律服务专业人员队伍103名、法制宣传员队伍664名、特殊人群关照员队伍68名和法律援助协办员队伍134名。法务工作站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588件,调解成功583件;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5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8000份,参加人数17000人;提供法律咨询135人次,提供公证预约服务3人次,代办法律援助20件;为40名社区矫正人员和25名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帮助安置就业25名,落实困难就济55名,申请办理低保60名,有效搭建了“零距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需求,近距离防范重新违法犯罪,第一时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为民服务大舞台。
二、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全面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分析
在“法务网格工程”全面实施阶段,宜昌市各区县根据宜昌市总体工作安排,各区县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夯实基层基础,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法务网格工程”工作机制,其主要工作内容为:
(一)完善网络、健全机制,“法务网格工程”深入实施
进一步完善“三级平台”组织网络,规范法务网格工作流程,健全法务网格工作制度,确保“法务网格工程”规范、协调、常态化运行。根据全市“法务网格工程”方案的总体要求,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法务工作“三项机制”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伍家岗区司法局严格按照市司法局的统一要求,建立法务指导中心、法务工作站、法务网格三级平台,在没有实行网格化管理的行政村,法务网格按100~150户进行合理划分,指定司法行政干部管理指导,确保“法务网格工程”不漏一户。长阳县司法局创建了“金字塔”管理机制,即指导中心、工作站、网格员、居民户依次推进,层层管理,建立三级平台管理机制、法务信息综合支撑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全面推进“法务网格工程”。远安县积极与县政法委联系,争取将“法务网格工程”与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使“法务网格工程”融入全县社会管理网格之中。
(二)强化措施,督促落实,促进“法务网格工程”长效发展
为全面深化“法务网格工程”,提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市司法局制定下发了《宜昌市司法局开展“百优法务联络员”、“百优法务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法务网格”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法务网格工作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法务网格工作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宜昌市司法局将“法务网格工程”建设纳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年度考核体系并作为各地评选先进司法所和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的必备条件,积极组织开展法务工作站建设示范点创建。宜昌市司法局集中开展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检查。通过检查考核,进一步敦促各地加强“法务网格工程”规范化建设和健全完善法务网格管理体制机制。当阳市司法局开展了“法务网格工程”工作“1+3”竞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评选表彰示范法务指导中心,示范法务工作站和示范法务网格员。通过示范评比活动将“法务网格工程”不断引向深入。枝江市司法局制定了“法务网格工程”单项工作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标准,将其与相关责任人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绩效考核奖挂钩,强化责任落实,促进长效发展。
(三)注重规范、强化培训,全面提升法务工作队伍综合素质
宜昌市司法局制定了《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工作细则》,对“法务网格工程”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流程、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工作台账档案等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法务指导中心”和“法务工作站”规范运行,不仅要做到“五有”(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公章、有宣传栏),“四落实”(组织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两上墙”(工作职责上墙、工作流程上墙),“一台账”(内容包括: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日常工作登记),还要实现“六统一”(统一标牌、统一机构、统一职责、统一流程、统一制度、统一台账),同时保证法务网格的各项工作标准规范。如网格法律服务专业人员要有选拔确认公示、定位递补规则、服务质量标准、奖励处罚制度;人民调解工作要有定性要求、定量指标、定期考核、定额奖励、定时通报;对特殊人员要有具体的教育、管理、矫治、帮扶措施;法制宣传要有阵地建设、宣传内容、活动方式、信息上报、成果展示等。市司法局向市创新办提交了《宜昌市社区网格管理员应知应会法律专业知识》,由市创新办统一下发到街道法务指导中心、社区法务工作站和网格管理员手中,变部门工作为党委、政府的重心工作,不断提高社区网格管理员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更好地、更加规范地服务社区居民。
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法务工作队伍,2013年上半年,市司法局分期分批组织开展了全市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员等法务专业人员集中教育培训,全市989名法务专业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大规模组织法务工作队伍集中培训,广大法务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了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的紧迫感,提升了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意识,开阔了拓展业务的新思路,为推进“法务网格工程”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夷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远安县等地按照市司法局《关于加强全市法务工作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以考促训、以奖激训等方式,分级分层次对法务指导中心主任、法务工作站长、法务联络员进行培训,提高了法务工作队伍政治业务素质。
(四)加强调研、推广经验,提升“法务网格工程”的影响力
为树立“法务网格工程”品牌,市司法局制作了“法务网格工程”宣传片、编制了《“法务网格工程”宣传手册》,扩大宣传范围,提升“法务网格工程”知名度。同时,利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湖北省人民调解工作规定》修订工作专题调研以及“人民调解社区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发现和培育典型,切实加强“法务网格工程”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
三、“法务网格工程”全面实施阶段取得的成效
宜昌市通过建立以“法务网格”为基础的信息化、扁平化、人性化的社会管理服务新体系,将法治建设工作的触角有效延伸至社会基本自治单元,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法务需求,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真正实现了“法治社会群众共建、法治成果群众共享”,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共建立法务指导中心109个、法务工作站1601个、法务网格11757个,明确法务联络员11757人,组织法务工作者39043名,实现了“法务网格”城乡“全覆盖”。有关各区县在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详细情况参见2012年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推进情况统计表和宜昌市2013年1月全市法务网格工程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情况统计表。
2012年,全市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572件,调解成功率达97%。共开展法制宣传889场次、法制文艺演出98场次,发放普法书籍278万册、资料230万份;共提供法律咨询14571人次,公证服务14029人次,司法鉴定事项5367件;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49件、事项19515件,为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7147万元。共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培训748人次,帮助安排就业178名,落实困难救济1484名、办理低保199名,帮助他们重树信心、顺利融入社会。
2013年上半年,全市13个区县的各级法务机构按照宜昌市司法局的统一安排,认真落实四进网格,各方力量密切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区县2013年1—4月和6月的成效分别参见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情况汇总表(2013.1—2013.6)等统计表。排查受理矛盾纠纷11142件,调解成功10777件,调解成功率97%;开展法制宣传2654场次,提供法律咨询11146人次,提供公证预约服务506人次,代办法律援助案件320件,为2018名社区矫正人员和2826名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帮助安排就业264名,落实困难救济292名,申请办理低保125名,为构建“法治宜昌”、建设“平安宜昌”做出了积极贡献。宜昌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务网格工程”被评为宜昌市政法系统第二届“十佳政法工作品牌”。
由此可知,“法务网格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从理论上讲,这实际上是我国国家权力在部分基层领域退出后,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矛盾,国家权力重返基层部分领域的一种方式。之所以出现国家权力重返部分基层领域,是因为我国单位社会逐渐走向解体后,数以亿计的非正规就业人群由于没有了传统意义的“单位”作为依靠而出现了原子化状态,这一状态使得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遇到困难,在刚性稳定的思维下,面对数以亿计处于原子化状态的人群,政府无法及时掌握动态,也难以满足其纷繁复杂的法务诉求。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为政府提供了权力渗透到基层,及时掌握基层动态提供了切入点,有利于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该工程为老百姓实现低成本的权利救济提供了制度化的渠道。所以能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基层普通百姓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