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0900000011

第11章 学习策略的体系(7)

(十八)创新学习策略

1.创新学习的含义

什么是创新学习,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林崇德先生认为,创新学习是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其主要特点是综合。[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龚春燕研究员认为,创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进而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方式。[龚春燕.创新学习的策略与实施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4(4).]创新学习就是把创新的方法寓于学习过程中,实现以创新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龚春燕.创新学习再认识——写在创新学习研究十周年[J].人民教育,2007(22).]

学者吴小鸥认为,创新学习是指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习者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实质是一种非线性学习,是一个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向不断地再定义、再调整的过程,其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它伴随着中断或跃迁、混沌与有序的相生共存,以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发散思维、活跃的灵感为基本因素,以面向未知、追求真理为己任,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首先,大学生创新学习面对的是复杂系统的各个方面,在借助联想形成认知结构超文本链接中产生无穷多分叉现象。其次,大学生创新学习需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和加工,在自主探索与自主发现中经历混沌过程。再次,大学生创新学习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在知识发现与生长“突现”时走向“无蔽”与“自由”。[吴小鸥.非线性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实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2).]

长江大学刘昌明教授认为,创新学习是在具体的情境条件下,以学习者的自主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旨的自主生成的社会交往活动。创新学习的本质是自主生成。创新学习的实践模式主要有三种:以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创新性学习模式,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创新性学习模式,以主题探究为特征的创新性学习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是实践的产物,既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也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学习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是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无论是学习现成知识,还是探索未知的领域,学习者都处于一种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大胆创新的进程之中。就是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也不拘泥书本,不依循常规,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定理;而是从实际出发,以已有的科学知识为基础,进行大胆的质疑、释疑,把现成的知识当做未知领域去探索,勇敢地发表己见,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创造出新途径、新方法、新理论,得出新的结论,总结新的经验,揭示新的规律。[刘昌明.创新学习的实质与特征再探[J].石油教育,2008(1).]

林忠仁先生认为,创新学习是指学习主体在创新思维的支配下,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获取新知识,提出新观点,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自身知、能、情、意、行全面发展,有效地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学习方式。[林忠仁.新课程与创新学习[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4.]

唐鹏里、林明先生认为,所谓创新学习,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取向的学习。传统的学习重视知识的继承、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中心;而创新学习在重视继承和积累知识的同时,强调对知识的突破和面向未来的创新,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创新学习强调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的意识、思维、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学生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求新求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和运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唐鹏里,林明.创新学习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谭小林先生认为,所谓自主创新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构建,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发展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的学习活动。[谭小林.课堂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0(3).]

刘智运先生认为,创新性学习是指一个人既能认真地学习前人留下来的知识而又不受这些知识的约束,敢于另辟蹊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接受知识时,能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去思考和发现;在解决问题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力图提出有新意的甚至是创新的见解和方法。创新性学习是从个人的学习活动来考察的,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或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不同于教师或书本上所讲的推导过程和思维过程;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上,有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得出与前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相对于全社会来讲并没有独创性,但这个结论是经过自己独立探索获得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新活动。[刘智运.创新性学习——面向21世纪的学习理论[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3).]

学者宋乃庆、罗万春认为,创新学习观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指向的学习理念,是传统学习观的补充和发展。创新学习是在创新学习观下的不依常规、无固定模式的学习方式,因此,创新学习也可视为一种学习理念,它能比较有效地解决应试教育下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创新具有相对性。[宋乃庆,罗万春.创新学习误区析[J].人民教育,2002(1).]

学者王玮认为,所谓创新学习,是一种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是不拘泥于书本,不顺从于师训,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当前的学习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创新学习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1)迁移性学习。迁移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学习新知识的心理过程。学习者根据这种心理过程所进行的学习即为迁移性学习。迁移性学习体现了学习者灵活的思维品质,学生掌握迁移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教给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2)联想性学习。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心理学上则是指学习者由眼前的学习而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能够对完成学习任务起帮助作用的事物。学习者根据这种心理过程所进行的学习即为联想性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是,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3)发现性学习。发现性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学习者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产生出新思想、新观点,得出新的结论。善于运用发现性学习的学习者往往富有批判精神,勇于质疑问难,善于标新立异。发现性学习体现了学习者思维的独特性和人格的独立性的品质,学生掌握发现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4)诊断性学习。诊断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能进行有效的矫正,从而取得学习的高效率。诊断性学习体现了学习者灵敏性的思维品质,学生掌握诊断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5)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习结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反思性学习体现了学习者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学生掌握反思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勇于消除“唯书”、“唯师”、“唯上”和“从众”观念的束缚,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做到思考问题有主见、有新见、有创见。(6)内省性学习。内省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把自己摆进去,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在努力使文本中的情感与自己的思维产生共鸣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利用文本中的情感来观照自身、审视自我,从而获得新的情感体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内省性学习体现了学习者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学生掌握内省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做人要具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应让学生懂得人总是在接受批评、自我批评和不断改正的过程中进步和成长的。[王玮.浅论创新学习[J].辽宁教育,2003(9).]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创新学习做了阐释,表明了各位学者对创新学习的独到认识,这些认识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共性表现为强调“创新”,个性表现则因人而异:林崇德先生的观点侧重宏观领域的创新学习,强调变化、更新、改组和问题的形成,强调综合;龚春燕研究员强调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强调依靠创新的方法实现创新的目的;学者吴小鸥强调创新学习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认为创新学习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刘昌明教授强调自主、探究,认为自主生成是创新学习的本质特征;林忠仁先生的观点注重创新思维的作用,强调学习者知、能、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提升;唐鹏里、林明先生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学习的价值取向;谭小林、刘智运先生的观点侧重教学领域的学习创新,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自主构建和自我超越;学者宋乃庆、罗万春的观点强调创新学习的灵活多变性,认为学生学习的创新具有相对性;学者王玮的创新学习观强调了创新学习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并从迁移性学习、联想性学习、发现性学习、诊断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内省性学习六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学习的丰富内容和具体表现。

以上学者对创新学习的探索,对我们正确认识创新学习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认为,创新学习既是一种学习理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学习理念,创新学习强调学习的新、变、疑、究和动。“新”,即创新、更新;“变”即变化、发展;“疑”即生疑、质疑;“究”即探索、研究;“动”即动手、实践。作为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既包括渐进性创新学习,也包括根本性创新学习;既包括社会化创新学习,也包括个体化创新学习。渐进性创新学习是指学习者应用创新理论对现有学习在结构、模式、策略、技术、思维等某一或某几方面有较大改进而发生学习活动质的渐进过程。渐进性创新学习会导致学习者有目的地学习、有选择地学习、独创性地学习、进行自我调控地学习、有理想和责任感地学习。[赵学华.试论创新学习的内涵[J].人民教育,2001(6).]根本性创新学习是指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根本性创新学习会产生发明创造和科学假设。社会化创新学习是对社会、他人学习具有新颖性价值的创新学习,个体化创新学习是对个人学习具有新颖性价值的创新学习。对学校学习者而言,主要发展其个体化创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创新学习的主攻方向和目标,着重培养个体的开放性,养成刻意去另想主意的习惯,养成多角度观察和评价事物的习惯,培养个体性格的独立性等。此外,要引导学习者克服从众心理,克服唯书唯师心理,教育他们敢于面对权威,不轻易放弃。同时要强化其学会学习意识,引导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地学习;学习者主动通过多种媒介汲取有益信息,既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又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作为重要创新学习的目标,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养成;强调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电脑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现代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综合学习能力;重视潜能开发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自我评价;重视形成良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赵学华.试论创新学习的内涵[J].人民教育,2001(6).]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创新学习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学习化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学习理念,是相对于维持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是指学习者怀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欲望,借助于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手段,不断获取新发现的学习方式。教育情境中的创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际和对未来的设想,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手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新思路、新设计、新方法,进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的学习方式。该界定丰富了创新学习概念的内涵:第一,创新学习不仅是一个学习理念,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第二,创新学习不仅包括社会化创新学习,而且包括个体化创新学习;第三,创新学习不仅需要学习者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需要学习者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第四,创新学习不仅是为了发现一些新问题、新方法、新思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2.创新学习的特征

创新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鲜明的特征。林忠仁先生认为,创新学习具有自主性、独创性、批判性、探究性、突变性、开放性和策略性等特征。自主性是创新学习的基本特征,倘若离开独立自主,创新学习便失去依托和生命力。独创性是创新学习的本质特征,它体现为创新思维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批判性是批判思维在创新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批判的前提条件是独立思考,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质疑和否定。探究性是一个人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质,是剥皮见肉、去肉见骨、敲骨见髓的深层次探索。具体说,一是主动发现知识,透过知识表层探究事物的科学本质、基本规律、主要特征,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观点;二是积极探索,掌握前人或他人创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三是在探究中品味渗透在知识中的情感体验;四是勇于开拓,突破常规思维所研究的已知领域,大胆探索自己的未知天地。突变性是创新思维的整合性导致创新学习所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创新思维的整合性可以实现从事实到理论,从旧理论到新理论的跃迁或突变。开放性是创新学习在学习形式和人际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征。要创新学习,还应该选择高水平的学习策略。[林忠仁.新课程与创新学习[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8-22.]

杨四耕先生认为,创新学习有三个特征:理解的深刻性和发现的自觉性是创新学习的目标特征,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创新学习的内在过程特征,自我调节和即时反思是创新学习的监控特征。创新学习必须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能迅速切入知识主题或学科领域的核心,能对这些内容做出明确的辨识和合理的推测,能对相关现象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实际问题。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意味着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而不是零碎的;是灵活的,而不是僵化的;是批判的,而不是顺从的。从学习目标的角度看,创新学习还包含着对问题的不断探索与自觉发现。对问题的不断探索,这是由已知到未知,由理解到发现的必由之路。创新学习正是通过不断探索而有所发现的学习,或者说,创新学习即发现学习。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发现,即“类发现”和“个体发现”。所谓类发现是指相对于人类已有认识而言的新认识;所谓个体发现是指相对于个体已有认识而言的新认识,这种新认识对于个体来说是真实的发现。按照类发现的概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很少“类发现”的;但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个体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发现同科学家的类发现虽然在发现的内容和结果上有重要区别,但是在过程上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就是说,不论是类发现还是个体发现,从心理过程上讲,都是主体为了认识某种对象客体而对自身现有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的改造和超越,从而形成了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在心理层面构建了一种新的认知关系。从类发现与个体发现的关系上看,个体发现和类发现在质量上存在着一种连续性,亦即只有当个体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个体发现时,才可能形成类发现的素质。因此,类发现能力是个体发现能力的积累和突破。在教育学意义上,不重视个体发现能力的培养,便从根本上否定了对人类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类发现。创新学习的发现目标,切近地说,即培养学生的个体发现能力;长远地说,即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类发现素质。创新学习的发现是自觉、系统的。所谓自觉,是说创新学习有明确的发现目的,并以此为动力调整和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所谓系统,是说创新学习从知识的初步理解到深层理解,从问题界定到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索过程,是相对系统的。从教育的旨趣来说,作为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创新学习关涉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本身也意味着创新学习的发现是自觉、系统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学习者对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深层理解和自觉发现的程度:(1)能否用自己的话去理解、表述所学知识。(2)能否基于这一知识做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现象,解决有关变式问题。(3)能否整合相关领域知识,解决带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4)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情境中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实践能力的获得是创新学习的重要初衷,这同样依赖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自觉发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问题的不断探索与自觉发现,是创新学习的核心目标,也是判断创新学习的重要依据。高水平的思维与积极的情感是创新学习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高水平的思维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基本前提,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创新学习的根本保证。创新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高水平的思维参与进行学习,为此,学习者必须不断地进行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和建构,对新、旧知识经验进行综合、概括与提升,对有关现象进行解释,并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进而通过适当的方式做出检验和论证。根据斯腾伯格智力三元理论,高水平的思维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层面:批判—分析性思维、创造—综合性思维和实用—情境性思维。其中,分析性思维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和检验等能力,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能力,情境性思维涵盖实践、使用、运用、活动和实现等能力,创新学习实际上是这三种思维参与学习过程的结果。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的心理体验。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说,创新学习是一种快乐学习,学习者对学习怀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学”、“好学”与“乐学”是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学是指缺乏情感激励而仅依靠认知因素的学习,而好学与乐学则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学习。好学更多地反映了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倾向,即爱好、喜欢学习;而乐学则不仅仅反映了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倾向,而且还表明学习者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创新学习正是这样一种陶醉其中的乐学境界。这种境界的形成是创新学习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创新学习能达到深层理解和自觉发现的原因所在。自我调节与即时反思是创新学习的监控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创新学习可以视为一种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有效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和调控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的学习过程。从元认知方面看,自我调控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制订计划、设置目标、进行组织、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这些措施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自己和做出决策。从动机方面看,自我调控的学习者是自主的和受内在动机激励的,具有高自我效能感。从行为方面看,自我调控的学习者选择、建构甚至创造最适宜的学习环境。自我调节学习的这些特征,在创新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学习动机的角度看,在创新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深刻理解和问题的自觉发现是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它对学习主体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方法,对学习主体保持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是十分有益的。从学习方法的角度看,创新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策略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基础上的。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恰当地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是创新学习的特点之一。从学习效率的角度看,创新学习是与高效学习联系在一起的。创新学习要求学习者善于对学习时间进行周密计划和有效管理。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对时间进行分配,明确学习进度,有效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并清楚知道什么时间学习效率高,什么时间学习效率低,如何扬长避短,达到最佳学习效益。从学习资源的角度看,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如何充分利用如图书资料等学习资源,他们虽然一般有自觉的探究精神和较强的独立创新愿望,但在需要时也会主动寻求帮助。从学习的表现看,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般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保持清醒的认识,找出学习问题的原因并做出及时的改进与调节。此外,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以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看它们是否与自己的经验体系一致,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以及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因为创新学习不是简单地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在深刻理解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个人的独立见解,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获得自身的解放。创新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学习。自主意味着一个人对想些什么与做些什么形成自己的判断,意味着把自己初步的判断做出批判性的反思,意味着将这些初步的和反省的判断与实际行动整合起来。这就是说,创新学习倾向于形成判断的独特性、行动反思的批判性以及实践信念的执著性。而建构则意味着理解的深刻性与结构化,发现的自觉性与系统性,这也就进一步揭示了思维与情感参与创新学习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学习监控的自律性。总之,创新学习是一种旨在使学习者真正地、深刻地理解和建构知识,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有所发现的学习。[杨四耕.论创新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2002(12).]

吴小鸥先生认为,大学生创新学习具有学习条件的敏感性、学习过程的跳跃性、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和学习结果的多样性等基本特征。大学生的创新学习明显受学习者、教育者、资源和环境等学习条件的影响,这些学习条件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动态过程中,它们的细微差异会导致创新性学习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因为哪怕是一些小小的互动刺激,都可能引起学习者的思维发生混沌,继而增加知识模型和思维模式的丰富程度,使大学生从熟视无睹的事物与现象中看到那些超越固有知识范围的东西,有所发现与创新。大学生在创新学习过程中,有时停滞不前,有时能迅速找出知识间的共性和联系点,对学习的知识加工处理,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使混沌的知识跃升为有序的知识体系,表现为学习过程的跳跃性。大学生的创新学习表现为立基于问题,不仅通过各种主要的信息手段(使用搜索引擎、去图书馆、与专业人士交流、购买书籍或者购买光盘等等)来获取学习资源,还意味着学习时空的全方位开放,如从日常谈话中、影片观赏中选取与原有知识相匹配的各种资源来进行创新。真正的创新性学习并不一致,其学习结果形式多样,如可以是参与创新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也可以是在创新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还可以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这些内容可以表现在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中。[吴小鸥.非线性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实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2).]

吴也显先生认为,自主创新学习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预期性,这种预期性是思维态势超前的表现,是积极直面人生,认真识别生存背景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在基础教育中,预期性的教育和教学在于引导学生为面向未来而学习。二是参与性,这种参与性是化个体思维为创新性的社会化功能的实践。在基础教育中,参与性的教育和教学在于引导儿童、青少年具有团体的意识、行为和社会归属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吴也显.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学习之路——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体系探微[J].教育研究,1998(12).]

学者陶新华认为,创新学习具有完全不同于一般学习的四个特征,即预期性和前瞻性、参与性和实践性、主体性和积极性、整体性和合作性。创新学习的四个特征密不可分,预期性和前瞻性是创新学习的动机和意向,参与性和实践性是创新学习的基本方式,主体性和积极性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结果,整体性和合作性则是创新学习形成的条件和效果。[陶新华.试论创新性学习的特点[J].人民教育,2001(9).]

刘昌明教授认为,创新学习的主要特征包括表达的自由性、过程的质疑性、迁移的灵敏性、问题的多样性和独立的批判性。“自由表达”是创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学生“自由表达”的“自由”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与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地位平等的交流,没有压抑感、紧张感的无拘束的心理活动状态。学生的“自由表达”主要是语言的自由表达,也包括情绪、情感、意志、欲望、能力等非语言因素的自由表达。通过学生的“自由表达”,可以从中寻觅和发现学生最富价值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以利于学生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创新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自由表达,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的过程,也是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的过程。创新性学习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始终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进行学习,对于已有的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内容,秉持一种质疑心态,不轻信、不盲从,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不拘泥于接受公认的定理,不简单服从于一般的规律;而是进行独立的思考,多向的思维,批判的扬弃,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质疑、解惑的过程,成为一个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成为一个创新的过程。学习迁移的灵敏性是创新学习的又一重要特征。具有创新性特征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反应迅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地运用先前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类似的问题,甚至能够把此类知识运用于彼类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之上,获得全新的知识,取得全新的成果。他们不仅会进行陈述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而且更善于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不仅会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服务,而且善于转移经验,善于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类似的地方,从而获得发明创造。寻找类似是转移经验的必要条件,而要具备转移经验的能力,就得先具备发现类似的能力。而发现类似就是一种创造。一个人的迁移能力越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洞察事物的能力越强,其创新能力就越强。问题的多样性是创新学习的另一基本特征。具有多样问题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在认真的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取得学习的进步。他们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问题和提出问题,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可能提出一连串的其他问题;一类问题得到了解决,可能提出另外的几类问题。总之,他们的思维是捕捉问题的思维,是寻找问题的思维,是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处于一种不断的思考之中,会不断地听到各式各样的提问,总是处于问题的包围下。这就是具有创新学习和创新思维潜质的人的特征。培养创新学习能力,首先就是要激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鼓励学习者不断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之尝到创新的快乐,收到创新的效益,得到创新的训练,逐步养成创新思想和创新学习的习惯,成长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有所作为的人。所以,在教学中,要提倡“问题教学法”;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倡“问题学习法”。相对独立性是创新性学习的灵魂,强烈的批判性是创新性学习的表征。没有独立性,只有依赖性,就不会有创造性。没有批判性,只有盲从性,更不会有创新性。因此,独立的批判性是创新性学习者的必备性格。独立性使学习主体能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自由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毫无顾忌地提出个人见解,义无反顾地进行创造性尝试。具有批判性特征的学习者,能够在学习活动中,不轻信书本,不盲从教师,不拘泥定理,不满足现成答案,敢于质疑前人的认识,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提出异议的观点,具有挑战精神和反叛胆略。[刘昌明.创新学习的实质与特征再探[M].石油教育,2008(1).]

龚春燕先生认为,学习个体呈现个别性、主体性,学习内容突出方法性、体验性,感悟学习着力问题性、探究性,学习过程强调活动性、协作性,是创新学习的基本特征。学习首先是个体化的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而不是“一致化、标准化教育”。在创新学习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实质是由于人有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按照自己的意识相应地监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概念存在高相关性。自我认可、独立性、自主性上高水平的被试,同样也是高创造力者。创新学习是使学生由“接受型客体”变为“被动型主体”,再发展为“主动型主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首先,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其次,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积极探索。最后,学生能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不断反思自身的学习活动。反思或监控是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的社会价值,有意识地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或自我反省,并进而自我调节,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创新学习有着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其中习惯化与迁移化是学习的重点。习惯化,表明学生不再需要教师或家长的提示,也不再需要有意识的自我监控,而能够在潜意识的监控下,自发地使用所学方法去完成学习。迁移化,表明学生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后,当面对新的学习情景时,不仅能够使用所学过的方法,而且能够依据新条件、新情况加以调整和改变。习惯化是主体对其活动的监控能力的问题,而迁移化则反映了主体心智操作概括化的能力问题。创新学习理念倡导“体验性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讲,体验就是一种学生亲身感受、探索、接近生活实践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理性与情感的整体参与。学生个体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成才。“体验性学习”已经成为创新学习理念突出的现代特征之一。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何来创新?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关键。有问题的学习可以说是感悟学习的初级阶段,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所追求的更高目标。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它会给学生创设一个与生活、社会更为紧密的空间,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而进行的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与直接接受式学习相对,脱离了课堂空间,脱离了单纯的课堂提问,从单纯地向老师提问变为向自己、同伴等更多群体的提问,扩展了问题产生的环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种,既包括自主探究,也包括合作式探究,既有纵向式探究,也有迁移拓展式探究,但在探究的过程上是共通的,不只是简单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强调“活动”,一方面是注重了知识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品质,而后者似乎更重要。善于交流合作和恪守集体纪律、能乐群合众等品质是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学生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在交往中发展,在发展中交往。[龚春燕.创新学习再认识——写在创新学习研究十周年[J].人民教育,2007(22).]

刘智运先生认为,创新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超前性和参与性四个基本特征。创新学习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把学习建立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是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从他律到自律。独立性是创新学习的灵魂。独立性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超前学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即学生利用头脑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活动。皮亚杰说得好,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头脑里原有认知结构的加工改造才能被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参与性强调的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其目的在于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探索氛围,其宗旨是要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探究式学习,变重结果的学习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刘智运.创新性学习——面向21世纪的学习理论[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3).]

学者宋乃庆、罗万春认为,创新学习具有发展性、基础性与整合性、开放性以及批判性等特征。创新学习的首要特征是发展性。创新学习的发展性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发展,表现在学习活动中便是质疑,因为问题是创新的土壤,问题的解决是创新的具体表现,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学生能产生新思想、新观点,得出新的结论;另一方面是方法和能力的发展,发展能力是学习的永恒目标,而方法的发展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的发展也能形成新的有效的方法,其表现则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从而发现新的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创新学习的第二个特征是基础性与整合性。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不可能创新;没有一定的能力基础,能力也不可能创新。因此,创新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创新来自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整合与拓展,没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整合与拓展,创新能力就无法表现出来。创新学习的第三个特征是开放性。创新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息息相关。因此,创新学习必然要开放性地吸收知识,以开放性的思维进行知识的多角度学习,才能达到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目的。创新学习的第四个特征是批判性。创新学习实质上是一种继承与发展性学习。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学习的批判性并非全面否定,而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所进行的一种反思,在反思中促成学生学习的发展。[宋乃庆,罗万春.创新学习误区析[J].人民教育,2002(1).]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创新学习的特征,为我们正确认识创新学习提供了启示。综合各位学者的独到见解和认识,结合创新学习实践,我们认为,创新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能力,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想”;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想”是“做”的基础,“想”指导“做”,“想”和“做”的过程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支持。创新学习必须正确地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即遵循学习规律,以学习条件为基础,科学地组织学习活动。创新学习的能动性具体表现为: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积极探索;学习者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学习者能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动性在创新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习者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从他律到自律。

(2)自主性

自主即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为自己选择,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自主是人的自我决定能力,是主体的人的内在规定性。自主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证,表明人具有一定的能力、权利和责任。自主有三个特性:①自愿性。自主不是无可奈何的活动,而是自觉自愿的活动。②自决性。自主是一种自我决定能力,当事人有权利对自己的目标和行为做出选择。③坚定性。自主意味着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妥协。前苏联著名学者科恩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自主有两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是指相对于外部强迫和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与可能。第二个尺度是指能够合理的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韧不拔和有进取心。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控制自己的冲动。”自主的内在根据在于意志的相对自由,在于人的主观意识,包括能动性、自动性和主动性的相对独立性,其本质是依赖于自身的能力所进行的自主、自决的活动。自主是主体自身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主体素质的综合体现。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自信心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控性、自律性和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自主性是创新学习的基本特征,倘若离开自主,创新学习便失去依托和生命力。

(3)质疑性

质疑的字面意思即提出疑问。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质疑是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与现实情况相遇或发生冲突而产生新想法的思维活动。质疑是创新的根基和前提,质疑可以催生出新思想。我国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怀疑与学问》一文中认为,质疑不仅可以辨伪去妄,而且可以建设新学说。学习者在创新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秉持怀疑的态度,对于已有的所谓定论和前贤时俊的个人观点,不可轻信盲从,而应大胆怀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批判的扬弃。当代西方有句名言:科学科学吗?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蕴含着深义,启发我们深思。怀疑是进步的阶梯,怀疑是创新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够积极思考,在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不断地学到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这就是学习的心理过程,是“不耻下问”的奥妙所在。科学上的创造发明,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下落产生疑问,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对火炉上水壶盖被冲开的现象生疑,才有了蒸汽机的发明;爱因斯坦对传统的、绝对时空的产物“同时性概念”产生怀疑,才走上了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胜利征程。生疑是学习的动因,质疑是研究的前提,释疑是创新的基础。[刘昌明.创新学习的实质与特征再探[J].石油教育,2008(1).]

(4)探究性

探究即探索研究,是个体通过自主探索、调查和研究,发现和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活动。探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探究是指人类进行的各种发现和认识活动;狭义的探究是指个体围绕着一个明确的问题或任务,通过假设、推理、验证等一系列的探索过程而最终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各类活动。狭义探究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研究活动,要求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并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等。科学探究或科学研究就属于狭义探究的范畴。在科学探究中,为了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揭示自然的发展规律,个体要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分类、测量、交流、预测、假设、实验等来寻求对于自然问题的答案,获得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因此,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灵魂。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探索活动,具有双重含义。它既可以指科学领域里的探究,即科学家所进行的各种探索自然的活动;也可以指个体以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各种科学学习活动。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同时,它也指学生构建科学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具有问题性、建构性、思维性和合作性等基本特征,观察和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检验求证、得出和解释结论、交流与应用等步骤构成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陈琴,庞丽娟.科学探究:本质、特征与过程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1).]

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时,模拟科学家采用的探究程序和方法,通过提出和解决与他们生活经历有紧密联系的各种科学问题,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去。探究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特征,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学习。探究学习作为学习者为了获得科学素养而采用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与科学探究相对应,探究学习遵循以下典型程序或模式:形成问题、搜集数据、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探究学习有多种方式,如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纵向探究和迁移拓展探究等。学习者通过探究活动,在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方面会得到长足发展和全面提高。通过探究活动,学习者可以透过知识表层领会事物的科学本质、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通过探究活动,学习者可以掌握前人或他人创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通过探究活动,学习者可以品味渗透在知识中的丰富情感。

(5)开放性

开放性是创新学习在学习形式、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和学习场所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征。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使用搜索引擎、去图书馆、购买书籍或者购买光盘等方式来获取学习资源,而且可以将学习时空全方位开放,从日常交谈、观察体验、调查采访以及影视观赏中获取研究资料;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开放性地吸收各类新知识,而且可以借助开放性的多元化思维进行知识的多角度学习;学习者不仅可以向同伴寻求帮助,而且可以向师长寻求帮助;学习者不仅可以在固定的学习场所学习,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学习场所学习。

(6)策略性

策略即计谋、方略,学习策略即学习的方略。学习策略本身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体系,它不仅包括学习方式、学习技巧与学习方法,而且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情绪的调节、有效策略的择用、大脑的科学运用、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等诸多内容。创新学习作为获取新发现的学习方式,必然重视学习策略的运用。选择、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进行发现和创新,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特点。创新学习要求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创新活动,科学地规划创新活动,不断地反思创新活动,尤其要安排好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力求达到最佳学习效益。

(7)建构性

创新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学习,它不是简单地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在深刻理解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个人的独到见解。创新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探究活动,是个体主动地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足以对当前的科学现象或问题做出解释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为了解决冲突,实现认知的平衡,学习者必须不断围绕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思考,做出计划,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问题做出基于已有经验的分析和推论、综合和概括,将自己的发现与他人的发现进行比较,据此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做出反思与评价,并调节自己的活动等。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相联系,主动地建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学习者又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结构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创新学习既是一个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过程,同时又是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概念转变和认知结构重组的过程。建构意味着理解的深刻性与结构化,意味着发现的自觉性与系统性。

(8)迁移性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通常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都属于迁移。心理学家发现,当两种学习有共同因素时,就会产生迁移,共同因素越多,迁移作用就越大。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因素是产生迁移的条件和前提。有的心理学家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当两种学习所要求的能力相同或两种学习所要求的原理相同时,也能产生正迁移,关键在于学习者要能够概括两种学习的共同原理,概括化水平越高,概括面越广,正迁移的范围越广,作用越大。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理解得越深,那么,学习新知识就越为容易。此外,能否产生迁移,以及迁移的方向如何,同学习者的思维定势也有关系。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及习惯的思维方式,在解决同类问题时会产生正迁移。迁移性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特征。具有创新能力的学习者,在习得有关学习方法和策略后,不仅能够将它们运用于新的学习情景,而且能够依据新条件、新情况加以调整和改变。具有创新能力的学习者,不仅能够灵活地运用先前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类似的问题,而且能够把此类知识运用于彼类事物的认识过程。具有创新能力的学习者,不仅会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服务,而且善于转移经验,善于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类似的地方,从而获得发明创造。寻找类似是转移经验的必要条件,而要具备转移经验的能力,就得先具备发现类似的能力,而发现类似就是一种创造。一个人的迁移能力越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洞察事物的能力越强,其创新能力就越强。[刘昌明.创新学习的实质与特征再探[J].石油教育,2008(1).]

(9)反思性

反思是人们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人们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及其结果等的理性思考。反思的实质就是自我批判——自己与自己对话,并借助自我对话来检讨自己、改善自己。反思可以分为整体性反思和局部性反思,不论是整体性还是局部性的反思,都可以反思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反思存在的问题。如果反思成功的经验,就要追问它成功在哪里?为什么是成功的?通过反思,将经验理论化。如果反思存在的问题,就要追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创新学习中的反思是指学习者以自己的创新探究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创新探究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对自己学习的过程进行深刻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及时改进与调节。

(10)发展性

创新学习具有发展性,发展既表现在知识和经验的增长方面,也表现在技能和能力的提升方面,还表现在创新心理素质的形成方面。创新学习是具有发现探究性质的学习,是会产生多种结果的学习。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得出新结论;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动手实践,能够发现新的方法,形成新的能力;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克服各种困难,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形成创新心理素质。

同类推荐
  • 鼓励孩子100金句

    鼓励孩子100金句

    结集了广大父母和亲子专家的心得和意见,分析包括“学业”、“陋习”、“家庭小风波”、“朋辈”、“自我形象”、“价值观”、“突发事件”、“节日”等多个父母最为关注之类别外,还改以个案形式,生动有趣地剖析亲子最为关注之类别外,还改以个案形式,生动有趣地剖析亲子沟通时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孩子和父母各自的心理状态分析、哪些金句助你开辟鸟语花香的捷径,直达孩子的心田?哪些禁句砍断亲子沟通的桥梁,绝对说不得?以及沟通时如何利用不同的语气和态度、平日的育儿技巧等。
  •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是父母的寄托,是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培养好下一代,是关系到“适应二十一世纪来自各方面挑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培养人才,应从儿童开始,首先必须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而“营养是健康之本”。目前不少家长还缺乏营养方面的基本知识,甚至还有误区,容易跟某些不正确的广告走,花了不少的经济代价。但收效甚微,甚至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上海市少年儿童营养基金会和上海市学生营养促进会,针对目前的状况,组织了上海市有关儿童营养、保健方面的专家和著名教授以及专业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少年儿童营养大全》。
  • 富养女孩全书

    富养女孩全书

    本书指导父母如何教导女孩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从而赢得他人的爱护和支持,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左右逢源。
  • 0~1岁育儿一本通

    0~1岁育儿一本通

    本套丛书共分两册:《40周孕产一本通》、《0~1岁育儿一本通》,均由富有育儿经验的科普作家编写。本分册介绍了产后产妇保健调养和宝宝喂养教育要诀。宝宝出生的第一年是决定一生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宝宝抵抗力低,表达差,感染和意外事故会频频发生。年轻父母缺乏育儿的知识和经验,面对孩子的一些异常反应,常常不知如何是好。本书详尽地告诉年轻父母们如何了解、观察、认识和正确处理0~1岁宝宝方方面面的问题,使宝宝在优良的护理、喂养、教育和防病治病的情况下茁壮成长。本书内容科学实用,阐述简明易懂,适合妇幼保健人员、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阅读参考。
  •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

    本书结合现代子女面临的种种新的教育困惑,提出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
热门推荐
  • 花域狂神

    花域狂神

    御花时代,看万花弄天下!三族鼎立,人、妖、魔!割据一方!无不向往圣地,统御四方!万千宗门,百族鼎盛。天骄辈出年代,无不争锋,傲睨天下!五花神体,御花吞噬万物,我辈谁与争锋!雷承天是一个脾气暴躁,心性坚韧的男子汉,常常一句口头禅:他娘的!看一个穿越特种兵,性格急躁,不失重情的热血男儿,争夺天下。一切均看花域狂神,尽在其中!
  • 进化狗的战争

    进化狗的战争

    进化狗是一个群体,他们拥有超越人类的智力和能力。他们原本独立在人类社会之外,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传承着自己的文明。但有一天,一派以“丑王博士”为代表的进化狗决意改变这一切,他认为动物生而平等,其它动物从来都不是人类的奴隶。而人类恃强凌弱,杀害动物,破坏环境,将大家共有的地球置于毁灭的边缘。他们发表宣言要求人类尊重他们的权利,要求在地球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如若不然,他就带领进化动物发动战争,推翻人类的统治。还有一派以“智狗王”为代表的进化动物,认为进化动物可以用更加温和的方式与人类合作。屌丝程序员“唐冰”和他家的进化狗“泰格”无意间卷入了这场战争,他们能阻止这场战争吗?
  • 娘子我们双修吧

    娘子我们双修吧

    史上最彪悍强壮女主来袭!她只想做一个小农女,谁能够告诉她原本萌萌哒的小黑蛇为何会是妖王?为何还非要缠着她双修?人兽恋什么的不会太重口吗?妖王,鬼王,魔王,这一个个的,就没有一个正常点的人类男子吗?看一个一心想着种田发家致富小农女,如何一步步修仙成功的。
  • 守护甜心之公主归来

    守护甜心之公主归来

    一夜之间,亚梦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守护者职位,她离开这里,前往了英国,找她的朋友们……两年后,她华丽归来,他的身边却多了个红颜知己?
  • 求知文库——濒危的绿色生命

    求知文库——濒危的绿色生命

    本书主要介绍了濒危的绿色生命种类、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贡献等方面的知识。
  • 婚后甜宠:高冷老公萌萌妻

    婚后甜宠:高冷老公萌萌妻

    相爱了三年的渣男友将她骗到酒店,准备卖给富豪。她仓皇逃跑,误入某男房间,被他占尽了便宜。几天后,某男突然出现在他家中,修长的手指凌空一指,“我要娶她。”她指了指脸上故意留下的草莓汁,“我是私生女,而且毛病多,我吃草莓不擦嘴!”某男邪笑着吻上她晶莹的唇瓣,“我还蛮喜欢你的这种小毛病,吃起来很可口。”她怒目瞪着他,却在他的眸光中看到了一丝戏谑,他看着她,轻笑,“你,逃不掉了。
  • 圣堂英魂

    圣堂英魂

    现实中的称号杀手‘银色餐刀’,游戏‘蛔虫’公会的老大之一,在全息游戏‘英魂OL’中会卷起怎样的风波,现实与虚拟中的纠葛,家族的使命,个人的命运又会因这个游戏而发生怎样的变化。
  • 离歌成殇

    离歌成殇

    或许有人问:活着是为什么?而我只能笑着回答:只为你爱的那个人的一句承诺。十七岁那年夏千歌因为小时候的一句承诺,来到偏远的小镇,寻找那个许她一生承诺的小男孩,只可惜我们再也回不去从前,回不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我们终究会被长大的现实而打败。爱因为不能拥有而深刻,梦因为不能圆而美丽。离然如果当时的我告诉你我的名字,你现在还能记起我吗?
  • 华夏围猎

    华夏围猎

    从过军的他进入了另一场战斗,生活、异能不断交织演绎人生百态,新手写书,如有不对会立刻订正望广大读者给予建议和支持
  • 熏衣花开遇见你

    熏衣花开遇见你

    他和她曾经在医院相遇一次,薰衣草成了他们的记号。几年后的相遇,他们彼此相爱,一直爱慕他的表姐,让是恋人的他们产生了误会。分手后,他在一次去祭拜死去的母亲发现了他所谓的现女友,当知道了真相后的他们,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