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400000015

第15章 锡伯族的民间文化(下)(3)

锡伯族木轮车的制作工艺独具一格,主要原料是当地生长的榆树。木轮车的车毂用干透的榆木制作,长45厘米,外端直径为32厘米,内端直径为29厘米,车毂通凿直径10厘米的穿轴孔眼。车毂中部转圈凿辐条18根或20根,辐条每根长65厘米,车轴长160厘米。为了减轻磨损,在车毂轴孔两端嵌有车埙,轴与埙的接触部位嵌上车锏。传说锡伯族在东北生活时期,车毂、车轴尚未完全配有埙和锏,这种车只能连轴转,车毂很快就被车轴磨损,为了减少车毂穿轴孔眼的磨损,人们往车毂孔里塞些青草和湿牛粪。木轮车部件的配备,经过了逐步完善的过程,后来改进的木轮车则在车轴一侧挂一油壶,随时往车毂孔里加一种黑油,以减轻木轮车滚动时车毂与穿轴孔眼之间的磨损。木轮车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上述的普通车,称为“伊罕色真”,大多用于生产和运载物资;第二种是厢车,称为“莫色真”,即在普通车的基础上加以装饰,可挡风雪,大多用于运载客人或婚礼时使用等;第三种是在厢车上面制作棚顶,上面包裹苇席或布棚,以遮阳和挡雨。后两种车都是在第一种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过去锡伯族姑娘出嫁时大都乘坐篷车,而送亲的男女傧相则坐苇厢车。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现代化,锡伯族传统的木轮车制造工艺受到严峻挑战,至现在已完全退出使用领域,各牛录的制造坊都已关闭停产,其制造工艺已难以传承。

十、菲特合纳制作技艺

菲特合纳制作技艺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属民间手工技艺类别。锡伯族人民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锡伯族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菲特合纳就是其中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弹拨乐器。

菲特合纳为锡伯语,是弹拨乐和花儿开放之意。菲特合纳又称弹拨琴,它是在锡伯族传统弹拨乐器东布尔的基础上,由锡伯族民间艺人安彭德根据东布尔的弹拨原理加以改进和创新的一种弹拨乐器。20世纪70年代末,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工队的安彭德,在锡伯族弹拨乐器东布尔的基础上,改东布尔琴箱的板面共振为膜板共振,缩短并加宽琴杆,指板增设品位,采用齿轮弦轴,改羊肠弦为钢丝弦,增设系弦板和护弦板,从而创制出菲特合纳。由于它比原有乐器东布尔的形制有较大的改进、创新和突破,故不再延用东布尔旧名,而赋予它以新的称谓“菲特合纳”。改进后的菲特合纳在外形上已与东布尔琴有了明显差异。它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系弦板和琴弦等部分构成,琴身全长78厘米,共鸣箱扁平,呈六角长方形,上窄下宽,琴底为圆弧状,基本保持了东布尔琴箱的原形。琴箱长33厘米,上宽12.5厘米,下宽15厘米,厚7厘米。琴框由多块梨木、杏木或核桃木等硬质板材拼接黏合而成,上端开有嵌入琴杆的凹槽。琴框两面胶以松木、杉木或红柳木薄板制成的面板、背板。在面板中央偏下方开有一个直径11.5厘米的圆孔,上面蒙以一块圆形蟒皮作为共振膜,其形式和在广东流行的皮鼓琴相似,以此来加强音响共鸣、增大音量。菲特合纳突破了原东布尔琴箱的板面共振形式,创制出新型的膜板相结合的共振形式,这在我国少数民族乐器中尚属首例。琴头和琴杆用一整块桑木制成,它的外形已与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弹弦乐器大不相同,却与西洋乐器吉他的琴头和琴杆相似。

菲特合纳琴头扁而宽,长14厘米,上部稍向后弯,顶端雕刻出蝴蝶轮廓为饰,下部中间开有通底弦槽,两侧设有4个金属制齿轮弦轴(左右各2个),这种弦轴为吉他、满大林等西洋乐器所使用,规格较多。琴杆短而宽,前平后弧,长31厘米,上窄下宽,正面为按弦指板,从上至下嵌有22个铜制音品,品位按十二平均律设置。琴杆下端横向嵌入琴箱上端的凹槽中,并胶牢固。面板上部开有4个花朵形音孔。蟒皮中央置木制桥形琴马。面板下方设有系弦板和护弦板,琴底设有一个木制尾柱。琴弦为4条钢丝弦,锡伯语分别称其为纳弦、多弦、伊弦和麻弦,即细弦、中弦、第三弦和粗弦。所设4个螺旋形弦轴,造型美观,定弦可靠。

菲特合纳的关键部位是感应鼓。它与其他乐器的不同之处是,将感应鼓嵌进琴箱里,不与面板衔接,成为独立的部位,用3根支柱与背板固定,面部裹以蟒皮,保持一定的硬度,力求弹奏时不与面板一起振动,使感应鼓与面板隔开,固定在背板上,而背板必须硬度高,而且有一定的重量。

菲特合纳较着名的独奏曲有《打猎歌》《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贝伦舞曲》等。1985年在“伊犁之声”音乐会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工团琴手演奏的菲特合纳独奏曲荣获优秀奖,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体多次予以报道,并译成日文对外介绍。

十一、苇席编织工艺

锡伯族的苇席编织工艺曾流传于新疆锡伯族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属于民间手工类别。

编织苇席,选株高茎长的芦苇进行编织,有的自家使用,有的外卖。几十年前,一张苇席能卖三四元钱,上好的苇席能卖七八元钱。近年来,人们把苇席用在温室大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为苇席增加了一个新的用途。苇席虽然是最简单的芦苇制品,但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仅仅是芦苇的前期处理,就有五六道工序。芦苇的前期处理主要包括破子、阴子、轧子、挑子等。第一道工序是破子。手指粗、五六米长的芦苇割下来以后,是不能直接用来编席子的,得晒上十几天,秆变得干燥,叶子开始发黄,才可以用来编苇席。编席用的芦苇要一根一根用刀子劈开。破子就是要根据芦苇的粗细把芦苇破成两片。粗一点的用刀子从中间劈开,把芦苇劈成两片;细一些的要用一种专用的工具“镩子”从芦苇的一侧破开,镩子就是将砸扁的钉子固定在一个木头块上,握在手里,芦苇秆从中间穿过,就被笔直地割开。第二道工序是阴子。阴子就是把破好的芦苇散开,放到阴凉的地方,均匀地洒一遍水。因为芦苇收割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晾晒,变得干燥而且比较脆,容易折断。洒水之后,芦苇吸透了水,才能变得柔软光滑。第三道工序是轧子。轧子就是推着石碌碡在光滑平整的场地上来回地轧,直到把子轧得既平整又柔软为止。用石碌碡轧子,根部要多轧几次,轧的时候随时翻动,以保证均匀。轧子的目的是把带有弧度的苇子轧平展,同时也增加了它的柔韧性。轧子的时候需要注意,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如果轧子的时间太短,子就会发硬、发脆,编织的时候就容易折断;如果轧子的时间太长,子太软,编织时容易出褶,影响席子的美观,通常使用石碾子来回轧七八遍即可。最后一道工序是挑子,经过了轧制的芦苇子,还得精挑细选,挑出细长、柔软、光滑而且粗细一致的好子,这样才能保证编出来的席子色泽明亮而整齐。

锡伯人编席的手艺都是代代相传的。妇女编织苇席时一溜儿排开,盘膝坐在未完成的苇席上,边说笑逗乐边忙着手中编织的活儿。苇席编织曾经是锡伯族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但目前传统的手工编织工艺正在失传,亟须进行保护。

十二、摇篮制作技艺

锡伯族的摇篮制作技艺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坊间有许多手工艺人会制作摇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摇篮制作技艺属民间手工技艺类别。

摇篮又称吊篮、吊床,锡伯语称“杜里”,是锡伯族人育婴的一种床,是每个锡伯族家庭必备的育婴用具。它可以说是锡伯族生活习俗文化的产物,最能代表其民族风俗习惯所固有的特征。据说东北有“三怪”,其中的一个就是生了小孩吊起来。古代锡伯族人曾经是狩猎部落,森林草原曾经是他们的活动舞台,为了不使小孩受到虫蛇和野兽的侵害,在出行狩猎或出外谋生时,就将婴儿吊在树杈上,以保护小孩的安全,由此这种习俗代代相传。锡伯族人从东北迁入新疆后,仍保留这种习俗至今,一直沿用这种将小孩吊起来的育婴工具。

摇篮一般长6~7尺,其中用在头部的U字形板周长约3尺,围在肢体部的U字形板周长约4尺,有的摇篮大小不一,但大多以上述尺寸为标准。周沿高10~14厘米,宽约30厘米,长约1米。在摇篮的两个不等周长的U字形板衔接处钻孔,用搓成细绳的牛皮筋固定,头部U字形板与摇篮身段衬板连接后,呈25°上翘。在U字形板内外两面刷上清油,有的还在其外面彩绘各种图案,以求光滑、隔潮和美观。锡伯族人非常注意对摇篮的装饰,头部用柔软的面垫或兽皮做里衬,上面放置彩色小枕头,供婴孩枕用。头部下面没有衬板,便于透气。身段部里衬也垫有软垫,尽量使婴孩舒适。在头部U字形板上配有弯成半圆形的细柳条,以它的弹性两端卡在板沿成拱形,上盖纱布,使婴孩面部免遭蚊咬蝇落。篮筐正中一端系着一根布绳,一头空着,用来系另一端,将婴孩束起。锡伯族人还喜欢用宽边花色羊毛绳做吊带,把摇篮吊在东屋特意准备的一根直径四五寸粗的光滑的横梁上。这根横梁盖房子时便特地安装上去,或者在东西两面墙上凿孔安装,一般在炕上面的屋顶部位,比屋顶稍低些,距炕面有一人多高。毛绳两端系在铁制铁钩上。套环上可以挂小玩具,用于逗哄婴孩入睡。

十三、翁巴西种田制

“翁巴西”是维吾尔语,十户长之意。锡伯族的翁巴西种田制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个牛录,2008年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农业生产习俗类别。

锡伯族自清代以来就有合伙种植农田的习惯,这种种植习惯一直沿袭至1956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锡伯营(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所在地区,锡伯族农民耕种“阿林乌辛”(山地田)时,曾实行过一种名为“翁巴西”的种田制。“翁巴西”是锡伯族农民互助合作的种田制度,这种制度以其负责人翁巴西命名。察布查尔的山地系指从乌孙山麓到察布查尔大渠以南的山水土地,即“大博乐”“小博乐”“阿帕尔”“多浪图”“阿布沙塔尔”等用山水灌溉的农田,过去都是锡伯族共有的土地。锡伯族的山地是共有的,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每个牛录的每个农户都分有一份山地,一份约40亩。每年入冬,由锡伯营旗下档房官员组织农民选举翁巴西(十户长),在翁巴西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农民自愿组合种植山地。一个翁巴西开始时是12户人,实际上,一个翁巴西就是一个生产小组,由于山地水以小时计算浇水,所以12户就代表12个时辰。后来由于管理好,增产多,收入丰,农户纷纷选择优秀的翁巴西,故也有发展到20~30户的翁巴西。翁巴西的地租以粮代租,一份地的地租(具有公粮性质)为6斛麦子,交给旗下档房,入牛录仓库,到盛世才统治时期才开始交公粮。

在翁巴西种田制下,由翁巴西或由他指定的人记劳动工分,根据每一用户的出力多少记工分,一天一个工分,男女同工同酬,账目记得清楚,缺一个工分要扣半斛麦子。秋收时根据所记的工分来分麦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公平合理。翁巴西比一般成员付出的劳动更多,十分辛苦,所以可多分几麻袋小麦,视为他的劳动报酬。

十四、传统渔猎

锡伯族的传统渔猎习俗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个牛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属生产商贸习俗中的狩猎类别。

古代锡伯族曾是打牲部落,当时的锡伯族先民活动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地区、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水产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渔猎条件,“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在沙锅里”就是当时的生活写照。

同类推荐
  • 帝临三国

    帝临三国

    来到三国,君临天下,称霸三国,建立一个不朽帝国
  • 末代风云之争雄

    末代风云之争雄

    架空历史小说,纯属虚构,末代群雄争霸,志士仁人与君王的风云际会,朝堂争斗,沙场战绩......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济南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济南

    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济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大梦水泊

    大梦水泊

    富二代吴迪,奇异穿越到北宋。他一心要当北宋富豪,却被万恶的贪官污吏凌辱。为此励精图治,攀上权贵来复仇。另类的西部刀客李逵英俊潇洒,十二刀结果人命;豪情纵天的武松为何不能比武招亲;江湖武林门派次第归入梁山泊。故事从这里开始...
  • 坑爹三国

    坑爹三国

    混吃等死形富二代陶商穿越了,变成了徐州牧陶谦的大儿子。“爹啊,我错了,我不小心杀人了!他儿子叫曹操!”(陶谦吐血中!)“爹啊,我错了,我背着您娶了一个女子,抢的吕布的!”(陶谦持续吐血中!)“爹您辛苦了为大汉鞠躬尽瘁,孩儿却不能为爹分忧。““恩?”陶谦一愣,难道自家的逆子转型了?不禁欣慰“你能有这样的孝心爹就算再苦再累也值得了!”。“爹您退位让贤给刘使君吧!这样您就不累了。“逆子,逆子啊!”陶谦愤怒得咆哮道。“什么嘛!”陶商满不在乎的走出了房间,他看着手中刚刚系统给的黄金圣衣,诸葛连弩,火药制作,不由叹了一个气,坑爹也是一个技术活啊。我们的口号就是坑天坑地坑队友,败屋败田败老爹。
热门推荐
  • 青云志之小凡与碧瑶

    青云志之小凡与碧瑶

    张小凡从那时已不是原来的那个天真的小凡了,她将何去何从呢?
  • 因为有你源玺凯

    因为有你源玺凯

    “为什么,所有人都争对我,姐姐的威胁,妈妈的责骂,爸爸的讽刺,虽然我是捡来的,为什么如此对我!”
  • 成长的天空

    成长的天空

    风夹着冰凉的雨不停地打在头上,脸上此时的我,好像对这一切没有知觉一样,失魂落魄地走在灯光如豆的小街道上,我为什么怎么考也考不好呢?这是我望着这张几乎都打着“x”号的卷子,想出的一个问题。不知如何来得这般胆怯,双腿亦如灌了铅一般的沉重,想走路都困难,“不,我要走下去,迟早是要面对的。”我最终还是呜咽着走回了家。
  • EXO狼与美女

    EXO狼与美女

    世间不仅有着人,还有狼人和狩猎人.....苏妙:我要成为出色的狩猎人,哪怕是爱情也无法阻挡我的!吴亦凡:我恨狩猎人,却爱上了你,是不是很可笑!边伯贤:我喜欢你的那一刻,就已经想好了所有的结局!朴灿烈:只要你需要我,即使将要死亡,我也会涌出力量来到你身边!吴世勋:我以王储的地位起誓,你是我的!张艺兴:既然注定势不两立,那就断绝所有关系吧!黄子韬:你便是我的全部!鹿晗:我要为王,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李易峰:原来,在你眼中我这么不堪!
  • 无上圣师

    无上圣师

    自天地开辟便有三座山峰,一座名叫传道,一座名叫授业,一座名叫解惑
  • 重生之逆天召唤

    重生之逆天召唤

    被性情大变的战友杀害的召唤师张天重生了,可悲催的他发现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在改变,让他变得一丝重生的优势全无。意外的召唤,成就了逆天的张天,看张天如何带着一票英雄,震荡整个召唤大陆。
  • 再现琉璃变

    再现琉璃变

    (安然原创安宁修改)琉璃国每年一个祭品,全是花季女孩……这一年,王子和祭品相识了……故事从这里开始……
  • 有那么一年

    有那么一年

    当一个人来到你的生命里,给你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后,你会忘记他/她吗?在最美好的那一年里,请不要错过……
  • 修命者

    修命者

    人有九命,所以体内有九段命脉。然而,九段命脉之外,极致之后,究竟是第十段命脉,还是飞升天外,求得长生?他叫东方未明,人族东方部落的酋长之子,天生薄命,没有命脉。但是东方未明不信天,不信命,为了逆天改命,彻底掌控自己的命运,毅然决然地踏上寻求命脉重生的道路。坎坷修命路,一命多舛途。
  • 生活默示录

    生活默示录

    不是小说,生活经历。并没有那么多好老师、好父母,如果有,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