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300000060

第60章 宋(5)

说来十分凑巧,在科考场上考官收毕试卷后,主考官又另外出了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王安石心中一喜:这不是现成的吗,出口便道出:“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不久,王安石回去与小姐完婚,正在举行婚礼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真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高兴极了,新自下厨烹制菜肴,款待前来贺喜的四亲八邻。众人无不欢喜,尤其那道“双喜字肉”,更是引起大家的兴趣,这道菜不仅味道好,而且在制作上也别出心裁,每块肉上刻着的双喜字就更有意义。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后来,人们就常常把它作为喜庆宴席上的一道菜,为的是增添更浓的喜庆气氛。

司马光——反对变法,史学巨匠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仁宗宝元初(1038年)中进士甲科,除奉礼郎。仁宗末(1063年),迁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英宗时(1046-1067年),进龙图阁直学士。治平三年,以所撰《通志》八卷进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王安石得政,行新法,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不断反对新法,迫使王安石辞去宰相职务。哲宗即位,元佑初(1086年)拜尚忆左朴射兼门下侍郎,遂废新法,恢复旧制,是为“元佑更化”。年68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所着《资治通鉴》凡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外,尚有野史、文集诸书凡三百二十二家。光自云编此书“遍阅旧史,旁及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全书年经事纬,史实系统完整。此外尚着有《稽古录》、《涑水纪闻》等,诗文有《司马文正公集》。

宋黄庭坚云:“温公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端劲,似其为人,所谓左准绳,右规矩,声为律、身为度者,观其书可想见其风采。”近人马宗霍云:“司马温公性端重,《通鉴》书稿,作字方整,未尝为纵逸之态,故十九年始克成书。”

攻读典籍,谏官忠臣

司马光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贵胄之家,在品行端方、见识深远的严父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成长。司马光6岁,父亲就教他读书,“朝诵之,夕思之”。7岁时,他和几个小孩一块玩,一个小伙伴攀上缸沿,不小心掉进满水的缸里,别人都吓跑了,司马光却能搬起石头把缸砸破,救出小伙伴。这和他勤于思考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司马光诚实、聪明且懂事,使他父亲非常喜欢他。经常带他出游,在家和同僚交谈,也让他在身旁。司马光小小年纪,“凛然如成人”。张存在他11岁时,就答应把女儿许配给他。宋朝有一种恩荫制度,五六品以上大臣的子弟和后人都可以补官。司马光15岁时补了郊社斋郎,很快又改授为将作监主簿。20岁时,胸怀大志的司马光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金榜题名后,朝廷改授其奉礼郎、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之职,这是他仕宦生活的真正起点。

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司马光的父亲病死晋州,他们从虢州到这里才几个月。在居丧的日子里,他用心读书作文,潜进无涯的学海来排遣悲伤和寂寞。庆历四年(1044年),司马光结束了五年的丁忧(守丧)闲居生活,签书武成军判官之职。第二年,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韦城。在韦城任职一年多,他“政声赫然,民称之”。处理公务之余,他攻读典籍,写了大量史论文章。庆历五年(1045年)冬,司马光改授大理评事补国子直讲,成了一名京官。一年后经父亲的好友庞籍举荐,司马光被授予馆阁校勘并同知太常礼院。司马光利用这个机会借阅了朝廷秘藏的丰富的图书秘籍。对《古文孝经》进行系统研究,撰成《古文孝经指解》一书。元佑五年,司马光又在庞籍荐举下,迁任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改集贤校理。这是专任史官之责,对研究历史更为有利了。司马光随庞籍任职河东路时,在宋夏议和之后,庞籍采纳司马光的建议带兵修堡,不料轻敌被西夏兵击溃。朝廷降罪下来,被谪知青州。司马光没有被治罪,回到京师,被改授太常博士、祠都员外郎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嘉佑六年(1061年),擢修起居注。几个月后,迁他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他在五年谏官(1061-1065年)任上,竭尽忠诚,朝廷内外大小事宜他都关心。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恪尽了一个谏官的职责。司马光抓住关系封建国家盛衰的三要素——人君、官吏、军队,分为“陈三德”、“言御臣”、“言拣兵”三札子首先进上。司马光又谏言“五规”来补充他的“三言”。“三言”、“五规”是司马光的施政纲领,说的都是国家的根本问题。直言的司马光给仁宗留下了“忠臣”的印象。司马光在知谏院一年后,擢升为知制浩,掌管起草诏令之事。司马光奉诏就职,刚到职就辞职。他连上九状,终于达到目的,辞去了知制浩之职。这样,他改授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仍知谏院。

嘉佑八年(1063年),仁宗病卒,英宗赵曙即位。司马光的劝解疏导很有效验,皇帝和太后的矛盾趋于和缓。细心的司马光觉察到皇帝有“太后于我无恩”的想法,连进四封《言奉养上殿札子》,为调停母子关系,解除危机,共上十七封章奏,表现了他的耿耿忠心。司马光知道“国以民为本”,百姓不安居乐业,国家财富就无所出。这一思想几乎贯穿在他所有的章奏里,其中以《论财利疏》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司马光还上《言遗赐札子》和《乞罢陕西义勇札子》谏言书,但后一谏言,连上六疏,仍无济于事。于是他灰心了,发起牢骚来了,连上五状请求辞职。治平二年十月六日,朝廷进司马光龙图阁直学士,他利用这次擢升之机,又连上三状,力辞谏职,终于获得批准。

反对变法,洛阳修书

神宗于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一场酝酿多年的改革终于以不可遏止之势向旧规积习发起了冲击。司马光和王安石不仅是同僚,而且是朋友,彼此互相敬重。两人性格上也有相似之处,都非常自信。司马光思想倾向沉稳持重,虑事缜密,但创新精神不足;王安石则活跃激进、勇于标新立异。这导致了他们后来的政见分歧。王安石坚决主张法治,而司马光则强调传统的“仁政”思想;在解决国家财政困难上,王安石主张由“善理财者”立理财之法,主张“开源”;司马光则主张以“节省冗贾”的办法减少开支,主张“节流”。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设置了主持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之司条例司”,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其事。司马光是个谨慎的人,又敬重王安石的为人,佩服他的才华。他纵横史书,得出的结论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司马光的支持者大有人在,特别是那些元老重臣。

但神宗骑虎难下,继续支持王安石大力推行新法,司马光连书三封信,对王安石进行批评,王安石回了着名的《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批评逐条加以驳斥。变法派和反对派已是水火不容了。

熙宁四年(1071年),司马光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为该路兵马都总管、安抚使、兼知永兴军衬事。同年,司马光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司御史,开始了全力以赴的修书生活。他想编一本简明扼要的通史,以便于人们用较短的时间就能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梗概。他任皇帝侍从之臣后,认为皇上不可不以史为鉴,吸取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于是编《历年图》呈上。英宗十分欣赏,诏“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让司马光接续《通志》八卷编修,同意他成立书局,选择助手。英宗去世后,神宗也大力支持司马光修书,把书命名为《资治通鉴》,还亲自写了序文。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十二日,编修《资治通鉴》的书面奏旨成立,地址设在崇文院。司马光主持了全书的义例,制定了编写步骤和方法。司马光在京师为官时,没有充足的修书时间,修书进度不快,五年还修不到全书的四分之一。到洛阳后,他修书的书局设在崇德寺,他自己买下土地辟为园林,取名“独乐园”。洛阳十五年,司马光就是在独乐园中过着修书生活。司马光给自己划定定额,限期完成。他把助手编纂的长编删削定稿。把庞杂的长编删繁就简,把抵牾的资料铨次考异,把风格各异的文字熔铸一体,把粗糙的句法锤炼润色。他把长编中历代史家文人以不同观点不同文字书法书写的史料,经过删削加工,使之成为一家之言。到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一部编年体巨着《资治通鉴》全部修成。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同时,对选择修入《通鉴》中的歧异史料的理由,以及对各种异说的辩证、存疑和盘托出,作《通鉴考异》三十卷。为便于检寻,把《通鉴》每年涉及的重大事情,标目列举,作成《通鉴目录》三十卷。

史学巨匠,废除新法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七日,神宗卒,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第二年改元佑。由哲宗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这位太后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而且特别器重司马光。于是起用司马光知陈州,令他到京师朝见。司马光到京师后,马上被授予门下侍郎之职。司马光向太后进言,把因反对变法而遭贬黜的官员招回朝中任要职,加强自己的力量。元佑元年(1086年)闰二月,司马光除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正式拜为宰相,病情也好转。拜相后,司马光不顾苏东坡的意见,迅速将免役法、青苗法废除,政治上也和西夏讲和了。司马光回朝执政后,一切作为都是反王安石之道而行之,将王安石的变法完全否定了,而且否定的步子非常急促。九月一日,司马光因操劳过度而辞世,后追封温国公。作为一个学者,司马光对学问的研究终生不懈。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为期8个月的日子里,仍辑录《国语》等六书精要,编成《徽言》一书,分三百一十二日。又在原来所修的《历年图》和《百官公卿表》基础上,增补、总辑而成《稽古录》,全书二十卷,是一部略存体要的简明通史。同时,他还负责《资治通鉴》的最后校定工作。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但作为一名宰相,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显然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相称的。这也是北宋名臣司马光的一大遗憾。

司马光的“警枕”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较差,别人读一篇短文,三遍五遍便背熟了,差一些的,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司马光非二十、三十遍不可。别人背熟后,休息或出外游玩去了,可他只得留下继续读,直到背熟为止。时间久了,他便养成一个读书习惯,那就是比别人多读几遍,背得比别人熟一点,读时比别人多思考一些。所以即使读到半夜,他还是手不释卷。

十多岁的年轻人,到晚上特别喜欢睡。司马光也不例外,有时白天读书太疲倦了,一到晚上,眼睛张不开,或者昏昏糊糊往床上一倒下去,便呼呼大睡,直到天亮才醒。这样几天下来,他感到晚上时间全睡去了,非常可惜,于是便想出一个妙法,即把平时睡的枕头搁在一边,用一段圆木代替枕头。他想只要睡到半夜,一个翻身,枕头滚走,头部跌落下来就马上惊醒,又可以继续读书了。采取这一办法后,果然有效,再也没有出现睡过头的事了。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有了感情,亲切地把这种枕头叫“警枕”。

司马光一生勤奋好学,从不懈怠,终于成为宋代着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司马光的强词夺理

有年元宵节,司马夫人向司马光提出:“今晚我想出外观灯去。”——宋代,“一年明月打头圆”的元宵节是个大节日,特别在京城,汴河两岸家家张灯结彩,大相国寺前,百兽舞、五禽戏,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在其他节日中,女子是不好抛头露面去轧闹的,唯元宵节是夜间灯会,女子也可以去看看热闹,所以有“士女同游,车马塞路”之记述。——司马夫人的要求按理说并不过分。

可是司马光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对夫人缺少一点体恤之情,说:“家里不是有各式各样的灯吗,何必到外面去看?”夫人听了,几乎被噎住了。的确,相府里的灯流光溢彩、琳琅满目,比民间的灯辉煌多了,但家中有外面热闹吗?于是夫人胆怯怯地说:“到外面兼可看看人。”

司马光将手中的笔往书桌上重重一掷,文稿被洒满了墨污,抬头吼道:“我是鬼吗?”夫人吓坏了,含泪悄悄退入内房。

司马夫人想看的是有说有笑的、轻松愉快的、在节日街头的男男女女。司马光的确不是鬼而是人,然是一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政治大人物,凭心而言,做夫人的早觉全无可观了。司马光可能也觉察到夫人内心的隐秘,故而,怒不择言,乱了逻辑。从他内心来讲,做妻子的只能看丈夫,不能看别人;做女人的只可幽居家中,哪里热闹往哪里跑还成什么体统?司马光自认有理,但有话不能好好说,却吼出一句:“我是鬼吗?”

原本是个喜洋洋、闹盈盈的元宵佳节,现被司马光搅弄得满门晦气,举家失欢。

同类推荐
  • 悠远的云

    悠远的云

    王英在潜心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理论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先后以自己从医37年人生足迹、成长之路为素材,并总结自己医疗卫生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和中医药治疗难治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成功经验,撰写出长篇传记《悠远的云》。
  • 李敖全传

    李敖全传

    本书不是以“记时”手法,以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李敖全传》从正文来看是文学的;从脚注来看是历史的;从时间上来看又是整体的(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它是文史的结合,作为历史,“务求其真”,立足于真实,真实得像磐石一般稳固;作为文学,“力求其美”,美中亦求生动有趣。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刀剑异乾坤

    刀剑异乾坤

    一人一刀入江湖,横刀入世谁能档.儿女长情自有情,天长情深只有你.——刀剑情剑非剑,刀非刀,才可是唐刀。发剑在于心,出刀在手。
  • 笑出腹肌

    笑出腹肌

    此文容易笑出腹肌,如有哮喘病慎入,因为有可能笑到发病。“嘿!死胖子,你的六块腹肌怎么练出来的?”“噢!就是看这本书练出来的”
  • 小儿诸疳门

    小儿诸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吴世勋爱的代价
  • 人性棋局

    人性棋局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抗恐怖的精神素质,请放弃阅读,否则后果自负。切勿夜间阅读。
  • 因你而来,为你而去

    因你而来,为你而去

    是否真的有人在意你的看法?是否真的有人关心你?是否真的有人肯去了解你的过去?是否真的有人愿意去帮助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能确定得了,谁又能看得清?同一个人,不同的两面,你又是否知道他的真心?
  • 夜夜贪欢:BOSS老公求上位

    夜夜贪欢:BOSS老公求上位

    他们的开始就像一场闹剧,被指定的新娘落跑了,她光荣的被拿去凑数……拜托,你好歹也是钻石王老五啊喂!就这么随便拉一个人当你的新娘,这样真的好吗?她的婚后生活过的那叫一个暗无天日,日月无光……“我想离婚了,怎么办?再这样下去,我会死在床上的。”被扑倒的某女,一脸可怜的望着这个男人。“怎么会呢?老婆。”某人勾唇一笑。“……”
  • 亿万宠婚:扑倒男神99次

    亿万宠婚:扑倒男神99次

    你长的风流倜傥能怎样?你长的妖孽好看又如何?哼,和她的男神一比,通通滚到一边去。她身后追她的美男如云,而她理都不理,每天绞尽脑汁想的是如何将男神扑倒在床。当她终于成功扑倒男神,却得知了一个惊人的大消息——什么?男神居然是她小时候心心恋恋的竹马哥哥?某男邪魅一笑“老婆大人,其实你没必要这么累追我的,我原本就打算直接扑倒你的。”某女恼羞成怒,撩起枕头就往某个男人脸上砸去,某男淡定接过枕头,眼眸闪闪:“老婆,你这是在邀请做些该做的事么?”
  • 重生之只做小三

    重生之只做小三

    她,淡然的接受这一切,包括背叛;他,却浑然不知这其中的原委。回首,一瞬间向前,却是渐行渐远的世界,也许……虽然自己也算不上什么好男人,但是比起那些夜不归宿的还有那些在外面找小三的男人总是要好的很多很多了,但是……还是逃避不了离婚风波。
  • 鬼医惊世:我为宠儿

    鬼医惊世:我为宠儿

    说她是废材的,我看是瞎了眼!连管家负手而立,一双俾睨天下的目光看着众人。练武场上,连诗蕊嘴角划过一丝冷笑,这些就是视她如废物的人吗?怎么还舔自己的脚!墨归云,这个丹药到底怎么练啊?你是白痴吗?我都说了三遍了!哎呀!我还是不会呀!你现个身帮帮我嘛!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