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300000026

第26章 三国(3)

陆逊在这场宫廷争斗中,支持太子孙和的态度非常明确。他先后几次上书,劝孙权不要过于偏爱鲁王,甚至要求面见孙权,讨论太子的问题。陆逊自幼饱读儒家诗书,奉行一贯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正统,他认为太子和鲁王,一为长,一为次,该拥护谁是最清楚不过的,虽说立谁作为继承人是孙家自己的家事,但这家事有关社稷和民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国家的根基不固,人民就会深受其害,而且当时吴国周围有强敌环伺,这是陆逊担心的头等大事,也是陆逊着急的根本所在。然而,陆逊的忧虑,非但没有换来孙权的理解,反而引火烧身。在孙权的心中,你陆逊在荆州为国驻守,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孙权最怕外边握有重兵的大臣和朝廷上的内臣,特别是太子勾结,一旦有了野心,里应外合,事情就难以收拾。有时候误会一深,越解释就越糟糕,还不如随他去。但陆逊是个忠诚为国的人,他想回京解释,希望孙权会接受他的建议,孰料孙权不但不同意陆逊回京,反而多次派出使者赶赴荆州,责问他意欲何为。史书上没有记载责问陆逊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陆逊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因为,责问的结果便是他“愤恚而卒”。

按理说,以陆逊的身份和地位,他提出的建议,孙权应该有所考虑,就算不听从,也不至于对他动怒。可是,在这次宫廷斗争中,孙权大下辣手,他先把顾潭、顾承兄弟俩流放交州(今广州),顾氏兄弟是原吴国丞相顾雍的孙子,也是陆逊的外甥,紧接着,又诛杀了陆逊的好友太子太傅吾粲。这样还不罢休,他要置陆逊于死地。

当时,吴国的文武官员稍有差错,就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守边将士的家属也要留在都城作人质。孙权对陆逊的猜疑也不是一朝一夕,自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凭吴国的国力,北上固然不足,隔江自守则有余,这时的孙权就渐渐不希望看见威望极高的陆逊在身边了——他有着如朱元璋一样,也是所有帝王都有的担忧:自己的继承者能驾驭得了么?不过,陆逊的名声实在太响,功绩实在太大,直接对他动手难以服众,因此只有在对待太子之争的这个时候,乘机搬去心头的这块石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大为人们注意,那就是孙权逼死陆逊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打击吴国的江东大族。江东大族是指在吴地的土着大姓,他们人口众多,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家族与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以顾、陆、朱、张四个大姓为主,《世说新语》卷四说:“三国之时,四姓盛焉。”陆逊就出身于其中的陆姓。吴地大姓中还有许多人在吴国政坛身居要职。在孙权看来,这些土着大姓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如果他们的势力过于膨胀,那是不利于他的专制统治的,因此,逼死江东大族中的领军人物陆逊,实际上也就达到了打击江东大族的目的。

司马懿——用兵若神的军事家

司马懿(公元179-公元251年),字仲达,三国时河内温县(今河南禹县)人,出身于大士族地主家庭,多谋略,善权变。初为曹操主簿,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曹芳继位,他和曹爽受遗诏辅政。后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之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假称风瘫,静待刺客

司马懿出身于一个东汉以来累世二千石(郡太守)的地方豪族。其祖父司马僬曾为颍川太守,其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善谋略,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同郡人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知人闻名,一日见了司马懿后,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司马懿被郡府政府举为上计掾。此时曹操任司空,他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决定辟请为官。司马懿早已看出汉朝已国运衰微,朝廷大权实际上已落入曹操之手。他本属大士族之裔,而曹操乃宦官之后,怎肯屈节事之。于是,推说身患风瘫,不能起居,拒绝征辟。曹操一向机警而多疑,马上怀疑这年轻人是在借故推辞。司马懿拒不应辟使曹操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立即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验证虚实。夜深人静时,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见司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仍不放心,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于是将计就计,毅然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装着风瘫病重的样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这才信以为真,收起利剑,回去禀报曹操去了。

司马懿机智地躲过这场浩劫之后,总不能永远躺在床上。他十分小心谨慎而有节制地活动,但还是没有逃过曹操的眼睛。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曹操自任汉室丞相。为了实现统一南方的大业,他一面开玄武池以练水军,一面积极网罗人才。于是,他又想起了司马懿。曹操想起当年的事,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再拒绝,定难逃杀身之祸。于是,他欣然就职。曹操见司马懿接受征辟也未多想,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与其子曹丕游处,并很快便将其转为主簿。

曹操对司马懿的才能非常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又察知他有所谓“雄豪志”,加之又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心中不禁警觉。他暗忖:槽与曹同音,“食槽”难道预示着司马氏将侵夺曹氏权柄?于是,曹操更加猜疑司马懿,渐生反感,并有加害之意。一次,曹操见曹丕与司马懿关系甚好,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司马懿终将不甘心位居臣下,将来必然干预我家政权。”但曹丕不仅听不进父亲的警告,还多方面保护司马懿,这才使司马懿免于被害。

司马懿敏感地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猜疑,于是装作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表现出满足现状的样子,曹操见此,这才安下心来,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诡诈无比的曹操又一次被这位青年人施放的烟幕所蒙蔽。

借吴灭羽,解围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以期破樊后,直下皖、洛,占领曹操的统治区,进而一统中原。

曹操深知樊城的战略地位,便急派于禁、庞德两位大将率7万人马前去增援。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水淹其军,生擒了于禁。然后又斩杀了将军庞德,蜀军一时威名大震,直逼樊城城下。曹操此时已到洛阳,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不禁惊慌失措,以至打算迁都。司马懿却十分沉着,忙上前谏阻道:“于禁将军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并非战场上杀不过敌手所致,于国无碍。如果现在匆忙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也会助长了关羽的凶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孙权和刘备,外亲而内疏,现在关羽如此得意,自然是孙权不愿看到的。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请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听完司马懿的一席话,非常高兴,决定依计而行。恰巧这时孙权遣使找上门来,要求自后路进攻关羽,以讨好曹操,曹操大喜过望。

关羽闻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本欲撤兵回救,却又眼见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十分可惜。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兵袭击公安,刘备的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了江陵。与此同时,东吴的另一大将陆逊也攻取了宣都等地。关羽无奈,只好放弃樊城之围,还当阳,走麦城。后被吴将俘获,不降被杀。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司马懿不仅借东吴之力解了樊城之围,而且还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真可谓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这不能不说是高人一筹的谋略。

不久,曹操病死于洛阳。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后迁为丞相长史。

这时,孙权举兵西进。曹丕召集群臣分析军情,商议对策。众大臣都认为,东吴此次兴兵西进,意在攻取樊城、襄阳。而两城积储不多,难以持久抵御。于是,他们建议应及早命令镇守襄阳的大将曹仁在孙权兵到之前,火速弃城,退居皖城。只有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孙权刚刚打败关羽,必然担心刘备会伺机报复,现在是他欲与魏王结好、防御西蜀的时候,绝不敢贸然犯我。樊、襄二城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千万不能放弃。”遗憾的是,曹丕固执己见,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命曹仁焚弃二城,退居皖城。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孙权并未侵扰二城。曹丕闻讯,懊悔不迭。

韬光养晦,诛杀曹爽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讨平辽东回到洛阳不久,魏明帝曹睿病死。魏明帝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将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

太子曹芳继帝位后,司马懿被升为侍中录尚书事,与曹爽各统3000兵马,共同执掌朝政。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人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的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二月使魏少帝下诏,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提升了司马懿,实际上削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朝中奏事也得先经曹爽。曹爽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分别提升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曹爽专利,司马懿失权,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在不利的情势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以退为守的策略,运用韬晦之计,收敛锋芒,藏形隐迹,告病居家,不问朝政。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四月,曹爽的野心日益膨胀,竟将太后迁入永宁宫,进一步独专朝政。并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夺取皇位。但是,他最为忧虑的仍是司马懿。

一天,曹爽借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观察这个称病居家、不问朝政的太傅。当李胜来访时,司马懿立刻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决定将计就计,迷惑对方。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喝粥,粥竟撒满了前胸。李胜说:“听说太傅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我此次蒙皇上恩典,将赴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任刺史,今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可要好好防范。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恐怕我们今后不能相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请您日后多加关照。”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问:“您不是去并州吗?”李胜又重复一遍:“我是回本州,回荆州。”司马懿装作才明白的样子,说:“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李胜回去后,将其在司马懿处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知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

曹爽最忌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听完李胜的这番话,他认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最后障碍不存在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丧失警惕、思想麻痹的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轻易离开了京城。装病蛰居而暗中准备的司马懿立即抓住时机,发动了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亲率太尉蒋济等兵屯于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并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他还指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等人仅予免官,决不加害。曹爽的谋士桓范力劝曹爽速保皇帝到许城,下诏调兵,镇压司马懿的反叛。愚不可及、贪生怕死的曹爽此时早没了主意,索性把刀往地下一扔,投降了。然而,这一次曹爽又上当了。曹爽等人回到京都不久,司马懿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并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八月,司马懿在讨伐政敌王陵凯旋归京后,病死于洛阳,终年72岁。

同类推荐
  • 东方兵圣——孙武

    东方兵圣——孙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历三十年而完成的一部完整的马克思学术传记,全面记述了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实践,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总结,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武则天往事求真

    武则天往事求真

    武则天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历史人物。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她以皇后身份协理朝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李唐王朝。政绩辉煌,朝野公认,中外使臣将其与高宗并称为“二圣”。在高宗死后更代子临朝,平息了内忧外患;继而登基称帝,治理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周王朝。但由于女人的特定身份,她的政权只能交给儿子,恢复唐朝;以八十二岁高龄,自去帝号,退出政坛。死后以皇后身份合葬乾陵。留下众多的历史谜团。
热门推荐
  • 古风短篇集合

    古风短篇集合

    一系列原创短篇,结局系悲情,圆满等都会有,更新进度相对来说会慢些。
  • 我在清朝遇见你

    我在清朝遇见你

    经年之间,我趟过时间无涯的荒野,在清朝遇见你。傅青璇:平凡的现代十九岁女生,品学兼优,缺乏亲情,有亲人胜似无亲人,从不管闲事的她因为一次难得的好心,魂穿回清朝,成为荣王府的三格格,遇见康熙爷的二十四皇子,话说上帝也是公平的,给你开了一扇门必定会关上另一扇窗,她能否打开那扇窗?穿越百年是为他?还是为她?爱新觉罗.允秘康熙王朝最年幼的皇子,自幼跟随雍正,雍正称其秉心忠厚,赋性和平。雍正虽得了天下至尊的身份,但失去的东西太多,因此非常喜爱他,两人名为兄弟,实为父子之情。外表看似大大咧咧的,实则心细如麻。一方面敬重雍正,一方面因为雍正喜怒无常的性格而害怕,所以一直将真实的自己隐藏着,不会表现的太过优秀,也不会太过平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造成了他心里想叛逆,行动却不敢的双重性格,雍正的指婚却让他内心的矛盾升华,他喜欢着她,却又不想被雍正摆布,当这样的他遇到那样的她,该如何?
  • 落魄少爷

    落魄少爷

    亲生父亲打下的万里江山,儿子立誓推倒。无关对错,无关正邪。以天下为棋盘,以万物做棋子,来一场博弈,但谁又是真正的棋手?“你欠我的。”“我知道!”
  • 那年青春,时光不老,我们正好

    那年青春,时光不老,我们正好

    我在最懵懂的年纪里,遇见了你,你在最美妙的时光里,看见了我。从此,你的年少时光,有我点缀,我的青春年华,有你装饰。
  • 重生之御天

    重生之御天

    重新之后的夏天,实力充沛,在一次死亡中复活,意外得到玉石能量,从此展开新的旅途。
  • 以智取胜(中华美德)

    以智取胜(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鬼妻竟令鬼泣

    鬼妻竟令鬼泣

    意外之中遇见她,可她却和我说不可以跟任何人说看见过她,“你为什么能看见我?”“我、、、别人看不见你吗?”遇到她之后原本不相信神鬼之说的我却完完全全被真正的鬼吓呆,究竟是为什么遇上她之后饿死鬼吊死鬼甚至连鬼差都找上门来。
  • 梦化蝶

    梦化蝶

    千年一叹为哪般?西城楼上栏边,可怜的人儿又在遥望谁的身影?眼前的柳条却已有三千丈。
  • 冰雪少女之复仇公主

    冰雪少女之复仇公主

    冰山公主云寒雪,为了复仇来到了圣樱中学,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可爱的女孩夏彩玫,腹黑的男生韩炫。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豪门重生之主母归来

    豪门重生之主母归来

    陈氏集团独生女陈阮,是A市最丑最单蠢的豪门千金。一场飞机失事,陈氏集团董事长夫妇双双遇难,婚礼当天,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亲手将她推入地狱的深渊,怀孕两个月的亲爱表妹摇身一变小三逼宫。一桶硫酸迎面扑来,冰冷地下室囚禁了她的一生,直到七年后器官衰竭而死!一觉醒来,重生在七年前,老天开眼!准备好了吗,欠了债的人。真正的豪门千金,浴火重生,惊艳归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