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5100000020

第20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1)

1970年12月7日,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做的人下跪”。勃兰特之跪,没有令德国失去尊严、失去荣誉,相反,却赢得了欧洲的谅解和全世界的尊敬。欧洲之所以有今天的和解,与德国对本国战争罪行的深刻反省和真诚忏悔密不可分。可见,德国人民和德国政府坚持了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媒体到教科书,都没有也不容许为纳粹及希特勒辩护,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如何看待人的变化、人的价值,以及人生境遇,是当代青年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懂得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努力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有利的客观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出崇高的人生价值。

第一节人生的基本问题

一、人是社会的人

1.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早在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了有关自身奥秘与意义的思考。因此在各民族的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中,几乎都有关于人类起源及其在世界中地位的传说。中国关于伏羲与女娲的神话传说、西方亚当与夏娃的传说是我们都比较熟悉、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中国自古就有人性善恶之争。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董仲舒和韩愈认为,有的人生下来是善的,有的人生下来是恶的,大多数人生下来是有善有恶的。他们都认为人的本质是先天就有的,不是后天形成的。西方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柏拉图认为人是“理性的生物”,这就开创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人性论传统,奥古斯丁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德谟克里特提出“人是一个世界”,看到了人的复杂性。但这些说法都没有正确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包括生理结构、生物机能和生理需要等。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生理基础。因为人是物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与其发展而来的动物界具有密切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的连续性。人的自然属性的最基本表现,我们在前面已讲过,就是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这三种基本机能。显而易见,如果没有这些机能,人类就不能维持生命存在和繁衍后代。因此,自然属性是全部人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寻求长生是人类受到一切诱惑中的最大诱惑。有史以来,人类就曾希望自己长生,并且做过种种的尝试。公元前219年(秦始皇28年),秦始皇出巡渤海,只见云海之间,山川人物时隐时现,蔚为壮观,尤令秦始皇心驰神往。这种景象,本来是海市蜃楼,但方士为迎合秦始皇企望长生的心理,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徐福乘机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秦始皇大为高兴,随后根据徐福的要求,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可是,最终秦始皇却没有等来徐福的好消息。因为人作为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必然具有自然性,生老病死是谁也无法逃避的客观规律。

但是,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这些自然属性对于人来说并非是本质的属性。因为在人的自然属性的表现形态和生理需求的满足方式等方面,已注入了社会和文化的因素。人们的吃、喝、性行为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人的自然属性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生理机能的满足,和运动已有了根本区别,在内容上已融入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例如,人的食欲已不单单是填饱肚子,而是体现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人们穿衣也不再仅仅是御寒和遮羞,而是表现出人们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这种制约性还深刻地表现为人的生理需求的满足是受社会的道德伦理、法律法规制约。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们基于实践的社会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的社会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学、考古学和社会发展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才能进行。它离不开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从事生产的人只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

第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人的生存不仅依赖于自然界,而且也依赖于社会。任何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都处于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中,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去参与社会生活,履行社会责任。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种需求,也必须依赖于社会。因此,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3.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

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为人的本质指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这一属性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只有社会属性才能使人成其为人。确定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是劳动,劳动把人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作为社会动物的人所具有的自然性都渗透着社会性,也就是说人的自然属性已经不再是单纯生物意义上的自然属性,而是受社会影响过的“人化”了的自然属性,渗透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人的自然属性受社会性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人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就如上文提到的那种,人和动物都有食欲,但人的吃喝不只是为了充饥,而且包含了饮食文化、社会交往的内涵。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对人来说,也不仅仅是为了求生存,还包含着法律、伦理、道德的因素。

总之,人的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并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因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阶级性是人的社会本质的特殊表现。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4.人生的基本问题

人生面临着许许多多复杂的问题,在这些复杂的问题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这就是人生的基本问题。因为:

第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人生涉及的问题很多,有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道路等重大问题,比如,人活着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也有诸如学习、生活、劳动、工作、友谊、恋爱、家庭乃至生老病死等具体问题。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都依赖于人们对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的认识。因为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一生都贯穿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如果离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就不能对人生的种种问题做出科学回答,也不能正确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二,对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人生观是否正确的根本依据。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以个人利益为重还是以社会利益为重来处理两者关系,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因此,人们对待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不同态度及处理的不同方法,是区分正确人生观和错误人生观的分界线。

所以,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中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探究人生的其他问题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个人也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个人的发展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条件。英国作者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讲的是鲁滨逊因乘船失事,独自一个人飘流到一个荒岛上,靠采集野果、猎取野羊而生存28年之久。他是否就完全脱离了社会呢?并没有。鲁滨逊在荒岛上用以维持生存的火枪、工具等都属于社会的产品,他从事活动的知识、技能都从社会教育和实践中学来的,没有社会,他就不可能在荒岛上生存下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像鲁滨逊这样的人,也是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可见,个人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又是互相影响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大小之分,有推动社会历史和阻碍社会发展之别。同时,社会发展又会制约个人活动,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社会发展规律都制约着人们的活动,所以,个人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青年学生要根据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从事个人活动;要立足现实,开拓进取,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义与利是人生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如何正确对待义与利,怎样才能摆正义与利的关系,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所谓义,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所谓利,即利益、功利,主要指物质利益。义与利的问题,实际上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人们对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就是人们的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义利观念,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重义轻利”观。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们明白义,重视义,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只了解利,追求利。孔子把重义或重利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把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要求人们“见利思义”。“重利轻义”观。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物质利益关系,君臣之间也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如果互相利用得好,则“君不仁臣不忠可以霸矣”。“义利并重”观。墨子认为:“义,利也”,主张义和利是一致的,要把道德和利益结合起来。荀子则主张义利结合,兼义顾利。

历史上的这些义利观都有其合理因素,但由于思想方法的片面性,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唯物史观认为,义与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应该既承认道德的重要作用,也坚持物质利益的原则。

第一,义与利的关系是对立的。义与利在社会发展中各有各的作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代替。如果以义代利,就会导致“道德万能论”,忽视或否认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果以利代义,就会导致“金钱万能论”,忽视或否认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外,义与利之间的对立和区别还表现在它们之间具有不等值性,即不能进行等价交换。道义无法用物质利益来衡量,物质利益也很难换取崇高的道义。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第二,义与利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者之间具有统一性。一方面,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会随着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道德对利益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情操,为人民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以及为利益的分配调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生过程中的义利,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第一,明确义利标准。唯物史观认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义,否则就是不义。利,有正当的利和不正当的利。通过正当途径和合法手段获得的个人利益,就是正当的利,正当的利是应该努力争取的。通过非道义和非法的手段获得的个人利益,是不正当的利,是不应该攫取和享用的。

同类推荐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一书,主要是以寓言为艺术形式反映庄子思想的。全书收录他的寓言故事一百多个。通过这些寓意极深而又易懂的寓言为根据,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本书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及其散文的注释,体现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热门推荐
  • 小花仙之新的危机

    小花仙之新的危机

    奇的拉贝尔大陆藏着神秘圣灵力量,而得到力量的方法被记录在了花之法典之中并由众多花仙精灵王守护,传说中只有被承认的魔法使者才能唤醒力量,并使用它们战胜邪恶。黑暗女王(雅加)率领着邪恶军团为此向拉贝尔大陆开战,在普普拉花神和古灵仙族众多花仙的努力下,解救大陆的命运与一位地球少女捆绑在了一起。
  • 全家福养生菜

    全家福养生菜

    中医有“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认为根据四季节气的变化,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在生活上、饮食上,也要随着节气相应变化,才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这就是中医“因时”养生的观点。不仅如此,老人与孩子、男人与女人,不同人群的养生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因人”而异,也是中医的养生观点之一。将中医“因时养生”、“因人养生”的观念,与家常美食相结合,融入营养、饮食、养生知识,再加上节气故事,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就变成了这本《全家福养生菜》,贯穿春夏秋冬四季,适合一家三代使用。这样一本集饮食、养生、文化于一身的养生菜谱,为您的家庭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一份来自编者的祝福!
  • 空战王牌

    空战王牌

    远方的天幕,在四架零式战斗机的簇拥下,一架大型运输机越来越近,张梓男清楚,运输机上坐的就是日本海军大将大角岑生。男儿立功正在今日,张梓男热血沸腾,猛打加力迎头撞了上去......
  • 妾身有毒,君王请慎品

    妾身有毒,君王请慎品

    初见,她不识他,他拦她去路。再见,他被追杀,她卷入其中。他将她带在身边,倾尽一切宠她纵她,却唯独,不爱他。传言,君千御心里藏着一个女人,经久不离,但那个女人,却不是凤九歌。当阴谋被揭开面纱,身为棋子的她再无利用价值。那日,大雪纷扬,利剑刺穿腹部,她悔恨纵身坠入深渊,香消玉殒。次年,俏似凤九歌的公主一曲一舞惊艳四座,他问:九公主前来和亲,不知愿与谁结为连理?她浅笑勾唇,眸子明亮,指着龙椅上的他,简单吐出一个字,“你!”大婚之日,血染喜被,她说:君千御,飞蛾扑火又如何?上穷碧落下黄泉,也只有你,才配与我相爱相杀!后来,她将他的国,他的宫,搅得天翻地覆……
  • 缘有余声

    缘有余声

    17岁那年,她爱上了一个大她十岁的男人,他是撩妹高手,她是情场新手,她越来越在意,他却一再忽略她,两个人究竟会如何发展……
  • 霸道总裁之失忆宠妻

    霸道总裁之失忆宠妻

    有没有见过自己灌醉自己,这个就算了,还吧自己卖了,这也算了,喝醉喝到失忆,有木有,多么多么衰啊,俗话说的好喝凉水也塞牙缝呢。谁知道因为自己失恋受不鸟,跑去酒吧,喝酒被人调戏不说,喝醉了不说,还把自己给卖了,自己不知道,还替别人数钱。过去4年2个人面对面擦肩而过,男的惊讶中带着欢喜,而女的,看他如陌生人一般。这不就是你要的结果!
  •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本书主要收录了2009年中篇小说卷。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 别惹女神捕:相公你真坏

    别惹女神捕:相公你真坏

    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有两种,一则没有男人,二则男人太多。莫芊涵就属于第二种。她本是21世纪几乎刀不离手的外科医生,怎料一觉醒来,竟成一个超级花痴女?!好吧,既然没得选择,那就努力挽回自己的形象。于是,花痴女成了女神捕,二手货成了抢手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两只鬼为我而改变

    两只鬼为我而改变

    前世的我,艳福不浅,遇到了两个绝世美男。今生的我,被他们俩缠着,快要疯了。“我不喜欢你们俩,你俩走开!“他们异口同声道“不走!我们要一直保护你。”他们俩到最后都没有离开我,我也喜欢上了他们当中一个,可是,人鬼殊途该怎么办?“凉拌!”我管他什么人鬼殊途,我喜欢就好。注定喜欢上一个,另一个就要被伤害,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
  • 龙转乾坤

    龙转乾坤

    一个平平凡凡的男孩,他的身上似乎没有任何亮点。但是因为一个契机让他明白自己的出身并不平凡,他将利用自己超强的天赋迎向波折,看他如何转动乾坤,掌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