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勇敢地走过苦难,因为苦难是上天的一种恩赐
很多人正在经历着种种苦难,遭受着种种挫折和打击,这的确是人生的不幸。可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无数杰出的人物都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正是苦难成就了他们,苦难对于他们来说,是上天的一种恩赐。
经历苦难是一种痛苦,因为苦难常常会使人走投无路,寸步难行,苦难常常会使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甚至生存的希望。有过苦难体验的人,都不会忘记在生活泥潭里奋力挣扎的情景。但当你战胜苦难之后,这由苦难带来的痛苦往往也会变为千金难买的人生财富。
下面,我们来结识两位从苦难中站起来的巨人。
被人们誉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的杰克·伦敦,是一位苦难造就的伟大作家。
据说,列宁在临去世的日子里,总让他的夫人读他最喜欢的短篇小说《渴望生存》。这篇作品正是杰克·伦敦写的,内容是写一个淘金者在疲惫不堪之时与一只病狼的较量。作品说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使人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也许就是杰克·伦敦的作品特点。
1876年,杰克·伦敦于出生在加里福尼亚州一户破产农民家庭里。他才10岁左右,父亲就破产失业了。从这时起,他便不得不分担家里生活的忧愁。他走街串巷当报童,到车站去卸货车,到滚球场帮助人竖靶子……总之,为了活下去,他什么都干,把挣来的每一分钱全部交给家里。正如他后来说的:“差不多在早年的生活中我就懂得了责任的意义。”
14岁,杰克·伦敦小学毕业,进了一家罐头厂当童工。后来又到麻纱厂看机器,到发电厂烧锅炉。在工厂里,他饱尝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童工生活的苦难:每天在非人的条件下常常要工作十八九个小时,直到深夜11点才能拖着疲劳不堪的身子回家。后来,他回忆这段生活时,愤慨地说:“我不知道在奥克兰一匹马该工作多少钟点。”他说自己成了“劳动畜牲”。
1893年,杰克·伦敦17岁时,受雇到一条小帆船上当水手,动身到日本海和白令海去捕海狗。海上生活苦不堪言。可是,这次航海却增加了他的见闻,也磨练了他的意志,成了他后来写作一系列海上故事的生活基础。不久,他因为“无业游荡”被捕入狱当苦工。
出狱后,他刻苦自学。但由于家里一直太贫穷,他直到18岁才上中学。紧接着,又因为生活维持不下去中途退学。1896年,他20岁时,靠自修考上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可是,只读了一个学期,便因缴纳不起学费退学。失学后,他一面在洗衣店做工,一边开始业余写作,希望用稿费来弥补家用。可是,当时稿费不仅低,而且时常拖欠。有时候,他为了马上得到稿费,甚至要跑到杂志社与出版商干上一架。
后来,杰克·伦敦又随众人到遥远的阿拉斯加去当淘金工人。他历经千辛万苦,由于缺乏营养,劳累过度患了坏血病,几乎使他下肢瘫痪。但是,北方壮丽的自然景色,淘金工人的苦难生活,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却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前面提到的《渴望生存》,便是收获之一。
苦难的刺激与磨练,使杰克·伦敦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气质的作家。成为职业作家后,他16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9个小时,一共写了50本书,其中仅长篇小说就有19部。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充分表现人的生命的伟大,人同困难的斗争,人处于各种逆境中的反抗,给20世纪初的文坛带来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
人们称誉张乐平为大艺术家,可人们并不都知道,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竟是由于贫穷驱使的。
张乐平出生在浙江一个穷村子里。父亲是个“穷教书”的,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6口人。根本不够吃穿。母亲只得帮人绣花挣点钱补贴家用。因此,张乐平小时候便常常帮着母亲剪剪纸样,描描图案,艺术生命的幼芽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萌芽的。他爱上了美术,可是,父母哪有钱为他买纸,买笔。他的“画纸”便是海边的沙滩,“画笔”是岸边的芦柴。小学老师喜欢他爱画画,教他画过讽刺“贿选总统”的漫画,这成了他的“处女作”。
家里太穷了,张乐平15岁时就被迫离开家乡到南江县一家木行当学徒。人格的侮辱,累活的重压,逼得他多次想逃出苦海。其实,即使他不逃,人家也要赶他走——主要是由于他太爱画画了。
在木行时,没有零花钱,无法买画纸。张乐平想了个窍门:老板吸水烟让他卷纸媒:他就在纸媒上画画,旁边留一条空白卷在外面。可是,这种伪装被老板发觉了。一次,因为张乐平画画时涂得墨汁太多,老板吹不着纸媒,打开看见上面有画,气得揍了他一顿。狠心的老板还把点着火的纸捻子烫张乐平的手。又一次,是个大热天的晚上,张乐平点着油灯关在小屋里学画画,蚊子围着他的光脚嗡嗡地转。为了躲避蚊子咬,他找来两只肚大口小的坛子,把双脚藏进坛里继续画画。谁知,老板提早回来,突然敲门。张乐平心一慌,忘记了两脚还在坛里,就起身去开门,扑通一声,人倒坛破。老板见他又在偷偷学画,还打破他的坛子,飞起一脚把张乐平踢倒在破坛的碎片上,后脑勺磕破了,鲜血直流。后来那块伤疤一直留在头上。很快,老板把他赶了出来。
以后,张乐平又到印刷厂当过学徒工,做过小生。有一段时间他穷困潦倒,还摆过饭摊,靠卖上海饭菜为生。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给孩子们画像。因为爱画画,他三次被老板赶出来,不断停生意,不断换主顾,连自己的肚子都混不饱。
1935年,张乐平开始画三毛。1947年秋,他开始创作《三毛流浪记》。张乐平曾感慨地说:我就是在苦水中泡大的三毛!
如果缺少成功的条件,就去创造条件
成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比如,健全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坚忍不拔的精神等,但这些条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的。一个成功者,首先就在于他从不苛求条件,而是竭力创造条件。
自身的缺憾往往是难以更改的事实,任何企图掩盖或回避缺憾的做法都可能引来的消极的结果。尝试着直视缺憾,并把它当作是奋斗的动力,即使有缺憾,在看似没有成功的条件时,你也可以创造条件获得成功。
美国最受爱戴的总统罗斯福8岁时,他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呆钝的目光,露着惊讶的神色,牙齿暴露唇外,不时地喘息着,老师唤他起来读课文,他便颤巍巍地站起,嘴唇微张,吐音含糊而不连贯,然后颓然坐下,生气全无,真是低能儿童的典型。而世界上像他同类的儿童不知有多少,大都是这样的神经过敏,如果稍受刺激,情绪便受影响,处处恐惧畏缩,不喜交际,顾影自怜,毫无生趣。在别人看来,他没有任何可以取得成功的条件。但罗斯福并不如此,他虽有天生的缺憾,同时他也有奋斗的精神,他抱定必胜的信心,克服他天生的缺憾,去为成功创造条件。
他是怎么样去克服先天的缺憾并创造成功的条件的呢?罗斯福总统所用的方法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他不静等幸运自至,而努力追求幸运。他毫不自卑于先天的贫薄,反而利用它作为通往成功的基石。他绝不怨恨先天的缺憾,而使自己愁苦,更不姑息他身体的虚弱,一味地疗养,不单单只从喝药水,受注射,或避居山林,遨游海上,以恢复他的健康。他采取积极的锻炼,以达到他的目的,他要和别的健康的孩子一样,活泼地去骑马、划船和做剧烈的运动。他用坚毅的态度,对付他畏怯的天性,用忍耐的精神,克服他先天的不足。他处处以快乐和蔼对待人们,因为他要除去怕羞、畏缩和不喜交际的个性。果然在他入大学之前,他已获得大大的成功,他已是人们乐于接近,一个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青年了。他经常在假期中,到亚烈拉去追逐野牛,到洛矶山狩猎巨熊,以及到非洲大陆去袭击狮子,终至他胜任军队的艰苦生活,带领军队,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功绩显赫。
罗斯福总统的成功,不但因为他有刚毅的精神,不为先天的缺憾所屈服,更因为他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的缺憾,并知道自己的缺憾何者可以克服,何者应予利导。他自知虚弱、畏怯可以克服,而语言、态度必须因势利导。他学习假嗓音,在演讲时运用,虽然齿露于外,还有身躯颤抖等缺憾,达不到演讲的技术要求,更没有洪钟般的声音,但他仍是世界上令人信服有力量的演说家之一。
接下来,我们再来结识两位创造条件的成功人士。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说这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也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因此会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尽管华盛顿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他决心坚持要把父子俩费了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惟一能动的一个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只手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坚持着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博迪是法国的一名记者,在1995年的时候,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导致四肢瘫痪,而且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被病魔袭击后的博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脑清醒,但是全身的器官中,只有左眼还可以活动。可是,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虽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写,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开始构思的作品完成并出版。出版商便派了一个叫门迪宝的笔录员来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6小时,给他的著述做笔录。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门迪宝来沟通,逐个字母逐个字母地向门迪宝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门迪宝抄录出来。门迪宝每一次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如果博迪眨一次眼,就说明字母是正确的。如果是眨两次,则表示字母不对。
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语的,因此有时就可能出现错误,有时他又要滤去记忆中多余的词语。开始时他和门迪宝并不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所以中间也产生不少障碍和问题。刚开始合作时,他们两个每天用6小时默录词语,每天只能录一页,后来慢慢加到3页。
几个月之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这部著作。据粗略估计,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左眼20多万次。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已经出版,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想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自己
不要迫切地想通过改变生存环境,来改变目前的一切,这样所做的努力大都是徒劳的。其实,迫切应该改变的,或许不是环境,而是我们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930年初秋的一天清晨,一个只有1.45米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位于日本东京目黑区的公园长凳上爬了起来,徒步去上班,他因为拖欠房租已经在公园的长凳上睡了两个多月了。他是明治保险公司的一名推销员,虽然工作勤奋,但收入少得甚至吃不起中餐,每天还要看尽别人的脸色。
一天,年轻人来到一家佛教寺庙向住持介绍投保的好处。老和尚很有耐心地听他把话讲完,然后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也就是说,你要改变自己。”
从寺庙里出来,年轻人一路思索着老和尚的话,若有所悟。接下来,他组织了专门针对自己的“批评会”,请同事或客户吃饭,目的只为让他们指出自己的缺点。
“你的个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气……”“你有些自以为是,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你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你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所以必须加强进修,以便能很快与客户寻找到共同的话题,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年轻人把这些可贵的逆耳忠言一一记录下来。每一次“批评会”后,他都有被剥了一层皮的感觉。透过一次次的批评会,他把自己身上那一层又一层的劣根性,一点点剥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