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4400000017

第17章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1)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严于律己如秋风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李叔同《格言别录》

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应该像秋风扫落叶般不讲情面,对待别人就不同了,应如春风般温暖。李叔同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诠释得如此亲切有味,我辈真应该仔细品味一番。

的确,对待评判自己的一言一行,最忌如农贸市场买菜时的讨价还价,一脸和气。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怎可嘻嘻哈哈一带而过!

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很多人以此就为所欲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但也有一些开明的皇帝,能够以身作则带头用相关的法律约束自己,如果自己做错了事,决不遮遮掩掩,甚至能勇于悔过,下诏自责。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有一个名叫党仁弘的大将,曾经跟随唐太宗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很受唐太宗器重。唐朝建立后,党仁弘做了广州都督。谁知这位封疆大臣,很贪婪,自恃功高权重,在任上贪取财物达一百多万。不久,被人告发。公元642年,大理寺查清他的罪恶后,依法判处党仁弘死刑。

消息传到唐太宗耳朵里,他正在吃晚饭呢,于是马上命令撤掉晚饭。他想到党仁弘的才略和为大唐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很想给这位大臣一条生路。于是,他凭着皇帝的权威,下令大理寺改判,将党仁弘黜为平民,流放钦州。

处理完了,唐太宗还在想为什么一个开国功臣就变成了贪官。他非常不安,越想,发现自己的处理越不妥。经过反复思考,他感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他就把几个心腹大臣叫到金銮殿,商讨事情的严重性。

白发苍苍的宰相房玄龄说:“陛下贵为天子,切不可这样自怨自责。不能因一点小错就当众贬低自己,以后靠什么维护自己的威信呢?如果陛下威信扫地,天下也就危险了。”

很多大臣善意的劝告唐太宗不要小题大做,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但唐太宗说:“小错,也是错。自古以来,贤明的国君很重视取信天下,我徇私枉法,已被天下耻笑。如果认识到错误,又没胆量承认错误,岂不是更为天下耻笑,更失信于百姓吗?做皇帝的,有法不依,有错不认,还谈什么威信?又靠什么统治天下呢?”

最后,他毅然决定,把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召集到宫廷,当众宣布:“我偏袒党仁弘,乱了国法,犯下大错,现在当众悔过。为了惩戒,从明天起,我要到京城南郊坐席思过,谢罪三天,每天只吃一顿素餐,并布告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大臣们希望太宗不要这样自我惩处,一再磕头请求,从早晨直到傍晚。最后太宗降下《罪己诏》,说:“我有三项罪过:第一条罪,错用党仁弘,识人不明;第二条罪,包庇党仁弘,因私情扰乱法令;第三条罪,亲近好人但没有给他赏赐,讨厌坏人却没有给予处罚,赏罚不明。”他还下令把《罪己诏》布告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大家看到皇帝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勇敢地承认过错,就更加自觉遵守国法了。唐太宗也因此才亲笔书写了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一页篇章——贞观之治。

俗话说“人无完人”,不管你是千古帝王,还是平头百姓,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过失。如果你能及时修正自己,你的品性人格自会日趋完善,他人也就乐于接受你。相反,你不加约束地纵容自己,则势必在歧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彻底地毁掉自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严于律己不仅仅是要在大事上明辨是非,在点点滴滴上的纵容,同样可以把你毁掉。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放任自身某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毛病而不加以及时自觉并且有效地修正,终将会酿成灾难,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招致亡国。严于律己就要要求我们要时常依照好的准则来检点自身的言行和思想,从善如流,否则等出现不良后果再深深痛悔都已太晚!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防微杜渐”,意思是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有个典故的。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这就是防微杜渐的由来,道理很明白:原则的破坏都是从小处开始的,而且都是因为自己意念的妥协而引起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打擦边球,既在设定的原则之内,又达到了界限。偶然有几次超越了界限,纵然心里有过内疚感,但时过境迁,看看超越了界限几次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良后果,慢慢地内疚感也就淡忘了。超越界限的次数多了,人也就会开始麻木,界限已经不再是界限,界限被超越了,也可能再次设定新的界限,但是既然旧的界限已经打破了,再次超越新的界限就没有什么难的。

著名的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寓言名为《贼和他的母亲》。其中写道:一个小孩从他的同学那里偷了一册课本,带了回去给他母亲,他的母亲不但不打他,反而鼓励他。第二次他偷了一件斗篷,带给她的母亲,当时她还是奖励他。这青年长大成人后,便进而偷更值钱的东西。后来他在干这种勾当的时候,被人捉住了,双手反绑在后面,带到刑场上去。他母亲在人群中跟着,伤心得很,激愤地捶着胸脯,在这当儿,那青年人说道:“我愿在我母亲耳边和她说几句话。”她走近他跟前的时候,他敏捷地用牙齿咬住她的耳朵,并且咬了下来。他母亲骂他是个不孝的儿子。这时他就回答说:“唉!在我初次偷了那册课本带给你的时候,如果你把我打了,我该不会到这个地步,也不会这样蒙羞而死。”

任何一项罪恶的行为都来自于我们对诱惑的一次小小让步,任何一项重大的计划,它的失败都来自于我们对自我的一次小小的放纵。

所以李叔同说“律己须带秋气”,要冷若冰霜,要丝毫不留情面,不给自己留下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律己”就是奢谈,就会失去它所有的意义。

时时自重,处处自畏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的意思很明确: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立于世上,先不要枉谈对他人、对社会负责,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什么事当做,什么事不当做。如果你一意孤行、恣意妄为、不知轻重、无所畏惧,终会“取辱”、“招祸”的。

在南太平洋的深海域里,生长着一种会发光的灯笼鱼。在漆黑的海底,灯笼鱼躲在海藻附近,它们的背鳍会发出淡蓝色的荧光。那些光线一闪一灭,就会将附近一些小鱼和小虾吸引过来。这是灯笼鱼设下的陷阱,当那些小鱼和小虾游到它面前的时候,灯笼鱼就会突然张开血盆大嘴,迅疾地将那些好奇的小鱼和小虾吞入腹内。

灯笼鱼的食欲非常大。即使它们的肚子撑得像皮球一样的时候,仍不肯停止捕食。

在同一个海域内,还生长着一种牙鲆鱼,它们的视觉几乎丧失。但是,它们却依靠食海藻和捕食灯笼鱼而生存下来。原来,灯笼鱼刚开始捕食猎物的时候,背鳍的荧光还很淡。但是,随着它们隆起的腹部,那蓝色的荧光会越来越强烈。于是,牙鲆鱼便根据眼中看到的极微弱的光线,来判断灯笼鱼的位置,随后,一举将它们捕获。

如果灯笼鱼能够收敛一下自己的私欲,也许就不会轻易落此悲惨下场了。一个人为了满足贪婪的私欲,偷偷给别人设下陷阱,结果往往他们自身是最终的受害者。然而,世间不是还有很多被贪婪私欲操纵的人,像灯笼鱼一样,已经跌入了自己为别人设下的陷阱,但仍执迷不悟,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吗?

人在踏上社会之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当然,人有欲望是无可厚非的,有些人的欲望是客观的、有节制的,这样的欲望会成为一种目标、一股动力,它可以使人具有方向性。然而,有些人的欲望则是主观的、无限制的,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满足。这样的欲望,是过于贪婪的,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面的情绪。因此,你应该清楚这么一个道理:超负荷的欲望会羁绊你前进的脚步,有时甚至会把你引向歧途!

在奔赴成功的道路上,你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水平,不能仅凭自己下意识的冲动办事。为了获得成功,你不一定要完全放弃内在的本性和欲望,但是至少你应该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手,放弃一部分。

一心只想到放纵欲望的人,就不可能明智地思考,也绝对不会有条有理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不想办法去寻找、发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就干不成任何事情。如果你不下定决心控制自己的思想,就无法掌握所做的事情,无法承担重要的责任。不懂得放弃那些主观的欲望,就不可能取得进步和成功。最后,关于自重、自畏这些话题,给你三点忠告:

(1)量力而行

一个人只有真实看清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科学的定位,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自己。如果你只是因为羡慕某位朋友在他所在的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名利双收。你就想放弃自己熟悉的工作,然后涉足那位朋友所从事的、对你来说仍是异常陌生的事业,你就会背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远。因为这将成为你,在自己不可遏制的欲望之下的一个错误的冲动。

(2)从实际出发,放低你的目标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目标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你在制订自己的目标时,应该遵从客观现实,而不是凭借自己想象和欲望来做决定。如果你常常固执地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崇拜神秘的英雄人物,羡慕他们的名利和艳遇。在幻想中,你将自己标榜为伟大的英雄或著名的人士,希望自己今后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总是喜欢在这种幻想里寻找安慰,你就会为此付出很多徒劳无功的精力和行动,这个代价将会使你偏离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无法摆脱困惑、失望和痛苦的纠缠。

(3)不要只顾索取,要学会奉献、关怀

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钱,他们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和压抑。金钱和人品之间,并不是可以完全划上一个等号的。因此,你应该懂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热心和关怀。这样,你就会获得另一种收获,它可以使你变得充实、人格也愈加完美。另外,对孩子、朋友和爱人不要索取太多,你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宽宏大度。对于那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你不可以言不由衷地随便说说,你应该清醒地学会舍弃,进而从自身寻找新的力量,奋力前行。

控制自己的情绪,修炼“定火功夫”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定火。”

——李叔同《格言别录》

要探知一个人是否有涵养,很容易,只要看他有无“定火的功夫”便知。这是李叔同给我们推荐的简易识人法,同时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座佑铭。

李叔同的定火功夫可以从一件小事上反映出来。还是在浙一师任教的时候,一次下课期间,一个学生在教室里喊:李叔同在哪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在学校里学生直呼老师的名字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属于目无尊长、目无法纪,要受处分的。那个学生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图个好玩而已。

谁知道李叔同当时就在隔壁,听到这个学生的喊叫,他便用平时一惯的温和的语气回答了一声:“什么事?”听不出半丝的不满和怒气。等他来到教室一看,那个喊他名字的学生,早已吓得无影无踪了。对于这件事,李叔同并未放在心上,就跟没发生过一样,事后也没有再提起过。

这应该算是定火功夫吧?

定火功夫就是一种修养。修养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能驯服凶猛的野兽,人未必都能驯服自己内心狂燥的野性,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灭外火容易,定心中火难。

喜怒哀乐,属人之常情,谁都不能没有,但怒之过当,就会破坏内心的和谐,致使事物乖张不顺,如同火焰不被扑灭,就有燎原的可怕后果。

汉高祖四年,韩信派人对刘邦说:“齐国伪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请汉王假装答应我为王,以便镇抚它。”刘邦当时正值心性不顺,就很生气地骂道:“我被困在这儿,日夜盼望着他来,他却自己想要称王?”怒从心起,刘邦真想把韩信“解决”掉,但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导,告诉他目前情况绝不可施怒于韩信。于是聪明的刘邦就说:“干吗假装为齐王?我封你个真齐王多好?”

刘邦在一转念中,忍住了怒火,才没有因自己一时冲动而失去济世良才。

人受怒气的支配,往往会丧失理智,干出一些悔之莫及的蠢事。为此,林则徐曾悬“制怒”条幅于堂,时时以此警戒自己。在为人处世中,人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胸怀雅量、包容乾坤,使情感喜怒有足够回旋的空间,才能让我们不为喜怒所扰,自在逍遥。

同类推荐
  • 康桥之恋

    康桥之恋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许我一个奇迹

    许我一个奇迹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 香山情恋

    香山情恋

    《香山情恋》,一部充满着热爱家乡才情横溢的书。我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你就会领略自然造化之美,感受祖国山河之美,陶醉于华夏文化艺术之美。
  •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是一本回忆录试的随笔。书中所有的一切,包括她采摘的新鲜蘑菇,品尝的普罗旺斯鱼汤,分拣的甜瓜和番茄都会唤起令人艳羡的满足感,使得《普罗旺斯》成为休闲时光的绝佳选择。她写的如此出色,从中我们可以品尝到热乎乎的松软奶酪,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暖,这种阅读体验会一直持续到全书的结尾。一部令人陶醉的作品。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是谁撑一把油纸伞,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的私宠宝贝

    霸道总裁的私宠宝贝

    她闯入了他的相亲会,斥责他相亲女友的种种恶行,他只是冷眼旁观,不说一字,等她说完,他带着她开房,一夜缠绵,事后,她成为他女人,渐渐的,两人沉沦了,本以为要如童话故事一般幸福生活,谁知他前女友的回归,打碎了她的梦,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配不上那么不平凡的他,所以,当她想转身离开的时候,却发现了自己的惊人身世.......
  • 唐朝制造

    唐朝制造

    蓝弃在唐朝很牛,发展工业,连锁酒店无所不能蓝弃在唐朝很牛,享受生活唐朝制造无所不能
  • 35岁前要有的66种智慧

    35岁前要有的66种智慧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阐述了年青人必须掌握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
  • 凶藤

    凶藤

    复仇之藤,凶猛进化!异植类,不化形。
  • 青春不散

    青春不散

    她的妈妈是风华公司的董事长名叫金思如,她儿子叫张嘉豪是未来风华的继承人,张嘉豪丈他妈有钱就乱花买东买西,因为他知道他会是未来的继承人所以都先策划好了。。。
  • 爱到最后是恩情

    爱到最后是恩情

    闲的无聊出来凑字数,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就当没发生过。
  • 偷仙记

    偷仙记

    少年本为偷,何来生仙缘。平凡少年不拘一束,偶知仙途,心中所逐。既得鬼助,又遇仙援。终靠神乎偷技,逐得心中本源。
  • 寒央风月

    寒央风月

    当她来到这片海棠林,熟悉的感觉蓦然袭上心头。海棠林里的那个男人是谁?为什么这样熟悉?似水呆呆地看着他,心里想着。闻人阙忽然笑了!已经十八年了……他等了她十八个春秋……现在终于等到她了!似水看着他,小小声问道,“你是谁?我们认识吗?”她确定自己没有见过这个人,可是为什么这么熟悉呢?“呵呵……”闻人阙笑了,俊颜上仿佛停驻了春光,“我们不认识。”“可是……”她开始进入他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这个寒央谷、这片海棠林、他的习惯……她都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呢?等到她看到那个血池里的女子时,终于了解了。原来她跟他,缘自前生……
  • 非淑女的追爱之路

    非淑女的追爱之路

    指腹为婚在21世纪虽然已经不流行了,但她还是被这个可笑的指令束缚了。好吧,既然他不喜欢淑女,那她就在他面前当一回淑女,以便他主动解除婚约,恢复自由身。啥?原来他是同性恋?虽然这个于她非常有利,但可惜了他的一副好皮囊。看在两家世交的份上,那她这个非淑女就出手帮帮他吧。喜欢上她,不是他的初衷,爱上她更是在他意料之外,可是,为什么她就是不相信他真的爱上她了呢,还一声不响的逃离他身边?看来要赢得爱人归,还是要动点脑筋了。
  • 地上飞车

    地上飞车

    神车手杜明飞的车技,是一流的,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也不能超越的。他的这一切成果,来源于他每一次的撕心裂肺,每一次的绝望,和痛失恋人,每日煎受于思恋的痛苦中。他对黄楚有一种莫名的喜爱,对陈晶有一种无法偿还的痛苦。他什么都可以给与别人,唯有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