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有一项新的措施,就是所谓“不得多索忏钱”。参照别的资料,官府曾要求老教减少收取天课等捐献。清政府认为新教之发展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收取费用较老教为少而受到教民欢迎,因而希望老教减少念经费用,则可扼制新教之发展。就在勒保处理苏代原案之时,另一大臣德成对新老教问题提出了另一番看法:
德成奏甘省回民新旧二教每至互生嫌衅,盖因旧教念经须用羊只、布匹,所费较多,新教念经仅取忏钱五十六文,小民希图省费,是以愿归新教;若令旧教亦照新教舍多取少,恐一时难于更改,势必阳奉阴违,转致滋生事端……②
虽然这一奏章主张不可强令老教少收费用,但乾隆仍认为这一政策对打击新教有重大意义。他批评陕甘总督勒保“所奏不过敷衍成文,新旧教实在情形,全不得其要领”,强调说:
近闻旧教念经须用羊只布匹,所费较多,而新教念经仅取忏钱五十六文,是以穷民愿归新教者较众。此语颇中寂要。若地方官留心劝导,使旧教舍多取少,新教自无从招集。或竟能使旧教所取念经钱文更减于新教,则小民希图省费,新教亦自必皆归旧教,其新教不禁而自止矣。……总之新旧教回民皆吾赤子,若新教回民果能奉公守法,即属善良,又何必官为区别,扶旧教而除新教耶?若如勒保所奏,以新教为回教中之大害,其实勒侏亦不知其所以为何害也。欲令该头人连名出具甘结,仍不过有名无实,断无此办法,足见不实。著传谕该督务须遵照前降谕旨,不动声色,使旧教之人知少取钱文,则民人自不致竞趋新教。总在设法化导,不可区别新旧之名,转资掎角也。①
乾隆指出地方官员的任务并不是分别新老教名目,而是防止因宗教而危及清政府统治;官府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回族宗教,而是反对宗教活动扰乱其统治秩序。西北回族的宗教已经演变成重大的政治问题。清政府正是从政治统治立场出发极力阻止教争。从此以后,西北回族过去争创门宦的活跃局面消失了,教争虽然断断续续地存在着,但从此到咸丰年的七十多年中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教争。究其原因,除了官府干涉之外,恐怕更主要的是老教在清政府控制回族宗教政策中产生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新老教之间在政治上趋于一致,教争的地位和意义与回族与清政府的斗争相比,都变得次要了。外部压力的增强弱化了内部的斗争。这表明,对于清政府的统治,新教与老教并无本质之不同。无论哲赫忍耶还是花寺门宦,都代表了西北回族组织化发展的要求,与清政府统治有深刻的矛盾。清政府正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才不分新教、老教一并采取限制政策,并不是扶持老教,打击新教。乾隆斥责陕甘总督勒保不知新教“所以为害”,就是为了纠正一些官员只知禁止新教,而不知为什么要禁止新教。新教率先反清的根本原因不是新教与老教有什么本质区别,而是与官府的思维习惯有关系。清朝是个因循保守的王朝,各地官府的主旨是维持局面,因而对新的不熟悉的事物多怀恐惧警惕心理而排斥之。回族之中,花寺门宦传播较早,未引起大的波澜,待马明心传教时,因遭老教排斥而大起纷争,官府便认为新教引起矛盾。而且苏四十三等装扮老教去迎接新柱,因而新柱信口说新教不遵守,就尽洗之。应该说这是偶然的。
应该看到,教争的弱化并没有使西北回族加强团结,反而使他们长期处于分散状态。本来教争的充分发展自然会推动回族政治尤其是组织性的统一,实现一体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会提高回族社会组织的制度化水平。教争弱化之后,回族组织化的进程减缓了,除了新教在秘密传播中有较快发展外,其他老教各门宦在一种稳定的表面现象下逐渐降低了组织扩大的活力,保持一种维持现状的局面。到同治年间西北回族再次反清时,上述局面便成了这次运动的背景。西北回族反清斗争始终处于组织分散、派系各别的状态,从而极大地局限了这一斗争的力量和水平。
注释:
①龚景瀚、李本源:《循化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O。
①龚景瀚、李本源:《循化志》卷八,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钦定兰州纪略》卷六,第100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一。
④《钦定兰州纪略》卷一,第2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⑤同③。
⑥《钦定兰州纪略》卷四,第78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⑦同③。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九。
②《钦定兰州纪略》卷六,第10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龚景瀚、李本源:《循化志》卷八,第313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九。
①《钦定兰州纪略》卷一一,第10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第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第8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第3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海城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城县志》卷六,第88页。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四,第5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三,第5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四,第6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四,第23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三,第4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四,第6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五,第25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六,第108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饮定石峰堡纪略》卷一八,第31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一,第19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四,第23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五,第26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三,第4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一,第17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四,第24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第1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八,第320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八,第31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八,第14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⑤《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三,第32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⑥《迟速论》,《石峰纪略》卷首。①《钦定兰州纪略》卷首,第3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钦定兰州纪略》卷一,第2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同①。
④《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二七。
⑤《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二九。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O。
②《钦定兰州纪略》卷四,第78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兰州纪略》卷八,第13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一。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二。
③《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二。
④《钦定兰州纪略》卷六,第10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七。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二。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一八二。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七。
③《清高宗实录》卷一二○六。
④《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八,第130~13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四,第6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九,第34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一四一。
②《钦定兰州纪略》卷一一,第23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九,第34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九,第36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二O,第34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九,第36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龚景瀚、李本源:《循化志》卷八“回变”,第323~324页,青年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三一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二O二。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二O七。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九,第34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兰州纪略》卷六,第10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④《钦定兰州纪略》卷一六,第25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⑤《清高宗实录》卷一一四一。
⑥龚景瀚、李本源:《循化志》卷八“圆梦”,第319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①龚景瀚、李本源:《循化志》卷八“圆梦”,第319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钦定兰州纪略》卷一六,第25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七,第301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三,第23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八,第14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七,第30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三,第20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三三四。
③《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四一。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四三。
②《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四○。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