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0100000053

第53章 刘鸿志大事年表

1920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乡八旗屯。

1922年母亲去世。

1932年寄住伯父在北京的家中。

1935年在太原平民中学读书,参加“一二·九”学生抗日救国运动。

1936年回陕西凤翔,入凤翔师范读书。与同学张楷等组织抗日救亡协会,任人事股长。

1936年12月,经张楷介绍,加入中华抗日民族先锋队。

1937年7月,在陕西华阴、朝邑、韩城组织抗日宣传队,在黄河沿岸宣传。同年,赴泾阳县云阳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

1938年1月,在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四个月后结业转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三大队三队学习。

1938年2月,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3月,经廖仁、石羡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11月,在延安参加西北青年代表会议期间,遭日本飞机轰炸,右肩负伤入抗大医院治疗。

1939年3月,到西安市省立第一医院治疗;后回凤翔家中休养。八路军办事处王哲然指示,回凤翔一面养伤,一面利用伯父的关系做地方工作。与凤翔县委书记王志贤接上党的关系后,根据省委决定,参加县委工作,任统战部部长。

1940年按照县委部署,撤回延安。

1941年1月,到延安新成立的行政学院研究班学习。秋天,党中央决定将延安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青年干部学校、新文学干部学校、行政学院研究班合并,成立延安大学。以研究班为基础,组成了延安大学法学院。参加边区法院和边区乡村民选活动。参加边区政府延安县普查工作团,下乡工作,任两个乡普查工作组组长。

秋,在延安刘鸿志与吕枫结婚。

1942年任延安大学同学会主任兼党团书记、校务委员会成员和整风学习委员会委员。

1942年春,中央将原延安大学法学院合并到社会科学院,搬到桥儿沟(延安大学北门外,原址交中央党校成立的二部使用)。参加搬迁委员会。

社会科学院学员100多人,分两个学习班。刘鸿志任一班班长兼整风学习委员会委员。院部组织“抢救失足者”运动审查组,任组长,负责审查云扬的问题。后成为被审查对象。

1942年5月,主持在八路军大礼堂召开的延安市纪念“五四”青年节大会。朱总司令、吴(玉章)老、贺龙师长到会并做了报告。

1944年 春,中央将社会科学院撤销,人员并入行政学院,延大校部从桥儿沟搬到南门外行政学院校址,被编入财政经济系的财政班。

4月,延大开学典礼会上,亲聆毛主席讲整风审干的成绩、缺点、错误和责任。

年底,延大干教处长刘呈云签批,潘峰(中央党校派来帮助甄别定案工作的红军干部)宣布审干结论:伯父刘定五先生系民主人士,和国民党组织没有关系。

1945年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去东北工作。11月,根据中央组织部决定,刘鸿志、吕枫离开延安,赴东北。

1946年初,到达张家口,情况有变,暂停待命。

2月,晋察冀中央局干部科转中组部通知,调北平解放日报社工作。任出版发行科科长兼分党支部书记,吕枫任报社党支部和干部科人事干事。

4月3日拂晓,国民党军警宪特借清查户口为名,将报社出版发行科工作人员全部捆绑,带到西城警察局。史称“四三”事件。

4日下午黄昏,从西城警察局到北平市警察总局。国民党北平市警察局局长陈焯道歉后全部人员被释放,叶剑英等迎接。

6月下旬,按照组织部署,去张家口。

1947年3月,组织决定去东北工作。分配在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个任务是在北安组织黑龙江支前大队,任政委兼党委书记。

9月,支前大队返回北安,被分配到拜泉县任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兼轮元区委书记和中心区委书记。

1949年 3月,调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任宣传科长。

8月,调东北局任行政办公室主任兼分总支书记。吕枫奉命调东北人民政府,先后在外贸、商业、财政、卫生、人事等部门任干部科长。

1950年11月,奉命调东北军区空军苏军招待总处,任处长兼党委书记,负责苏联空军的后勤保障和安全工作。

1951年7月,招待总处机关改编为东北军区空军供给部,任部长,负责我军部队、航校和友军的供给、供应工作。

1952年8月,调东北军区空军工程部,任副部长兼党委书记,主持部务工作。

1955年3月,调军委空军工程部工作,任组织计划处处长,参加部党委。

1956年12月,空军召开第八次工程机务工作会议,担任会议秘书长。

1958年5月,受命组建空军第一研究所(简称空一所)。

10月,在空一所组建初步方案基础上,编制总体规划。

1960年4月,为贯彻军委关于国防设施靠山分散的指示,空军党委决定:空一所应缩小规模(建成一个小型的)在南苑继续修建。另外在后方靠山的适当位置再选一个地址,建成大型研究所。

1960年12月20日,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成立航空研究院,代号为国防部第六研究院。

1961年6月2日,空军工程部党委同意空一所搬进南苑新址。空一所建设初具规模。

7月18日,总参谋部参科字第32号文批准六院成立十个研究所。

8月3日,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六院一所(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沈阳正式成立。

10月31日,六院临时党委批准成立研究所临时党委,刘鸿志任党委副书记。

11月25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任命书,正式任命刘鸿志为六院一所所长。

1962年6月1日至5日,在北京南苑召开了中共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首届党代会。会议选举产生首届党的委员会,翟曾平、刘鸿志等14名同志当选首届党委委员。翟曾平、刘鸿志、宁秉一、陈拔、徐舜寿、叶正大为党委常委,翟曾平为书记,刘鸿志、宁秉一为副书记。

8月,军委总参谋部参校字第232号文下达《有关院校机构营房调整的通知》,“沈阳炮兵侦察学校调重庆位置,沈阳营房拨给六院。”据此通知,六院临时党委决定:沈阳炮兵侦察学校营房由一所接收。军委炮兵正式下达《炮兵院校合并,迁移准备工作会议纪要》调迁文件。

9月,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吴克华主持召开了有沈阳军区、军区炮兵、军区空军、六院以及六院一所、二所、炮兵政治学校、炮兵侦察学校领导参加的交接工作会议。

11月20日,完成交接工作。

1961~1963年六院一所从建所开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摸透和配合工厂完成米格-21的散装件装配,以及在外场配合米格-21试飞,摸清了米格-21的设计思想、设计特点、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为自行设计比米格-21更好的飞机,做好了技术准备。

1963年7月下旬,六院在沈阳一所召开了《六院摸透米格-21飞机技术报告会》。一所宣读22份技术报告。随后,六院上报《自行设计新机方案进度的设想》。

1964年7月向六院呈报《62式飞机(即米格-21)改进、改型工作报告》,《报告》除对改进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外,还提出新歼击机(即改型机)飞行性能,提出新歼击机的主要作战任务。

1964年 9月,向六院上报《使用两台815型发动机进行米格-21飞机改型的初步分析》的专题报告,未予批复。

1964年10月,六院在一所召开了《米格-21飞机改进、改型预备会议》。唐延杰院长主持会议并讲话,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由摸透转为自行设计的新的战斗任务。

1965年3月19日,向六院呈报《“双发”新型歼击机战术技术指标的报告》。4月20日,国防科委在京召开了“审定‘双发’会议”。经研究,同意“双发”方案。

4月29日,国防工办、国防科委联合向罗瑞卿总参谋长并中央军委呈报书面报告,确认新机采用双发方案,并提出研制进度:1965年方案论证和研究试验,1966年设计试制,1967年底试飞,1970年小批生产装备部队。

5月17日,罗瑞卿总参谋长批准了新歼击机(正式命名为歼8飞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和研制任务。

5月28日,国防科委副主任、六院院长唐延杰主持召集有关部、院、17个单位参加的“组织分析研究美制F-4B飞机残骸”会议。一所派出F-4B飞机残骸工作队(代号为“528”)。8月底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分析研究工作。

6月中旬,与副所长叶正大带领有关科技人员到鞍山空军飞行师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查,召开座谈会10多次,征得大量宝贵意见。

8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工委主任贺龙元帅,在沈阳接见了一所、二所的领导,听取了歼8、歼9设计方案和F-4B残骸分析研究工作的汇报。对歼8研制非常支持。

8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致信张爱萍副总长,对新机设计做了重要指示。

9月开始,经过4个月工作,一所结构、系统研究室精心开展技术设计,绘制了歼8结构、系统打样图。

11月底完成了歼8样机设计与制造,提供审查。

12月中旬,由六院科技部黄锡川部长带队,一所代总师王南寿和一、二、三所及513厂共13名科技人员参加的调研组带着歼8木质样机,前往广州军区空军、海航部队征求意见。

1966年 1月,根据国务院国防办公会议决定,六院与三机部合并。

根据国防工业党委“937”会议提出的力争以两年时间完成原定三年主要任务的指示,对歼8飞机的研制进度做了如下安排:1966年6月,发完全机结构图纸,8月发完全机系统图纸,1967年底试制出样机。

2月,在三机部计划会议期间,孙志远部长多次召开会议,确定刘鸿志兼任112厂第二厂长兼总工程师。112厂召开干部会,三机部段子俊副部长宣布:刘鸿志兼任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将高方启同志以前管的工作全部管起来,坐镇工厂指挥办公。112厂厂长陆纲宣布:沈阳市委同意刘鸿志同志任工厂党委常委。

3月下旬,在沈阳辽宁大厦召开《歼8飞机新成品、新材料第一次协调会》(代号“663”会议)。这是国内首次召开的新机设计大型协调会,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

5月18日,一所政委于达康、副政委宁秉一分别参加三机部和沈阳市委召开的紧急会议,部署“文化大革命”。

5月19日,所党委召开了紧急会议,部署研究所的“文化大革命”。根据上级要求,决定全所机关、设计室每天抽出半天时间搞运动。

6月4日起,研究所的科研生产秩序被破坏。

8月27日,一所“文革筹委会”成立。开始“炮打司令部”,刘鸿志等被作为重点人物揭发批判。不经任何批准,停止刘鸿志所党委的工作。

11月,被迫离开歼8试制现场。

1967年2月,沈阳军区派出以炮兵司令部副司令艾福林为主任、处长崔志海等为副主任的军管会对一所实行军事管制,停止了刘鸿志在112厂的工作。

5月16日,造反派组织宣布对刘鸿志实行专政。自此刘鸿志被非法关押七年,并遭受人身摧残。

1973年1月,一所原政委于达康“解放”后任党委副书记。刘鸿志被解除非法拘禁。

3月,所办接六院院部电话,通知刘鸿志到北京报到。

7月,航空研究院党委任命刘鸿志为一所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1974年年初,奉命调往西安飞行试验研究所(630所),任所长。

1978年7月14日,三机部党组通知,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国防工办领导同志批准,任命刘鸿志为六院第一副院长。

7月22日至8月2日,三机部党组在天津召开《航空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由六院组织。

1980年10月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任命刘鸿志为六院党委书记。

1982年2月8日,六院党委向三机部党组提出了《关于航空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

4月1日,三机部部长莫文祥在六院机关全体干部会上宣布撤销六院的决定。

6月30日,六院向三机部呈报《关于六院工作结束的报告》。截至6月30日,六院工作即行结束,印章停止使用。

10月刘鸿志离休。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88年获航空工业部“献身航空工业30年特别荣誉奖”。

1989年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

2003年编写《回忆与思考》,由611所印刷。

2010年编写《回忆与思考——刘鸿志回忆录》,由航空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销售。

同类推荐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 东方兵圣——孙武

    东方兵圣——孙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张居正

    张居正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霸业之基:管仲

    霸业之基:管仲

    管仲名夷吾,谥曰“敬仲”,颍上(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辅佐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宰相),尊称“仲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 名人的磨难

    名人的磨难

    全书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再现了名人与命运抗争的无限勇气和超越苦难的伟大精神。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组成了一阕激越昂扬的命运交响乐,让读者领略名人风采的同时,感受精神的陶冶与洗礼。
热门推荐
  • 噬星崛起

    噬星崛起

    古武家族、传承门派一一涌现……高新科技、基因工程不断创新……基因强化人、基因组合人……层出不穷……史前文明、外星入侵……危机四伏,看似和谐的地球弥漫着一股危机来临的气息!噬星是一颗特异星球,处于双子黑洞星系。双子黑洞星系的四周被两个引力巨大的黑洞所包裹,尽管噬星科技空前发达,但却依然难以逃逸而出,飞向神秘的星空,去寻找更加美好的家园。看似一片安宁的噬星上正酝酿着一场能让整个噬星都灰飞烟灭的天灾。一个名叫张泽鹏的普通人,在噬星与地球上来回穿梭,不想向艰苦的命运屈服,正在这生与死的夹缝中苦苦挣扎……
  • 花神七劫

    花神七劫

    初开天地,有盘古开天,清气升腾为天,浊气下降成地,后又有女娲造人,鸟兽,花木。世间万物皆有灵根,人修炼得道为神,鸟兽修炼得道为妖,山石得道为怪。花木得道为精。无非采天地灵气,日月光华。花神花解语身边美女如云,本想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偏偏造物弄人,历世七劫,来完成天命。。。。。。
  • 黑童话

    黑童话

    这一本《黑童话》代表了当代90后青年一代作者在类型化写作中的最高水准,集以奇思妙想的设定与构想来描绘一个个辛酸苦辣的故事,想必读这本书时读者们会在前一秒拍案叫绝,惊叹诧异余声未平,后一刻却又因其剧情的急转直下和跌宕悠扬而凝神闭气,一个个黑色的“童话”凝结成的土壤围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世界,还原了人世间的原貌。你知道那并不是真的,却仍然为之心动荡漾。
  • 零之花海

    零之花海

    被父亲抛弃的安蝶小姐和下属移居到偏远的郊外小镇,暮池。这个她记忆中居住过的场所,她再次遇见的少年,让本对平淡生活提不起兴趣的她被我行我素行事的他深深吸引,这次她决定跨越内心的阻碍,探究这个与她有相同的发色少年身上围绕的种种谜团。
  •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主要内容:典故成语是历史积淀的文化精华,时间越长,芳香越醇和,意味越悠长。《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汇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各个时期产生的绝妙典故成语,以生动的文笔向读者朋友真实细致地展示其产生、由来以及故事背景等,每一个都有深刻的道理、良多的意趣、高超的智慧让人品味和领悟。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曾产生过无数的典故成语,它们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作用和进步意义可说是十分巨大。
  • 女人内调外养美颜经

    女人内调外养美颜经

    本书通过作者多年的经验总结,与读者一起分享美丽与魅力的秘籍,内容包括:在脸上下功夫不如在饭桌上下功夫、睡眠不只是一种本能、内因决定外貌、做你自己的化妆师等。
  • 徐大仙

    徐大仙

    徐大仙是怎样一个人?没有人能说得清、猜得透。徐大仙的朋友们觉得他是一个仗义、豪爽、大方的人,和他这样的人交朋友无疑是一件幸事。徐大仙的仇人觉得他是一个魔王,一个恶鬼,一个令人寝食难安的人,他的存在就是对这些人无休无止的惩罚。在情人的眼里,他是一个调皮、帅气、多情的孩子。他懂女人,会体贴女人,会温情浪漫,会插花吟诗,也会洗衣做饭。无疑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都不会拒绝他这样的男人。然而真正了解徐大仙的人,却知道他只是一个醉鬼,一个迷醉于理想的男人。孤星月曾经说过:“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一个不该死的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徐大仙!”
  • 盗墓大宗师

    盗墓大宗师

    故事起源于一个九旬老人的临终遗嘱。老人临死前一直叨念着的“孩子”究竟是何意?秦铭得到的那块刻有神秘铭文的金块竟然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那墓穴中埋藏的不仅仅只是那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还有那胜过一切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一切的一切总是那般的扑朔迷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其实你真的很讨厌

    其实你真的很讨厌

    [花雨授权]最最最讨厌王磊了!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同一间福利院、同一个“妈妈”,谁知熬过了十几年苦难的历程后,到了高中还不得安宁,他还阴魂不散地来搅和?!难道果真不是冤家不聚头?
  • 无敌修仙

    无敌修仙

    求仙之路,漫漫长远,谁能走上巅峰,镇压群雄,无敌于世间。我不想成仙,但是为了保护我爱的人,干掉威胁世界和平的暴力分子,我不得不开始修炼,走上修炼成仙之路!这都是你们这些蠢材逼我的,没有办法,我只能苦苦修炼,修成无上正果,将你们一一镇压!武道巅峰,谁与我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