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0100000021

第21章 组建六院一所(6)

实际上,这次以部院合并做借口,对经国务院批准的六院一所基本建设规划大肆砍削,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殊不知六院一所要建的“那一套”与112厂已有的“那一套”是完全不同的,名同而实异,相同的仅是名称而已。以特设试验室为例,112厂当时是有个特设试验室以及其所配套的试验设备,主要任务是对米格-19,米格-21飞机的电气、仪表系统进行入厂检查和装机前试验,以检查上述系统及设备在常温条件下的工作情况及额定性能数据。而六院一所的特设试验室,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新机电气、仪表系统的原理方案试验,就电源系统而言,不仅要对机上主电源系统开展恒频交流系统(当时主要是恒速恒频)、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及直流供电系统的研究,还要进行二次电源(变压整流器、静止交流器)及应急电源(应急风动泵、银锌蓄电池、镉镍蓄电池)的试验研究、要进行电源系统之间的转换及保护的研究,以及导线负荷标准及线路压降及接触电阻的研究,以便为制定新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相应设计规范及技术条件提供依据,最后还要进行全机电网地面模拟试验。上述种种试验的内容和要求及所需的相应试验设备与112厂特设试验室所进行的装机成品验收试验与装机前检查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根本不可能替代的。硬要人为地规定“一所与112厂只建一套,不建两套”、“特设试验室不上,全部靠到工厂去”,是既不懂业务又不讲科学的典型的长官意志。其结果必将带来致命的后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经过两次调整,所的总体规划已被砍得七零八落,总投资只剩下798.74万元。比国防科委批准的初步设计任务书的1808.52万元的总概算削减了1009.78万元,到1966年科研试验部分只建成了静力试验室(仅能进行部件试验)及系统试验室,其他科研试验项目全部砍掉。连同生产部分建成的机械加工厂房、锻工厂房、铸工厂房、电镀热处理厂房、空压站、配电间及厂区锅炉房在内共完成投资719.715万元,新建面积12322平方米,仅占国务院1963年以国计字49号文正式批准的一所设计任务书中总投资的39%,应新建面积的24%。按设计任务书要求的一所最基本的试验条件远未建成。

由于基建项目被人为地砍掉了,缺乏必要的试验手段,在歼8研制过程中许多本可进行的地面试验,囿于条件,而不能进行,以致不得不拖到试飞中去进行。这样既冒风险又拖长了研制、试飞周期,这在我国新机研制史上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待到历史进入到80年代,积累下来的种种问题日益紧迫地显露出来,为了解决歼8飞机小批生产与设计定型急需的薄弱环节和科研试验条件,不得不在停建了整整十五年之后,于1980年9月经国家批准才再次上马建设。十五年啊!何其漫长,何其宝贵,代价何其昂贵,其间也蕴存着科研人员许多无奈和焦虑,教训沉痛而深刻,委实令人扼腕,让人喟叹!

试验设备的设计与研制

随着摸透米格-21工作的深入和自行设计工作的进展,试验验证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必须通过试验检验已经进行的研究和计算是否正确,获取其作为设计依据的基本试验数据和理论曲线,以摸清米格-21的设计思想。同时通过试验也可以解决仿制中可能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米格-21的仿制做好准备。我曾多次强调技术干部、科技人员研究方案、处理技术问题“必须用试验数据说话”。要进行试验,仅有试验室而无试验设备是不行的。综合试验室组建之初,试验设备是一穷二白。

当时所内的设备建设,包括通用设备、非标准设备、测量、计量仪器以及测试技术、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等等,都与摸透仿制以及自行设计的要求相距很远。尤其是非标准设备,国内还没有,国外又买不来,唯一出路就是立足于自行设计、制造。为此党委决定: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一所设计任务书,贯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大抓试验设备的自行设计与生产。

1963年,所里召开了研究室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动员狠抓非标准设备设计。会议强调要从摸透米格-21出发,保证仿制米格-21飞机和自行设计新机的需要,要贯彻好两个结合:一是简易与精密相结合,先简后精;二是当前与长远结合,当前为主,着眼长远。会上提出了项目,明确了分工。为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副所长徐舜寿为主任,总设计师黄志千为副主任的设备设计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技术处副处长赵国士兼主任,具体负责设备设计计划的实施、组织协调、检查进度、验收设备、处理设计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到1963年底已完成设备设计二十八项,其中车间已加工生产完成二十项,十一项已投入使用。

1964年,党委把设备设计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提出了“以科研为中心,以基本建设为主,大抓试验设备建设”的口号。同年4月,为加速设备设计进度,专门成立了设备设计研究室,并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除该室配备二十名技术人员外,还从设备研究室抽调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配属该室以加强设备设计工作。该室最多时共有一百多人,占全所设计室技术人员的25%,有效地加快了设备设计的进度。

1964年共完成设备设计二十七项。经过三年努力,所确定的设备设计任务,除操纵系统纵向半模拟试验台和燃油系统模拟试验台待安排外单位加工外,其余的操纵系统平尾助力器后段模拟试验台、供排弹系统试验台、燃油通气增压系统附件性能试验台、雷达罩试验台、液压脉冲蓄压器试验台、电网综合试验台、飞机导线负荷标准试验台、液压系统全模拟试验台、液压系统半模拟横滚试验台、液压导管脉冲应力寿命试验台等十项试验台以及八十吨吊架承力桥,六种吨位、规格、液压加载作动筒,五种规格电磁激振器及大量试验夹具等全部加工完成。歼8研制试飞初期就是凭借这一批新建、改建的、面积不足五千平方米、且极为分散的试验场地和大部分自行设计的、不完全配套的试验设备进行的。有的直到80年代仍在使用,在歼8飞机试飞定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试验设备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它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呈螺旋形上升态势而不断发展提高。它不仅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党我军一贯行之有效的看家本领,用之于设备建设,道理也是一样。通过大搞设备设计,不仅保证了试验任务的急需,也培养和锻炼了大批技术干部。

测试仪器设备的配置

建所初期,不仅没有试验设备,就是试验中必不可少的测试仪器、设备及计量设备也同样一无所有。

飞机结构、系统各专业的测试参数,如温度、压力、位移、流量等等均属非电测量。要达到多点、快速、高精度的测试,就必须解决一次仪表采样、信号转换,二次仪表放大、记录等一整套测试系统。而当时国内还不能生产精度0.25%的各种传感器、载波放大器和快速记录仪。欲向国外订购,又不掌握有关技术资料,一时不知如何入手。

机会终于来了,1963年日本和西欧几个国家先后来华办仪器仪表展览。我们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迅速派出试验室专业组长以上干部和部分技术骨干前往参观学习。通过索取资料、座谈、咨询和其他各种手段,基本掌握了除美国以外的西欧各国及日本的仪器、仪表发展情况和有关资料。凭借这些资料,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并结合我所具体情况,从1963~1965年先后从英、法、日及丹麦、荷兰等国家引进了测量压力、流量、温度、位移等参数的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测量系统动态响应的传递函数分析仪,多点应力测量系统,模型振动和全机共振的激振设备和测量记录系统。到1966年,试验室的仪器、仪表,除尚未进入巡回检测和数字控制机或微处理机实施自动控制检测外,已基本达到国外五十年代末期的水平,仪器、仪表的数量已达一千五百台。在歼8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产条件建设

试验车间主要承担试验件加工和试验设备制造两项任务,是直接为科研服务的,是科研工作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试验车间与建设试验室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1961年8月,一所组建时,曾接收空一所所属试验工厂一座,技术工人二百三十一人。后改为试验车间,下设五个业务组和五个工段,共保留了技术工人一百一十名。主要任务是承担科研部分急需的小型试验件、风洞试验模型,以及空军使用维护方面技术革新项目的生产加工。由于设备简陋,精度不高,且不配套,生产能力较低。

1962年接收塔湾炮兵侦察学校营房后,其原有房屋不能适应科研生产的需要。本着“勤俭办科研”的方针和“充分利用现有营房,因陋就简的进行修补改造,以争取时间尽快地开展科研工作”的原则,先后利用原炮兵学校兵器库和特种车库,改建了钳工房、木工房、机械加工房、装配钳工房、铣工加工房和配电间等,并加装动力电源。1963年10月,试验车间全部搬入塔湾。

随着摸透工作逐步深入以及仿制和改进、改型工作的开展,试验车间的任务日益繁重。它承担着所内自制小型试验装置、各种试验设备、试验夹具、试验件(包括风洞试验用的木质和金属缩比飞机模型)、部分大中型试验装置的零部件加工制造和装配。原有工房和生产手段已远不能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1963年,按国务院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建设项目,先后建成了机加厂房、锻工厂房、铸工厂房(后改为钣金厂房,原计划的钣金厂房在部院合并后的调整时被砍掉)、电镀热处理厂房(根据三机部“锻、铸、电镀、热处理四不上”原则,该厂房建成后,有近二十万元的设备到货后被调走)以及空气压缩机站、高压开关所、科研区锅炉房等。

同时先后从上海、南昌、沈阳、哈尔滨、新乡等技校和工厂接收一批技校毕业生和老工人,使试验车间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到1965年底,试验车间已拥有计划调度、检验、工艺、技安、机动和器材等六个业务组和生产准备、机械加工、附件生产、机动维修、水暖等六个工段,共有技术人员和工人六百一十八人。

1964年到1966年底,在生产设备不配套、新工人多、缺乏生产经验的情况下,先后完成了2″、9″高速平尾颤振模型,歼8进气道模型,歼8校核模型,二元进气道模型和燃料系统阻力试验台,液压蓄压器试验台、操纵台,调锥试验台以及低压燃油泵试验台等29项规模较大、精度要求高的生产加工任务。初步保证了歼8飞机设计、试验的需要,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技术。

由于上级领导机关的关怀重视和全所同志艰苦创业,经过四年时间,实现了经过砍了又砍的基本建设规划,建成了一批试验室,试验设备陆续安装投入使用,标准测试仪器设备也从无到有,基本达到了国外五十年代的水平。仪器仪表数量已达一千五百台套。生产加工条件得到改善,试验车间在生产设备不配套的情况下,艰难地完成了模型加工和试验台的生产任务。

综上所述,此时一所在试验室、试验设备、标准测试仪器及生产加工的建设方面,虽未完成原规划的建设,但已初具规模。在科研条件方面,正厉兵秣马,做好了战前准备,迎接自行设计高空高速歼击机这一更加艰巨任务的到来。

同类推荐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牛顿

    牛顿

    牛顿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讨论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教授的内容。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罗伯特·波义耳的故事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罗伯特·波义耳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出发、介绍罗伯特·波义耳——这位出生于英国的、“物理学奠基者、化学之父、气体科学创始人”的生平及伟大贡献。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热门推荐
  • 终极废墟

    终极废墟

    大荒前,这里只是一片无人问津,长达十万里的废墟。大荒后,这里一夜之间万物重生,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从那以后,这里不再有太阳和月亮,也不再有白天与黑夜,只有无尽的杀戮。这里便是终极废墟。
  • 昂羊传

    昂羊传

    故事为主,装逼稍微有点......又名《雷神前传》这里有年轻的雷神(当然不会让你们猜出是谁的)、疯狂的生物学家那沙、各系的元素领主......邪神和他的绿央军团、还有脱离了正确时间线的我我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在时间的长河里随波逐流。因为那沙我得到了火领主的力量,我成为了无敌的存在,可惜很久之后我才知道。不过有得就有失,我的后代们......
  • 高冷竹马扑不倒

    高冷竹马扑不倒

    贱萌花痴女汉子与天然腹黑冷狐狸不得不说的故事。陈曦其人就是标准的24K纯傻逼还不含任何添加剂,上官锦城一不小心和她过一辈子绝壁是倒了血霉、上辈子忘了烧高香的!
  • 魔鬼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

    魔鬼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

    她冷漠、她活泼、她可爱、她温柔因为一次英国相遇成了最好的姐妹但在回国的途中遇到男主,他冷酷、他花心、他温柔、他霸道遇到她们之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魔鬼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
  • 远方有暖歌

    远方有暖歌

    秦鸿一把揽住她的腰,用力扣在怀里,纵身一跃,一起飞到了空中。苏歌呆愣地看着男人的锁骨,眨了眨眼,迷迷瞪瞪地伸手回抱他。然后!!!!!两人从半空掉了下去……“你怎么了?!”“咳咳,手滑了。”秦鸿耳尖明显红了。本文又名《我的男盆友不可能那么变态》、《我的那个他是变态杀人狂》、《作者一直在作死》、《超级混乱人物关系》、《我爱你你不爱我我就杀了你》、《我家阴晴不定的男人》
  • 霸天祖龙决

    霸天祖龙决

    祖仙重生,神州大陆黄池小镇少年龙腾空凭空崛起。寻找父亲,征战大陆;对抗妖族,万死不悔;营救母亲,独创龙界。带着一腔热血,强势回归,反掌灭了三重天七大宗门,报仇雪恨。为了营救自己心爱女子,直上九重天,成为又一代掌管诸天万界的洪荒祖龙,傲视天下。
  • 神主降临

    神主降临

    神主历129600年,有地球Oline“玩家”入侵昆仑世界,失手被擒。神主历129601年,昆仑世界七大神主之一幽主制造出第一个“降临器”,于是开启了跨越无数位面战争的游戏时代。
  • 本就没有唯一

    本就没有唯一

    女主:“你再动一下试试。”对方:“我就动了,怎地?”女主:“吧唧”对方:“喂,你干嘛”女主:“看你不爽,亲你一口。”…………回忆,幻灯片一样在脑海中闪过,不知不觉,三年已走到尽头,这三年,哭过,笑过,闹过,痛过,却从来没有怕过……三年风雨洗礼,年少不再轻狂这世上,本就没有唯一,一切都只是自己在自作多情……()
  • 懒散的作者和不是主角的我

    懒散的作者和不是主角的我

    什么、什么?!作者身患绝症坚持写书,然而病情暴发无力更新?!辛苦抚养作者长大的奶奶又死了,作者奔丧无法更新……作者唯一的好兄弟又结婚了,作者要去当伴郎不能更新了!作者被车/狗/猫撞了,手腕受伤无法更新。作者20年未见面的好兄弟来了,喝了一通宵,不能更新了。老板要求作者紧急出差,请假七天。单身40年的作者要去相亲……作者要结婚/离婚/抢亲……作者想不出什么理由,反正又不打算更新了?!遇到这样的作者,身为他笔下的人物,我们该怎么办?
  • 《江苏省无线电管理条例》释义

    《江苏省无线电管理条例》释义

    无线电频率资源是人类共享的有限自然资源,它与水、土地、矿藏等资源一样,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于1993年9月1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为无线电频率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有偿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