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鱼类最古老。它有着广阔的生活领域。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都栖息着鱼类。鱼,相伴人类走过了5000多年历程,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食品与观赏宠物,但人们对什么动物是“鱼”?鱼的定义应如何下,却知者甚少。还有它们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本领?水中的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讶,又令人着迷。
为什么电鳐会放电?
发电机能产生电,这事并不奇怪。但说到鱼类能放电,那就很少听说了。实际上,生长在海洋中的一类软骨鱼——电鳐,它也能放电,如果人在海洋中遇着它,身体会像受到剧烈打击一样,突然战栗起来。这就是电鳐体内“活的发电机”在放电。
电鳐是什么样的鱼呢?
电鳐身上光滑无鳞,身体背腹扁平,头、胸部连在一块,尾部呈粗棒状,因而很像一把厚的团扇。它的一对小眼睛长在背面前方中央处,在身体的腹面有一横裂状的小口,口的两侧各有5个鳃孔,行动迟钝,栖居于海洋底部,最大的个体可长到2米。它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也有分布。我国产的电鳐体型较小,很少在0.3米以上。
那么,电鳐是怎样放电的呢?
贴士:电鳐的放电给了人类很多启示,古希腊人及罗马人用电鳐的电击治疗痛风、头痛等疾病。
科学人员经过研究,发现电鳐体内长有特殊的发电结构,在其头胸部及腹面两侧各长有一个肾脏形、蜂窝状的发电器。这两个发电器,是由一块块肌肉纤维组织的电板重叠而成的六角形柱状管,大约每个发电器中有600个这样的管。这些“电板”之间充满胶质状的物质,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每块“电板”的一面都有神经末梢联系,一面为负电极,另一面为正电极。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流到负极,即由电鳐的背面流到腹面。当大脑神经受到刺激或兴奋时,这两个发电器就能把神经能变为电能,放出电来。电鳐每次放电70~80伏特,如果是连续放电,第一次放电能达100伏特,最大的个体放电可在200伏特左右。但在连续放电之后,就显得筋疲力尽,需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过来。由此可见,电鳐放电的能力是不小的。它能击毙水中的小鱼、虾及其他小动物。当遇到敌害时,电鳐就放电来保护自己。
除了电鳐之外,电鲶和电鳗也会放电。电鲶栖息在尼罗河和西非的一些河流中,它放电的电压是100伏特左右。电鳗生长在中美和南美的河流中,体长约2米,体重约20公斤,它的发电器官分布在身体两侧的肌肉中,放电的电压可达300伏特。电鳗的肉味很鲜美,当地人在捉电鳗时,先将一些家畜赶到河里去惊扰电鳗,促使它放电,待电鳗消耗了所带的电量,然后用渔网和手来捕捉体力已经减弱、暂时不能放电的电鳗,以保证捕渔人的安全。
为什么比目鱼的眼睛长在一边?
说来有趣,比目鱼刚生下来可不是这样子,它的怪样子是后来慢慢形成的。当它还是小鱼的时候,长得和它的父母一点都不像,和一般的小鱼长相差不多,两只小眼睛规规矩矩地长在脑袋的两边,每天都在水中游上几圈,寻找食物,悠闲自在。可是,当长到快一个月的时候,小比目鱼的身体就开始变形,它的身体变成侧扁形,左右也不对称了,而且竟然横躺着游泳!
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的眼睛也开始“搬家”。经过不长的时间,它的两只眼睛居然长到了身体的同一边。比目鱼怎么会有这本事呢?这和它的头骨有关系。比目鱼的头骨是由软骨构成的,当眼睛开始挪动时,两眼之间的软骨被身体吸收掉了。这样,眼睛的移动没了阻碍。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眼睛一变动,全身也要跟着变。这时,它再也不能漂浮着游泳,只好横卧海底了。
贴士:由于比目鱼的两只眼睛长在一边。所以在游动的时候需要两条同类别的鱼来辨别方向。一般比目鱼都有着成双成对的含义。后以喻形影不离,或泛指情侣,所以比目鱼又被人们看作爱情的象征。
比目鱼不光眼睛会挪动,还是名副其实的“变脸高手”,它的皮肤颜色会随着环境而变化。海底的泥沙是什么颜色,它的皮肤就会变成什么颜色。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准备几个不同背景色的鱼缸,然后把比目鱼分别放在里面。结果发现,原来一模一样的比目鱼,竟然分别变得和背景色一样了。接着,研究人员把背景色换成了黑白方格图画,想有意为难一下它。可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比目鱼身上也变成了黑白斑纹。比目鱼这种皮肤变色的本领,比陆地动物变色龙更胜一筹。不管在什么地方待着,比目鱼朝上一面的颜色总能变得和周围环境颜色一模一样。这样一来,它不仅能逃过敌人的侵犯,还能隐蔽地待着,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抓捕猎物,真是一举两得。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比目鱼怎么会长成这个怪样子呢?事实上,这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它经常在海底横卧生活,向着海底一面的眼睛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它把眼睛移上来。这样,不管是猎取食物还是躲避敌人的追踪,两只眼睛总比一只眼看得广阔。看来,自然造物真是神奇!不过,比目鱼的这种奇特性,是通过遗传来实现的。
除了用变脸保护自己外,比目鱼还有一项独门绝招,而且这招是专门对付海中一霸大鲨鱼的。当鲨鱼张着贪婪的大嘴游过来时,比目鱼会立即打开身上的毒腺,瞬间射出一种乳白色的液体。一旦鲨鱼沾上这种液体,上下颌就会麻痹,嘴巴合不拢,即便再着急也无可奈何,没办法,只得眼睁睁地瞧着比目鱼游走。不用说,这种液体要是能人工合成出来,肯定是最有效的防鲨药物。
为什么弹涂鱼离开水也能生活?
在鱼类家族中,大部分鱼儿离开了水都不能生存。但也有例外,比如弹涂鱼,它在陆地上待的时间比在水中的时间还长,还能爬树、捕食昆虫,奇怪吧?
如果你到澳大利亚东北海岸考察,会发现那里有一片红树林。虽然周围全是沼泽地,鳄鱼也经常出没,可对弹涂鱼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天然乐园。仔细观察,你就会看到弹涂鱼非常忙碌,有的蹦来蹦去,有的快速穿梭,还有的在淤泥中打洞。因为它们喜欢跳跃前进,就有了“跳跳鱼”的美称。
身体侧扁,黑褐色的背,灰色的肚子,穿着绿褐色斑点的时尚外套,这就是弹涂鱼的真面貌。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它头顶上那双大而突出的眼睛。这双大眼睛转动灵活,对天空和水中的危险都了如指掌。虽然能离开水,但它的眼睛必须保持湿润,否则视力会大打折扣,看不清东西。在它的眼窝中,藏有一个小水袋,它经常会把眼球拉回眼窝里湿润一下,这样,经过浸润的眼球又变得明亮犀利了。
贴士:弹涂鱼的背鳍也进化了,它们一改原来在水中保持身体稳定的特性而变得能够折叠,其作用也随之改变,成了表示愤怒和敌意的象征,在吸引配偶的时候也用它发出信号。
别看弹涂鱼的样子怪,本事可不小!在离开水后,它们照样能呼吸。其实,这全仰仗自己的秘密武器。它的鳃腔很大,里面可以贮存大量的空气。同时,皮肤上布满了血管,能辅助它们呼吸。即便天气炎热,它们也不怕,还会利用自己坚韧的胸鳍、锋利的牙齿和宽大的嘴巴在沼泽地上挖一个小洞,躲在里面避暑纳凉,真是悠然自得。
弹涂鱼身长仅10厘米,貌不惊人,一点也不起眼。但科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每次爬上岸边,准备抓虫子时,它都会重复一个动作,先把尾巴连同尾鳍都伸在水里,然后一下子腾空而起,捕食飞虫。等到着地后,它仍然会把尾巴放进水里。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个小家伙一点也不傻。为了使身体各个部位保持潮湿润泽,把尾巴伸到水里,就可以取水。这样一来,自己的身体表面会继续分泌大量的黏液,从而获取空气中的氧。过去,人们认为弹涂鱼的尾巴可以从水中摄取氧气,但后来才发现情况不是这样。它的尾巴基本上不吸氧,呼吸全靠身体表面。尽管如此,它尾巴的作用也非同小可。
春季一到,对弹涂鱼来说,该办一件大事情了,那就是谈婚论嫁。这时候,雄鱼就会找一块安全的地方,挖个半米深的小洞,为自己准备“新房”。为了展现自己的魅力,雄鱼会跳一种独特的舞。它不断地往嘴和鳃腔里充气,这样脑袋就会膨胀起来。同时,它还会拱起背,竖起尾鳍,接二连三地扭动身体,如果有另一条雄鱼出现,这条雄鱼跳得就会更加卖力。不然,“意中人”就会被抢走了!
在这期间,雄鱼不能一味地跳舞,还要察言观色,留意雌鱼的表情。如果雌鱼满不在乎,跳得再好也是白搭。要是雌鱼满意,雄鱼会不断地在洞口钻进钻出,来表达自己的诚心。直到雌鱼尾随而入,雄鱼就会极快地跳回洞中。同时,用一块小泥巴堵上洞口,开始过甜蜜的二人世界。
为什么泥鳅经常吐泡泡?
泥鳅是脊索动物,属于鳅科。鳅科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最多的一类,有2万种以上,是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常见的小型淡水鱼类。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淡水中均产,而尤以长江和珠江中下游产量最高。泥鳅常在夜晚出来觅食,以昆虫、扁螺、水草为主食,有时也吃腐殖质。
泥鳅体细长,全身上下一般粗细。它全身滑溜溜的,富有黏液。泥鳅身上没有大片的硬鳞,只有一层几乎看不到的细小鳞片。它的尾巴上长着圆形的鳍。这样的体形非常适合在水中泥底钻来钻去。因为它经常与泥土打交道,因此人们把它被称为“泥鳅”。
泥鳅潜土时,口边的须有探找泥中食物的功能。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和有腐殖质的淤泥中,喜欢在底层活动。每到冬季,它便钻入水底的淤泥深处长眠,以抵御严寒的侵袭。当次年水温超到5℃时,泥鳅就开始出穴活动。
贴士:当河水或坑塘干涸后,水底的淤泥已经开始龟裂,其他鱼类一般都已死亡,而泥鳅在泥中尚能存活很久。这时在龟裂的泥块上找到泥鳅的出气孔,就很容易确定泥鳅的位置,从而捕捉到它。
泥鳅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经常吐泡,那么其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泥鳅长期生活在污浊水域与淤泥等缺氧环境条件下,所以,它不但具有用鳃呼吸的本领,同时其肠和皮肤也能进行呼吸,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水中缺氧时,或泥鳅处于泥浆中鳃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时,泥鳅的口可以直接吞入空气,空气进入布满血管的肠内,其中的氧气就可以通过血管进入泥鳅体内,其体内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通过血管进入肠内。肠内多余的气体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经由肛门排入水中,因此水中就出现了一串串的小气泡,这些气泡是它进行肠呼吸时排放的废气。可见,泥鳅并不是在吐气泡,而是类似一种“放屁”的现象。
泥鳅的生殖方式很独特。它分批产卵,一年可产2~3次。生殖期因地域而不同,一般在4~8月,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冰温25℃左右)最盛。卵黄色,半透明,直径1毫米左右,微黏。泥鳅个体越大,产卵就越多。大多数泥鳅属于体外受精,卵生,少数泥鳅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变态。
为什么鲑要洄游?
鲑属硬骨鱼纲,鲱形目,是北半球原产的洄游鱼,主要生活区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喜欢清澈的水域。虹鳟、姬鳟和大马哈鱼都是鲑的同类。
寒冷的北国就是鲑的故乡,它们出生于河川的上游。冬天时卵渐渐长出眼睛,然后孵化出带有卵黄囊的幼鱼,这时的幼鱼还没有口,所以只能从卵黄囊中摄取营养。
鲑渐渐地成长到5~7厘米时,卵黄囊消失,背部出现椭圆形的花纹,这是大部分鲑类共有的特征。此时,幼鱼就可以出海了。它们和雪融化后汇成的水流一起向河川下游前进,流入大海。
流入大海的幼鱼靠吃海上的浮游生物和附着在海藻上的生物成长,它们退潮时游向大海,涨潮时游向河口,逐渐地适应海洋里的生活。2岁龄的幼鱼背部的椭圆形花纹消失,体色转为银白,开始向外洋游去,准备过全新的生活。
3~4岁时,生活在广阔大洋中的鲑就长成了1米左右的成鱼。主要以鲱、鲽、鳁鱼和乌贼为食。成年的鲑在9月产卵期会成群结队地向自己出生的河川游去,约有99%的鲑能十分容易地找到自己出生的河川。这时雄性鲑的上下颌会弯曲,体上出现红色的花纹。
贴士:鲑鱼有很多很多的天敌,海洋中有鲨鱼,陆地上有灰熊,天空中有白头海雕等各种各样的猛禽,对于小小的鲑鱼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存在。
来到出生的河川时,鲑会因为极度的兴奋而吵闹不休,然后就发狂地逆流向上游游去,不再吃东西,不管遇到什么障碍,都不会停下,哪怕是小瀑布或岩石也是一跃而过,一直游到自己出生的上游浅滩。在溯上河川的过程中,它们会遇到很多的敌害,比如人类和熊。
雌鲑到达出生地后,就会利用它们的尾鳍用力挖开河底的沙砾,挖成大约20厘米深、1米长的坑。在挖坑的过程中,尾鳍会渐渐地磨损,直至消失。坑挖好后,雌鲑开始产卵,雄鲑则在卵上洒精液,一切准备就绪后雌鲑再用小沙粒细心地盖在卵上,以防流失。做完这一切,鲑的体重就只剩下开始溯上河川时的2/3了,而且大部分精疲力竭的雌鲑和雄鲑会死去。即使是没有死去的鲑也不再回海里,而是在河川里终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