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1900000010

第10章 党政领导人才考核评价的主体选择(1)

考核评价的主体选择,研究的是解决由谁来考核的问题,即由哪些方面构成党政领导人才的考核评价主体。一般来说,考核主体与评价主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考核主体是指在具体考核活动中,对考核对象在一定时期表现出来的思想、工作或作风、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鉴别并依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对考核对象进行评价的专门机构、组织或责任者。评价主体是指在具体评价活动中,被有关机构赋予对考核对象一定时期的表现情况有评价权的组织机构或个人。从党政领导人才考核这一特定工作来讲,考核主体也属于评价主体范围。但考核主体与评价主体不完全相同,考核主体除了对考核对象有评价职能外,同时也是干部考核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承担着对考核对象各种表现和内在素质调查、核实的职责,是干部管理的专门机构或责任者。而评价主体除包含考核主体外,还包含了被赋予评价权的与考核对象有关联的方方面面的机构和个人。评价主体的确定,受考核主体的支配。

第一节组织人事部门的考核评价

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管理权限,党政领导人才的考核评价工作主要是由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和政府的人事部门作为考核主体并牵头组织完成的。具体是否建立考核的专门机构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地方在县级以上党委建立有关部门参与的非常设的考核工作委员会,下设工作机构专门负责考核工作;有的地方在党委组织部门设立干部考核科,在人事部门设立公务员考录科分别负责党群部门和政府部门干部的考核工作;近年来,有的地方探索建立领导人才考核与测评中心,专司部分干部考核测评工作;但目前大多数地方均采用临时抽调人员的办法根据不同需要组建考核的领导小组,下设若干考核组,集中应对干部晋职的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以及班子换届考核等工作。不论是常设的考核机构,还是非常设的考核机构,或是临时组建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一般均具有相同的职能和职责。考核机构的职能职责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考核前的工作准备,二是考核中的组织实施,三是考核后的情况汇总。

考核前的工作准备主要有考核方案的制订、考核组的组建、考核工作通知、考核前的预告、考核对象的工作准备、考核组的工作准备、表册、资料和工具的准备等环节。制订考核方案主要针对本次考核的整体安排,研究制定符合各单位(地区)、部门实际的考核总体部署,包括考核对象、范围、时间安排、考核组成员组成、评价主体及人数、考核工作纪律、考核动员以及有关表册、资料准备等。考核组的组建根据考核对象数量,一般从具有干部考核资格的人员中或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党政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若干大组,再分成两人以上的小组分工具体实施考核,考核人员确定后要开展考核人员培训。考核机构要在考核前10天发出考核通知。考核组要在考核前两天就考核工作有关事项发出预告、明确考核的时间、对象、内容、方法步骤及有关要求,预告方式一般采取张贴公告或在新闻媒体上预告。考核对象的工作准备包括准备好工作总结材料和会议会场。考核组的工作准备包括明确参与评价人员的结构以及评价表册的设定和评价工具的准备等。

考核中的组织实施主要是按照考核程序进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调查核实涉及各考核小组的初步评价等。考核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在被考核地区或单位召开民主评价会议,由参加民主评价会议的各评价主体对考核对象进行民主评价,在具体实施上主要做好考核动员和有关表册的填表说明并组织填写和回收表册。个别谈话一般在民主评价会后进行,谈话内容包括民主测评表中的各项内容和考核对象的主要工作情况,谈话的范围为考核小组认为需要谈话的人员。考核小组根据个别谈话结果和了解掌握的有关情况,到相关部门采取核实资料数据、实地调查、走访调查和小型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有关工作的调查核实。最后由考核组根据考核工作中了解掌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沟通,结合集体的意见,初步形成对考核对象的评价意见。

考核后的情况汇总主要包括各考核小组的工作小结、考核考察材料的汇总以及评价数据的处理等。考核工作后期,各考核小组要将考核的基本情况以及考核中需要汇报的问题,写入工作小结向考核机构汇报,对形成的考核考察材料汇总后交考核机构存查,对一些考核评价数据要通过计算机汇总后进行分析比较。考核机构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重要决策参谋部门,要及时向党委汇报考核情况,提出考核结果的评定和结果运用意见,供党委决策参考。

第二节群众或服务对象的考核评价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以扩大民主为出发点构建考核评价主体体系,形成对干部全方位、主体式的考核评价机制,使考核评价主体体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这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下的干部考核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考核评价一个干部,应该赋予哪些人以评价权,即由哪些人对其评价,更充分体现民意,更能考准评实,这是干部考核中首先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干部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舞台更加广阔,干部谁优谁劣,谁强谁弱,德才真实情况如何,工作的实际能力多大,工作的政绩有没有渗水,耀眼的光环下有没有阴影,八小时以外是不是能严于律己,在名、利、权、色的考验下表现怎样等,这些情况都会从群众中获得参考意见和具体佐证。只要将与干部相关联的各方面的知情者都赋予一定的评价权,考核结果就会更全面、真实,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群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组织实施干部考核评价中,要从影响考核对象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责的全局角度,从考核对象生活工作整体环境着眼,深入分析其周围环境中职责关联密切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个层面的人,以及与其工作生活有关联的各个层面的人,并将这些有关联的人作为评价主体,以充分体现参评主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当然确定群众为考评主体的面也不能过宽,知情度不够,则会出现对考核对象评价不够客观准确的问题以及评价弃权的现象,甚至会出现随意评价、盲目评价,导致评价失真失实。一般把群众评价的范畴划分为下级评价、同级评价和服务对象评价等几个方面。

下级评价是指下级在执行、贯彻、落实任务过程中,在与上级进行相互沟通、相互联系中,下级对上级的能力素质的评价。一是下级评价具有直接性。下级经常是在面临困难或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向上级请示汇报而了解上级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个性等情况。上下级联系的直接性,使下级可以有较多的相互通过事件来评价上级的各项素质。上级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及个性、管理风格无一不通过事件呈现在下级面前。在干部考核评价中,下级对上级的评价具有较强的可信性。二是下级评价具有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往往与评价人的个人经历、个人能力有关。评价人对管理者的比较,又分为横向比较,现在的上级——他人的上级;现在的上级——理想的上级;现在的上级——过去的上级。下级评价也包括直接下级与间接下级,如对某局长的评价,所分管处的处长为直接下级,其他则视为间接下级。直接下级知情度高、责任度高,间接下级则次之。当然下级评价也存在不足,如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的下级,给考核对象打分易偏低,相反,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的下级给考核对象的打分易偏高。再如对心目中理想的上级要求过高,那么对上级的评价也偏于严格。此外也不排除下级讨好上级的心理偏好。

同级评价是指由于工作关系、合作关系相互协作、相互了解对方素质而给出的能力素质评价,这种评价也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其优点是评价人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直接比较考核对象,这种比较包括同级考核对象之间的比较,评价人与考核对象之间的比较。尤其是前者,基本属于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加强评价的客观性。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同级评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易产生同级之间的嫉妒心态、相轻心态和突出自我心态,特别是当前这种评价与晋升、奖励联系在一起时,上述心态就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发生于评价过程中,有时会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失真。

服务对象评价是指考核对象工作范围所涉及的普通群众的评价。选择基层群众作为评价主体,主要是因为领导干部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基层广大的群众,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德能素质直接展现在群众面前,接受群众监督,群众从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监督领导的活动。这种领导干部服务与监督的互动联系,客观上规定了群众拥有评价领导干部的权利与义务,也有客观条件来评价干部。群众评价干部,不仅体现了群众公论,更体现了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的要求,强化了对干部的监督。如行政服务窗口随机评价或社区群众评价,尽管他们对干部的了解是间接的,但这个层面评价反映了民意和干部的口碑,也是干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对象或群众评价的难点是参与评价的范围上难以把握好度,范围过宽过窄都会影响考评结果的公正性。

第三节上级领导的考核评价

上级领导直接评价下级在国外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政府机构内部大都采用直接评价法。因为上级对下级的情况最了解,可以说是责任度、关系度、知情度最高的评价主体。如香港公务员考核的程序是:首先由公务员写出工作情况报告,其次由直接上司写考核报告,然后由上上司写评语。接着回转去,由直接上司就工作情况报告与公务员面谈,最后由上司根据面谈记录定论,如果没有异议,就算考核结束,比较简单而又实用。

同类推荐
  • 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

    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

    写出了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2013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中遭遇暗礁。年中的“钱荒”以及“最难就业季”的继续加剧,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下一步是“建设”,还是“改革”?《中国国力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克强指数”、政府改革、产业转型、改善民生等词的社会热度有增无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几乎囊括全部改革领域。现在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些提振信心的信号还需要不断重复、加强。《中国国力报告》以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同读者分享编者对宏观经济、政府改革、区域动态、产业经济、城市比较等系列主题的研究成果。
  • 红灯传奇

    红灯传奇

    本书通篇以“红灯”为主线,通过一幕幕光明与黑暗生死较量的传奇场景,颂扬了红灯从“点亮”到“照亮天地”再到“光芒四射”的光辉历程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到带领人民走上今天复兴之路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本书对2009~2010年宁夏的政策调研成果收集整理,汇集成册,以利于资料保存,提供决策咨询。
  •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形势与政策》依据中宣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改革教育教学要点”,紧紧围绕当今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取了若干专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阐明政策。
热门推荐
  • 湮华录之海晏天青

    湮华录之海晏天青

    海上生汝海,天下降碧天。古老的传说,引领天下人前行。紫衣侠女林飘零,脱离大家族,只身闯江湖。碧天派少主慕容天青,远离纷争,静心观天下。看名家少主与浪迹侠女的江湖情缘。
  • 逝爱心辰

    逝爱心辰

    记得我吗,嗬,那个傻瓜,第一见你的夜晚满天星辰,正如你星辰般的身影,又终逝去,不见,不想,不忆,不得心安。。。。。。再见,无心再爱。
  • 神经的神

    神经的神

    神功无敌你说怎么死就这么死准备做死了准备做死了啊
  • 梦想照亮生活

    梦想照亮生活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 爱你此生不悔

    爱你此生不悔

    魔,仙,笔的世界,奇妙真空,魔兽情趣,妖法猖狂,仙丹幻化,三国为王···“今生情尽缘难言,十世可续未了缘?”魔法的高阶秘法,致使俩个相爱的人分离十世。十一世的传奇,意外阴谋;俩个鲜活的生命,一闪即逝。阎王殿的差错,无辜的性命,岂可枉顾?灵魂穿越,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原以为可以相守一生,却抵不过命运的作弄。世家小姐化身云紫罗继承人,俩个人都是皇帝,俩帝可相守?天女与地女的爱情,人世间的结界···煞源幻化,邪魔成形;本丹落体,阴煞为尊;是君是王,造化弄人。阴煞王重生,邪恶天下,帝女使命···仙界,魔界,人界,阴煞界,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 炎煌至尊

    炎煌至尊

    中华有五千年的历史,是炎黄子孙,是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所以第一部的书名想了好久,最终决定以《炎煌至尊》作为书名,希望有喜欢的朋友。华夏大陆,宗派林立,强者为尊。周末原本只是地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因为意外的一次雷击身亡,穿越附身到了一个同名的少年身上,且看他如何造就传奇,开启一代妖孽纵横恒宇,傲世八荒,谁与争锋的崛起之路。
  • 落日蛮荒

    落日蛮荒

    由于某位天神的不屑与鄙视,让赖章湛所在的乡村中学全体穿越到了傲世大陆。赖章湛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由于现状所迫和受入之托,他不得不站起来领导大家。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怪事接踵而来,一只传说中的神兽,一双鲜红神秘的血瞳,一个身份不明的少女,一位莫名其妙的老师……
  • 无赖药神

    无赖药神

    各大门派的宫主,掌门,各大王朝的帝王,纷纷追在寒天的身后,低声下气的献媚道:“寒掌门,我们的丹药,什么时候能够拿到呢?”“什么时候?看我的心情吧!”寒天甩手一笑,留下一脸苦涩的众人,脚踏巨龙消失在天际。
  • 时光流转或许我们就这样

    时光流转或许我们就这样

    迷离的灯火与往日的情怀,都难以演绎那流转的时光。那时候的天空总是很蓝,我总觉得日子过得很慢,而你却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恍如昨日,后来的我们都懂了。那时,有一所学校,有一个班级,有那么一群人,怀着同一个信念,做着同一件事。后来,一场考试,四张试卷,离了一段过往,散了一世,一个夏天成为永远的事,到最后却成了我们念念不忘的光辉岁月………………
  • 此味最相思

    此味最相思

    谁知其中味,此味最相思。一碗相思汤圆,却让她陷入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明明,他是那朗照天边的“月华”;明明,他是那红火炽热的“金乌”,却都无从选择、无法抗拒的,同时照耀于她的“天际”。只因她那点儿固执的灵魂,竟不由得使她平凡的命数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