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8600000006

第6章 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2)

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正常的行为与不正常的行为都是按照同样的原理形成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开始,正常的行为受到强化,而不正常的行为受到否定或惩罚,那么,他形成的就是正常的行为。反之,他就形成了不正常的行为。从前有个故事说,一个做母亲的每次见儿子从外面得小了便宜,或者拿回了别人的东西,就夸奖儿子能干,后来这儿子就成了江洋大盗。这正是说明错误的行为受到了不应有的强化。所以,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行为的异常并非一种疾病,只不过是对刺激没有作出适当的反应,或者是没有学会作出适当的反应。因此,只要改变反应与刺激之间的关系,人就正常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讲行为,而不讲心理,自然也就不讲心理健康。他们把一切正常的与不正常的行为都看做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机械关系,否定了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否定了行为的社会准则。这就把人看成了动物和机器,抹杀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

以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年)和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年)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从精神病学的研究出发,以无意识和生物欲求作为驱动力来解释人的心理行为的机械主义观点。他们强调人具有高于一般生物的潜能,人性具有实现潜能的自我实现的倾向;强调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要发展人向善的本性和创造能力。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五个层级:生理需要(饮食与性)——安全需要(生命安全与生活保障)——归属与爱的需要(受到接纳、关怀与爱)——尊重需要(受到认可和赞扬)——自我实现需要(实现个人潜能和创造能力)。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某种满足后,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他认为,个人得到满足需要的层级越高,人的心理就越健康。而当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峰时,便可获得一种特殊的(巨大的狂喜、惊奇、敬畏,以及失去时空域的感觉)“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具有以下的特征:

①能客观而深刻地认识现实(具有比一般人更敏锐、更深刻地洞察事物和识别人的能力)。

②能接受自我、他人和自然(具有相对地不受罪恶感、羞耻心和焦虑影响的态度)。

③在本性上,坦率、自然、不做作。

④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以外的问题上,以问题为中心,而不以自我为中心。

⑤具有与世隔绝的独处倾向和独立自主掌握自己命运的态度。

⑥成长和发展不是依赖于环境,而是依赖于自我的独立性(不为环境的打击与挫折所动)。

⑦能欣赏生活,并保持持续的新鲜感。

⑧能获得“高峰体验”。

⑨对人类怀有深刻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情感。

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

有谦虚、民主、尊重他人的性格。

有鲜明的是非善恶标准。

有富于哲理的善意幽默感。

有创造性。

对文化进行权衡、分析和辨别,而不受文化的束缚。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是对他所熟知的朋友、著名人士和历史人物优点的概括,这些特征既反映了作者关于人性的理想化要求,也反映了他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十分重视“自我观念”的作用。他所认为的“自我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的整个观念体系,包括“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能力?”及“我有什么样的思想和价值观?”等。这种“自我观念”对个人心理的发展和健康状况影响巨大。

罗杰斯认为,在个人的“自我观念”中常常产生两种矛盾:一种是个人所获得的经验与他的自我观念相矛盾(例如,一个人自认为是某项比赛的世界冠军,可是比赛的结果却只得了亚军或者根本未获得名次);另一种是“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相矛盾(例如,一个学生希望成为“三好学生”,而他的现实表现却不相符)。自我观念中的这两类矛盾必然产生焦虑,影响心理健康。个人只有不断吸取经验,不断调整自我观念,使自我观念同实际的自我相一致,才能使心理健康。

从上述几种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健康观可以看出,无论单独用哪种心理学理论,都不能全面而科学地阐明人的心理健康的实质。弗洛伊德虽然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但他用无意识与生物本能来解释人的一切活动,显然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与意识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行为主义正确地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制约性,但否定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制约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具有高于一切生物的向善倾向,然而,它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潜能”的作用,也不能正确地评价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要正确理解人的心理健康的本质,必须首先理解人和人的心理本质。人既是一个生物的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既受身体的生物性制约,又受个体的社会性制约。因此,人的心理健康不仅受到个体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制约,还受到主体的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支配。这表明,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在于他的心理活动符合人们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还在于他心理活动的倾向与内容符合人们共同的社会规范,并受到个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调节和控制。

那么,如何衡量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3.心理健康标准的若干论述

目前,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众多,但还缺乏公认的标准。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1)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曾具体地指明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2)马斯洛与米特尔曼提出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米特尔曼(Mittelman)曾合著了一本《变态心理学》,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健康标准。这个标准共有10条:①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3)罗杰斯(C.Roges)提出的标准

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依赖自己对于世界的经验,一个心理健康者(自身功能充分发挥者)有五个特点:①能接受一切经验;②可时刻保持生活充实;③相信自己的机体;④有自由感;⑤具有高创造性。

(4)奥尔波特(G.W.Auport)提出的标准

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者的功能发挥是在理性和意识水平上进行的。他提出健康个性的七个特征:①自我意识广延;②自我与他人关系融洽;③有情绪安全感;④知觉客观;⑤有各种技能,并能专注于工作;⑥现实的自我形象;⑦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5)坎布斯(A.W.Combs)提出的标准

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①积极的自我观念;②恰当地认同他人:③团队和接受现实:④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6)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

王效道主编的《心理卫生》中提出判断心理健康的三项原则:一是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二是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三是人格的稳定性。同时提出了心理健康水平的七条评估标准: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等。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我们认为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如下:

(1)正常的智力

智力是指一个人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说来,智力超常或中等均属于智力正常。智力落后,即智商低于70分属于不正常。大学生智力总体水平较同龄人高,从这点来看,关键是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否能正常地、充分地发挥其效能。大学生智力正常的标准是:①乐于学习、工作,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②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

(2)健康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因此,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情绪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信心,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②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③情绪反应是适当的原因引起的,反应的强度和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

(3)和谐的人际关系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具备健康心理的大学生表现为:①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②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④宽以待人,乐于助人;⑤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⑥交往动机端正。

(4)统一的人格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大学生人格统一的标志是: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既有自知之明,又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和完善自我,③既不自视清高,也不自轻自贱、自惭形秽;④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积极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大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①行为具有较高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②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学习、工作中的问题;③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较合理的反应方式,主动克服困难。

(6)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使自己的信念、目标、行为和时代合拍,与社会要求吻合,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要求、他人利益相冲突,即能放弃或修正自己的行动计划,以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有与自己年龄相符的心理和行为,如果心理和行为经常偏离自己所属年龄的特征,如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者天真撒娇、易哭易笑,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正确理解和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②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③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既可以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也可以反之。因此,心理健康与否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非永远。所以,判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要用发展的眼光。

④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的方向。每一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作不同程度的努力,都有可以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

第二节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大问题。笔者对南昌大学14个学院7916名新生的一些有关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此项调查得到了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研究会秘书长陈建华教授,南昌大学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美才的大力支持)。

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卫生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卫生呈现出以下特点:

1.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增加

2.精神疾病成为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

国内很多学校的调查统计表明,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江西省6所高校的调查数据反映,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的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47.8%和64.4%。由此可见,精神疾病在不少大学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同类推荐
  • 实用文书写作

    实用文书写作

    实用文书是从属于文章学中的一个写作分支,也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写作文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实用文书写作也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以其独特的实用功能,对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公允评价和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这不仅影响到它自身的发展,也妨碍了它文章功能和社会意义的充分发挥。
  •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数学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数学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卖火柴的小女孩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卖火柴的小女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地理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地理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热门推荐
  • 五行心

    五行心

    他本体弱多病,却有着一颗千年罕见的五行心,可以逆天……本该备受关爱,无奈父母却意外双双遇难,漫漫艰辛修行成长路,且看他如何在魔兽森林里孤军奋战,如何在各种大赛中屡获奇胜……恶魔苏醒,他定当全力一战,可是命运另一条未知的不归路……
  • 无敌小农民

    无敌小农民

    偶然看村花洗澡坠下山崖,却得乾坤珠,自此我为半仙狂,笑傲天地间。小小农民且看我如何翻云覆雨,天下尽在我手……
  • 水仙已乘鲤鱼去z

    水仙已乘鲤鱼去z

    洛帆醒来后发现世界巨变,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奇妙而又危险的地方。在这里他遇见了一些人,发生了一些事,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洛帆却无法勘破丝毫,他的记忆早已残缺不全。于是,洛帆一往直前,试图破解这里埋藏的关于自己的秘密。这是一条寻找真相的道路,也是一条寻求救赎的道路。洛帆会成功吗?等待他的真相又是什么?
  • 玄要篇

    玄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女逆袭

    霸女逆袭

    我要收尽天下所有的钱财,我要推倒天下所有的绝色美男子,我要吃遍天下所有的美食而不长胖。
  • 走向春天

    走向春天

    本诗集继续延续熊明修田园风格,保持了清新、俏皮的诗风,此外加入诗人一些乡村之外的感受,融入城市和工业文明的气息,这是诗人有意在诗歌抒情领域的探索,非常可贵。
  • 我的黎明时光

    我的黎明时光

    每个少女心中都住着一个梦,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一个人陪你从校服走到婚纱,然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种恋爱是美好纯洁的,它足够温柔长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美好记忆也不会褪色;它足够纯洁,给人感到幸福,那种幸福让人沉醉而往返;它就像一个橙子,清新的维他命C,很有营养,带有酸味却回味无穷。你需要他,就像你需要呼吸空气。
  • 大灵魔

    大灵魔

    只手能遮天,一人可逆天;天苍苍,苍不过我的道心;野茫茫,茫不过我的杀意;究竟灵不容我,还是魔不容我;我活着,就该屠灵戮魔!
  • 我是一只宠物狗

    我是一只宠物狗

    我是一只宠物狗,昂首阔步向前走,谁要对我敢不敬~~~冲他“汪汪”两声,就转身掉头跑。
  • 异界之魂战

    异界之魂战

    楚亮一个混吃等死的杂牌三流大学生,救人死去重生在异界的合元大陆,这里有着数不完的传说,绚丽的斗气,数不清的元素操控,强大奇怪的魔兽,诡异的神通。而他重生在一个豪门家族,被人谋杀死去的南境湛蓝公爵家的二公子,萧浪,他在找寻真相,为了活得自在逍遥。他不会元素操控,还不会斗技,只会魂兵,和没落的武技,唯有不懈的艰苦锻炼他才可以超越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魂技,魂兵,魂兽,武魂,战魂,还有更加玄奥的魂之遁术。他会怎样挣脱命运,攀登到强者巅峰,睥睨异界,用热血激情书写自己的冒险传奇。然而事实总是和他开玩笑将他置于窘迫的困境,让人捧腹大笑。萧浪不得不发问,我穿越就是为了搞笑吗?不是的,这只是萧浪傲视异界里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