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3400000018

第18章 张彭春:中国话剧先锋

今年(2010)9月24日是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的莎士比亚”,北京人艺、上海人艺和上海沪剧团等文艺团体重新排演了他的《雷雨》、《日出》、《原野》等代表作,北京电视台还播放了专题节目《大人大艺》。与此同时,有关曹禺的学术研讨、图书出版和展览活动也频频亮相。相比之下,曹禺的恩师、把他领上话剧之路的张彭春却好像无人提及。

一、乳名“九儿”的来历

张彭春(字仲述)1892年4月22日出生于天津。张氏祖先本来是在运河上贩运粮油杂货的山东商人,稍有积蓄后在天津开了个店铺。由于经营有方,生意兴旺,遂逐渐发家致富。张彭春的祖父张筱洲希望弃商学儒,走科举之路。但不幸的是,尽管他十分努力,却屡试不中。为此张筱洲中年早逝,其家境也开始衰落。张彭春的父亲张久庵(字云藻)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他不但喜欢骑马射箭,还酷爱音乐。为了师从名家,他不惜倾家荡产,终于博得个“琵琶张”的美名。在谈到张家的历史时,许多人都说“张家的家道,是随着张久庵的弹拔声逐渐破落”的。但是胡适不这样看。他认为张久庵“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弹琵琶名家,又是一位精骑术的射箭好手”。他虽然“把一份颇不小的家业消耗在生活享乐”上,但只要能够自食其力,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事实上,张久庵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而且他的两个儿子张伯苓和张彭春,都是中国现代史上了不起的人物。

说起这两个儿子,真是来之不易。张久庵的元配胡氏及其所生儿女都早早去世。继配杨氏在结婚后多年没有生育,因此他们夫妇非常喜欢邻居的两个男孩“大坐”、“二坐”。后来杨氏去娘娘庙求子,抱了个泥娃娃回来,就叫“三坐”。时隔不久,杨氏生了一个女孩,取名“四坐”。从此以后,这对夫妇又连续生育两男两女。这两个男孩就是张伯苓和张彭春。张伯苓长大后创办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被誉为“中国私立大学的拓荒者”。张彭春比张伯苓小十几岁,他出生时张久庵已经是59岁。为了纪念老来得子,张久庵为他取名“九儿”。这个乳名流传甚广,以至后来大家都称他为“九先生”。(需要注意的是,张伯苓从小喜欢习武,没有继承乃父特长。相比之下,张彭春与父亲的兴趣爱好比较接近,并最终走上了文艺之路。)

二、不可多得之人才

除了家庭影响之外,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相当重要。张彭春的少年时代,是在南开中学度过的。当时该校的学生社团非常活跃,其中有研究型的文学会、政治学会、哲学会、科学会、商学会和英文学会,有服务型的校役夜校、平民学校和备省同乡会,有文化娱乐型的音乐会、唱歌会、新剧团和旧剧研究会,有临时性的游艺会、运动会、考查团和旅行团等。

为什么要成立这么多学生社团呢?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里的社团可以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找到各自的兴趣所在。第二,它可以抵制功利主义的影响,改变读死书、死读书的风气。第三,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友谊,从而培养一种合作向上不断进取的团体精神。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张伯苓的表现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他就把话剧当做练习演说、改良社会的一种手段。为此,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南开公演的第一个话剧《用非所学》。该剧写了一个从欧美留学归来的贾有志,他本来抱着“工程救国”的理想,却在名利诱惑下混迹于官场,成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典型。在哥哥的影响下,张彭春从小就迷上了话剧。1910年他考取庚款留学生赴美国深造。那一年考取庚款留学生的还有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明复等70余人。

1913年,张彭春从克拉克大学提前毕业,入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如果说家庭影响让他熟悉了西皮二黄的话,那么西方教育则让他了解了莎士比亚和易卜生。因此,到1915年毕业前夕,张彭春已写出好几个剧本,以讽刺当时的中国社会。这一年2月中旬,胡适从绮色佳到纽约开会,曾拜访张彭春等好友。他在日记中写道:“十四日……下午访张仲述。仲述喜剧曲文字。已著短剧数篇,近复著一剧,名日《外侮》,影射时事而作也。结构甚精,而用心亦可取,不可谓非佳作。吾读剧甚多,而未尝敢操觚自为之。”1916年7月5日,胡适在日记中保存了张彭春和陶知行(即陶行知)的一张合影,并且作了如下记录:“上图右为歙县陶文溶(知行),左为天津张彭春(伸述)。两君皆今日留学界不可多得之人才也。”

三、投身于话剧事业

1916年张彭春学成归来后,回到南开中学任教,并当选为学校新剧团副团长。不久,他将在美国所写的独幕剧《醒》搬上舞台,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演出第二天,当时正在南开读书的周恩来就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对该剧予以“佳音佳景,两极妙矣”的评价。张彭春不仅将话剧创作搬上南开舞台,而且还把西方的一套导演方法移植到中国。过去大家把洪深誉为“中国最早的话剧导演”,殊不知张彭春比他要早得多,因为洪深是1922年回国的。

1917年8月,张伯苓赴美国进修,张彭春担任南开中学代理校长。不久,运河天津段决口,南开校园被水淹没,学生只能借其他学校上课,直到第二年7月才迁本校。就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张彭春领导南开新剧团先后演出《天作之合》和《新村正》。《新村正》是一部反映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性作品,它一上演,就被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誉为“激励民气,除旧布新之利器”。大家认为:它的精彩之处,“就在这‘旁射侧影,涵蓄不尽’八个字中”,与易卜生、萧伯纳的社会问题剧属于同一范畴。

1919年年初,张伯苓自美国归来,看到学校蒸蒸日上的情况,对弟弟赞赏有加。随后,他开始筹办南开大学,由张彭春出任筹备课主任。随后,张彭春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第二年秋天,国内发生灾荒,他和洪深为了救济国内难民,将《木兰辞》改编为话剧《木兰》。该剧在纽约百老汇演出后,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1921年5月,张彭春在纽约与庚款留美女学生蔡秀珠结婚。第二年,他读完博士课程并通过论文考试后起程回国。这时他的大女儿明珉刚刚满月,因为在旅途中发高烧未能及时医治,留下终身残疾。

1923年9月,张彭春受清华学堂诚聘,携妻女迁居北平,出任清华教务长。同年11月,他的二女儿诞生。女婴健康可爱,令夫妇俩欣喜万分。为弥补当初没照顾好长女的遗憾,他们对这个小生命百般呵护,并想给她起一个最美丽、最动听的名字。当时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即将访华,社会上掀起了泰戈尔热。张彭春一向崇拜泰戈尔,因泰戈尔在女儿降生时创作了儿童散文诗《新月集》,所以张彭春为二女儿取名“新月”。与此同时,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等人也成立了新月社,并创办《新月》杂志。据说这个杂志的名称也是张彭春提议取的。随后,张彭春还为新月社导演了泰戈尔的抒隋诗剧《齐德拉》。

四、对曹禺的培养和影响

1926年,张彭春辞去清华教务长,回到南开中学担任主任。当时正在南开读书的曹禺也加入了新剧团。曹禺的志愿本来是要学医,后来考入南开政治学系。由于新剧团启发了他的兴趣,才使他走上戏剧之路。对于这段经历,他是这样说的:“我大约在15岁就加入了南开新剧团,演过很多戏,几乎都是张彭春导演。……当时的风气,男女不能同台。我在中学时多半扮演女角色。我演的头一个女主角戏是易卜生写的《国民公敌》。”据说该剧上演时,天津军阀以为是攻击他,便下令禁演。于是他们只好把剧名改为《刚愎的医生》。

据著名演员金焰回忆:“彭春老师排戏严格极了,我看过他排《压迫》、《可怜的裴迦》,《获虎之夜》,一进排演场,他什么都预先规定好了。无论是台词或是台步,甚至于台词的轻重音。”著名电影导演鲁韧也说:“我上初中时看过曹禺演的《压迫》,演得不错,但多少还有些业余的味道,后来看到他演的《娜拉》就演的十分绝妙了。这不能不说到张彭春,他到外国看了那么多戏,显然受到欧美小剧场运动的影响。他在美国接受这些影响,回到南开搞实验……那是很浓的艺术追求的精神,是很难能可贵的。”

1934年10月17日南开校庆时,张彭春在百忙中返回母校,和曹禺将《新村正》再次搬上舞台。第二年校庆,张彭春又与曹禺合作,将莫里哀的《悭吝人》翻译并改编为三幕剧《财狂》。为了培养营禺,张彭春不仅和他同台演出,还将自己珍藏的一套英文版《易卜生全集》送给他。可见张先生对曹禺寄予极大希望。

五、话剧以外的贡献

除了投身于话剧艺术之外,张彭春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帮助中国京剧走向世界。1930年年初,应“华美协进社”邀请,梅兰芳赴美国演出。“华美协进社”是由胡适、张伯苓、梅贻琦、杜威等中美学者发起成立的一个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团体。该社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策划梅兰芳访问美国。在美国演出期间,张彭春出任剧团艺术顾问和总导演,并兼任梅兰芳的发言人。他向完全不懂京剧的美国观众讲解剧情,解释中国戏剧“唱念做打”的意义,使演出获得很大成功。1935年,他又陪同梅兰芳赴苏联演出,也受到热烈欢迎。

二是争取国际社会援助中国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多次代表中国政府赴英美等国宣传抗战,争取外援。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对日经济制裁案》,就与他的努力有关。1940年张彭春出任中国驻土耳其公使,代表中国政府与伊拉克签订友好条约。随后,他又调任中国驻智利大使,后因心脏病发作离任。

三是参与起草《人权宣言》。1946年,张彭春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当选为联合国社会经济理事会中国常任代表兼人权委员会副会长。为此,他参加了《人权宣言》的起草工作。据法国代表说,这份划时代的文献“全靠张先生用适当的词句,摒除障碍,宣言得以顺利通过”。

此后,张彭春一直滞留美国,并于195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5岁。因此我认为,在纪念曹禺的时候,也应该了解一下张彭春先生,并对他给予应有的肯定和尊敬。

同类推荐
  • 一二九学生运动

    一二九学生运动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回到古代去逍遥

    回到古代去逍遥

    一个当今社会微不足道的小小公务员,却因为一场飞来横祸,而魂飘天外。一块毫不起眼的玉牌,把他的魂魄始终凝聚在一起。一次稀里糊涂的选择,让他到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过去。一场如梦似真的经历,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段即相似又不同的历史,却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 清末颠覆者

    清末颠覆者

    莫名的穿越,他变成了白痴;莫名接手一支团练,背后却还有未知的秘密;莫名穿越到了孱弱的清末,究竟是他在改变历史,还是历史在改变他?
  • 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

    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大批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神通,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活剧。他们是如何来扮演自己的人生角色,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他们的沉浮进退究竟对中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瞩目。这些名臣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让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让人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个人的命运其实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特征。
  • 大唐权相

    大唐权相

    大唐盛世,文采风流,四方进贡,天朝得成!为救兄弟,祝雪峰冒死穿越到唐朝,却发现在位的是一个史书从未记载的皇帝。是尊重历史,辅佐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还是颠覆定数,开辟新的圣朝?权谋如同剑影,他从一个小小的殿中侍御史成长为一代权相,玩弄天下如股掌,却是否最终逆得了天命?
热门推荐
  • 孩子一定要掌握的99个学习秘诀

    孩子一定要掌握的99个学习秘诀

    最通俗易懂的语句、最具代表性的趣味故事和案例、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本书是一部实用性极强的快乐学习方法宝典。培养学习兴趣、打造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创造学习环境,让不爱学习的孩子崇尚知识,让烦恼的家长不再忧郁。
  • 异世漫游

    异世漫游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穿越故事,只希望能让大家消遣一下闲暇时光,如果能入君眼,望收藏
  • 剑道杀途.B

    剑道杀途.B

    飞升……仅仅只是开始!剑修杨千携无上剑诀飞升仙界,正剑修之名,修杀戮剑道;一剑破苍穹,在仙、佛、妖、鬼、魔五界都留下了亘古的传说……QQ群:189099589
  • 冒牌萌妻来驾到

    冒牌萌妻来驾到

    她被迫去勾引他,却连连失败。“别在这污蔑云儿,你不配!”恶魔王爷怒吼,一道强劲的掌风把她击得口吐鲜血;哼,你以为我愿意?“你敢去勾引别的男人?嗯?”邪魅君上眸光里暗藏杀机。她赔笑着:“那个....那个....呃...呵呵呵....唔!”她还未想好如何辨清自己,唇上便触到炙热的气息.......
  • 天门下

    天门下

    传说中的天门,一千年打开一次,世界上所有强者顿时趋之若骜。能够走上天门的人,就是世间的绝对强者,称霸世界,并且得到永恒,永生,成仙,成神。于是,一场强者间的交锋,争斗,由此开始,世界掀起风云。一向游手好闲的段飞,也走上了去往天门的道路。这个热血澎湃的时代,谁主沉浮!
  • 废天仙魔

    废天仙魔

    无意间叶枫被一个废物老道士看上,非要教他修仙,你说他叶枫一个五灵根废物凭什么修仙。于是叶枫呢就在众人的“嘲笑”下一步步坚强的活了下去。有人说他狂妄,他轻轻的撇了那人一眼,然后...他就被教训了有人说他废物,他点了点头,“对,我就是个废物,然后呢”叶枫的一生啊,惩恶扬善,作恶多端,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对!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
  • 腹黑王爷的绝世宠

    腹黑王爷的绝世宠

    突然之间,一朝穿越,签订协议,达成协议,洞房花烛,最无春宵一刻,但也值千金,成长路漫漫,谁急谁滚蛋。
  • 珠玉乾坤

    珠玉乾坤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要他妈生的。夹在其中的半妖,左右都不是,难得自由。一只半妖,携本人赋予的大宇宙意志,势要为半妖,开拓出一片自由天地
  • (家庭百科)消化健脾科学养生

    (家庭百科)消化健脾科学养生

    忙里偷闲地吃,守食守量地吃,有所选择地吃,妙趣横生地吃,为幸福吃,为健康吃……只要做个有心人,不管是正常工作的八小时,还是早餐、午餐、加班夜宵等时间段,我们都可以系统地摄取食物营养,拒绝亚健康问题。让美味带来好身体和好心情。帮您轻松实现美味与健康兼得的理想生活!
  • 凌云疏影

    凌云疏影

    四国的纷争,六派的角逐,东瀛的企图,情感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