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70200000032

第32章 变通—能开锁的不只有钥匙(1)

300多年来,哈佛依然屹立不倒,而且长时间都引领世界教育的潮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无论遭遇什么情况,无论身处什么时代,哈佛始终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哈佛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变通能力。“变通”是哈佛基因中的活性因子,也是哈佛一直倡导的品性和特质之一,因为在它看来,成功从来都不是刻板的按部就班,只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主动求变,才能把握住成功的脉络。

不放弃错误的行动,只会让你失去更多

纵容错误继续下去才是犯下的最大错误。

—哈佛法则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奥多姆曾经提出一个很怪异的观点,他认为多数人都是趋向错误的行为和观点的,这个观点曾经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绝大多数人都在质疑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奥多姆发现了人性中的某些缺陷。事实上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犯错,而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我们会任由错误继续下去,到了今天,这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仍然在发生。当我们在质疑和感到可笑的时候,却不曾想过很多时候自己也在做这样的蠢事。

比如当一个领导发现自己做出某个错误的决策之后,他并不会当众反悔,或者否决自己的观点,反而会静观其变,等待最佳的时机来转移错误和风险,或者寻找新的借口来掩饰这些错误。小孩子通常也会这样做,当他们想要吃榴梿,而父母则建议他们吃苹果的时候,他们愿意为父母的意见做一些新的尝试,可是当他们感觉到榴梿明显不合胃口时,反而会想办法隐藏自己的尴尬,甚至会想办法赞美一下榴梿的味道。

正因为如此,奥多姆才会认为多数人都没有勇气或者不愿意费脑子来证明自己是错误的,无论如何他们会坚持自己的选择,而且是毫无道理地坚持。无论奥多姆的观点是否真的能够站稳脚跟,它已经对人性有了一定的剖析,这些观点尽管听起来有些偏激,有以偏概全的倾向,但大量的事实证明这并非荒唐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名声、自尊心看得比什么都重,以至于我们不愿意为一个错误而抹黑自己,我们听命于内心自私而胆怯的意识,却罔顾事实真相,我们听命于自己的独裁和顽固,却不愿意听从他人的劝告。你当然可以信口雌黄,可以自信满满,表现得无所畏惧,但从本质来说,你只是一个自私的胆小鬼,你担心别人会否定你的价值,担心自己会在错误中被人非议,所以你宁可将错就错。我们往往还过度放纵自己的贪欲,明知有错而不改初衷。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会在错误中收获更大的利益,但实际上往往适得其反。

所有固执的人都能够英雄所见略同:我们无比愚蠢地忠诚于自己,哪怕是错误,我们也在积极维护,因为多数人都认为承认错误比犯错更加让人不安。所以,当火烧屁股的时候,我们还在使用扇子煽风点火,我们迫切需要那种足以使人飘飘然的自我造势运动。这并非是不可理喻的个案现象,而是一种大众化的自我保护思维,正因为这样,你所见到的多数人往往都固执得可怕,被一时的利益或者自尊所操纵。

今天,我们更加坚定地认为一切的不幸首先源自对自己的否定,所以我们仍旧要忠于自己最初的意志,我们仍旧想方设法为自己代言。这是一个浩大的面子工程,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去拒绝。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件事,遮掩或者强辩并不意味着未曾发生。在错误道路上一意孤行的人,通常都会遭遇失败,这是毋庸置疑的,你没有办法从一个错误的出发点或者错误的方向上获得让人信服的成功,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只会越来越严重,一旦激化出来,只会让你更加尴尬、更加受伤,你的自尊心和威严也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事实上,我们还没有明确地了解错误与失败之间的因果联系,我们甚至都不清楚是什么造成了问题越来越不可控制。这种执拗的性格并非不屈服,并非自信,很多时候只是固执形态下的一种自卑心理,这种心理通常来自于那些比较有声望的人,或者急于表现自己的人。就像我们的祖父或者父亲通常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毫不讲理的强势一样,他们拒绝承认错误,而且还会继续自己的错误,试图以此来证明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以此来证明你的质疑纯属扯淡。

毫不客气地说,这种人总是让人头疼,他们对于自己的生活也不会负责,而对于错误的放纵和视而不见只会造成更大的失误。因此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必须懂得及时反省自己,并且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防止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防止错误扩大和恶化。

人性中的执拗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尽管你觉得没有人愿意犯错,但是无论是否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我如果临时改变主意会发生什么”,我们更在意改变可能带来的“自扇耳光效应”。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仍然对未来抱有一线希望,我们觉得一旦自己坚持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什么转机,这种观望的保守态度很容易让我们越陷越深,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败。

无论怎样,我们都难以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沿着错误走下去只能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在苹果地里是永远找不到香蕉的,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强迫自己为自私和虚荣心服务到底,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面子而甘愿承受严重的后果。当你发现自己的行动是错误的,你要做的不是去掩饰和隐藏什么,而是要主动承认错误,然后及时予以改正,防止错误进一步扩大。

做人要懂得变通,不能明知犯了错还要死板地坚持下去,如果你觉得面子代表了一切,觉得面子是至高无上的,那么你最终将会被卷入到生活的旋涡之中。我们所要遵循的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要将错误继续下去,无论做什么,这一条都是无法去改变的。

碰壁时要及时掉转车头

当你没有办法一直走下去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一个方向重新起步。

—哈佛法则

在哈佛大学的教案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当一只蚂蚁在墙上快速行进的时候,发现墙面上有很多黏糊糊的胶水,蚂蚁爬到这里时被粘住了,最后才精疲力竭地从墙面上摔下来。第二次,蚂蚁重新往上爬,爬到有胶水的地方时,再次掉下来,接着蚂蚁仍然尝试着第三次、第四次往上爬,每次都无疾而终,每次又都坚持重新开始。

很多人认为蚂蚁具有不气馁的精神,遇到困难毫不气馁,不跨过这道坎儿誓不罢休,但是有的人则认为可怜的蚂蚁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小东西。其实只要换一个方向,蚂蚁就完全可以爬到墙的最高处,但是固执的蚂蚁并不愿意轻易做出改变,所以只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浪费时间。

哈佛大学通过这个简单的小故事,向所有的学员发出了一个疑问:当你难以跨越某道鸿沟的时候,是继续尝试还是改变方法和道路呢?而这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问,我们是如何来处理那些难以处理的问题的,我们对于困难的看法又是如何的,相关的答案直接关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成功。

在心理学家看来,固执几乎是人类的通病,我们总是喜欢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行事,而且这种想法并不会轻易被改变,尤其是当我们认定某件事或者某种方法时,我们绝对不会轻易去改变自己的轨道,一条路走到黑成为一种常态。事实上当你发现自己在游戏中总是出错,总是感到难以适应,那么很显然你的玩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多数人并不会那么去想,他们仍旧幻想着下一次自己会是赢家。

美国的科学家曾经对早期的矿洞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很多矿洞里面根本没有矿物,而且那些地质结构也明显不适合矿物的生成,可是矿洞的深度明显超过了一般的探测深度。因为探测者总是抱着坚定的态度,总认为下一寸下一米的地方就会出现金属矿之类的东西,正是在这种心态的牵引下,他们将矿洞越钻越深,直到彻底心灰意冷。今天人们有了高科技和更多的钻井经验,很少有人再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但事实上,我们的固执仍旧根深蒂固,处处影响着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晚年的时候,也陷入到科学难题当中去,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牛顿并没有从旧思维和旧方式中跳出来,而是继续在死胡同中艰难行进,最后牛顿无法可想,进入到神学世界,他相信只有上帝能够帮助他解决问题了。若是牛顿愿意改变一下方法和途径,那么很有可能会继续他的伟大研究。

伟大如牛顿也陷入到固执与自以为是当中,平凡如我们,对于“此路不通”似乎并没有什么很深的概念,相信事在人为,相信坚持就是胜利,这些思维方式导致我们经常错失良机。坚持到底的品质固然难能可贵,而且今天的确缺少那种能够坚持到底也愿意坚持到底的人,多数人都缺乏毅力,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太过固执,而坚持并不意味着固执,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在不可能的事情上继续坚守,在一条你没有办法走下去的路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改道而行,这样你才能真正到达目的地。

哈佛大学的埃尔金教授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曾经在研究黑洞和上帝粒子方面成就显著,不过他在研究黑洞的时候曾经遭遇到巨大的困惑,他努力想要找到证明黑洞存在的方式,但是却找不到多少切实的证据,而他的理论研究也陷入到死角之中,并且沉寂了将近20年。直到有一天,他的小女儿看见他愁眉不展,于是就问他为什么事情而烦心,埃尔金苦笑着说:“爸爸在想一件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情。”女儿于是直接说:“既然想不明白,那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呢?”女儿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击中了埃尔金,于是他意识到自己也许可以尝试着从其他角度来证明黑洞的存在。接着,他很快就从过去的旧方法中脱离出来,而且很快找到了新的验证方法。

毫无疑问,思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对于任何一件事,我们要考虑的首先是自己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能力做好这件事,这件事是否可以顺利完成,以及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去做这件事,我们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和方向。这些就是思考的意义所在,当然任何思考只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并非是硬性的死规定,因为我们最初的选择和考虑方式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也可能并不畅通,因此需要做好临时改变的准备。

人生就像科学研究一样,我们需要不断变换研究的方式,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显得非常重要,尽管我们一再认为固执或者不善变通是老年人的通病,但事实上年轻人并没有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年轻人更容易较劲,最终很可能会把事情越搞越糟。

当我们固执地认为一切成就得益于坚持时,我们会对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和挫折视而不见,我们容易忽略自己选择时犯下的错误,最终很可能在错误的方式中一次次承受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开始。我们如此念念不忘,如此执着在事情的某一个方面,而忽略更多的行动方案,这显然会让我们持续不断地遭受挫折。其实有时候你只要给自己一个善意的提醒:我是不是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我想结果一定会好上很多。

既要坚守原则,又要懂得变通

有时候完完全全地照搬原则办事,那么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哈佛法则

哈佛历史上最值得争议的一次开除事件发生在1764年,当时有一位名叫约翰的学生非常喜欢看书,于是每天除了上课和休息,基本上都待在图书馆中。不过图书馆有规定,下午5点,图书馆就要关闭大门,所有的人都要离开,这让约翰觉得很苦恼。有一次,他在看《基督教针对魔鬼、世俗与肉欲的战争》这本书,而且非常入迷,可是学校的大钟敲响了,5点了,约翰显得很失望。为了继续看书,他违反了图书馆的规定,私自将书籍偷偷拿了出来。

可是当天晚上图书馆遭遇了不明的大火,结果图书馆内的书籍全部被焚毁,这个时候约翰的内心纠结不已,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该交出这唯一的孤本,因为他害怕自己受到处罚。经过几天内心激烈的挣扎,他自知犯了错,不能再错下去,于是主动将书本交给了校长霍里厄克。霍里厄克接到这本书后,非常感谢约翰为学校保留了珍贵的遗物,但是他还是做出了开除约翰的决定,原因很简单,因为约翰违反了学校的规定,而且在犯错的时候,没有立即终止自己的错误行为,尽管如今上交了书籍,但是影响非常恶劣,因此约翰失去了继续在哈佛求学的资格。

约翰因为一时的贪欲而毁掉了自己的求学生涯,自然让人觉得得不偿失,但更多的人开始质疑学校的处罚是否太重。事实上,霍里厄克校长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只不过从人情的角度来说,他太过坚守原则,而忽略了变通的细节,结果招致极大的争议,这也使得哈佛一度被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有人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件事出现在今天,如果新时代的哈佛和新时代的约翰再度碰撞,那么到底是留住约翰还是赶走约翰呢?而在调查中,将近65%的人认为哈佛应该留住一个知错能改且对学校有贡献的约翰。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口才叫口德

    有一种口才叫口德

    有口德者,大都成为领导;有口才者,大都成为优秀骨干;而口恶者,人际关系遭到破坏,事业无成,苦苦地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就算一时居于人上,但也是臭名远扬、孤独苦闷。
  • 南洲翁遗训

    南洲翁遗训

    西乡隆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誉为日本最后的武士。《南洲翁遗训》是西乡隆盛的语录汇编,也是西乡哲学的精髓体现。在这本遗训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敬天爱人”。这个理念后来影响并成就了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成为稻盛哲学的主体内容和他重要的经营理念。
  • 新思路新出路

    新思路新出路

    本书以独到的眼光,以普通人的视角审视危机,对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困局娓娓道出,深入浅出,揭示了人们面对危机时的种种思路。是敢于创新还是墨守成规,是积极思考还是手忙脚乱,是无法逾越障碍还是最终克服障碍。全新的思路,让人们对激变的大环境多了几分信心,让忧虑的人们增加几分睿智。
  • 创新思维修炼

    创新思维修炼

    苏格拉底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我们的思维方式亦需不断更新向着完美的目标前进当世界进入全球竞争的二十一世纪时,创新思维必将成为人们的必备素质。本书部在时代的前沿,高瞻远瞩,进行了修炼创新思维方面的尝试性研究,以供每一位渴望成功,需要改变思维方式的人参考。
  • 做事细节全书

    做事细节全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事,必成于易。做事大而化之,不注重细节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小心谨慎,关注做事的每一个细节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
热门推荐
  • 史上第一玩家

    史上第一玩家

    被人杀死,雷电劈中后重生回三年前的林远,手中从此多了一个雷电印记,现实竟然是一个游戏?而凭借雷电印记,林远成为史上第一玩家,报仇、揭露现实世界隐藏的一切,面对异能者、古武者、修真者,世界隐藏神秘的面前。这些能力,不过是林远升级后所获得的技能……
  • 彼岸公主的复仇三生

    彼岸公主的复仇三生

    ┏(^ω^)=?作者扣扣2426156523.欢迎吐槽。作者写的不够好,还请多多包涵。
  • 驱魔月夜——觉醒之夜

    驱魔月夜——觉醒之夜

    该来的事情是怎样也逃不掉的!自从进入纹月学园就读开始,我就一直尽量远离那座诡异的六角馆。只可惜上天就是看不得别人好过,已经是特别小心不去接近那里的我,最后不得不因为搬书这样的小问题而踏进那里。没想到第一次进去就遇到了会动的人偶,这是多么不幸的事啊!什么?那不是人偶,而是千年前的驱魔师?!你开玩笑吧?而且为什么我非得要对他负起责任啊?这世界还真没有天理!
  • 天涯陌路行

    天涯陌路行

    有情人,转眼间,已是天涯!已是陌路!一念之间,一笑而过。这天下,又有谁能独行,天涯咫尺,沧海桑田,且看这一人的背影。百年之后,卿可能为我,再望天涯?
  • 如果在下一世遇到你

    如果在下一世遇到你

    下一世在遇到你,我一定不会再错过你!“对不起,云殇我来晚了”主子你这么欺骗苏星姑娘会不会遭报应那?“闭嘴!本王的追妻之路这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搞笑又有一点点虐情的故事俗话说虐虐更健康嘛~
  • 绝版小人

    绝版小人

    帝王得道,鸡犬升天;小人得道,天地不宁!一场彪悍到爆的修仙之旅……强者逝去,大战开启,乱世来了,机会来了,为了那些令人眼红的灵矿、功法、神器。躲在人群后的韩拂衣摸索着脸上的十字伤疤,嘴角邪笑着,把玩起滴血的死神镰刀。有些人一定会站在世界之巅!
  • 26岁时的梦

    26岁时的梦

    本书是根据我个人最近几年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分别从入伍前、入伍时、退伍后三个方面刻画了一路走来不断成长的历程,算是自我成长的三部曲。主要针对90后一代有着不一样个性和思想的同时,又不被社会看好的矛盾和挣扎,在与别人看为“不务正业”的不断较量中,证明自己。在不断地承受苦难中,塑造着拥有梦想的年轻人怎能快意潇洒的形象。用实际经历阐述了苦难辉煌的来之不易,揭示了没有平白无故的横空出世,任何能看得见的、能触摸到的成功,都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取得,并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 佛说十二游经

    佛说十二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祭九天:公主赋

    魂祭九天:公主赋

    十三年前,东麓国皇后生得一女,唤名鸢木,国师私下为其求得命相,说她会为东麓国带来一场浩劫,在十三岁之前不得待在东麓国。皇后听信于此,便托人送她去九重山拜仙人阎光老儿为师,过了十三岁方可下山重回皇族,阎光老儿赐姓臧,公主取名臧鸢木。十三年后,鸢木走出了九重山,却赶上了东麓国每年一度的风云大会,鸢木为得头奖聚气神鼎而参赛,却因此卷入了一场无形的争斗,当年的命相似乎也逐渐灵验。面对爱恨情仇,鸢木该何去何从......
  • 写网文的那些年

    写网文的那些年

    电脑的荧光反射在镜片上,双手除了摸键盘,连女孩子的手都没有摸过,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就这么不知不觉的过了几年,最初的兴趣变成了必做的工作,要说一个比程序猿还悲剧的工作,我想应该是写手吧。【本书第一人称,或许有人不喜欢,不过本书从开头到结尾,只有一个静静有名字,其他皆无名,有时候网文写多了,也难免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