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1000000065

第65章 一个钟情的人——曾卓和他的诗

我张开双臂

我永远张开着双臂

这两行诗是曾卓1980年写的一篇散文的结尾。假如为曾卓塑像这个张开双臂的姿态,我以为是很能概括他的个性与精神风貌的:是寂寞中呼唤爱情的姿态,是在风暴与烈焰中飞翔的姿态,是袒露心胸企求真理的姿态,是受诬的灵魂燃烧的姿态。当他张开双臂的同时,他的跟里噙着泪(我相信,他是我的朋友之中泪流得最多的一个),他的嘴里唱着歌(我相信,他是我的朋友之中歌唱得最多的一个,不论是悲歌、恋歌,或是凯歌)。他的生命从里到外总是因期待与追求而振颤不已。而这些,一般雕塑家是难以表现在固体的形态中的。

1981年6月中旬,我与杜谷从长沙到达武汉。曾卓本来发着高烧,病卧在医院里,但他硬是挣扎起来到车站接我们。我们发的电报措辞欠明确,害得他与天风同志过江到武昌站在月台上呼喊了好一阵,寻找了好一阵,不见我们的人影,又赶紧返回汉口站来接。在汉口车站狭窄的出站口,熙攘的人群中,我一眼就望见了曾卓(我个子高,望见他张开的双臂);他也认出了我,大声喊着我们的名字。当我握着他的灼热的、汗涔涔的手,望着他那因疲惫而显得格外苍老的面容,我的心里有着深深的(准确地说是沉重的)感激与不安。难怪绿原不止一回对我讲过“曾卓是个钟情的人”。

曾卓很看重友情。

算起来,我认识曾卓已有三十五个年头。由于这些年的共同命运与处境,除去1953年秋天见过一回外,直到前三年才又在北京干热的夏天会到面。我们的容貌与举止都有了令人感叹的变化,这是可以料想到的。朋友中外貌变化最大的是曾卓(当然还有路翎),然而从精神上看,变化最小的却也是曾卓.见面几分钟后就可感觉出来,他还是感慨系之地大声地讲话,紧紧地热烈地握手,走路的姿势还是年轻时那么洒脱。他走得沉稳,上身微微朝前倾,步子的跨度很大,似乎老在向前赶路。他有着因多年奔波流浪,在外形与姿态上留下的那种难以消失的气度。也就在这一次见面时,他随身带来了二十多年来默默地写出的厚厚的一叠诗稿。字迹不羁而流利,他连写字都是匆忙中一挥而就的,我没有见他写过工整的楷书。在已经翻看得卷了边的诗稿中,我第一次读到了他的《悬崖边的树》、《我期待,我寻求……》、《有赠)、《给少年们的诗》等几十首诗。我当时也整理出几首在湖北干校时写的诗,请他也提些看法。我们仿佛又变成了初学写诗的人。我的诗,不但数量比他少,而且诗的形象与情绪远没有他写的那么昂奋与委婉,我写得相当地艰涩。然而不谋而合,都写了悬崖边的树,写了天空翱翔的鹰。诗里都充溢着期待与信念。他的《悬崖边的树》,朋友们看了没有不受感动的。他用简洁的手法,塑造出了深远的意境与真挚的形象,写出了让灵魂战栗的那种许多人都有过的沉重的时代感。那“弯曲的身体榴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脚又像是要展翅飞翔…”这首仅仅二十行的小诗,其容量与重量是巨大的。我从曾卓的以及许多同龄朋友变老变形的身躯上,从他张开的双臂上,确实看到了悬崖边的树的感人风姿。那棵树,像是一代人的灵魂的形态(假如灵魂有形态的话)。因此,一年之后,我与绿原选编二十人诗集《白色花》时,最初曾想用《悬崖边的树}作为书名。我们觉得它能表现那一段共同的经历与奋飞的胸臆,是一个鼓舞人的形象。

有的诗只能苦读,必须边读边思索。读这类诗,有如在风雨泥泞中跋涉,有如走在荆棘上,每句诗都刺痛着读者的心灵。曾卓的诗,多半不是这样,他的诗即使是遍体伤痕,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不论写青春或爱情,还是写寂寞与期待,写遥远的怀念,写获得第二次生命后的重逢,读起来都可以一唱三叹,可以反复地吟诵,节奏与意象具有逼人的感染力,凄苦中带有一些甜蜜。它们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他的诗句是湿润的,流动的;像泪那样湿润,像血那样流,四十多年前,我曾看见过一个流亡在西北高原的少年,在昏黄的油灯下朗读曾卓的诗《来自草原的人们》,他那有着飘忽感的凄切的词藻很美丽的诗句,使一些在寒郁的生活里初学写诗的人觉得异常亲切,触动了他们稚弱而灵敏的神经。

我当年读到他的(母亲》就有过这个感觉。记得我读过后不久,写过一首相当长的诗献给我那困厄地活在敌占区的母亲。这首诗登在西北大学一个文艺社团的墙报上,当时流落在陕南的朱健看到时对我说:“写得像曾卓的诗。”我感到几分得意。我曾看见过不少初学写诗的人写得很像曾卓的诗,因为年轻人能在曾卓的诗里发现或感受到自己熟悉的东西。

而有一些诗人却无法模仿。这或许正是曾卓的弱点。但流落在他乡遇到苦闷与寂寞时,是宁愿读曾卓的诗的。他给人以兄弟般的慰藉,“用嘶哑的声音唱着自己的歇”,“用真实的眼泪淋浴自己的灵魂”。当然我们当年也喜欢读田间的跳跃的诗,它们能激起我们另一种更为热烈的复仇的情绪。

曾卓的诗,正像他的人那样,心胸总是袒露在外,这一方面使人亲近,使读者感到没有距离。但是,也正因为他总是排斥情调高昂的虚伪和空洞的豪言壮语,直抒自己的胸臆,又极易蒙受误解和创伤。他的人与诗都没有自己的甲胄,他是一个赤裸的“骑土”,决不应当遭到嘲笑。

一两年,我经常翻看曾卓的诗选集《悬崖边的树》,他苦苦写了4年,选了50首诗。这些诗篇中,写给母亲的诗最长,写给爱人与友人的诗最多。我就听到有人说:“曾卓诗的天地不大。”但什么叫诗的天地?诗的天地的大小如何丈量?40年代有人写过万行的号称纪念碑式的大诗,但现在谁还记得起它呢?曾卓的不足二十行的《门》,却使人难忘。这个门,是一座爱与憎的分水岭,它高入云表。“让她在门外哭泣俄们的门/不为叛逆者开!”曾卓的诗,真实地记录了抗日战争期间青年人在生活上、精神上所经历的追求与艰辛。而这一类抒情诗,包括《青春》、《断弦的琴》等,当年见到的并不多。那时,年轻的诗人们即使正在热恋中,也不愿意写所谓情诗,更羞于发表,他们之中不少人是唱着战歌抒发恋情的。当然,当祖国呈在血火之中的那个战斗的年代,躲在边远的小城镇写玫瑰色的艳情诗,或凄清的小夜曲,是难以想象的。这种诗,是绝对地应当给以憎恶的。但是战斗与爱情难道是绝缘的吗?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不是鼓舞过千万个战斗者吗?曾卓的“门”,我认为也以真实的情境,典型地反映出庄严而瑰丽的时代的特征。写真挚的爱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应该回避的。在这一点上,曾卓是诚实的,友人的责备,他自己的自疚心情,我都不以为然。事实上曾卓当年写的爱情诗情调并非低沉,即使是《青春》这首作者现在认为有“小资产阶级感情”的诗,也不宜抹杀它的艺术感染力。对爱情的坚贞与献身精神总会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曾卓“不是一个能忍受寂寞的人”,我以为这与他的身世和后来的生活经历有深深的联系。他自小生长在汉口,四岁时,父亲遗弃了他的母亲,离家出走。母亲那年还不到二十五岁。幼小的心灵上落一层对于人世凄凉和屈辱的感觉。

他的母亲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孤独地惨死在流浪的途中。他母亲寂寞的命运,在曾卓的生命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十四岁那年发表了一首情调忧郁的诗,“忧郁像一只小虫/静静地蹲在我的心峰。/不愿说也不愿笑,/脸上挂着一片生之烦恼。/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长的黑河,/没有桨也没有舵,偷运贴着大的旋涡。”曾卓是早熟的,表现在他很早就朦朦胧胧感触到了寂寞。这不能不说与他母亲的命运有关,这首小诗就是写他母亲倒是贴切的。但是曾卓却带着这点早熟的不甘寂寞的心,走进了人世间,走进了革命的队列。

曾卓属于这一类作家,不论他的诗,或是散文,或读书札记,更不用说他写的回忆和追述生平与创作的文章,都带有自白或自传的色彩,都是从他“骚动的灵魂”辐射出来的光焰,他的诗文里没有纯客观的冰冷的描绘。他的作品几乎分不清是艺术的虚构或是生活的真实。他的诗里反映的艺术世界是和谐的,近乎古典式的,没有那种畸形、肢解、变形的艺术夸张,因此他的诗的情调多半是温和的,没有冲击读者心灵的破坏力,他的诗给人以慰藉,给人以期望,给人以支持。他把悲剧浸透温暖的血泪,他又在欢乐曲中加进一些苦味的胆汁。读他的诗,常常使我想到黄新波的一些线条柔和而明快的版画,想到珂勒惠支的许多表现母与子的铜版画。

曾卓的诗不仅是心灵的自白,而且总是在不断地剖解自己,流露着自疚与懊悔的心情,甚至在自己表面已复原的伤疤上鞭打,为了激励自己,为了更易刺疼自己的心灵在疲倦中不至于倾倒。他的灵魂永远在不安与骚动中,他永远不满足与不满意于自己,甚至渴望有一天能够“唱出真正的美丽的歌—一即使那是‘天鹅之歌”。天鹅是不唱歌的,只在临死前才唱出一支歌。这当然不是悲观的情绪,是诗人对自己提出更崇高的要求,他企望飞得更高,歌唱得更美丽。

曾卓是一个颇带浪漫气质与梦幻色彩的诗人,但他却只能在现实生活的泥泞与荆棘上跋涉,因此,感到寂寞,感到失望,感到懊丧,感到疲惫,感到孤单,感到不幸,感到自己毕竟不是一个强者。从1944年开始,他停止写诗有十多年。他自己说这是因为他对过去的诗,除去几首之外,“大都有一种厌恶的情绪,又无力写出更好的诗”的缘故。那十来年,是他在生活与创作上的最苦闷的时期。偶尔写一两首诗,更多的是写散文、小说、短论、杂文之类作品。人们却还是把他称为诗人,在他感到是一种讽刺与嘲笑。但是人们一直称他为诗人是真诚的,他写过许多令人难忘的诗,人们相信他还能写出更好的诗篇。

果然,经过更为艰难的二三十年的时间,他终于又歌唱了。他的生命经过痛苦的煎熬,经过几乎是粉身碎骨的锤打,对于人生与艺术的理解更为深刻了,对于自己也有了切实的认识,青春时期的那种浮躁与高傲(我比他更为突出),都渐渐地沉没或排泄了出去。不论人或是诗,都比过去要凝炼许多。1981年10月,曾卓用沉重而欢悦的语调对我说:

“我们近几年写的诗明显地比过去的好,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啊,这点长进,这点创作上的喜悦几乎是用一生的生命换取来的。”他的苍老的脸上焕发出十分动人的光彩。然而曾卓仍然是曾卓,人还像过去那么钟情。诗人在1961年写的《有赠》是一曲深沉的哀歌。由于我有类似的经历,感到格外真切与沉重。我们永世不能忘记,而且应当永远虔诚地感激那些圣洁而坚强的女性们,在那些漫长的年月里,她们何止千万个?这首诗应当说不仅仅是献给一个女性。她们,不像诗人与世隔绝,相对地生活在寂静之中,她们受到的灾难与苦楚是一座炼狱。“你的晶莹的泪光焚冶着我的灵魂。/我将在彩云般的烈焰中飞腾,/口中喷出痛苦而又欢乐的歌声。”这种情感,这种天高地厚的感澈,的确可以净化心灵,给人以在烈焰中飞腾的力量。“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你为我开门………这神圣的时刻是结束也是开始。”这个门,永远地为诗人打开了。尽管他是哭泣地叩着门,但他不是祖国的叛逆者。这首诗得到众多读者的赞扬是当之无愧的。

这几年,曾卓像间歇多年的火山终于又喷出了壮丽的火焰。

在《悬崖边的树》的《前记》中,诗人说:“我感动地听到了我的嘶哑的歌声所引起的一片回声:一些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友人给予了我关怀和鼓励。让我在这里说出衷心的感激,而且今后将尽我的努力,但愿不致辜负他们的期望。当然,也但愿不致辜负这个伟大的动荡的年代,不致辜负——是的,也可以这样说—一那么严酷地考验和锻炼了我的漫长的岁月。”

曾卓是钟情的,他不会辜负我们的热望的。

同类推荐
  •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汉诗就像一朵暗自芬芳的兰草,朴实无华却最写尽人生百态。再没有哪个朝代的女人,会如汉时的女子那般敢爱敢恨,刚烈痴情。也再找不到那野性未褪,却温柔多情的汉子。用今朝的笔写汉时的情,迎面而来的,除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还有那些让你心动的爱恨情痴。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卷)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卷)

    随笔是散文中的一种,又称小品文,它最早起源于英国。如果从始祖培根算起,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随笔一度雄霸英国散文的主导地位,五四之后开始传人中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朱自清,就是随笔写作的大师。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笑、憎、苦、恨,千秋刹那等,无不可作为随笔的材料。朱自清的随笔题材就是丰富多样。他的笔端既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扬州的夏日、北京的潭柘寺和戒坛寺,又有欧洲的罗马、柏林、伦敦、巴黎等城市。
  • 林间拾韵

    林间拾韵

    本书收录作者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古典诗词近400首。从内容看,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思想深刻。从形式上看,体裁多样,手法得当,语言精美,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看,意境深远,风格自然。
  • 空心人

    空心人

    由罗雨主编的《空心人/中国80后诗系》,相当真切地抒写了一代人面临的精神困境,即她所谓的“空心人”的感受,从一个角度独特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代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失落。罗雨的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对当代诗歌的研究与创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并开始被学术界所瞩目。
  • 兵点沙场

    兵点沙场

    兵点的心中一直有两个理想,一是当兵一是写作。每个生命都需要燃烧,所以他立志从军;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所以他热爱写作。他的军旅文章清新自然,质朴阳光,真情实感跃然纸上。他用他充满乡土气息的生花妙笔,写田间地头,写家长里短,写青山秀水 ,写乡里乡亲。
热门推荐
  • 暴力小盗贼

    暴力小盗贼

    因为把新手村的武器店给搬空了,被守卫逮进牢房,却意外的遇到一个打算越狱的NPC...........
  • 彪悍皇妃来找茬

    彪悍皇妃来找茬

    女总裁(苏南)到芝加哥参加一场拍卖会,花下五百万拍来一枚神秘的祖母绿戒指,当她将戒指戴到手中时,绿光闪现,便没了意识......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4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4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
  • 酒儿娘子

    酒儿娘子

    小厨娘:“公子您想吃什么?”美公子:“肉。”——公子无肉不欢!小厨娘:“什么肉?猪牛羊鸡鸭鹅……?”美公子:“你的肉。”——公子口味太重!小厨娘:“这……人肉恐怕不太好吃……”美公子:“没试过怎么知道?”……
  • 天云大陆之灵觉

    天云大陆之灵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什么事情都不能容易办成,修炼更是如此!没有常胜不败,没有人而无敌。修炼,练得不光是肉体还有心智。这是一个热血的世界,更是一个热血的时代,翼云将要书写他的传奇。阴谋阳谋尔虞我诈,如何游走其中;战火狼烟四面为敌,如何力战群雄。亲情我所不忘,友情我亦珍惜,爱情必将铭记,然而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 灭世骷髅

    灭世骷髅

    “手呢?嘿,哥们看到我的手了吗”“脚呢?嘿,哥们看到我的脚了吗”两个懵懵懂懂的骷髅傻傻地对视着,这不是话语的交流,而是灵魂间的对话。一个怪胎,两种不同的记忆以及躯体却又有着同一个灵魂的两个骷髅。当两个傻蛋骷髅遇到了强大的领主时,他们会如何对待呢?虽然说是不死不灭,但灵魂的消散那就是永久的死亡。人如果拥有了这种力量会咋样,人当看见了死神那不就是回光返照吗?
  • 弃妇之为了儿子养空间

    弃妇之为了儿子养空间

    当悲剧来临,曾经的海誓山盟都变成笑话,当两个儿子因为脑瘫被亲人放弃,牧珍便知道,曾经的幸福该结束了,为了儿子,她该雄起,为了两个宝贝,更好的活着,牧珍不得已签订不平等条约。
  • 朝代与官署历史纵横谈

    朝代与官署历史纵横谈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多幅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 异世训妖师

    异世训妖师

    嗷!雷火狮王仰天长啸,百妖之王威严尽显,万籁俱寂,百妖臣服。口中火雷之光闪烁,誓要灭了眼前这个大言不惭的人类。“唉,我想以德服妖看来是行不通了,小白,上,让它冷静冷静。”白墨无奈的摆了摆手。小白鄙视的白了白墨一眼,跳到狮王跟前,抬头看向眼前的大个子,眼中带着不屑。扭了扭屁股,清了清喉咙,小白运足力气:汪!一声清脆的狗叫在风中回荡,似乎还带着奶气。下一秒,狮王匍匐在白墨脚下,一脸谄媚,像个狗腿子一样。白墨不禁感叹:“训妖真的是太难了,心好累啊。”
  • 清梦依稀见

    清梦依稀见

    夜沈沈、拍手相亲,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我们都希望时间再长一些,可如果不开心要那么长的时间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