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可以表示词语之间或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配合实词组成句子。一个句子是否组织得合理,意思表达是否确切严密,语气是否连贯,这跟是否正确使用虚词有直接关系,所以,学会正确地使用虚词很重要。如果对虚词的特点、用法掌握不好,使用时就会出错。误用虚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副词使用不当
使用副词,要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副词的语法特点是:(1)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有“不”、“没有”、“也许”等极少数副词例外;(2)只能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副词{不能修饰名词;(3)副词除了有修饰作用外,有些还能起关联作用。此外,同时表示程度的副词,却有轻重的不同;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也有长短之分。如果不注意区别它的不同用法,不掌握它的特点,运用时就会出现语病。例如:(1)小明平时学习很认真,很功夫,这次竞赛取得第一名绝不是偶然的。
(2)基础越差,更要努力才是。
(3)小英、晓玲、雅楠三人都爱跳舞,小英是她们中跳得很好的。
(4)老师批评王枫上课搞小动作,王枫向老师保证今后避免不再发生这类事情。
(5)只有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好效果。
(6)三月下旬以后,太阳的位置北移。
(7)听了老师的苦心劝说,他能不无动于衷吗?
(8)“你非常喜欢画画吗?”他说:“非常。”
(9)校庆那天,刚刚恰好有两个代表团来校参观。
上面例(1)中的“很功夫”,“很”字用得不当。“功夫”是名词,不受副词的修饰,可在“很”字后边加个“下”字。“很”用来修饰动词“下”,就通了。例(2)中的“更”用得不当,应该改为“越”。程度副词“越”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构成“越……越……”的格式,表示后一个“越”的行为随着前一个“越”的行为而变化。这一句的前一分句已用了“越”,所以,后一分句中也要用“越”与之呼应。例(3)中的“很”,也用得不当。“很”虽然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但是程度不如“最”重,所以,应该把“很”改为“最”。例(4)中的“不”与“避免”重复。有些动词带有否定意味,如果再用表示否定的副词,就会使意思弄反了。动词“避免”是设法不使某种情况发生的意思,“避免再发生”就是防止再发生的意思,中间加上“不”,两次否定,在意义上成了肯定,这就把语意弄反了,应该删去“不”或“避免”。例(5)中的“就”是个表示承接的副词,接着上一分句的条件来说的。这句前一分句用“只有”表示惟一条件,这里应该把“就”改为“才”,这样,才能跟“只有”搭配。例(6)中缺少必要的副词。随着节气的变化,太阳的位置是逐渐变化的,不可能在“三月下旬以后”突然“北移”。话没有表达清楚,是因为缺少一个必要的副词作状语,表示缓慢而有次序地进行。所以,应在“北移”前边加上副词“逐渐”,这句的意思就明确了。例(7)中的“不”用得不当。这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是无疑而问,用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听了老师的劝说,很受感动。那么,反问+否定词“无”=肯定了。结果作者又加了个否定副词“不”,“不”与“无”在一起,成了否定之否定,即“能无动于衷”,这就跟原意相背了,所以应该删去“不”。例(8)中的“非常”,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应该改为“非常喜欢”。例(9)中的“刚刚”和“恰好”都是表示事物正好达到某种程度(句中是指时间正好相同),同时用来限制代表团来校参观的时间,重复了,应该删去其中的一个。
二介词使用不当
使用介词,也要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介词的语法特点是:不能单独使用,必须跟名词、代词等结合起来,构成介词结构,在句子中充当状语、补语或定语;不能重迭;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它的作用是同它后边的名词、代词或词组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目的等。有时,介词同方位词还可以组成介方结构。介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使用时要了解每个介词的不同用法,不然,稍一疏忽就会出问题。用错介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滥用介词或介词结构
滥用,就是在不必用时,随意地使用。例如:
(1)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学习语文上,一定要多读多练。
(2)学校对于开展各项课内外活动,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3)同学们的课外阅读问题,为了要引起老师的重视。
上面例(1)中的介词结构“在……上”多余,“在……上”,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的条件、范围等,句中不起这种作用,删去“在”和“上”,不仅不影响意思的表达,也显得不累赘了。例(2)中的“对于”也是多余的。“对于”是表示对象或者关联的介词,也可以表示宾语提前。在这一句中,“对于”不起上述的任何一种作用,应该删去。例(3)中的“为了”也是不需要用而用了。“为了”表示某种行为的目的,“要引起老师的重视”,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目的,所以也应删去。
2.用错了介词或介词结构
用错介词或介词结构,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选错了介词;二是应该使用其他一类词的时候,却误用了介词;三是使用某个介词的时候,不合乎这个介词的使用习惯;四是有介词缺少宾语,或是有宾语缺少介词。下面就这四种情况举例作些分析。选错了介词。例如:
(1)他的学习状态比上学期完全不同了。
(2)对于这学期的学习计划,我已在上星期三订好了。
(3)关于上课时讲话、看闲书的现象,应该坚决制止。
(4)由于写好这篇观察日记。我准备去公园再作一次了解。
(5)学校准备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以相应的奖励。
(6)以他的学习成绩,考高中是不成问题的。
(7)我不小心,被西瓜皮一滑。
(8)医生终于把他清醒了。
上面例(1)中的第一个“比”字应该改为“跟”或“同”。“比”是用来比较高下的,如“你比我强”,“我这学期的成绩比上学期好多了”。表示相同或者不同的时候,只用“跟”或“同”,而不用“比”。例(2)中的“对于”用得不当。“对于”主要是跟引进的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定语。句中表示的是关联涉及的范围,不能用
“对于”,应改用表示涉及范围的介词“关于”。例(3)中的“关于”跟后边的名词“现象”组成介词结构,只能作状语,修饰“制止”,不能作主语。此句用了“关于”,句子就失去了主语,所以应该删掉,让“上课时讲话、看闲书的现象”作这句的主语。例(4)中的“由于”是表示原因或理由的介词,不表示目的,而句中“写好这篇观察日记”是“我准备去公园再作一次了解”的目的,所以,“由于”应该改为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了”。例(5)中的“对……以……”这一介词结构用得不当。介词有时同其他的词组成一个固定的格式,这种组合不能随意变动或更改,如“为……所……”、“为……而……”等。“对……以……”的格式不成立,只有“给……以……”的格式,所以“对”应该改为“给”。例(6)中的“以”是“用”、“拿”、“凭借”的意思,后边必须有另一个动词跟它配合,组成“以……+动词”的格式。这一句由“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后边缺动词,应在“成绩”后边加“来说”或“而论”一类的动词,这才符合要求。例(7)中的“被”字用得不当。“被”用在被动句中,介绍出动作、行为的主体。同时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充当被动句的谓语必须是及物动词;二是“被”字后边如果是名词或代词,那么,它应该是发出动作的主动者。这一句的谓语“滑”是个不及物动词,而由“被”所引进的“西瓜皮”又不是发出动作的主动者,所以,“被”字用错了。可将这句改为主动句:“我不小心,踩在西瓜皮上,摔了一跤。”例(8)中的“把”字用错了。在“把”字句中,“把”跟名词或代词组合,用在动词前边作状语,主要动词必须能支配“把”后边的宾语。句中“清醒”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不能用“把”,应该改为“使”。另一种改法是:保留“把”,把形容词“清醒”改为动词“救醒”,这样,语意就明确了。错用介词的另一种情况是:应该使用其他一类词的时候,却误用了介词。例如:
(1)教师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在努力工作。
(2)他在大家的帮助下,至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3)学校决定对这件事向全校同学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上面例(1)中的“在”,用得不当。“在”的一般用法是跟后边的名词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的发生或事物存在的处所。在这句里,“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人才”是教师努力工作的目的,所以“在”应改为“而”,组成“为……而……”的固定格式,“为……”表目的,“而……”说明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这样句子就通了。例(2)中的:“至于”用错了。“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主语前边作状语,这句的“至于”不起这种作用,应该改为副词“终于”。例(3)中的介词“对”,也用得不当。“对”后边跟着的是动作的对象,可是“这件事”怎么能作为“教育”的对象呢?能做“教育”对象的是“同学”,所以,介词“对”应该换成副词“就”。使用介词的时候,不合乎这个介词的使用习惯而用上了,也会出现语病。例如:
(1)当冬天来临,爷爷的哮喘病就犯了。
(2)从张老师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3)最近他为备战中考,连吃饭匆匆忙忙的。
(4)金玲的文章被《学习报》所登出来了。
上面例(1)中的“当”,是表示时间的介词,必须跟主谓结构或动词短语构成的时间词语组合,组成“当+主谓结构(或动词短语)+时间词语(‘的时候’、‘之前’、‘之后’)”的格式。这是因为“当”的作用在于把表示时间的名词介绍给谓语,借以表明两件事的发生在时间上彼此相当。这句前边有“当”,后边没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来呼应,所以,在“冬天来临”的后边应加上时间词语“的时候”。或者干脆删去“当”。例(2)中的“从”,是表示处所或来源的介词,后边一般要带处所词语、方位词语或替代地点的指示代词或复合方位词。句中“张老师”是人,不是处所,不能跟“从”搭配,应在“张老师”后边加上“那里”或“身上”,和“从”组成表示来源的介词结构,这才符合“从”字的使用习惯。例(3)中的“连”不能单独使用。“连”常跟副词“都”、“也”配合使用,表示强调前置宾语。所以,应该在“吃饭”的后边加上“都”或“也”。例(4)中的“被……所……”用得不当,应该删去“所”。
错用介词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介词缺宾语,或是有宾语缺介词。例如:
(1)关于尊师重教,领导上一直十分重视。
(2)在抓团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校领导是抓得很紧的。
(3)全国人民正在复兴中国的目标前进。
(4)《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上面例(1)中的“关于”缺少宾语,所以不能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应在“尊师重教”的后边加上“的问题”,才能说明在什么问题上领导十分重视。例(2)中的“在”后边也缺少宾语,应在“思想政治工作”后边加上“等方面”,才能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谓语“抓”,说明动作的范围。例(3)缺少介词,所以造成句子不通。应该在“复兴中国”前边加上介词“向”,这样,全国人民正在朝什么方向前进才明确。例(4)也是缺少必要的介词,应在“《中国石拱桥》”前边加上介词“从”,我们“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有了来源。可见,介词结构残缺或该用介词而没用上,也会造成语病。
三连词使用不当
连词的作用是把两个词或者两个比词大的语言单位(如短语、句子)连接起来,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连词只起连接作用,同它所连接的成分没有修饰或补充关系。
连词用得不当,也会影响意思的表达。误用连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少不该省略的连词。例如:
(1)今天到会的有老师学生家长。
(2)你明天后天来吧,我在家等你。
(3)因为中国经济表现良好,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中国人都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