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6700000005

第5章 散文(5)

还需买的蒜臼,切菜的案板,却哪儿也找不到!

而在我们小县城里,各种门店相间杂陈,你出门走不了几步,就可买到你所要买的各种东西。

老伴便嘲笑我:“你不是在这儿待过十几年,啥都熟悉吗?”

我只好承认,我熟悉的是二十年前的城市。如今,我当时知道的街道加宽了,面貌全然变了样;又开了些新的街道,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我全然不知道。条条大街,都是高楼林立,一切都焕然一新。我根本弄不清买哪样东西,该去哪条街。这个城市,对于我来说,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住下后,邻居告之,去超市吧,里边货物齐全,超市里转一圈,想买的东西应有尽有。

只是,路太远,需搭乘公交车。上车一元,票虽不贵,但和老伴两人,往返就得四元。年长日久,次次乘车,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这在我们小县城,本是都可免了的。

超市货物比较齐全,然而价格也很可观。什么都是高档的。比如蒜臼,在县城日杂店,两三元就可买到一种烧瓷蒜臼,超市都是光滑木制的,大的十几元,小的也不下十元。在县城集市上,串街叫卖的农村木匠自制的小案板十几元就可买到,超市却得花三四倍的高价钱。还需添置一些盘盘碗碗,虽也比县城普通门店贵了三四倍,但单价终究是个位数,顶多也不过翻成十几元,我和老伴便挑选了一些。蒜臼虽然贵了些,但是急用,也只好买下。小案板县城老家里有,小县城里十几元的双位数,在超市又翻了三四倍,便觉得有些不值,等家里来人捎吧。感叹道:超市,超市,超价市场;城市大了,消费也高了。小城市步行可办的事儿,大城市就必须得乘车才能办到;小城市可用低廉的日用品,大城市则一切都要高档。

看来,并不是一个人由小县城来到大城市,就成了大城市的市民;只有你逐渐适应了大城市的一切生活习俗,消费观念来个大的转变,你才能融入大城市的生活,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市民。

2006年8月26日

我家的猫

幼年冬日的夜晚,每当我醒来时,身旁就依偎着暖暖和和、毛茸茸的一团——那是我家的灰猫,不知道什么时候钻进了我的被窝。它睡得极香甜,且打着很匀称的呼噜。

我记不得灰猫幼年时的形象,从我记事时候起,它就已经是只会下崽的成年猫。

它每年下两窝崽。夏一窝,冬一窝。常常下在屋棚上的隐蔽处。有时我上到棚上,或是在棉籽堆旁,或是在一个墙角里,便会发现三五只尚未睁开眼睛的猫崽。我捉到亮处一一细看,有黄色的,灰色的,也有黑白相间花色的,还有一道一道栗色的;小嘴头粉红粉红,娇小玲珑,可爱极了。遇上老猫回窝来喂奶,它对我也很温顺,并不显出敌意;但倘若碰上次数多了,它便要作“猫倒窝”,一一用嘴轻轻衔了猫崽的脖子,从棚口跳到屋门脑上,下到地上,又跃上另一屋门,然后跳到另一屋棚上去。邻居们是早早打过招呼的,待小猫过了满月,刚会吃食时,就被抓走了。我们大半个村的猫,都是我家灰猫的儿女。

灰猫有极高超的捕鼠技巧。在我的印象中,它很少叫家人给它喂食。它在家里、外面捕捉的老鼠完全做到了自给自足。它捉到老鼠后,并不马上吃掉,衔到我家院子的宽敞处,故意将老鼠放掉,做鼠猫游戏。每当老鼠跑到边角处,它又将老鼠捉回来,往来反复,直到兴尽玩够了,才将老鼠吃掉。

但是有一次,灰猫不知怎么犯了晕,竟咬死了一只刚孵出的小鸡。我气急了,对它穷追不舍。它躲在炕角,我用笤帚捣它;它钻到衣柜顶上,我用棍子捅它出来。它无处可藏,终被我捉住。我一边拍它的脑袋,一边教训它:叫你再咬小鸡!——实际上我是雷声大雨点小,喊声很凶,拍得很轻,并且捉一只小鸡在手心里,故意喵喵地叫它,灰猫连头也不回,眯了眼睛根本不敢看小鸡。这次“教训”使它铭记终生,直到老死,灰猫再没有咬过小鸡。

灰猫不仅会捉老鼠,还能逮住野兔。有天大早,它从外面衔回一只野兔。兔子最善奔跑,不知它怎么竟会追上的。野兔的脑袋已经没了,整个身子却还都在。那是一只很肥硕的兔子,母亲便将兔皮剥了,将猫咬过的脖颈部分齐齐剁掉,让全家人美美地吃了顿炒兔肉。

最有趣的是一次“龙虎斗”——可惜我们只看到后半部——灰猫在我家东屋后面咬住了一条尺余长的蛇,跑到院子当中猛甩脑袋,左一下,右一下,像甩皮鞭一般,把蛇在地上甩得乒乒乓乓响。那节奏之快、力度之强,使蛇丧失了任何一点反抗的机会,直甩得蛇成了软软的一条,身子一点也不会弯曲缠绕了,才将死蛇丢弃在一旁。

这真是最惊险的一幕!那时小小年纪的我,脑海里就做着遐想,想象着这场龙虎斗最初的情景:猫突然遇见了蛇,蛇头高高挺起,一伸一缩的舌信子像火焰一般;猫却伏下了前半身,屁股撅起,做斗势状。双方就这么对峙着。猫显然处于攻势,蛇做守势。猫头右摆,蛇头右挡;猫头左摆,蛇头左挡。猫突然虚晃一枪,蛇做了错误判断,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咬住了蛇的脖颈,马上左右甩鞭,使蛇来不及做任何反抗……试想人遇到蛇都会头发奓起,我村一位中年男子路遇草蛇,竟吓得崴了脚;而我家的灰猫遇上蛇,不仅不怕、不躲,还要与之相斗,直至将蛇咬死,实在是一只勇敢的猫,堪称“猫英雄”。

本来,我对家养的猫和狗,更喜欢狗一些;但经过这件事,我对猫也不得不另眼相看了。

2006年9月25日

双手握笔的人

——董其中印象

董其中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上个世纪60年代,我在山西省文联《火花》文艺月刊社做编辑,他在省美协工作,虽在一个大院,但他搞美术,我搞文学,交往并不多。后来我俩曾一起搞过一段文字工作,交往和沟通才多起来。我们都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爱出风头的人,也不是那种偏激、偏执之人。性格的相近,对世事看法多有认同,彼此都觉得很亲近。那时,我就对其中虽然搞画,文字却很有功底甚为敬佩,觉得其中是一位才气、灵气充盈的人。

分别三十多年来,和其中在太原曾有过两次接触。一次是1987年我的小说集《温暖的夜》出版不久,我送他一册,之后他也将他的版画选邮寄我一本;第二次是我和小儿子因事去太原,曾在当时南文化宫他的办公室里住宿过一夜,因时间仓促,未及畅谈。

多年不见,其中仍是那样热情,他在门口迎候我。其中的客厅很不宽敞,也就是二十来平方米。靠门口墙边竖着其中1994年刻就的大幅木刻《黄河魂》,其他地方不是画就是书报,屋内就显得很壅塞。我原以为像其中这样的名画家是应该有一个宽大的画室的。其中说:这幅《黄河魂》和另一幅《塬上古柏》最具民族精神,是准备送香港中文大学展出的。昨天下午印制《黄河魂》,太累人了,墨色还没印匀,只好再印制一幅。有好多上了版的木刻稿要刻,时间紧极了。一般的应酬我都谢绝了,陪不起那么多的时间呀!现在只是感到时间不够用!他设计的藏书票,很畅销,一些销售点和网站要他的作品,但他忙于重要题材创作,无暇顾及。2008年是其中来山西工作的五十周年,他准备搞“黄土耕耘五十年”个人画展,用他丰硕的创作成果,向养育他的山西父老乡亲作汇报。这位出身江南的才子,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黄土高原,他的根已深深地扎在祖国的北方。他把南方人的聪慧睿智、才思敏捷与北方人的纯朴、厚重完美地结合表现在他的创作中,使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同时又不乏优美的抒情色彩和灵动的艺术风格。其中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我们创作的东西,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其中进行创作的信条与追求,也是其中版画艺术取得丰硕成果的根本原因。潜心创作,勤于实践,甘于寂寞,不事张扬,是其中又一显著特色。这和他少年时受其父亲的潜移默化影响有很大关系。他父亲是位大学教授,搞外国文学,与著名作家、翻译家叶君健是同学,这种关系是其中在其父去世后从资料中得知的,父亲在世时从没有讲过。

热爱生活,用饱满的激情反映现实,歌颂生活,董其中同志双手握笔——一手握画笔、刻刀,一手握为文之笔,宜画则画,宜文则文。我就在《人民日报》上读过他的散文《椿树》《田野山间那小屋》等文章。其中说:比如《故乡的石板桥》,用画则很不好表现,我就写成散文。我是走到哪儿,画到哪儿,写到哪儿。我是用美术人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也许和搞文学的同志有着不同的角度。果然,他的散文,视角别致,文笔清丽,意味隽永。迄今他已发表美术评论100多篇,散文80多篇,仅在《人民日报》就发表了30多篇文章,其中散文20多篇。“待发到50篇文章时,就先出个散文集。”美术,文学,虽属于不同艺术门类,但艺术有相通之处。文画兼搞,多方实践,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在我国著名画家中文章也写得同样好的,不乏其人,老一辈的如丰子恺、吴冠中、黄永玉、力群等。董其中则是晚一辈画家中文画俱佳的佼佼者。

其中同志热情地将新版的《董其中版画选》精装本送我一册。我还在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能够读到其中的散文集。

2006年10月16日

茂元家的悲剧

故乡传来的一则消息,让我不胜唏嘘,感叹良久。

说是茂元唯一的儿子,名字叫光旦的,得了个急病,死了!

茂元小我六岁。他体态魁梧,性格豪放,办事就不免粗疏。年轻时当过村里的民兵连长。妻子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两口子不甘罢休,不屈不挠,总算生了个儿子,取名光旦,长得胖墩墩的,却没有父亲那样身高,但也就显出浑身一疙瘩劲。平时少言寡语,却很能够吃苦;在我的印象中,还算白皙的脸庞上,常常挂着几道汗痕。随着茂元年岁渐长、走向老迈,光旦终于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却不料40刚过,突发急病,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

听到这个噩耗,最先引起我无限感慨和深切同情的,是茂元一生的不幸遭遇。

人生三大不幸:幼年丧母(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茂元是都遇上了。

茂元两三岁时,他的母亲即患病死了。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连自己生身母亲是个什么模样,都没有印象,实在是一大憾事。他母亲得的什么病,我那时也就八九岁,自然不甚了了,但埋葬时的情景,我是记得的。出殡至村西门外泊池旁时,茂元的父亲(那时才二十七八岁)呼天嚎地,仰面大哭,鼻泪俱下,痛哭抛开三岁儿子而去的妻子,捶胸顿足,声嘶力竭;悲怆之情,引得不少人流下了同情的眼泪。此后因家贫一生未有再娶,又当爹又当妈总算把茂元拉扯成人。十多年前,茂元正值壮年,女人在患了几年痴呆症后去世,二次不幸,落在茂元头上。如今,60多岁的茂元又突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光旦,无疑是雪上加霜。茂元一生遭遇三次打击,怎能不引起人们的叹息和同情呢!

自然,年纪轻轻、骤然身亡的光旦,更是引起我的无限感慨和惋惜!

据说,光旦是和他父亲茂元在我们村浍河滩挖沙时发的病。拖拉机快装满沙时,光旦突然觉得头疼,随即嘴歪眼斜,言语不清,口水不断。父子俩决定马上回村,由光旦驾驶着拖拉机,父亲坐在旁边,往村子里赶。回村路上拖拉机要爬一个大坡,加大了油门,拖拉机震动得如箩筛一般,光旦一只手已握不住方向盘,硬用一只手开着拖拉机前进,到家后光旦已经有些神志不清。在送往医院的路途中,光旦就已气绝……

无知啊!茂元父子俩是多么的无知啊!光旦出现的症状,不是脑溢血就是脑缺血,本应该使光旦勿动,父亲马上回村打电话给120,用救护车将光旦送到医院,完全有可能抢救过来!怎还能叫这样的病人开拖拉机!就因为二人缺乏医疗方面的常识,一个本不该结束的生命,竟如此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然而,这能完全怪怨茂元父子两人吗?身为农民,他们并不缺乏春种秋收、农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缺乏的是医卫知识。这在当前的我国农村,有着较大的普遍性。好多人身患高血压症而自己却不知情,一旦发病,不是身亡就是落下终生残疾;某些人因心脏病突发死亡,村人、家人却惊诧不已——怎么“没得病”就死了!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不是屡见不鲜吗?

这就使我想到了眼下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报章上、电视上经常看到各地医院组织医生下乡为农民义诊的报道,这无疑是一件很值得提倡的好事。但是,我总觉得,仅仅做到“有病治病”还是不够的。倘若医生在下乡为农民看病的同时,能够做到:一、为群众举办一些医护知识讲座,使群众对一些常见病和危及人民生命的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症状、医疗知识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急性病发作时的护理知识;也可散发一些印刷品。二、鉴于农村有不少人身患高血压症而不知情的严重隐患,为群众普测一下血压应该是能办到的,做到有病早知道,有病治病,无病早预防。

自然,这只是像我这样一个门外汉的想法,或者算作建议,不知医卫界的行家里手们认可否?

2006年9月29日

绍棠走了十年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绍棠同志离开我们已是十个年头了。

同类推荐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 散文杂拌

    散文杂拌

    本书作者邓友梅著名“京味作家”,作者本人内心深处坚守的情感,也是他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放眼世界的文化积淀,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虚怀若谷、谦德满怀的老作家一路行走一路自立的风骨与精气神。《散文杂拌》收入作者的多篇中短篇作品,各个写作时期的重要作品,基本反映了作者创作的全貌。
  • 军旗下的方队

    军旗下的方队

    本市包括“军事博物馆上空的五星”“永不泯灭的将帅之星”“军旗上写满了烈士的名字”“长枪、大炮也属于女兵”等内容。
  • 我的青春是首歌

    我的青春是首歌

    一路荆棘,一路坎坷,我们循着名叫青春的足迹一路向前,我们在这里窥见了光影流年的倒转,窥见人世的浮华与冷漠。青春,就是这样一首歌……
热门推荐
  • 灵界风云录

    灵界风云录

    穿越千年的轮回,只为今生的赎罪。阴曹的大神钟馗,迎来了千年一次的轮回劫,而他的转世,将换来无数妖魔鬼怪的蠢蠢欲动。他们都想将之除之而后快。为此,神界为其找了一个替死鬼。而这个替死鬼,他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呢?
  • 无敌战魂

    无敌战魂

    本是人尽可欺的普通少年,备受歧视十数年,可,终有一日,他遇云化龙。手提破魔灭神剑,身燃无尽吞噬火,举手之间,吞噬天地。有无敌战魂,管他什么天才。有无敌神剑,管他什么神佛。从小小宗门崛起,诸天神佛避让,无尽仙帝颤抖!
  • 旧时光的爱恋

    旧时光的爱恋

    十岁的林亦锦第一次教五岁的夏以时读的第一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两小无嫌猜。”“二十岁的夏以时对着二十五岁的林亦锦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这以后他的世界不在有她。
  • 天山之恋

    天山之恋

    江湖是恩怨情仇构成的沼泽!进去容易,出来甚难。
  • 校依恋

    校依恋

    她是大学生校依恋,是风靡网络大型实名制游戏天启九龙的缔造者九天后。亦是九天集团的董事长,对外宣称开拓部的经理。但她的另一个身份,另一个名字娇娃,知晓的人甚微。她出现在龙城,当真只是为了凤仙居的竞标?她如同钻石一样,拥有多面,每一个面都是那么的耀眼。白龙会的老大白夕莫对她一见钟情;惯会欺负她的龙城一少。
  • 混搭

    混搭

    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 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

    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莫言前路无知己

    莫言前路无知己

    小说主要描写了伴随着跨世纪的步伐,两代人在改革发展的征程中,所经历的不同奋斗历程及悲喜掺杂的复杂情感。老一辈人,几经坎坷,艰辛创业,在起起伏伏中成就事业,但至纯的红颜之爱却因香消玉殒而悲情。新一代的主人公,在感情的纠结和羁绊的磨砺中,逐渐相知相依,进而心心相印,冲破世俗和偏见的障碍,得到相亲相爱的升华。并在恩恩怨怨的波折中,成熟崛起,携手共进,最后不负使命地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 琉璃灯

    琉璃灯

    她是占卜族最特殊的存在,一直被视为妖孽的她却是琉璃灯选中的主人,从身负琉璃灯的那一刻起,她便注定要背起整个琉璃国的命运,可是爱恨情仇、国仇家恨,她要选择的也有很多,可是人生在世不是每一件事都能选择的,既然这样那好不如逃避过自己最想过的生活,她从来都不是为谁而活的,既然这样那所谓的国仇家恨又与她有什么干系,所谓的大祭司之位也从来都不是她想要的!他是琉璃国高高在上的王,可是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手握天下的权力,而只是她而已,一直以为被琉璃灯选中的她会遵循命运一直守在自己的身旁,没想到在她离开的那一刻自己才明白,其实从一开始她就是不信命的!他和她分属两国,可是命运的指引让他们相遇,既然她是自己命定的那个人,自己就一定要带她回来!冥冥中,琉璃闪,倾城出,乱世安!
  • 犹太商人的智慧

    犹太商人的智慧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商人,各民族的商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然而,唯有犹太商人却以其独具的民族特性,突现在一切其他民族的商人之上: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着“纯经济形态”的存在,形成了一以贯之的商业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