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评的品格而言我以为这样的划分具有相当的科学性。所谓文本批评,是指对作品自身的批评。它关注的是作品的艺术内涵。如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方式、艺术形式、语言特色等等。它解决的是作品的艺术问题。而文化批评则是把作品作为批评者关注社会文化支点的批评。它的重心不在作品本身。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批评也要对作品产生作用。但是,作品只是批评者表达意见的一个出发点。批评者关注的内容主要不是作品,而是由作品生发出来的思想,即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思考。它解决的是价值问题。具体而言,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从作品的内容当中反映出来的突出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比较典型地喻示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或者说它所反映的生活为我们把握社会提供了参考。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格局较小,只表现具体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但是,这种对具体问题的表现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折射出重大的社会意义,反映出时代的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动向。二是价值观的确立。也就是说,批评者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价值观的问题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问题。在更多的情况下文化主要表达的是一种价值观。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价值观是人的社会意义的基础。没有价值观的引领,人的存在就成为“为存在的存在”,其意义将消失。人类对价值观的关注有不同的形式,多样化的表达。人在一定的价值观的作用下完成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意义。文学和艺术是人类表达价值观最为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形式。批评者通过对作品的批评来阐释自己所尊崇的价值观,将有助于人们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建立人类理性的规则,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完善。三是对情感的关怀。文学和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艺术化。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人既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生活在精神的世界中。对物质的关怀,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对精神与情感的关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基本要求。人类正因为有了爱、恨、情、仇,有了欲望、追求才不断地发展进步,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尽管这只是一个过程,但这一过程构成了人类的全部。作为社会存在,对人的情感关怀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方式,但最生动、最现实、最方便的是文学和艺术。由于社会环境、价值选择、天性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人的情感表现得纷繁复杂,多姿多彩。而其中所透露出来的不同的品质使人的情感有了高下好坏之分。高尚的、纯净的、朴素的情感是我们追求和敬仰的。而那些邪恶的、混浊的、浮泛的情感是我们所鄙视的。作品有责任为培养人们良好的情感作出积极的贡献。而批评者则通过自己的批评来倡导和弘扬那些积极的情感,并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四是对人类想象力的培养。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永不中断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发展和进步产生影响。其中想象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类如果缺乏想象力,就会失去对未知事物的感应和向往,就会陷入缺少热情和活力的麻木状态,发展和进步的脚步就会放慢,或者停顿。对人类想象力的培养,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但最直接、最现实、也最方便的是文学和艺术。它不需要太多的客观条件,而且它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人们的行为、习惯、言谈、情感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文学艺术的想象力就不再是作家和艺术家的事,而是民族、国家和人类的事。是一定的生活和族群文化决定了一类人的想象力,并通过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表现了出来。批评家的责任在于肯定这样的精神力量,在于把这样的力量还给社会,并使之增进和强化。
总而言之,批评的责任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发展进步承担责任。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只是批评家表达他对现实关注的平台,或者说支点,是表达他对社会责任的靶子。批评通过对作品文化内涵的阐释,揭示现实生活的意义、价值和趋向,引导人们的精神走向,使我们能够避免精神的陷阱,从而更加健康、积极、向上。所以我们说,批评的责任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第一是现实,第二是现实,第三还是现实。
但是对批评家来说,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并不轻松。事实上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批评家个人的修养和品格对作品以及通过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批评家的价值选择在相当的程度上将影响人们的选择。因此,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和精神资源对批评家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批评家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我们常常强调的是作家和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选取主题、题材,汲取有助于创作的一切营养。但是,切不可忽略的是批评家更需要现实生活的滋养。没有现实生活对批评家的滋养,对批评家来说将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和困惑。他们将失去对生活的正确判断,从而出现批评失语或缺位的现象。事实上,当我们对批评不满的时候,并不是说批评家不存在了,也不是说没有进行批评,而是说批评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减弱了,或者说批评不再关注社会人生了。读者在批评当中读不到希望,看不到前行的道路,感受不到生活的激情。总的来说,批评不再关心“读者”所关心的东西,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让别人关注自己呢?从批评家自身来说,其成长、进步,以及判断问题的深刻性、准确性也特别地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和激情。我们不能想象对现实生活没有感受和了解的批评家能够对生活说出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那样的话,批评家要么是未卜先知的上帝,要么是胡言乱语的巫师。他将成为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影之踪,成为没有依凭的空中楼阁。
除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外,批评家还应该有比较坚实的理论背景。这是他们走上批评之路的开山之斧。并不是说了解现实生活就可以成为批评家。虽然我们不能剥夺任何人进行批评的权利,但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批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批评,而是具有专业素养的批评。我们不能想象只有激情而没有武器的战士能够取得胜利。而这种武器正是我们所说的理论背景。它为批评家提供方法、艺术规范、思想资源和批评的尺度。批评家将拿它冲锋陷阵,驰骋疆场。在批评领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批评理论,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平等的。但从其影响力和对文学艺术的贡献而言,则又各不相同。批评家选择什么样的批评理论与个人的选择当然有莫大的关系,但与他们先天的资质也有非常重要的联系。个人的兴趣、爱好、倾向将影响他们对理论的选择。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种选择不是唯一的、绝对的,而是多变的。在某一理论中也可能融合了许多其他的理论。正是这样的综合、借鉴才保证了理论的发展创新。
批评家应该有比一般人更加宽广的眼光。简单地说他们应该比一般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考得更深刻。而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起码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要更加突出。他们应该对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文化的变迁、文明的影响有更多的了解和体验。我们所说的历史文化知识并不仅仅指文学或艺术发展的历史。当然这是必需的。我们所说的历史文化知识主要是指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的作用以及其规律。批评当然是一种社会存在,但首先是一种文化存在,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批评家对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期望批评能够通过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来揭示现实生活中文化的意义以及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对人们关注的事物产生影响和作用,人们才会发现和尊重批评,而批评的价值也在这样的发现和尊重中显现出来。
2007年7月
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多出精品
刚刚结束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首都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和热烈欢迎。在太原的汇报演出也出现了省城多年未有的可喜局面,可谓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仅仅从票房的角度来看,也为这次活动的成功提供了最为生动的证明。如舞剧《一把酸枣》在北京的票房就突破40万元,加上返并汇报演出的票房突破150万元。“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为我省文化强省建设谱写了生动的一页。它的成功,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我们可以说,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多出精品。
《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明确指出,不断推出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文化强省面临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在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首先是精品与先锋性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要出文化精品必须进行积极的探索,力求体现作品的先锋性,因此,创作生产精品就不应该更多地考虑大众的欣赏习惯与欣赏水平。这种观点的片面性是非常明显的。我认为,精神文化产品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反映,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产品也应发生积极的变化来表现这种发展与进步。任何抱残守缺、停步不前的观念都必将被时代所抛弃。文化产品随着人类实践的进步而进步,具体而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所表现的实践内容会发生变化,二是它所运用的表现形式也将发生变化,人类将随着自身实践的进步而创造出更加新颖完美和适宜的形式来负载人类思想和情感的结晶。比如说,在古希腊时代,希腊神话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今天,我们虽然对前人的创造充满了景仰,但决不能因此而再去创作21世纪的希腊神话体文本。所以,我们的文化产品必须充满面对新生活的创造激情,不断地求新求变,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先锋性,以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精神需求。但是,不是说先锋性一定就排斥人民性,而是二者在相当的程度上有着重合。我们承认有一部分作品是以先锋性为标榜的,即它只起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一种探索者、尖刀班的作用,它可能在某一时期或某种程度上不被更多的人接受。但是,不是说所有的先锋性作品都不被大众所接受,也不是说先锋性是唯一能够代表文化产品的精品境界。事实是先锋性与人民性之间表现出相当的复杂局面。有些先锋性作品将永远保持其孤傲的姿态,以其先锋性来确定自身的价值。另一些先锋性作品则是开风气之先的作品。在一定的时期,往往是其出现的初期,可能不被更多的人接受,甚至遭到强烈的排斥和反对,但它的先锋意义在于开创了一条新路。随后,这种先锋性意义将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从而转变为一种非先锋性的常态存在。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意识流作品,今天看来,我们都会感到是很正常的现象。与此同时,在更多的情况下,是许多作品在创作生产中不拘于常规,不流于旧俗,着意于创新,把先锋性与人民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既照顾了大众的审美水平与习惯,又体现了新的探索。如舞剧《一把酸枣》讲的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这一故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因而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就不会产生审美隔膜。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创新精神。如强烈的写实性,几乎是把生活中的真实环境再现于舞台;又如写实与写意的有机融合等等。尤其是在民族舞剧中融入了非常突出的芭蕾舞成分,其舞段之间的非情节性隔离等都是有先锋意义的创新。它使先锋性与人民性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别开生面的舞剧形式。所以,在精品的创作生产中,既不能以先锋性来排斥人民性,也不能以满足大众欣赏水平为由来保护艺术创作中的惰性。
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要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但是,目前对这一要求也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有的人片面地强调精品的社会效益,认为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就不能顾及经济效益;另一些人则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认为要实现精品的经济效益,就难以谈什么社会效益,就只能靠低俗的东西来取悦文化产品消费者。这两种观点都是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它们是难以相容的两极。而事实上,能够产生长久经济效益的作品,最主要的还是那些优秀的作品,由于思想上的深刻性、艺术上的完美性绝不仅仅满足了某一时代的审美需要,它们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现象,对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李白、杜甫的诗歌,作为具有典范意义的精品之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广为传诵,而其附载物———印刷了这些作品的书、各种视听读物等得以作为文化产品大量持续地进入市场。因此,我们说,从本质上来看,精品与市场并不矛盾,更不对立,它们内在的一致性就是文化市场中能够实现其价值的文化产品必须是优秀的和有竞争力的产品。任何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伪劣之作可能流传于一时,却难以持久被人消费。以话剧《立秋》为例,由于它具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又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形式,因而在话剧不景气的今天,《立秋》能够在一个剧场连续演出三十余场获得了二十余万元的票房,殊属不易。这种经济效益的实现,绝对不是靠情杀、仇恨、阴谋和种种低级趣味换来的,而是依靠它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和情感魅力实现的。
事实证明,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恰恰是那些做工精致、货真价实、符合消费者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和优良的服务体系的产品。因此,建设文化强省,要求我们必须创作生产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出现的时代是一个贫乏的时代,是一个缺乏希望和精神支柱的时代。但是,如果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不能进入市场,只能在象牙塔中孤芳自赏,那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而,我们必须下工夫找到精品与市场的结合点,使更多的精品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一方面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