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4300000008

第8章 生生不已(3)

一过正月初五,乡间称为“破五”。破五的这一天,大清早,让孩子将积好的粪肥挑开一个豁口,以开启一年农事。中午则要吃一顿烩菜,将年前年后积攒下的东西都烩在里面,老少坐在一起一边吃喝一边筹划来年的农事,哪块地种什么,怎么种,都交给当年满了十五岁的那个小男人来定夺,大人只在一旁把观察好的地脉墒情与天气情况一一说明作为参考。

男儿十五夺父志。十五岁之后,一个男人就被推到与生活短兵相接的最前线,格杀迂回,辗转腾挪,开始生存的基本技能与智慧的训练。我过去有许多乡村来的同学,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别强。记得一位同学,放寒假没几天,他会奇异地从陕西那一边赶一群羊踏冰过河,再赶到另一个集市上卖掉,他的本钱从哪来?他是怎么进行交易的?陕西那一边的农民为什么放心地将一群羊交给他贩卖?这个过程满是悬念。

官名、小名与绰号

张:古来的成丁礼究竟什么样,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乡间广泛久远留传的话语“十五当家”“男儿十五夺父志”,以及种种在男孩子十五岁对之进行具体考量的形式,大概是古来成丁礼的滥觞。

女孩子长大出嫁,那是她的本分,承继家族荣光繁衍后世则成了男孩子命定的天职。所以,从皇家到民间,家族生出男孩子来,要祭祖告庙。十二岁开锁,要请族长爷给他按辈分取大名,也叫官名。那官名,要正式登录家谱,包括此人故去后立碑刻石,碑上也雕刻的是官名。我们盂县张氏,在家族宗谱上,有先人留下的二十代取名的辈分谱。相当于一首五言诗,十分好记。

臣本先贤典,学谟博圣经,优良作国栋,文明事业兴。

是这样二十个字,组成句子的整体含义也颇文雅。

我爷爷是先字辈,父亲是贤字辈。比方我父亲,人称六毛,大号却是张贤禄。张贤禄在外面做事,名头响亮。而许多村里人,平常只以小名行世,比如村里有我爷爷辈兄弟俩,为了长命,老大叫个鳖小子,我们称呼鳖爷爷;老二名叫老王八,我们也是“老王八爷爷”“老王八奶奶”那么称呼。老王八大号张密先,选民证上写了大名,唱票的高声念出来,别人不知道那是谁,他自己也要愣神半晌。

鲁:乡村人物的姓名应该是构成乡村社会的一道特别景观。我记得张老师您的系列小说《仇犹遗风录》当中,村里人的名字和外号有什么“青石沟三大不正路:三板筋、四黑牛、五反臭”等等。其实研究您的小说,将民情风俗村舍器物与人物姓名罗列一番,就可以大致梳理出作者笔下乡村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毫不夸张地说,那是一部关于乡土民间的百科全书。可惜我们的评论家看不到这些,或者他们的评论框架太过狭窄容不下丰富与多义。

在您的小说里,一些很典型的人物都是以外号出面的,他们应该不是没有名字。在我们那里,谁谁谁到七老八十还被人叫做“二丑人”“三梆榔”,老百姓对此议论,说人家原本有名字,只是没有叫出去。绰号取得准确,一辈子牢牢锁定一个人,那情况足够惊心。

我曾经写过一个《失忆的蛟龙》的社会调查,主题是关于传统农民社会福利保障的,文章里曾详细考察过乡村社会里人的姓名构成。人的姓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小名、大名和诨号。这三种名字被乡村社会接纳的程度与使用频度,大致上能够反映出这一个人在乡村社会里的政治、文化、经济地位。有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被社会所接纳,他将承受着人生与心理上双重的挫败感。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五百多年严肃厚重的名字传统的国度。姓氏以下,名和字是两回事,但又浑然一体,名以立身,字以表德,名和字之间有着非常奇妙的联系。孩子出生三日取名,十二岁则立字,女子十五字,也有自己的字。过去读《三国演义》,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赵云,字子龙;张飞,字翼德;曹操,字孟德。字以表德,看得格外分明。

张:传统对人的名字之重视犹如性命。我们其实也一样,我有那样一个名字,那个独特专有的名字就是我。古礼上讲“男儿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当然,男儿不一定到二十才立字,恐怕是到二十岁从衣冠到名字宣示正式进入成人社会。

《三国演义》上有两个大人物,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惜墨如金的史书古籍透露出的信息非常宝贵。说明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同样有给孩子取小名的习俗。曹操、刘备都是北方人,小名里照样有这个“阿”字,不像当今好像只是南方人的专利。或曰,那是两晋南北朝衣冠南渡,将那个取名偏爱的字眼带到南方去了。

鲁:这个名字传统在五四之后突然被割断,为许多人所鄙弃。但是乡村社会里的这个传统至少还要被延续到1937年左右。后来在“革命话语”席卷之下,这种儒雅的传统彻底退出了乡村。现在的孩子说起来根本一点都不知道了。

现在,不再有人注意到这个传统的重要性,其实它跟人生的各种仪式一样,对人的成长与操守坚持很有关系。它几乎等同于一个人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或者对自己人格养成的一种期许,更是乡间信用体系的第一道围栏。将来无论你是建功立业,还是安守家园立字写约,黑笔一落的名字几乎等同于你的性命。

从数学概率的角度讲,中国的名字传统之下,重名率特别低,几乎可以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对人又有着另外一重约束力在。一个人的姓名一旦落入史书的贰臣传或奸佞传里,很少会有第二个人。现在人的名字,流芳百世不知给谁流,遗臭万年怕也难,加上人们的无知无畏,不知道有多少人叫那样一个曾经是奸佞的名字。

张:秦桧的后人在岳王庙题词联对,“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身前功业,死后声名,那是中国士子的宗教般的情怀。至于普通老百姓,乡俗文化在这方面照样有强大的教化约束。对于个体,你是做好人还是当坏人?你要在死后留哭声还是留骂名?而你的为人处世,舆论会连带涉及你的家族,让人指戳门楼、指戳坟头,丢的是家族的人,让祖宗蒙羞。

且说十二岁开锁之后算是成人,除了名号登录家谱,还有其他佐证。老年间,县衙的钱粮师爷、刑名师爷,掌控着全县的地亩人丁底册。那底册上,确实是年满十二岁才登录名号的。依照古来的律条,地亩要纳税,而人口要缴赋;十二岁算半丁,十五岁才算成丁。所以,中国古来的人口数量,其实是一个大大缩水了的数量。

之外,乡下过去医疗条件差,孩子们早夭的相当多。未满十二岁,没有成丁,夭亡之后是不用棺木掩埋,也不兴上祖坟的。在我们村,按春夏秋冬四季四个方位,村外有四个地界是专门扔死孩子的。那地方,就叫“死孩儿沟”。小时,上山砍柴路过那些地方,心里就怯怯的。如今想来,也难免为之惨然。而但凡年满十二已然成丁、登录家谱的男子,死后要备棺木,允许埋葬祖坟,到合适的时节,还会花钱设法给他举办一个冥婚。冥婚所娶的早夭的女孩子家,也要收彩礼,那女孩的骨殖特别称作“女儿骨”。尽管是冥婚,在乡俗的意义上,这样的两个家族照样会成为名正言顺的亲家。

乡土文明的教化功能

鲁:我写过一部关于晋西北土地改革调查的书,算是相对深入考察了解过不少乡村社会当年的景况。土改运动分田到户不几年,就是合作化、公社化运动,农民分得的土地又被剥夺掉了。中国的所有问题,根子恐怕就在这个所有制的问题上。

而即便农民丧失了土地,乡村孩子们的童年生涯到底没有脱离土地山川,依然接着地气。他们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里头,自然山川的影子比比皆是。我们上学的时候,正是“文革”教育完全成型时期,上小学的第一册课本至今还能通背下来。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体健康,万寿无疆。第四课,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战友林副统帅在一起。第五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来来回回就是这一套。“文革”政治话语以这样一种方式进入民间社会之后,它所体现出来的粗陋、粗鄙、粗俗、粗野气息与乡村固有文化的细致形成非常大的反差。

幸好,我们虽然在学校受着完整的“文革”期间的所谓革命教育,但在残存的、又是十分顽强的乡村礼俗中得到了另外一种文化补充。说书唱戏,给人比喻;乡亲交伐,懂得尊卑;适量劳动,知道生存。否则,如果孩子们仅仅在单一的大合唱式的文化训练中成长起来,至少心理与心灵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宽度。

张:我们县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5年。我读小学刚刚记事的年龄在1954年,其时农民还在单干,差不多就是耕者有其田。村民的土地还没有被剥夺,传统的民间自治组织依然完备,可以说强势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学说还没有全然占领广大的乡村,传承千年的礼俗文化还没有遭到极大破坏。所以,后来回顾总结,在无形中我自幼更多吸纳的是乡土文明的教化。古老的传统,农民习焉不察而又顽强坚守的许多礼俗,其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对主流文化或曰官版文化,形成了某种强韧的制衡与抵抗。

那种教化是自然而然的,仿佛大地对山野草木的滋养。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允许的,无须刻意强调,叫做公理分然。奶奶大伯,对我的日常教诲多多,比如应该勤俭,不得抛米撒面、不可懒惰成性,上坟进庙不可有污言秽语,做人要忠厚,万不能奸巧滑赖,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教诲随时随地,具体而微,多半不是抽象说教。

比方,要我们学得仁恭礼法,不可溜富灭穷、不可欺娃娃骂老汉,奶奶们总是言传身教,渐渐化作我们的自觉。

我家对面巷子里的虎旺叔叔是个盲人,小小的红崖底,石板街,他拄着一根棍子点点戳戳的,路径熟悉得很。但只要来我家串门,离去的时候,奶奶总要让我们搀扶着他,尽心尽意送出大门。苌池镇有两个讨吃的乞丐,兄弟两位,大秃子和小秃子,他两位分头游走四乡,过一程就会来红崖底讨要。小孩子嘛,不免就讨厌,没有什么好脸色。奶奶说,唉,谁有半分奈何会讨吃啊。每次总要给他们一点干粮,挖出一碗米来,让我倒进他们的口袋。端着干粮或者米碗的时候,奶奶不会忘记告诫:两只手端上!“两只手端上”是什么概念?就像给长辈端饭一样,有一点对人的尊重,而不是单手搡过去那种“嗟来之食”。

鲁:我们成长的时候,您所说的这些乡村孩子童年教育都已经凋零不堪。现在想一想,仔细搜寻捡拾一番,各种乡村禁忌和乡村日常礼仪训练,即便在那时实际还是很顽强地存在着。

我们村里头有一个老和尚,就住在您提到的那座护城楼上,法名辛彦。辛彦和尚活到1990年代才去世,有90多岁。老和尚不拜佛,供着师傅传给他一幅吕洞宾线描绣像,画得棒极了。老人家原来住持的庙宇1938年被日本鬼子炸毁,他只得迁到护城楼上。“文革”期间破“四旧”,老人被撵了出去,1979年又被村里人请了回来,实际上城圈子周围的老百姓一直没有断过跟他的联系。村里头丢个猪失个羊,要找他;求个药诊个病也要找他;婚姻难事夫妻反目,他也可以掐出因果。路上碰到人,问说去哪儿?说“上楼”去,肯定是找辛彦。

他在村里有着不可思议的公信力。后来我看过他的签薄,共有两册,一册为事签,一册为药签。事签有几项,凡失财、失物、婚姻、动土、归人、求官、生意等等,凡是乡村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宜都归结在内;药签则辑有九十九副方剂,方剂并无奇方偏方,大致是一些医治日常病症中药配伍。无论是事签还是药签,都附有类似《增广贤文》式的一段签词。来人求签,老和尚讲签,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入情入理,把人说得服服帖帖。当然,也有奇效。失物,大致能找得到,准确到在哪个方位,几日可找寻得到;得病,按方抓药,几剂就好。我家邻居苏八奶奶,在大城市医院已经判了死刑,弄回来等死,结果“上楼”讨几回药吃下来,活了小两年多。

张:辛彦老和尚的存在,仿佛是个奇迹,是你们那儿老百姓意外获得的福祉。其实,细想则又不然。正是《论语》上讲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如果说,强势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宣传无孔不入,那么,厚重的传统文化、礼仪文明的滋养则是无处不在。

我记事当初,土改过去不多几年。土改运动,我们村算是比较温和的,但也动用了各种非刑,坐老虎凳、让女人光屁股坐火鏊什么的,用大石头砸死一家父子三人。富农三元老太,脑袋上给戴过火口,就是烧红的铁圈,老太的头皮被烙去一个圆圈,裸露着红红的肉色。我记事时节,村里已经发放选民证,地主富农成了贱民,是当不上选民的。但对上述所谓的阶级敌人,村民低头不见抬头见,并不歧视。所谓尊敬老人,老人中当然包括这些人。所以,乡野里奉行的朴素的仁义道德,应该说合乎普世价值。

同类推荐
  • 康桥之恋

    康桥之恋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拾螺记

    拾螺记

    十五夜,月亮升上天空,母亲坐在门口对我说:“在圆圆的月亮里面,有—棵菩提树,树下有—位老人,坐在那里打草鞋。”接着,念月亮儿歌:月光光,荷宝箱,猪衔柴,狗烧火,猫咪蒸饭气呵呵,鸡公洗碗铃铃响,猢捌挑水井边坐,一坐坐出个大窝窝,窝里栽上几株禾,收成够养老婆,老婆养不起,只好养猪婆,猪婆养得肥又大,它若不下崽,冬天牵到街上卖,卖了几块大银元,一家人留下好过年。
  •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我曾像任何艺术家一样,期望通过种种美好愉快而意义非凡的事物,在这个创伤而笨拙的世间构筑一个小天地,并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因此我忠实坦诚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发些感慨之词,绝没有妄加臆想。
  • 快活馋

    快活馋

    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这里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热门推荐
  • 暖婚蜜爱

    暖婚蜜爱

    颜无忧:我单身,缺个男朋友结婚。安枕:我不单身,缺个女朋友形婚。身为一名大龄漫画师,颜无忧终于疯狂了一把,相亲第二天就领了证!而且这个男神老公上得了厅堂,下的了厨房,拿得起手术刀,还暖得了床!颜无忧,“……你不是是个Gay吗?”“被你掰直了!”而除此之外,颜无忧还在这极品暖男老公身上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 拜爱娇妻

    拜爱娇妻

    身边出现了太多太多的悲剧,无法向人倾诉,就用写吧!每每写到西门沉璟的悲伤,总会情不自禁的流泪。我不是故意渲染虐情,只为了逃离悲伤。你知道吗?西门沉璟,你的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我的折磨,我不但要你的身体,还要你的心,我要让你爱上我,然后抛弃你。想死对吗?不,我不会让你死的,因为我要让你——生不如死!你的身份是什么?妓女吗?不,不是!妓女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嫖客,而你,只不过是我发泄的工具。本文还有一部姊妹篇《就是为了勾引你》http://novel.hongxiu.com/a/90839/我阿姐的小说:《王城别恋:墨译传》http://novel.hongxiu.com/a/82488/《一笑焉乐一笑仇》http://novel.hongxiu.com/a/84705/
  • 幕上晴天的错位

    幕上晴天的错位

    一个是人如其名的杀手,一个是冰冷的让全校女生疯狂追求的校草,当一次特别的任务让两个似曾相识的人再次交集在一起,冰山对冰山,谁又被谁征服。
  • 异界萌战养成日记

    异界萌战养成日记

    江逐流!在这个穿越横行的年代!也顺了一把潮流!尼玛!为什么给我的召唤金手指这么坑爹!“哎呀呀……子龙,你不是耍长枪的吗?为何拿把剑舞来舞去的!”赵子龙十来岁的小身板,迎着微风,然后骚包一笑:“难道逐流大人不觉得,仗剑天涯特有诗情画意么?”无奈之下,江决定召唤第二个。“嫦娥姐姐!我心中的女神!出来吧!”但看那个出现在召唤五芒星的瘦小身板,江逐流倒地不起!熊猫交流群:欢迎加入熊猫,群号码:439898966
  • 鬼谷十步

    鬼谷十步

    合纵,连数弱而攻一强。连横,倚一强而攻数弱。可是我就要连数弱攻一强之后自己成为最强再瓦解数弱。什么攻守同盟全都去死吧,我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我才是最强!
  • 豪门婚宠:娇妻不好惹

    豪门婚宠:娇妻不好惹

    她是一代神偷,才第二次相遇,她就莫名成了他的妻子,纵然再不愿,还是被迫留了下来,而当一切阴谋浮出水面。她笑着离开:你利用的不过是我肮脏的身体,而我利用的却是你活生生的心,我赚了不是吗?一纸婚姻,一场阴谋,一段缠绵,这场游戏,看似他们都赢了,却也是最大的输家。
  • 小爷我叫沐清风

    小爷我叫沐清风

    刚刚考上大学的沐清风,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秋游中意外获得一本天书。隐藏在天书中的巨大秘密等着他去解开,神秘人纷纷找上门来。他的人生从此改变,什么透视眼,什么金刚不坏之身,什么绝顶轻功啊都是小意思。美女才是重点啊,清纯校花有没有,极品御姐有没有,寂寞美少妇有没有。沐大少爷说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有有有,你们要的全都有。还在等什么啊小伙伴们,快到沐大少爷的碗里来吧。吼吼吼,,,
  • 梦幻降临

    梦幻降临

    地球穿越了!来到一个万里巨兽毁天灭地,人类就有巨人、矮人、天人、凡人等等种类的蛮荒世界,核弹不过相当于三级妖兽的全力一击。幸好李昊云开启了至尊神器【梦幻圣典】,能够传输自己看过的小说、漫画、影视剧、神话传说等作品进【梦幻圣典】,然后地球人就能够召唤出作品中的角色出来帮助战斗和工作。从此,世界变成了这样:纺织工:【葵花宝典】修行合格,可召唤出东方姐姐者优先;建筑工:修行【龙象般若功】、【金刚不坏神功】、【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等合格,可召唤出相关人物者优先;厨师:刀术一级以上,能够召唤出黄蓉等人优先;清洁工:轻功一级以上,修行【壁虎游墙功】,者优先,可召唤扫地僧者无条件录取。
  • 大宇宙

    大宇宙

    千万年后,意外中获得不死血传承的龙笑天,从零开始的传奇之旅。集校园、都市、黑道、修真、武侠、监狱。讲诉的是一个修真遗失的时代的修真、修仙、修神、修圣的故事。校花、白领丽人、警花、极品少妇等无处不在。
  • 妃常霸道:嗜血修罗无情妃

    妃常霸道:嗜血修罗无情妃

    不要问看我残忍入木三分不要说看我微笑颠倒众生不要怕看我血杀一路纵横不要停洗尽沧桑鬼挡杀鬼神挡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