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高兴地听从了,把脚伸向东郭先生,先生又捆着狼装进了口袋,用肩扛起放到驴背上,而狼却不知道这一点。老人贴着东郭先生的耳朵说:“有短剑吗?”东郭先生说:“有。”于是拿出短剑,老人使眼色给东郭先生,让他用短剑杀狼。东郭先生犹豫地说:“这不是伤害了狼吗?”老人笑着说:“禽兽背负恩情到如此地步,您还不忍心杀死它,您固然是一位仁慈的人,可是愚蠢得太过分了!下井去救人,脱下衣服去救朋友,对于他们来说目的已经达到了,而把自己陷于死地怎么办呢?先生大概是属于这一类的人吧?仁慈却愚蠢,本来是君子所不赞成的啊!”说完大笑,东郭先生也笑了。于是老人动手帮助东郭先生拿起短剑,共同杀死了中山狼,把它抛弃在路上,然后走开了。
狼子野心终食恶果
◎文/李光辉
善具有残忍本性的人恶性难改。对这类人要善于识别,特别警惕提防,不能心存侥幸。
有一个富人偶然捉到了两只小狼,把它们和家里的狗关在一起饲养,小狼也能和狗平安相处。稍微长大之后也还相当驯服,主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了。
有一天,主人白天在厅堂里睡觉,忽然听见一群狗汪汪地发出狂怒的叫声。他吃惊地坐立起来,看看周围并无一人,就又躺下接着睡觉。过了一会儿,狗又像先前那样狂叫起来,他便假装睡觉等着瞧事情的原委。原来那两只狼等他睡着了,竟想要去咬他的咽喉,群狗狂叫着阻止,不让那两只狼靠近主人。
最后,主人杀了那两只狼,剥了它们的皮。
本性难改
◎文/赵德斌
对本性凶残的人不能心存侥幸、姑息迁就,否则会遭受致命的打击。
一天,一条小蛇按照自己的习性出来散步,爬到一位苦行者的屋里。这位苦行者对小蛇产生了亲子之爱,将它收养在一个竹笼里。由于这条蛇居住在竹笼里,人们便称它为“竹蛇”,而这位苦行者待蛇如子,人们也就称他为“竹蛇爹”。
菩萨听说有个苦行者养了一条蛇,便把那个苦行者召来,问道:“你真的养了一条蛇吗?”
苦行者回答道:“是的。”
菩萨说:“你千万不可与蛇亲近,不要再养了。”
苦行者说:“这条蛇对待我就像儿子对待父亲那样,没有它,我活不下去。”
菩萨说:“可是,留着它,你最终会丧命的。”
苦行者没有听取菩萨的劝告,他舍不得扔掉这条蛇。几天后,所有的苦行者都去采集果子。他们到达一个地方,见那里的果子长得特别茂盛,便在那里住了两三天。“竹蛇爹”也跟他们一起去了。他把“竹蛇”安置在竹笼里,关好了竹笼门。这样,两三天后,他与苦行者们一起回来,心想:“我要给竹蛇喂点儿食了。”
他打开竹笼,伸进手去,说:“来,孩子,你肯定饿了。”
这条蛇因为两三天没有食吃,怒不可遏,一口便咬住了伸进来的手,苦行者顿时丧命,跌倒在竹笼旁。这条蛇则逃进了树林。
猱吃虎脑
◎文/王新龙
贪婪自私的小人,往往口蜜腹剑,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要看清他们的本质,否则会自食苦果。
猱是一种猴子,身体小,爪子锋利,善于攀援和爬树。猱喜欢吃老虎的脑子。但它是怎样吃到老虎脑子的呢?
老虎的头皮一发痒,便叫猱来为它搔痒。猱在老虎头上搔出一个洞。老虎只是感到特别舒服而没有发觉。猱便慢慢地从虎头上的洞里取出老虎的脑浆来吃,它还把一点儿脑浆献给老虎说:“大王,我偶然得到一点儿荤腥,不敢自己吃,特来献给您!”
老虎赞叹说:“猱对我可真是忠心耿耿啊!”
老虎吃着自己的脑浆还不知道究竟吃的是什么东西。
时间一久,老虎的脑浆被掏空了,它终于感到了极度的疼痛。当老虎发觉自己上了当,再想去追赶猱时,猱早已爬到高高的树上去了。
老虎没有了脑浆,最后只能疼痛而死。
猴子与野鸡
◎文/李华伟
要学会识别敌友,对贪得无厌并且欺负自己的所谓朋友不能一味忍让、迁就。
猴子和野鸡合伙种田。到了该筑田埂的时候了,野鸡对猴子说:“猴大哥,猴大哥,大家都在筑田埂呢,咱们俩也该去筑了。”
猴子听了后,说:“可是,鸡老弟,我的脚痛,这时候我可筑不了田埂啊。”
生性老实的野鸡说:“好吧,好吧,那你好好保养保养,我自个儿来!”它就独自筑了田埂。
过了几天,该平整土地了。野鸡对猴子说:“猴大哥,猴大哥,别的地方已经开始耕田了,咱们的田该怎么办?”
猴子说:“唉!我今天头疼得厉害。”
生性老实的野鸡又说:“你要是头痛的话,好好休息,耕田我自己干!”说完它独自耕了田。
不久,该插秧了。野鸡对猴子说:“猴大哥,猴大哥,该插秧了!”
猴子说:“真糟糕,这两三天,我的肚子痛得很厉害,真的不能插秧。”
“那么,猴大哥,你休息好了,我来插秧。”这一回又是野鸡独自插了秧。
经过浇水、薅草,过了立秋,又是金黄色的季节了。稻穗累累结满枝头,沉甸甸的,快到开镰收割的季节了。
“猴大哥,猴大哥,别的地方已经开始割稻子了,咱们的稻子该怎么办?”
“真没有办法,我得了腰疼病,还有手脚痛,头也痛,怎么割稻呢?”
“噢,好的!好的!”野鸡说罢,又独自很利索地割稻、晒干、脱粒、磨米什么的,全都干完了。
正在这时候,奇怪的是猴子来到野鸡家里对它说:“鸡老弟,鸡老弟,过去完全让你一个人干活,得到你许多照顾,今天该我来做年糕给你吃了!”
“那太好了!”于是它们开始做年糕,洗米,搬石臼,噼里啪啦地舂起米来。
把米捣完后,猴子说:“小鸡,小鸡,你给我拿出一大张纸来。”
野鸡说:“好的,好的。”正当它去厨房这么一阵工夫,猴子把石臼里的年糕用捣杵一挑,便逃进深山里去了。
野鸡看见这情况大声嚷着:“没脸的猴子,没脸的猴子!”从后面追赶。
可是,猴子因为逃跑得太慌张,把年糕掉进草丛中了,而猴子竞一点儿也没有发觉。跑了很远一段路后,猴子自言自语道:“现在野鸡大概正哭丧着脸呢!”
它一边说,一边把捣杵卸下,想吃年糕,可是一看,连一点儿年糕渣也没有了。猴子想:“完了!”它立刻沿着原路跑回去,从那边草丛中到这边树枝上,还有路上各个地方,拼命地寻找着。它慢慢顺着原路走回去的时候,忽然看见野鸡在草丛中,用嘴呼呼地吹着沾满尘土的年糕,把年糕弄干净,然后从年糕的一头,开始啃起来。
这时猴子很焦急地走到野鸡身边说:“鸡老弟,鸡老弟,草丛中的年糕是什么味道?”
“草丛中的年糕,去掉尘土吃起来还是好吃的!”
“那么,能不能给我一点儿吃?”
“猴大哥,你还是去吃你那挑在杵上的年糕吧,草地上的年糕我来吃!”
评理
◎文/佚名
对待他人的话语要分析说话者的身份与所处的环境,对本质恶劣的人不要轻信。
从前,有一只老虎在蛇洞口睡着了,蛇爬出来咬死了老虎。那天,有一个道士从那儿路过,看见被咬死的老虎,非常怜悯它,就设法把它救活了。
老虎醒过来以后,便对道士说:“你这个该死的家伙!我在我自己的森林里睡得正香呢,你过来把我吵醒了。今天,我一定要把你吃掉!”
“你睡在蛇洞口,被蛇咬死了。”道士惊异地说,“我把你救活了,你应当感激我才是,可是你反而想吃掉我。”
道士和老虎争执不下,于是一起去找狼评理。找到狼以后,他们各自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狼想,我生活在这个森林里,完全依靠老虎的势力,如果我说老虎无理,今后我就不能再待在这个森林里了。想到这些,狼说:“老虎应该吃掉道士。”这是因私利而偏袒。道士不甘心,和狼争论起来。
道士又带着老虎去找牛评理。道士和老虎各自将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牛想:假如我说老虎无理,老虎一定会记我的仇,把我咬死的。于是牛说:“老虎应该吃掉道士。”这是因惧怕而偏袒。
道士又带着老虎去找猴子评理。猴子想:原先有个人,不小心掉进井里,我爸爸帮助他爬到井上。这时,过来一只老虎,要吃掉这个人,我爸爸又帮助那个人爬到树上,才摆脱了危险。可是那个人反而杀害了我爸爸。猴子想到这里,便说:“老虎应该吃掉道士。”这是因仇恨而偏袒。
道士还是不甘心,又带着老虎去找秃鹫评理。秃鹫想:我每天就是靠老虎的残羹剩饭维持生活,我如果说老虎无理,老虎肯定会生我的气,以后我就无法吃它的剩饭了。于是秃鹫说:“老虎应该吃掉道士。”这是因贪婪而偏袒。
遭士又带着老虎去找神仙评理。神仙想:人总在树荫下乘凉,可是人又不断地砍伐树枝,撕毁树皮,甚至砍倒树干。于是,神仙说:“老虎应该吃掉道士。”这是因嫌弃而偏袒。
道士又带着老虎找到兔子。他对兔子说:“这只老虎睡在蛇洞口,蛇爬出来咬死了它,我设法去掉了留在老虎身上的蛇的毒液,救活了它。可是,现在它却恩将仇报,要吃掉我。兔子兄弟,你快帮我评评理吧。”这时,老虎赶快接着说:“我在树林里睡得正香,这个该死的家伙过来吵醒了我。所以我才要吃掉他。他不死心,去找狼评理,狼也说他应该让我吃掉;他又去找牛,牛也这样说;后来,他又找了猴子、秃鹫和神仙,现在又找到您。您帮我们评评理吧。”
兔子听完道士和老虎的讲述,已经作出了判断,并且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兔子说:“现在请你们回到原来的地方,老虎兄弟还睡在蛇洞口上,道士走过老虎身边。这样,我就明白了当时的情况,以便作出判断。”
走到原来的地方以后,老虎便睡在蛇洞口。没有多久,蛇又爬出来,咬死了老虎。老虎死后,兔子对道士说:“你看!这只老虎,横行霸道,现在终于受到惩罚。记住,今后再不要怜悯这种忘恩负义的家伙了。”
坐禅的老猫
◎文/李华伟
打着做善事的幌子来做坏事,要提防这种本性恶劣的人。
很久以前,在老远老远的地方,有一只鼠王,领着五百只鼠子鼠孙一起过活。又有一只老猫,和它们住在同一个地方。
老猫年轻的时候,只要遇上老鼠就把它们全部杀死,后来年纪老迈,便心里暗自思忖:“以前我年轻时,气力强盛,凭着力气捉老鼠吃。如今我年老体衰、气力微薄,没法再捉老鼠了。想个什么办法才能不费力气就能捉住老鼠呢?”之后,老猫就到处查访,发现一只鼠王跟它的五百子孙全家住在这个地方。于是,老猫来到洞附近,做出坐禅的模样。
这时鼠王正领着一群老鼠出洞游玩,见老猫安然地在那里坐禅,就问道:“阿舅,你这是在干什么?”
老猫回答说:“过去我年轻那阵子,气力强盛,造下了无数的罪孽。现在我要修行积福,以洗除过去的罪恶。”
老鼠们听了这番话,都发出赞叹,纷纷议论道:“如今连老猫也要修善积德了。”于是鼠王率领群鼠一行自右至左绕老猫三周表示敬意,然后才进入洞内。那老猫就捉住走在最后的那只老鼠。把它吃掉了。
没过多久,老鼠的数目就渐渐少了。鼠王见到这种情形,便暗自想道:“我的子孙看来是越来越少,那老猫却变得肥胖,气力也强盛起来,其中必定有原因。”
鼠王开始留意观察,发现老猫的粪便里有鼠毛鼠骨,立刻明白了:“是老猫吃掉了我的子孙!我今天要好好看看,看它是怎样把老鼠捉去的。”
鼠王打定主意,就在洞里暗暗盯着老猫,只见老猫捉住走在最后的那只老鼠,然后把它吃掉。鼠王看后,立刻躲得远远的方才站定,口中念颂道:
老猫身渐肥,群鼠日渐少,
吃菜拉菜屎,不应有骨毛。
你今修禅不是善,为利假装修善人,
愿你无病安稳坐,莫将群鼠全吃尽!
锯竿进城
◎文/李光辉
对待问题要多角度思考,找出周全之策。做人也不要自以为见多识广而好为人师。
从前,有个傻瓜拿着一根竹竿进城去办事情。竹竿太长了,竖着拿,城门不够高,进不去;横着拿,城门不够宽,还是进不去。
他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办法,只好坐在城门口发呆。
这时候,一位老人走过来,问他为了什么事情发呆。他就把他的困境说了出来,老人说道:“我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年纪比你大,事情见得多了,见识自然也就比你多了。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吧,你去拿一把锯子来,把竹竿锯短一些,不就可以拿进城去了吗?”
那个傻瓜觉得老人说得很有道理,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把竹竿锯断了,还连忙向那个比他有见识的老人道谢。
爬楼磨刀
◎文/赵德斌
解决问题时要打破惯性思维,多角度思考。
古时候有个人,家境贫穷困苦。为了谋生,他就去给国王干活,年月久了,身体变得十分瘦弱。国王见了,觉得怪可怜的,就赏给他一头死骆驼。
这人把死骆驼弄回家后,立即动手剥皮,可是刀子太钝了,用起来很不顺手,便想找块磨刀石磨一磨。他在楼上找到了一块磨刀石,就磨了起来,刀磨快了,然后走下楼来剥皮。剥了一会儿,刀又钝了,他就再爬上楼去磨,磨快了,再下来剥。这样上来下去,下去上来,跑了好多趟,弄得疲惫不堪。他担心再折腾几趟,楼也爬不上去了,于是就把死骆驼吊起来,拉上楼去,凑近着石头磨刀、剥皮。这种不知道将磨刀石拿下来而将死骆驼吊上去的愚蠢做法,被人们耻笑至今。
盲人摸象
◎文/王新龙
多角度、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对事物有最正确的认识。不能把局部当成整体,片面地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