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3100000019

第19章 跟着厚黑学识人(5)

他妻子说:“宰相之职,为何而设?”

官员说:“自然为了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

妻子说:“这不就是了吗?君主说甲的智谋和治国能力突出,意思就是说甲有宰相之才。而他又不想让乙难堪,后面的话,只是为了安慰一下乙罢了。这样的弦外之音,你怎么听不出来呢?”

官员恍然大悟,第二天就把选拔的结果上奏给了君主,果然得到了君主的认同。

由此可见,在处世中,出于对各方面的考虑,人们往往会在人多嘴杂的情况下,使用隐晦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懂得听懂这种弦外之音就显得相当重要了。这就需要你真正明白对方心中所想之事,了解对方的内心。

陈群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他为人正直,有令必行,曹操对他也很尊敬。当时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聪明机智、善于谋略,很得曹操的喜爱。但郭嘉为人放荡不羁,不知道自我约束,常常触犯朝廷的法纪,陈群再三向他警告,但郭嘉丝毫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

一天,陈群向曹操进言,痛斥郭嘉行为不检,并列出了诸多条文,以请求曹操治郭嘉的罪责。曹操听完之后,说:“陈长文如此刚直,足以为万官的表率啊!”于是下令给了陈群很多赏赐。陈群谢了封赏,不再告郭嘉的状了。

后来有人问他:“你既然已经备好了条文,为什么不呈给曹丞相呢?难道你看到封赏,就可以不顾法纪了吗?”

陈群笑着说:“曹公的意思,我已经很清楚了。我在朝堂之上,向曹公罗列了那么多郭嘉的罪状,难道曹公不知道吗?他给我赏赐,是希望我以后继续向他进言;而他反是称赞我,对郭奉孝之事却没有任何言语,言外之意,是不希望对其作出任何处罚。既然如此,我还要状告郭奉孝干什么呢?”

陈群的确不愧是才智之士,他能够从曹操的只言片语和行为中洞悉曹操的意图,可见,他对于人心的了解。

厚黑学认为,识人的最基本之处就是了解人心、窥透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含糊其辞的言语,经过仔细分析,你可以得出很多信息。

“听某人说……”:那位某人实际上是他自己。换句话说,他因为自己的意见不便直接表达,所以故意把它推到“某人”身上,以表明下面的话和他没有关系。

“某某先生是这样说!我虽然不以为然……”:像这种说法,其实是表示赞同某某先生的意见。

“这是一般性的理论,但我认为在这种场合,并不能适用……”:表面上虽然这么说,事实上他是赞同一般性理论的。

“我不知道,或许是吧……”:这是明显的推脱之词,表明他对你的看法实际上并不赞同。

类似的话语,你还会听到很多。你可以通过观察对方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来判断他的心理状态,以辨别他的话是否含有言外之意。

还有一些人在谈话时,明明已经谈到了某一个结论,可是又突然说出一些其他意见,这可以证明,他对刚才的结论并不赞同,而且他所提出的其他意见,可能有模棱两可的意味。因此,如果你不仔细去分析,恐怕就无法看出对方的真意。

厚黑学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喜欢在言语中用朦胧的表述方式或隐含的意味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暗藏起来,不让人看到。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人,更喜欢或习惯于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听出别人的弦外之意,首先你要判断对方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说话方式,以便达到识人的效果。

让对方多说话,认真倾听、少讲话

厚黑学认为,虽然从对方的行为举止中,可以辨别出他的心意,但是看透对方的最主要方法,还是让对方多开口说话,从他的话语中寻求你所需要的信息。凡是善听的能手都能借着相互间的交谈来透视对方。

战国时期著名的学说家韩非子认为,如果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就应该以轻松的态度来交谈,我们可从旁引导,让对方有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对方肯说出他的意见,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意见,去分析、透视他的心意。

春秋时代,宋国有一个人被怀疑和齐国的高层私通,但他自己却始终矢口否认。由于当时并没有人亲眼目睹他犯罪,因此宋王拿他也没有办法。

后来,宋王派了很多能言善辩之士去劝他招供,但都没能奏效。最后,宰相不得不亲自出马去审问那个犯人。

宰相到了监狱,对那个犯人说:“现在已经证明你没有罪,你可以走了。大王为了表示对你的歉意,决定让我宴请你,为你压惊。”

于是,宰相将犯人带回了府中,并且安排了酒宴来款待他。酒过三巡之后,宰相问他家乡的一些情况,犯人滔滔不绝,将自己的家事和经历都告诉了宰相。

宰相认真地听着,不时附和几声,犯人越说越起兴,索性将自己的事情全部向宰相倾讲了一遍。

宰相听完后,叹了一口气说:“先生游学四方,的确是令人敬佩。今日要好好和先生痛饮几杯。只可惜,如此美酒当前,要是有鲈鱼来下酒就更好了。”

犯人一听,点头称是,说:“鲈鱼下酒,的确是美味无比,小人曾在即墨吃过一回,甘美异常啊!”

宰相听犯人说完,哈哈大笑起来。犯人奇怪地问:“宰相大人笑什么?”

宰相说:“你先前不是说游学各地,却独独没有到过齐国吗?请问,你又如何吃到即墨的鲈鱼呢?”

犯人面色惨白,说不出话来。宰相立刻命人将他押回狱中,派人加紧审问。犯人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好将自己和齐国高官勾结的事情都招供了。

宋王听说犯人已经招供,欣喜不已,但他同时感到不解,为什么那么多擅长舌辩的人都没能从犯人的嘴中套出破绽,而一向不喜欢言辞的宰相却能够使犯人伏法呢?他考虑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想通其中的道理,于是,他就亲自去问宰相。

宰相笑了笑,说:“道理很简单。那些舌辩之士仗着自己口舌伶俐,老是想着用自己的言语让对方招供,而不听对方的言语。他们没有想做倾听者,让对方多说话,从对方的言语中寻找破绽,所以怎能成功呢?”

由此可见,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无论与其谈到怎样的话题,都应该让对方尽量去发挥,无论他所说的内容是否真实,你都可用来作为判断的资料,得到的资料愈多,你的判断就愈正确。你的目的只在于让对方痛痛快快地把话说出来。因此,必要时应当想办法把对方诱导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境地,再从对方的言语中斟酌对方的心意,这样你才能分辨出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人。

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武将武田信玄曾经给四个少年讲述有关战争的事,然后从他们听话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志趣和能力。

第一位一直张着口,呆呆地望着武田信玄;第二位则始终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第三位却面带微笑,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武田信玄提出问题,似乎从中有所领悟;第四位听完之后则立刻离开了。

后来,这四位少年中,第一位虽然参加过好几次战役,却没有什么战绩,而且也没有朋友;第二位则成了有名的武将;第三位不仅仅在武技上表现出色,而且更善于使计谋,权术超人,成了文武双全的人才;第四位却碌碌无为,变成只会嫉妒别人的胆小鬼。

可见,学会在谈话时倾听对方的话语,从对对方言语的倾听中,你不仅可以借机观察对方,同时还可以从中获益。

厚黑识人观点认为,真正懂得识人和用人之道的人,在交谈中不仅仅要能让对方畅所欲言,同时他自己还要在暗中把持领导的地位。他一方面对对方的观点表示赞同,另一方面还会适当地加以询问,然后把对方引导到预定的话题上来,从而操纵整个谈话进程,却让对方无法发现。

抓住要害,拴羊吃草

李宗吾认为,天下一切明争暗斗的焦点,无非就是“利益”二字。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建立在一定利益基础之上的“同舟”,总有各奔东西的一天。只有抓住对手的要害,你才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心口不一,内外有别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说话直来直去,把自己心思全都表露给别人看,结果好事不能从中得益,坏事又往往授人以柄,很容易成为利益斗争场上的牺牲品。因此,李宗吾说,即使你不想害人,心里想什么,嘴里也不要说出来。“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你要实施某项于对手不利的计划时,表面上一定要装得若无其事,让对手放松警惕,进而安下心来,不去做任何准备,而己方则在暗地里加紧图谋。

日本某公司在与美国某公司进行技术协作谈判时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谈判伊始,美国首席代表便拿着各种技术数据、谈判项目、开销费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绝地发表本公司的意见。而日本公司代表则一言不发,仔细倾听并埋头做着记录。当美方结束长达数小时的长篇大论、征询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见时,日本公司代表故意显得很迷惘、无所适从,反反复复地说:“我们不明白”,“我们还没做好准备”,“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我们事先也未搞清楚技术数据”。第一次谈判就这样在莫名其妙的氛围中结束了。

几个月后,双方开始了第二轮谈判,日本公司以上次谈判团不称职为由,撤换了上次的谈判代表团,重新派出代表到美国谈判。这些代表全然不知上次谈判的内容和结果,一切都得重新再来,日本人在这次谈判中显得准备不足,最终该公司还是以重新研究为借口结束了第二次谈判。

几个月之后,在第三次谈判中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这样的结果令美方公司老板大为恼火,他认为日本人在这个项目上轻视本公司的技术和基础,缺乏必要的诚意,于是就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双方的谈判工作仍然没有进展,两国公司的协定就将被迫取消。

随后,美国公司便解散了谈判团,封闭了所有的技术资料,以逸待劳,等待最后一次谈判的到来。

没料想,几天后,日本便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要人物组成的庞大谈判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匆忙将原来的谈判团成员重新召集起来。这次谈判,日本人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同时对合作分配、技术、物品、人员等一切有关事项都做了相当细致的策划,并将协议书的拟稿交给美方代表签字。

这样的局面使美国人迷惘了,美方最后勉强签了字,当然其中所规定的某些条款要明显倾向于日方。显然,日本人是在了解美方的意图后,一鼓作气制订了详细的方案,趁美国人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出击,从而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在谈判桌上使用,当你的对手完全被你的计策磨得志气消沉、心神疲惫,根本没有什么准备的时候也可使用。此时无论他拥有多么强大的实力,都等于是纸糊的灯笼。如果你能把握住时机,迅速出手,肯定会让对方手忙脚乱,这也是你战胜对手、取得成功的最佳时机。

李宗吾认为,这种方式并不是为人是否忠诚、待人是否诚实的问题,因为人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的,如果你不使用这样的厚黑方法,你将注定成为一个失败者。

被李宗吾称为“黑学祖师”的曹操,是被后人认为生性狡诈的典型人物,然而曹操的聪明在于他懂得把握说假话和说真话的尺寸和时机。对外,为了自己的利益,难免敷衍了事,语焉不详;而对内,和自己的谋士在一起时,曹操则是实话实说,绝无虚言。因为曹操很清楚,当时的形势是“上下相疑之秋”,人与人之间是缺乏信任的,但是如果对自己的谋士也不信任,则很有可能被他们看穿自己的伎俩,导致两败俱伤。曹操正是把握住了内外有别的原则,才能够得到当时众多才智之士的倾心归附。

总之,你想要在处世中取得胜利,就不仅要懂得麻痹敌人,而且还要知道内外有别。“黑”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

虚张声势,引导舆论

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和方法,那么利用一种新的想法或理念来制造舆论可以说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做法。打着为公的旗号行利己之事,吸引人才帮助自己建功立业,一旦成功则会荣耀无限,即使不幸失败,也能够青史留名。但是,为了给自己谋得良好的社会舆论,从而获得大众的支持,就需要提出一种口号或建议,借以大肆宣扬、大造声势。

李宗吾认为,对于一个君主而言,不懂得树立威信、大造声势是不行的。打算以厚黑之道识人用人的人,更要懂得制造声势。因为你有了声势,有了影响,才能在民众之中达成一种共识,才会有人愿意来协助你完成大业。

秦末暴政,百姓不堪疾苦。陈胜、吴广等一千奴隶被派去戍守边境,结果途中遭遇了大雨,道路泥泞,不能及时赶到目的地。陈胜和吴广商量,误期是死,造反不成功也是死,反正是死,不如举兵起义。然而,他们当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如果贸然行动,无疑是死路一条。因此,陈胜、吴广二人耗费了不少心思,琢磨怎样才能让同行的人和他们同心协力、共同抗敌。

陈胜、吴广经过仔细琢磨,想出一个虚张声势的计策。他们让人在夜里埋伏在营地的周围,学着狐狸的声音大声叫喊:“大楚兴,陈胜王。”如此反复几次,弄得人心惶惶,陈胜由此颇为引人注目,就连押送他们的军官也开始密切关注他的行踪了。

同类推荐
  • 金口才全书·卡耐基口才艺术

    金口才全书·卡耐基口才艺术

    本书包括有益说话的基本法则、沟通的艺术、话题是关键所在、言辞常流露人品与心态、充满魅力的通用语言、使人折服的处世语言等十章。
  • 青少年成才的9大智能

    青少年成才的9大智能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世界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力Ⅱ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科学事实:每一个青少年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多种智能,而并非只是单一的智能。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结合我国青少年智能素质的现状,本书总结归纳出符合我国青少年人生成长的9大智能,即记忆智能、想象智能、思维智能、创造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艺术与审美智能、研究与实验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本书从多维的角度、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评价青少年的智能,是帮助广大青少年有效地自我开发潜能、创造未来成功人生的一种有益探索。
  • 自我与沟通(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自我与沟通(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本书告诉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状况与事情时,不要怨天尤人,怪别人甚至怪老天无眼,而是要冷静下来先想想自己,做自我检测与沟通。自我与沟通的首要条件,即在於认知,知自己之不足、障碍、限制、圈圈和问题到底在哪里。认知后,接著必须动心,用心去感觉、去体悟,使自己的心开放,增加自我与沟通的内心动力。心动不如马上行动,当自己内心的动力增强后,即刻就要付诸实践,让行动发挥出自我与沟通的充分效果。自我与沟通非一蹴即成,必须持续不断一次又一次的为之,不可心急或求速效,而必须慢慢的,一步一步来,方能真正达到自我与沟通的确实效果。
  • 智慧造就一生

    智慧造就一生

    当今很多人对智慧越来越陌生了,这并不是说人类距离智慧远了,而是我们身在其中,其身不知。曾经那些古老岁月的智慧箴语,现在我们都可以脱口而出。这正是人类文明与智慧进步的一种表现。
  • 创新力

    创新力

    《创新力》对创新力的本质与创新力的灵魂,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原理与创新原则,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创新力的激发,提高创新力的意义、方法和途径,以及为培养提高创新力创造舞台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本书向人们诠释了科学思维的本质及多种思维视角的魅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上帝之眼——穿心术

    上帝之眼——穿心术

    西南政法大学刑侦专业的刘大志出身于西南某个小山村,是村里百年一遇的大学生,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和一次偶然的奇遇,使他本身具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上帝之眼和穿心术,利用这种优势,使他协助市局屡破重案要案,在都市的刑侦风云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 案藏玄机之致命记忆

    案藏玄机之致命记忆

    市立医院门口惊现女尸,死者被丝巾残忍绞死;日本游客神秘失踪,被发现时颈骨扭断、五脏俱裂;犯罪嫌疑人频频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到底有何意图?千里之外,关家惨遭灭门,唯一幸存者竟成为疯子;而三十年前的一位神秘老人,以乎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血迹未干,血腥的味道还在飘荡,目击者、嫌疑人又接连被杀,神探古洛能否冲破迷雾,破解血色掩盖下的真相?
  •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本书是小说家乔叶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深夜醒来”、“咬文嚼字”、“吟游四方”3辑共39篇文章。内容涉及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对旅行意义的哲思,语言通俗清丽、感人肺腑。
  • 军迷畅游——兵器入门知识

    军迷畅游——兵器入门知识

    步兵是军队中最古老的作战兵种,在古代,步兵是战场上的主要力量,战争胜负决定于步兵的强弱。中国古代称步兵为徒或卒,有徒兵、徒卒、武卒、锐士等称呼。在骑兵兴盛时期,步兵担负辅助任务。当火器出现和发展以后,步兵又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 井中的天

    井中的天

    本书包括“悟性如光”、“人生境界”、“欲望陷阱”、“成功路标”、“一路花香”、“现代语言”、“见微知著”、“爱暖心扉”八部分。
  • 古道云传

    古道云传

    古有九州四海,其内有生灵万千,道法三千,佛法无边,鬼气森然,魔焰滔天。九州之外有地府、仙界,佛土,魔域,诸强并立,杀伐不断,据闻九州有一古道,其名为混沌,谣传能走完这条路就可以真正的超脱岁月,无数修者为了超脱,埋下一路枯骨,即使如此,无数强者在这条路上依然是前仆后继,从古至今,这条路见证了无数故事,或是悲凉,或是可歌可泣,又或是一朝踏尽岁月,终得超脱,又或还是一朝皆空?古云从九州而来,身负家仇,懵懂走上修道之路,一世身,几份情,为友情可性命相交,为亲情可戮尽天下,为爱情可舍身成魔,让我们陪伴小云儿一起征战这大千世界,看古云终究是超脱还是成空?
  • 魔返三国

    魔返三国

    他穿越至东汉末年,遇见一绝世美人儿!这正是黄巾起义,他要打出名气!后来为了爱人,斗破苍穹,杀仙弑神!刘天虎,到底是何人?
  • 掌控之力

    掌控之力

    呼风唤雨不在是梦,左手一挥电闪雷鸣,右手一挥烈火咆哮。你想拥有操作自然元素的能力嘛?你想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嘛?来这里吧,这里是元素大陆,只要你有能力,万物皆你掌控
  • 美女与魔兽

    美女与魔兽

    美女与魔兽之间的不得不说的故事;一部以魔兽为主人公的玄幻,希望你会喜欢。
  • 邪妃一笑狠倾城

    邪妃一笑狠倾城

    正常版:俗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我们亲爱的女主,就被自己的小徒弟坑…死了。穿就穿吧,穿到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身上又是什么鬼?好,也认了,但是,本想安安生生的过完这一世,但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大陆上,又不得不奋斗起来宠溺版:她仰天躺在床上,翻过身,双手托着下巴,歪着头说:“啊,好无聊啊,你娶几个妃子给我玩嘛”案桌前,低着头批改官文的他,说“哦,好啊”第二日,以往和她做对的女子都齐齐“嫁”入了府中。第三日,“殿下,殿下,不好了,小殿下把云侧妃的头发烧了!”他在案桌前,头也不抬,面不改色的说“哦,烧完没?没烧完,再去帮小殿下添几把火,烧完了就送去静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