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2900000016

第16章 生命的价值(15)

选自1986年7期《天津文学》

精品赏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抒情散文。

如果我们设问,我们在这里读到的,真的仅仅是作者讲述自己在故乡一点七平方公里的小岛上《迷路的故事》吗?(当然这本身无疑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回答是否定的。很显然,作者是要借助这个线索,抒写自己对故乡情感中美妙如梦幻一般的迷离。怀恋故土,可以用回观、冷隽的笔法来描述(如鲁迅笔下的故乡),让读者自己去会意;也可以用投入、情绪化的笔法去感味,让读者随同你徜徉其中。《迷路的故事》采用的是后一种。

细味全篇,虽然我们会发现文章在布局的经营上略显散漫(这也许和作者自然奔放的宣泄有关),但其“情景交融”的特点又是十分突出的。“。情景交融”在散文创作似乎是老生常谈,可是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应用自如却又谈何容易。感情的真挚和充沛同对景物细致和独特感受乃是其基本的条件。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看到,舒婷笔下的小岛,诸般景物(无论是沙滩、是大海、是小船、是草木)都浸透着作者人生的经历和感情的体验,作者的生活,便也仿佛与之相连。而这种“情景交融”情境营造,则意在唤起读者的经验乃至共鸣。

感情的作伪和矫饰是要不得的,言为心声,也勉强不来。舒婷这篇抒情散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达到了一种“从心灵到心灵”的感染力。我们前面说到过作者对小岛的情感是迷离的,这正出自作者内心的感发。小岛带给她的,有“残梦”般的童趣,也有“忧患”的少年回忆,更有给她寂寞心灵以慰藉的诗意。作者说从搁浅的小船想起莱蒙托夫的“帆”,想到现实和梦的距离。实际上,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将自己生活的现实和梦幻编织在了一起。

换一句话说,作者似乎是拿了作诗的材料来作散文。于是在文体上形成了华美的语言特色。但这并非单纯指文中有多少个形容词,多少个比喻,而是指在情感内容墓础上的形式美。比如文章全篇呈现出的节奏感。作者仿佛是在用两种语调在写作,当作者叙事时,那语调是深沉练达的;当作者写景抒情时,语调是灵转潇洒的。我们也不难感觉到在文句之间的音韵美。很显然,作者在写作时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传达出自己的情感而已,她也努力追求语言形式上的精美。有时,作者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诗歌的创作手法。

愁乡石张晓风

到“鹅库玛”度假去的那一天,海水蓝得很特别。

每次看到海,总有一种瘫痪的感觉,尤其是看到这种碧人波心的、急速涨潮的海。这种向正前方望去直对着上海的海。

“只有四百五十海里。”他们说。

我不知道四百五十海里有多远,也许比银河还迢遥吧?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像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那样让人牵起一种又凄凉又悲怆的心境。我们面海而立,在浪花与浪花之间追想多柳的长安与多荷的金陵,我的乡愁遂变得又剧烈又模糊。

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漆。

明孝陵的松涛在海浪中来回穿梭,那种声音、那种色泽,恍惚间竟有那么相像。记忆里那一片乱映的苍绿已经好虚幻好缥缈了,但不知为什么,老忍不住要用一种固执的热情去思念它。

有两三个人影徘徊在柔软的沙滩上,拣着五彩的贝壳。那些炫人的小东西像繁花一样地开在白沙滩上,给发现的人一种难言的惊喜。而我站在那里,无法让悲激的心怀去适应一地的色彩。

蓦然间,沁凉的浪打在我的脚上,我没有料到那一下冲撞竞有那么裂人心魄。想着海水所来的方向,想着上海某一个不知名的滩头,我便有一种嚎哭的冲动。而哪里是我们可以恸哭的秦庭?哪里是申包胥可以流七日泪水的地方?此处是异国,异国寂凉的海滩。

他们叫这一片海为中国海,世上再没有另一个海有这样美丽沉郁的名字了。小时候曾经多么神往于爱琴海,多么迷醉于想象中那抹灿烂的晚霞,而现在,在这个无奈的多风的下午,我只剩下一个爱情,爱我自己国家的名字,爱这个蓝得近乎哀愁的中国海。

而一个中国人站在中国海的沙滩上遥望中国,这是一个怎样成涩的下午!

遂想起那些在金门的日子,想起在马山看对岸的角屿,在湖井头看对岸的何厝。望着那一带山峦,望着那曾使东方人骄傲了几千年的故土,心灵便脆薄得不堪一声海涛。那时候忍不住想到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候鸟,犹记得在每个江南草长的春天回到旧日的梁前,耳恨自己不是鱼,可以绕着故国的沙滩岩岸而流泪。

海水在远处澎湃,海水在近处澎湃,海水徒然地冲刷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羞耻。我木然地坐在许多石块之间,那些灰色的,轮流着被海水和阳光煎熬的小圆石。

那些岛上的人很幸福地过着他们的日子,他们在历史上从来不曾辉煌过,所以他们不必痛心,他们没有骄傲过,所以无须悲哀。他们那样坦然地说着日本话、给小孩子起日本名字,在国民学校旗竿上竖着别人的太阳旗,他们那样怡然地顶着东西、唱着歌,走在美国人为他们铺的柏油路上。

他们有他们的快乐。那种快乐是我们永远不会有也不屑有的。我们所有的只是超载的乡愁,只是世家子弟的那份茕烛。

海浪冲逼而来,在阳光下亮着残忍的光芒。海雨天风,在在不放过旅人的悲思。’我们向哪里去躲避?我们向哪里去遗忘?

小圆石在不绝的浪涛中颠簸着,灰白的色调让人想起流浪的霜鬓。我拣了几个,包在手绢里,我的臂膀遂有着十分沉重的感觉。

忽然问,就那样不可避免地忆起了雨花台,忆起那闪亮了我整个童年的璀璨景象。那时候,那些彩色的小石曾怎样地令我迷惑。有阳光的假日,满山的拣石者挑剔地品评着每一块小石子。那段日子为什么那么短呢?那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预见自己的命运?在去国离乡的岁月里,我们的箱筐里没有一撮故国的泥土。更不能想象一块雨花台石子的奢侈了。

灰色的小圆石一共是七块。它们停留在海滩上想必已经很久了,每一次海浪的冲撞便使它们更浑圆一些。

雕琢它们的是中国海的浪头,是来自上海的潮汐,日日夜夜,它们听着遥远的消息。

把七块小石转动着,它们便发出琅然的声音,那声音里有着一种神秘的回响,呢喃着这个世纪最大的悲剧。

“你拣的就是这个?”

游伴们从远远近近的沙滩上走了回来,展示着他们彩色缤纷的贝壳。

而我什么也没有,除了那七颗黯淡的灰色石子。

“可是,我爱它们。”我独自走开去,把那七颡小石压在胸口上,直压到我疼痛得淌出眼泪来。在流浪的岁月里我们一无所有,而今,我却有了它们。我们的命运多少有些类似,我们都生活在岛上,都曾日夜凝望着一个方向。

“愁乡石!”我说,我知道这必是它的名字,它决不会再有其他的名字。

我慢慢地走回去,鹅库玛的海水在我背后蓝得叫人崩溃,我一步一步艰难地摆脱它。而手绢里的愁乡石响着,响久违的乡音。

无端的,无端的,又想起姜白石,想起他的那首八归。

最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滦。

愁乡石响着,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后记:鹅库玛系冲绳岛极北端之海滩,多有异石悲风。西人设基督教华语电台于斯,以其面对上海及广大的内陆地域。余今秋曾往一游,去国十八年,虽望乡亦情怯矣。是日徘徊低吟,黯然久之。

一九六八年

精品赏析

“愁乡石”多么忧郁而美丽的名字,只有积郁了浓重的乡思乡愁的人,才会产生如此强烈深沉的感受,才会赋予这普普通通的石子以如此魅人的名字。

散文开篇,作者便为我们涂抹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去国十八年的游子,独自伫立于异国滩头,噙泪翘首着祖国的方向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乡,那让她日思夜想、情绕梦牵的地方。海浪,在她的足下拍激冲撞,内心却翻卷着更为汹涌的情感波澜,一种悲剧感油然而生,定下全文的“忧郁”基调。通篇文字,自始至终,无不牵绕着一个“愁”字,笔之所至,情之所染,海也愁,天也愁,风悲石异,人更是愁深难遣。然而,这“愁”,这悲,又绝不同于普通的人伦天性,也不是布尔乔亚式的多情缠绵与忧郁症。这里,“愁”的内涵,显得那样深沉而博大,那样健康而真挚,那样执著而热烈,因为,这是整整一代游子的共同心声,是海峡两岸手足同胞的共有感情,它包孕了一个巨大的、民族分裂的历史悲剧,因而也就使之带上了一种特殊的时代色彩,民族色彩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愁”是被升华了的、非一般意义上的愁。它的情感内核是健康的、美丽的,是闪耀着正义、人道与人性光彩的。

为了充分抒发这种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作者选择了一个极妙的抒情背景大海。海,幅员辽阔,动荡不安,浩浩渺渺,变幻多端,令人浮想翩翩。“碧入波心、急速涨潮”的海,是距上海只有四百五十海里的海。这该让一个离国多年,恩归心切,而又无法归乡的游子生出多少冥冥之想!于是,入眼的一切,都变得异样,甚至大自然的美丽也变得不堪忍受。那蓝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那被诗人、哲入、情人们千百遍吟咏过的海,在晓风的眼中蓝得却是那么不可思议,那么残忍,不仅“蓝得很特别”,“蓝得近乎哀愁”,甚至,“蓝得叫人崩溃”,以至每每见到这海“总有一种瘫疾的感觉”,尤其是看到这种“向正前方望去直对着上海的海”。在这里,一切的诗意,一切的美,只加深加剧了她对故园的怀念,那种急切而又无奈的乡思展示得如此细腻动人,令人叹为观止。无需任何解说,我们已能感受到,那“特别”、“哀愁”、“崩溃”的,并非别物,恰是作者自己。“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自然景物一旦纳入了游子的画框,则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乡愁的色彩。所以,海滩上快乐嬉戏的伙伴,她觉得她们过于快乐了;沙地上繁花般缤纷的贝壳,她又觉得它们过于绚烂了;一个调皮的浪头竟能“裂人心魄”;想着海水所来的方向,竞有“一种嚎哭的冲动”,因为,这一切的一切,与她悲凄惆帐的心境是多么不协调,不相衬。

“他们叫这一片海为中国海,世上再没有另一个海有这样美丽沉郁的名字了。小时候曾经多么神往于爱琴海,多么迷醉于想象中的那抹灿烂的晚霞,而现在,在这个无奈的多风的下午,我只剩下一个爱情,爱我自己国家的名字,爱这个蓝得近乎哀愁的中国海。

而一个中国人站在中国海的沙滩上遥望中国,这是一个怎样成涩的下午”!

这是多么固执、顽强、坚贞的爱!令人心动,催人泪下。在这里,海作为情绪喷发的环境与依赖,仍发挥着极妙的作用。一方面,它是抒情的绝好背景与依托;另一方面,海的恢宏、博大、深沉、激荡、浓冽,又正应合了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态,甚至这大海简直就是这情感的寄托与象征。“中国海”的命名更体现了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感情,作者的偏爱、执著、忧郁、哀伤、由于紧紧维系着祖国民族的红线,而得到了升华,升华出一种光彩熠熠、无与伦比的美。

《愁乡石》流淌着一种情绪美。散文便依着这情绪的流动,信笔写来,挥洒自如,其中巧妙地穿括了凡组对比(现实与历史、游子与伙伴、游子与台湾岛本土人、贝壳与石子等)使情绪与景物相互映衬,摇曳生姿。遣词造句,富于个性和创造力。结构巧妙,舒卷自如,海之辽远,石之细微,爱之切、思之痛,无不尽收笔下,读来不能不为那海一样深、石一样坚的思乡情慷所打动。

也是水湄

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夜风。

那是四月初次燠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春天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像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一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属。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白,在一霎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在浪中而不属于浪的自。

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像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螺蛳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像吴刚或薛西佛那样擦抹永世擦不完的灰尘,煮那像“宗教”也像“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她只要在启箱检点之际,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

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像一垛垛的砚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古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

同类推荐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牛玉儒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牛玉儒的故事

    牛玉儒,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1岁。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桑克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桑克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本书全部收录了诗人桑克的代表作品,力求系统地收录桑克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以及创作风格。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
热门推荐
  • 鉴鬼实录往来者

    鉴鬼实录往来者

    往来者是林逍和方蕾之子林琅的故事,和上一部故事有联系也有新内容:诸神的星空下存在的是卑微的我们,这个宇宙如此浩瀚怎可能只有我们是有智慧的生命体?只是之前我总以为另外的生命存在于那渺渺太空之外,却不知神早已想好了它的剧本,我们并不孤独,那些同样的我们与我们同在。我就是往来者,穿梭在我们和他们的世界里。。。。。
  • 寒烟引素

    寒烟引素

    江如蓝的成长史,从退避到承担,一路长大,她经历过亲人的放弃、初恋的算计、友人的背叛。虽然爱人有所保留,所幸,结局还好。
  • 红颜祸,将军皇上选哪个?

    红颜祸,将军皇上选哪个?

    他是备受冷遇的皇长子,生长在勾心斗角的深宫内院。偶尔的机遇遇见了小小的她,因她的一句话便顽强地挣扎生存下来,只为献礼予她万里江山。他是家境贫寒却胸怀抱负的上进书生,为了前程进京赶考,却似乎是因为她的牵扯而深陷万劫不复的泥淖,无辜的他,究竟能不能换来自己的好结局?他是英俊潇洒的少年将军,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明明是英武男儿心系柔情少女,为何他又会抛下他从此消失,渺无音讯?这事情的真相,又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他是文采卓绝的江南才子,也是她的知心挚友。徘徊于烟花陌巷之中,爱笑爱饮。在她最危难是时机却是他伸出了援手……
  • EXO之我不后悔

    EXO之我不后悔

    和一个人在一起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他给你的能量足以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得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得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满怀着期待假如你感受到了这些那你就没有爱错人真正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相互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
  • 皇叔,吃定你了

    皇叔,吃定你了

    “皇叔皇叔,我们不约,你年龄太大,我们有代沟”“年龄大才只到疼媳妇”某男一脸温柔的看着怀中的女子。“皇叔皇叔,”某女一脸可怜兮兮的样儿“说吧,这回又干了什么坏事”“我把你心上人扔河里了”“你难道不知道我早已换人了吗”某男暧昧的看着某女,发着电流。爱你,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或许就是在那第一眼就已经沦陷!爱你,是我今生做得最好的决定!
  • 青云变

    青云变

    一名遗忘10岁前记忆的少年,在父母生死存亡之际,独自一人踏入了神魔之战的古战场,寻找那传说中“生死人,肉白骨”的“命兰”。一只幕后的黑手游走在他身后,神秘的保护者又是来自何处……他一步一步的崛起,不平凡一生究竟要经历多少风雨……而背负的神魔臂与天生的宿命,他又要如何去面对、去抉择?天注定的,谁也无法改变!!!
  • 重生之独犯众怒

    重生之独犯众怒

    宠文一般都是男女主结婚或者生孩子以后,HAPPYEND。但生活不是小说,永远都不会HAPPYEND。前世,她带着众人欣羡的盛宠嫁他为妻。前世,他为她与家决裂,为她倾国倾城,为她九死一生。原以为幸福在握,岁月静好,可执手偕老,孰料却在怀胎五月带着两个女儿被逼下堂让“贤”。重来一回,她发誓,生不进郑家的门,死不入郑家的坟!领土之争,非战不可!
  • 异世大陆任逍遥

    异世大陆任逍遥

    第一杀手意外身殒,转生异界,纨绔公子纵横异界,从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看叶凡如何踏入强者之路,异界成神。
  • 校园绝品邪帝

    校园绝品邪帝

    在静海这个危机四伏的城市里,一个普通学校里的初中生,带着他的兄弟们,一起在这次城市缔造了无限辉煌的神话。
  • 千年冥判

    千年冥判

    一千年的沉沦让伤痕累累的陈梦生机缘巧合的苏醒了,面对这陌生的世界陈梦生寸步难行。陈梦生只想能够找到自己的师妹上官嫣然,可是残留的半块天官授牌成了被人追杀的目标。陈梦生迷茫了,陈梦生无数的扪心自问我历经苦难降魔卫道却被逐出师门,我替天行道度尽千万亡魂却痛失所爱,我受天劫被困千年醒来却是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