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2900000014

第14章 生命的价值(13)

文章虽说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但决不借那朦朦的愁云蒙蒙的雨幕来晦涩自己的观点,他勇敢地涉足让庸人却步的政治湍流,有意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经历洗礼和考验。此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单调感顺势迁延为对历史与现实的啃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这妙喻准确、简赅、新鲜,下笔时全然不想着会开罪于何人,只是让艺术把真情实感馈返给现实它的母体。大凡真爱,便不必讳言,无须粉饰,且读这一句吧:“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据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声音来自台北,1974年。不是“蔑言”,却是“真言”!想当时,正统作家群中诗以“莺歌”,文以“燕舞”,不乏其人,愧杀,愧杀!用艺术伪装现实,艺术只能沦落。

余光中正视现实的勇气还表现在他不沉酒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一”。难怪他要写冷雨,听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丝能清醒头脑,“浙浙沥沥”的雨声能增聪听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则沁心润脾。冷雨,冷语,冷静的肺腑之语。

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冷雨中诱出了祖宗的诗韵,君不见“渭城朝雨渑轻尘”、“清明时节雨纷纷”都以“变奏曲”形式流韵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情丝”与雨丝始终交织着,在冷雨中忆起了初临孤岛时的“凄迷”,也忆起了初恋时的温馨。他相信“商略黄昏雨”的意趣,只有在中国方可尽享,也许在基隆的港堤上,也许在四川的池塘里。他想起辞书中“雨”部字块的繁纭,米家山水画的云情雨意,王禹俱为听雨而造的竹楼以及现今雨城中千伞万伞的奇观。雨连着台岛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与难尽人意的现实。尽管为文的契机是感慨于海峡两岸“参商太久”,但此文的审美对象是雨、所以作者一直是用雨来灌涤自己的愁绪,用雨来勃发读者的情趣。至于载什么“道”,完全没必要让艺术去屈就。真正的艺术,本身自有扬善祛恶,昭示美与光明的功能。关键是那艺术要真,不要伪,每个艺术品种都要遵从自身规律去反映现实。唯其如此,也就必定能与当代生活节奏同步了。余光中的散文创作实践对我们上述的分析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文坛宿者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这评论有深刻的见解,也很公道,会引起作家与散文爱好者的思考。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所谓“读”,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还讲求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氏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法显然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看这句,“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汾谤沱沱,浙沥浙沥浙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毅出一连串的退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山”、“伞”相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了印证和发展。

有时,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我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同类语或近义词的连用在文中也不乏见。“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一下子扫过万水千山,大陆风情,如数家珍。再看这句:“。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一字之别,入木三分。

读余光中的散文,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则常有会心,时而颔首;对于发蒙于新文学的青年来说,则知、美兼得,受益匪浅。当然,细心者也会发现余文中亦有西化句型杂陈其问,另有意趣。这表明在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上余光中既坚守主脑又不偏颇自囿,至于文中大跳跃式的联想和具有现代风格的“情景置换”更能证明这一点。

曼哈顿街头夜景丁玲

去年十一月四日,我到了纽约,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傍晚,我住进了曼哈顿区的一家旅馆,地处纽约最繁华的市区。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伸。这边,明亮的橱窗里,陈列着铮铮发亮的金银餐具,红的玛瑙,青翠的碧玉,金刚钻在耀眼,古铜器也在诱人。那边,是巍峨的宫殿,门口站着穿制服的巡警,美丽的花帘在窗后掩映。人行道上,走着不同肤色的人群,服装形形色色,打扮五花八门,都那样来去匆匆。这些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走在通衢大道,却似在险峻的山路上爬行,步步泥泞。曼哈顿是大亨们的天下,他们操纵着世界股票的升降,有些人可以荣华富贵,更多的人逃不脱穷愁的命运。是幸福或是眼泪,都系在这交易所里的电子数字的显示牌上。我徜徉在这热闹的街头四顾,灿烂似锦,似花,但我却看不出它的美丽。我感到了这里的复杂,却不认为有多么神秘。这里有一切,这里没有我。但又像一切都没有,唯独只有我。我走在这里,却与这里远离。好像我有缘,才走在这里;但我们之间仍是缺少一丝缘份,我在这里只是一个偶然的,匆忙的过客。

看,那街角上坐着一个老人,伛偻着腰,半闭着眼睛。行人如流水在他身边淌过。闪烁的灯光在他身前掠过。没有人看他一眼,他也不看任何人,他在听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对周围是漠然的,行人对他更漠然。他要什么?好像什么都不要,只是木然地坐在那里。他要干什么?他什么也不干,没有人需要他干点什么。他坐在这热闹的街头,坐在人流中间,他与什么都无关,与街头无关,与人无关。但他还活着,是一个活人,坐在这繁华的街头。他有家吗?有妻子吗?有儿女吗?他一定有过,现在可能都没有了。他就一个人,他总有一个家,一间房子。他坐在那间小的空空的房子里,也像夜晚坐在这繁华的街头一样。没有人理他。他独自一个人,半闭着眼睛伛偻着腰。就这样坐在街头吧,让他来点缀这繁华的街道。总会有一个人,望望他,想想他,并由他想到一切。让他独自在街头,在鲜艳的色彩中涂上灰色的一笔。在这里他比不上一盏街灯,比不上橱窗里的一个仿古花瓶,比不上挂在壁上的一幅乱涂的油画,比不上掠身而过的一身紫色的衣裙,比不上眼上的蓝圈,血似的红唇,更比不上牵在女士们手中的那条小狗。他什么都不能比,他只在一幅俗气的风景画里留下一笔不显眼的灰色,和令人思索的一缕冷漠和凄凉。但他可能当过教授,曾经桃李满天下;他可能是个拳王,一次一次使观众激动疯狂;他可能曾在情场得意,半生风流;他可能在赌场失手,一败涂地,输个尽光;他也可能曾是亿万富翁,现在却落得无地自容。他两眼望地,他究竟在想什么?是回味那往昔荣华,诅咒今天的满腹忧愁,还是在追想那如烟似雾的欢乐,重温那香甜的春梦?老人,你就坐在那里吧,半闭着眼睛,伛偻着腰,一副木木然的样子,点缀纽约的曼哈顿的繁华的夜景吧。别了,曼哈顿,我实在无心在这里久留。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北京

精品赏析

《曼哈顿街头夜景》是一篇纪游散文。作者饱经人世忧患、走尽坎坷路,复出后于1981年访问美国时写下这篇短文。她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渊博知识,倾吐炽热的爱国赤子之情,强烈的民族自尊之心,以简洁富于哲理的语言抒写她的观感,直抒胸臆。目睹“夜景”的此景此情,她以现身说法亲自“导游”,让读者从她选择的最佳角度亲历其境,以便“揽景会心”,引起强烈的共鸣,达到“物我感应”、思想交流,作者与读者的观感,也所见略同了。

高楼耸立夜空,墙壁是透明的玻璃。霓虹灯五颜六色,街灯远近闪烁,灯火辉煌,通宵达旦,犹如水晶官。这是世界最大城市中最繁华市区的曼哈顿街头的夜景,漫步其中,“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作者提笔破题,集中笔力如此写“夜景”,旨在突出曼哈顿这个西方世界中的“最典型的环境”“曼哈顿是大亨们的天下”!曼哈顿街头夜景如花似锦,富丽堂皇;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繁荣昌盛;热闹非凡。这个“花花世界”无奇不有、应有尽有吗?难道真是“人间天堂”?!

作者激情洋溢、慷慨陈辞:“我徜徉在这热闹的街头四顾,灿烂似锦,似花,但我却看不出它的美丽”。因为这里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那个无家可归、独坐街角的老人,在此“夜景”中又岂止“在这鲜艳的色彩中添上灰色的一笔”?至于“我感到这里的复杂,却不认为有多么神秘”。只缘此处是“金钱主宰的世界”,虽复杂,但一切为了掠夺财富,又有什么神秘可言呢?至此。作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雄辩地论证,在“物质”虽富有、“精神”却贫乏的西方世界,自己作为人民中国的主人、文化使者、老作家,已深深地感到“这里有一切,这里没有我。但又像一切都没有,唯独只有我。我走在这里,却与这里远离……”的矛盾心情,其中的深刻含义,自豪与骄傲之感,尽在这启人睿智的哲理名言中了。在结束全文时,作者更以幽默诙谐的口吻告别:“别了,曼哈顿,我实在无心在这里久留”。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对此次访美的,总结!

此文成功地运用“典型环境”,通过对曼哈顿街头繁华夜景的描绘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的揭示,写出了西方世界“繁荣”背后暗淡、衰败的真相。同时,以特写的镜头,全方位地塑造“独坐街角的老人”的典型形象。以老人为“人证”,通过对比的手法,运用九个设问句和六个“比不上”的排比句,层层递进,在一问一答、一正一反中概括老人的一生’,揭示他的命运。而今,他“更比不上牵在女士们手中的那条小狗。他什么都不能比,他只在一幅俗气的风景画里留下一笔不显眼的灰色,和令人思索的一缕冷漠和凄凉”。这,就是“花花世界”的“缩影”,它那灰色的、凄凉的老年人的晚年,正是西方社会制度所使然。

作者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构思填密,哲理深刻。这种由景及人,由小见大,由表面深入实质的写法,准确而深入地反映了西方世界的现实。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本文深刻的主题。作者那犀利的笔锋,更增添了本文的艺术特色。陶然亭张恨水

陶然亭好大一个名声,它就跟武昌黄鹤楼、济南的趵突泉一样。来过北京的人回家后,家里人一定会问:“你到过陶然亭吗?”因之在三十五年前,我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逛陶然亭。

那时候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龟车。找了一个三秋日子,真可以说是云淡风轻,于是前去一逛。可是路又极不好走,满地垃圾,坎坷不平,高一脚,低一脚。走到陶然亭附近,只看到一片芦苇,远处呢,半段城墙。至于四周人家,房屋破破烂烂。不仅如此,到处还有乱坟葬埋。虽然有些树,但也七零八落,谈不到什么绿荫。我手拂芦苇,慢慢前进。可是飞虫乱扑,最可恨是苍蝇蚊子到处乱钻。我心想,陶然亭就是这个样子吗?

同类推荐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收录了著名作家雷达的大量散文佳作。这些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 会唱歌的脚印:王小妮唯美散文游记

    会唱歌的脚印:王小妮唯美散文游记

    人生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不管情愿不情愿,活得好与活得不好,总有值得回忆的往事,当有一天或某一刻我们不小心打开了这幅山水画,世界走远了,浮华的人声消退了,所有快乐与不快乐的往事,曾经拥有又曾经失去的东西都成为打开的画卷,我们的人生也跃然纸上。画卷里的人生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都需要记忆来勾勒。当我们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写下心情,等到暮年之时,翻开的画卷一定是灿烂的无与伦比的瑰丽。这就是我喜欢写作,坚持写作的缘由。
  • 隐居日记

    隐居日记

    该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时间顺序编排的图片,另一部分则以文字描述我遭遇的人物、事件与情感。前者用来表现自然生灵之神奇,后者用来体现人生滞涩的甜和美。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热门推荐
  • 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她,苦等他三年,结果他结婚了,新娘不是她。一次偶然遇见他,像迷一样时时出现在左右。曾经深爱过,又曾经深深的被人伤害过,他和她是否能在静默的岁月长河里简单的彼此相爱。因为,爱上一个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太空猎人之重返地球

    太空猎人之重返地球

    ~\(≧▽≦)/~教练!太空猎人考试,请带她装逼带她飞!O(∩_∩)O不管咋说,咱都属于外来人口,应该互相扶持的对不对?/(ㄒoㄒ)/~~教练哎,你的面瘫得治一治,给个正眼好不好……宝宝好歹也是万里挑一的预见系好苗子啊~~
  • 我的手机能穿越

    我的手机能穿越

    当郝健一巴掌拍飞从天而降的金手指后,牛逼的启程变成了苦逼的开始。但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什么叫牛逼?牛逼就是能把苦逼的生活,同样过得有滋有味。郝健坚信,终有一日能拨开云雾见青天。常言道,不经历风云,怎能见彩虹?他站在屋顶,对月狂呼:“就让暴风雨来得在猛烈一些吧!”PS:本文无节操,无下限,甚至无逻辑!入坑请慎重,自带避雷针。PPS:十八岁以上看官,请在未成年人陪同下观看本文。PPPS:张小花,金凯瑞,周星驰,快赐我力量。PPPPS:开文之初,楼下算命的张哑巴曾说……(P你大爷!入正文!)
  • 王俊凯我曾这样爱你

    王俊凯我曾这样爱你

    余音:“爱了那个人十年,我们没有在一起。”多年后,她如此评价自己的第一份爱情。十年以来,从未间断的单恋……因为,他从来都不会知道她爱他……王俊凯:“忘不了过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明明是说给她听,却更像是说给自己。是吗?一切也该结束了吧……易烊千玺:“我不介意成为你心里的他。”所以,不介意从一开始的单方面付出。爱你那是我的事,和你没关系……用我十年青春换你光荣永恒。少年你可曾听说,我曾这样爱过你。
  • 娘子令如山

    娘子令如山

    为了她夜闯敌营,为了她沙场舍命,最后,为了她不惜负了军令如山。他悲催的发现……有一些东西,不该只看表象的,两个格格不入的人,一场貌似胡闹的爱情,世人都看不懂她,她乐得逍遥,偏偏有一个人看懂了,却故意忘记。忘记了那场轰轰烈烈,只留她一个人地老天荒。
  •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全新珍藏版)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全新珍藏版)

    学校里学不到的成功秘诀,改变女孩命运的金科玉律。260多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向青少年娓娓讲述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是青少年立足社会必修的18堂人生课。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用心去发现,将浓缩的真知化为鲜活的智慧,我们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驾轻就熟。
  • 杨门福将

    杨门福将

    一个向往江湖的闷骚小姐,带着一个贪吃的缺心眼儿丫鬟,遇上了一个不靠谱的骚包剑神,一路各种捣乱的配角们,一段欢快的逃婚之旅。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有你,即是我梦寐以求的江湖。
  • 浅岸深海

    浅岸深海

    重生在十八岁的花季,他知道上一世所有的事情,那么这一世他还会一如既往,亦或是选择改变?
  • 都市之穿越时空

    都市之穿越时空

    既得纳戒,则穿两界,既已降临,则统尔界,不服打死!
  • 月上荷塘夜

    月上荷塘夜

    故事发生在小兰被醉酒的舅舅强奸之后……荷塘,月色,清荷,皂角树,重重恩怨彷徨一个世纪……鬼气森森的大宅,扑朔迷离的幽魂,清丽若荷的小兰,隐藏了五十年的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