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我需要回英国处理有关英国名下的“庚子赔款”管理事宜。这是我在中国居住28年以来,第二次回国。1927年初,我以英国驻威海卫专员身份,回到了中国。英国政府承诺归还中国领土,在那4年时间里,我都待在中国,这期间一直和皇帝保持联系,还去探望过他几次。
我去威海卫上任之前,在天津陪皇帝度过了几天。人们在复辟帝制阴谋论中,经常提起我和康有为,他是忠心的保皇派改革家。2月14日是皇帝的生日。在那天早上,康有为和他的跟随者徐良,来到了我这里。那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我们谈论着皇帝的过去和将来,然后一起去日租界的住所张园探望皇帝。皇帝非常高兴,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康有为在跪安的时候,皇帝扶起了他,让他坐在椅子上。3月8日,是康有为的七十大寿。他的追随者和朋友,给他贺寿,表达对他的敬意。皇帝送了一些礼品,特意派徐良给他贺寿。在这么多的祝福中,想必最让他高兴的还是皇帝的贺寿。几天之后,他再次北上青岛,找了一处新的住所。我们约定,到了夏天,他到威海卫小住几天。可是等我再次接到他的消息的时候,却是他离世的噩耗。那天是1927年3月31日的凌晨,正是我抵达威海卫,开始履行我的新职的日子。
梁启超是康有为最得意的门生,也是最有成就的一位。他在康有为的丧礼上,发表了一场感人肺腑的演讲。他称赞康有为是伟大的改革开拓者,是最早看清中国形势,并坚持认为如果中国不选择现代化道路,将会走向衰朽和崩溃的超前人物。梁启超说:“无论谁撰写将来的中国历史新篇章,都会把1898年的维新变法,写进书史的第一章。”不幸的是,他不久也随着康有为离开了人世。
我在威海卫上任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令皇室悲痛的灾难性事件。就在1928年7月3日至11日之间,皇陵(东陵)遭人盗墓,皇室的尊严遭到了冒犯。
这帮盗墓者是不是土匪或是军阀,已没有任何的意思。在中国动荡不安、内战频繁的时代里,盗墓者是谁,都是一样的。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中,皇室贵族或达官显贵的陵墓内,往往会有大量价值连城的陪葬品。盗墓者主要的目的是盗取这些金银财宝。当时的陵墓坚固到要用炸药才能打开,在炸开陵墓之后盗墓者撬开棺椁,将尸身扔在地上,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乾隆皇帝和“老佛爷”慈禧太后的尸身,竟然被盗墓者乱砍成碎块,尸骨撒在地上。后来,皇帝派人查看,据说那景象惨不忍睹。人们为皇帝和皇室详尽地记录了整个情形,以备入档。
后来一个专门审判这起盗墓事件的特别法院成立,不过只审判了无关紧要的犯人,判决很轻,对那些幕后人物却毫无伤害。这些人还私吞了财宝,之后,这些财宝流散到世界各地。民国政府也曾表明要保护皇陵,皇帝也曾期许民国政府给一个可以接受的说法,可惜,最后却不了了之。民国政府当权人士也没有对自己失信于人的行为向皇帝表示歉意和自责。
皇帝是一个宽容的人,他可以原谅很多事情,包括威胁、羞辱、违背信义等,但是他不能够原谅对祖先的不敬行为。皇帝对那些动乱中的领导者的态度改变了,他再也不能隐忍了。他从未想参与满洲的独立,也没有想过回到祖先沉睡的地方。他对这个中国还抱有希望,期盼情况有所改观。但是,他失望了,我再次见到皇帝时便发现了他的改变。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蒙羞的先祖的哭诉,他们劝导他离开这里,回到满族最初建国的地方,那里曾是他们的领土。
另外,华北地区还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当时,北伐军队捷报连连。之后,整个华北地区的主控权就属于张作霖了。然而,张作霖徒有其表,他领导的军队并非团结一致。可以说,张作霖的部队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但是他仍然忧心自身安危,怀疑有人会趁他与南方部队对抗时偷袭他。对此,他的感觉是正确的。张作霖看到企图占领中国的计划完全落败,无奈之下便带领军队回到满洲。在撤回沈阳的途中,张作霖遇害,他在自己势力范围附近被炸死了。从此,这位经历人生几番波折的将领彻底长眠。不过,我们无法探知其中的内幕。
有人曾预言张作霖的死会让满洲出现动乱。不过,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在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后,才将死讯公布出来。当时的满洲,除了名义以外,是一个行使着比大多数君主们大得多的权力的地方。他们不听从民国政府。所以,张学良继位在情理之中。
民国政府没有通过战争就占领的北京,许多官员逃走了,其中包括外交部长顾维钧。南京政府的一份逮捕令上有包括顾维钧在内的十几个安福系人员,他们已经失去了权势。7月21日,从天津乘船离开的顾维钧来到了威海卫。他之前也曾为躲避政治对手的追捕到威海卫避难。此次,他停留的时间略长,有5个月之久。12月,他从威海卫出发前往欧洲。之后几个月,南京政府仍然在逮捕他。他取道加拿大直接到了满洲,并受到了张学良将军的特别礼遇,在满洲住了很久。张学良也调整了政策,开始承认国民党以及南京政府。南京政府采取一些行动作为答谢。于是,南京政府撤销了对顾维钧博士的逮捕令,并将之前没收的资产归还给他。之后,顾维钧再次在政府任职。1932年,他以中国代表的身份访问满洲。
我即将离开这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归来同皇帝相见。还有近半个月就要辞去威海卫的职务,我到天津向皇帝道别,皇帝与我谈论了将来。他说,即将结束天津的流亡生活。1930年9月15日,我准备登船回英国。在这之前,皇帝很早就到我住的旅馆为我送行,他派车将我送到了码头。轮船未开启前,他同我坐在船舱里。之后,他又坐在码头的汽车中,看着轮船载着我远去。他一直看着轮船,直到轮船消失在他的视线中。那天皇帝将一把扇子送给我,这是他最后送给我的礼物。扇子上有他抄录的两首离别古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1930年10月1日,我作为英国政府的代表,将威海卫的主权归还给了中国。威海卫自1898年以来,这块人口不到20万,面积大约有两个怀特岛的面积之和的土地,一直处于英国的统治下。中国将它租借给英国时,还是一个君主国家。归还仪式一结束,我便回国了。我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不知何时才能再度回来。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仅仅过了一年,我便再次踏上了中国的领土。当时,“太平洋会议”就“庚子赔款”相关事情在中国召开,我作为英国代表人员到中国出席此次会议。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我还在行程中。到达中国后,我立刻赶往天津。10月7日,皇帝派遣的一名侍从在天津车站等待我。皇帝一直希望我能够再度回到中国。当时,天津全市流传着许多关于皇帝即将回到满洲的谣言。我在天津和皇帝生活了两天,了解并预测了一些事情。郑孝胥提供给我的信息让我确定了皇帝的想法。那天晚上,皇帝留我们,以及郑垂、徐良和陈宝琛吃饭。不言而喻,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事情。8日,我动身前往北京,同张学良将军见面。他是一位满洲军阀但却被日本赶出了东北。当时,张学良将军已经得知我与皇帝见过面,因此想从我这里探听皇帝的计划。不过,我什么都没有说。在北京期间,很多效忠皇帝的人拜访我,我向他们解释,我此次回来同“九·一八事变”没有关系,然而他们总认为我在撒谎隐瞒什么。他们全都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与期待之情。
我于10月15日返回天津,与皇帝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谈。10月21日,我到上海以代表人员的身份出席“太平洋会议”。这段时间,报纸上刊登各种言论,很多文章中提到皇帝会受到我的影响,还说皇帝会回到满洲执掌皇权。某些中国人希望我可以劝说皇帝回心转意,但是,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了,我毫无办法。对此,我写信给这些人。后来《国民评论》刊登了这封信。
我于11月10日在南京接到一个紧急通知,任职中国财政部长、外交部长的宋子文先生要见我。当时,他拿给我一份电报。电报内容是让宋子文先生转告我,皇帝需要我的帮助。可以猜到,这是民国政府发来的,他们希望我能阻止皇帝回归满洲。对此,我对宋子文先生说,皇帝非常清楚我的活动,假如他需要我提供援助,只要他亲自对我说,我就立即采取行动。
我于11月13日回到上海,接到一个以个人名义发来的电报,说是皇帝已经动身去满洲了。
当时,中国民间正流传皇帝被人强行扣留的说法,很多西方人也相信。不过,这并非事实。又有人说,位于南京的蒋介石以及位于北京的张学良收到了皇帝和皇后的电报。电报说,皇帝和皇后请求他们的庇护。这是谣言,还有人说皇帝表示,宁愿与皇后一死,也不会在满洲称帝。假如皇帝真需要他人庇佑,他也不会求助于蒋介石和张学良。假如皇帝并非自愿到达满洲,那么只要他能逃到开往英国的轮船上,他就可以脱离危险。郑孝胥不是看守皇帝的人,皇帝去满洲是他自己决定的。而且那些忠于皇帝的官员,例如郑孝胥等人也跟随他去了满洲。
我就不再描述后面发生的事情了。皇帝在辽东半岛以及汤岗子温泉休息了一段时日,之后他收到邀请函,请他担任满洲政府的临时领导人。其实,这个职位同段祺瑞在1924年的职位相同,都是临时性的。不过,这次运动是为了推行帝制。皇帝乘坐专列驶向满洲,中途因为地方官员的致敬而多次停车。这些人一边喊着皇帝一边下跪行礼。其间发生了一件令人感慨的事情,列车经过沈阳清朝祖先的陵寝时停下了,皇帝向祖先祭拜之后才继续北上。
皇帝最终回到了他的故乡。
沈阳的陵墓中,有一座是太宗皇帝的。太宗皇帝于1643年驾崩。1644年,清兵进入北京,明朝覆灭,太宗皇帝在17世纪30年代让满洲独立。他不肯归顺明朝,自封帝王,建立大清国。三百年后,太宗皇帝的继承人回到了这里。这里可谓是太宗皇帝一族的家。皇帝要在这里袭领满洲皇帝的称号和地位。政界泰斗唐绍仪在1925年就已断言,宣统皇帝会重新获得这份“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中国圣贤有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皇帝曾经摆脱了各种危险:中国革命带来的危机,袁世凯野心称帝,张勋鲁莽复辟,军阀争战不止,冯玉祥无情的暴行,反对清朝的狂热分子进行的暗杀计划,忠实支持者的热情,1931年11月的某个夜晚后,皇帝就一直处于种种阴谋诡计中。正是那个夜晚,他不得不离开他眷恋的出生地。他在那里成长,也在那里感受到了世态炎凉。
如今,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他所遇到的危险不止这些,皇宫内人心的黑暗,制度的腐败,道德的沦丧都会让他的身心遭受伤害。不过,他克服了这些困难,健康地成长起来。假如圣贤们所言非虚,那么他即将有一个充满光明的未来。不过,清楚他性格的人都明白,假如国家没有安定,国民没有摆脱困境,从此安然生活,他是不会停下脚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