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9800000009

第9章 文学纪(9)

这就是我对于生活的态度,有点唯心主义,它不是靠经历,而是靠感受。我很高兴自己曾有过这么一段善感的时期,那是我写作的最好的时期,我热衷于表达,迫切地想写出事物落进我眼里,而后折射进心里的各种层次复杂的过程,我总是想大声地说话,关于人,关于故乡和成长,关于我身处的这个时代,我渴望说出自己的陋见。

如今回望我多年前的文字,我的见解既不新鲜,也不独特,它之所以得到过一些朋友的错爱,可能是因为我的文字里能看得见感情,感情遮蔽了我写作所有的缺陷。直到今天我仍认为,只有感情、激情、爱这样一些词汇才是文学创作的原动力,而不是通常认为的生活。

写作最神秘的一点是,在我年轻的时候,阅世未深,我却写出了我未曾经历的对于人生、人性的认识,直到今天,我仍认为有些认识精准而体贴,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写的。而后来当我渐阅人世,人生的各种滋味整个把我兜住,形成翻江倒海之势的时候,我却再不愿写了,确切地说,我对说话已经丧失了热情。

今天我站在这里,距离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提名已过去了七年,这七年对我来说非常困难,我的同龄人都有这个体会,正是这七年间,我们这代人陆陆续续地走进了中年。我像所有中年人一样,选择了沉默喑哑的生活,不知为什么,我有时觉得这种沉默很有尊严。

七年间,我经历了一个中年人所能经历的一切:空洞,虚无,焦灼,麻木……常常四顾茫茫,走在拥挤的大街上也会觉得空空荡荡。我觉得自己是在忍受,也是在享受,人生的广阔细微从四方八面袭击我,我沉堕其中,有时想彻底地被它淹没,有时又想挣扎站起。

七年间,一些更广大、阔朗的东西走进了我的眼睛里,那就是对自身之外的物事的关注,千头万绪,愈理愈乱。年轻时自以为很简单的问题,到了中年变得繁复无比,甚至对于写作,我也产生过怀疑,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作,如果写作不跟人生发生关系,那还有什么意思?而这些年,我确实是活在比写作更辽阔的人生困扰里,而写作从来就是附带品。

感谢这些年来关心和督促我的所有朋友,他们是文学编辑,出版人,作家,评论家……似乎是他们对我的写作负有一份责任,其实照我看来,人活到这个年岁,多写一篇少写一篇又有什么关系?发不发表又有什么关系?出不出名又有什么关系?关键是到了这个年纪,关于人生的来龙去脉,我们要想想清楚。有些朋友说,你正是因为想得太清楚了,才懒得动笔,其实恰恰相反,我是因为没想清楚。其后果就是,世界在我脑子里是一片一片的,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我难以获得写作的动力。

然而从去年开始,我终究还是找到了一点动力,在编辑的催促之下,我写了《沿河村纪事》和《姐姐》。我对它们并不满意,然而它们对我却有意义,就像经过漫长的沉睡突然苏醒,看得见天光,听得见鸟叫,知道自己还活着,是这世界的一分子;知道自己还能思考,也有感情,呼吸微温,有人的热气。我感慨万千,同时告诫自己要保持平静。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重新找回了表达的热情,找回了语感,找回了对我笔下每一个汉字的热爱。我梳理了这七年来我的所思所想,觉得自己并没有浪费这七年,事实上,正是这七年来的艰难停顿,使我与真正的写作贴心贴肺。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这次意外获奖,与其说是因为具体的作品,不如说是因为作品之外某些抽象的文学因素,因为停顿,因为思量,因为人在人生和写作之间产生的种种犹疑痛苦,我以为,这也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个奖项与其说是奖给我个人,不如说是奖给已经沉默了将近十年,却仍在困惑的我们这一代人。我想评委借此奖项是要告诉大家,写作不单是码字,它也是精神,也是理想,也是痛苦,也是热爱。它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谢谢评委,谢谢南都!

生活美如斯

我去外地,和几个朋友小聚,这是我们自己开的“笔会”,不占公家的便宜,自己掏路费,当背包族,三五个朋友喝点小酒,看窗外大雪纷飞,或秋意深重。大概一年里,我们总约会两三次,自己给自己开研讨会,互相骂,很挑剔的——文学真该像我们这样搞才好。

我们相约,明年走“国际路线”,还未及开始,我脑中已闪现这样的情景:我们坐在黄昏的西贡街头(真奇怪,为什么是西贡),很惬意地架着腿,背靠小竹椅,看车来人往。那一刻,我一定觉得人生旷朗,而自己微不足道,这感觉实在美妙,我简直忍不住要微笑了。

很奇怪的,我这些年总忍不住要微笑,这在从前是做不到的。从前我常常就不开心了,觉得人生苦短,正午的阳光一过,我便心情低落:这一幕太像生命了……后来就麻痹了,什么都看不见了,心里空荡荡的,难得有什么东西会落在我眼里。我有一次傍晚出门,突然看见天边挂着一弯浅月亮,心里一动,知道自己活过来了:我来广州七八年了,何曾看见过日光、月光?

说到底,还是一个年龄段的问题,大概人活到一定年岁,是难免要萎靡一阵的,然后开始追问,关于写作、生活、自己、世界……有不追问的吗?那他们是有福了。而那追问的,我觉得是可敬的,虽然问不出什么来,徒然地给自己添麻烦,但这背后却站着心灵。很遗憾我写作这些年了,至今还不够“职业化”,做不到每天都写上一些;我的写作是,必得等待内心的什么东西来临,把我裹挟而去,以至于不写就堵得慌——这当然是另一个极端了,其实是迷信。

泛泛而言,这时代是浮躁的,文学也不例外。然而我当真知道有一些人,是超脱于这时代之外的,默默地尽自己的本分。我有一个朋友,不说她的名字了,明眼人都知道是谁:小说写得好,过得也朴素;她住在湖边的一幢房子里,自己摆弄着一个大菜园子,每天浇水施肥,累了,就跑进屋里写几段;她是那样的自得其乐,差不多就是一农妇了,又收养了一群流浪猫狗,使她几乎不能外出交游——她等于是把自己藏起来了。其实这时代,是有很多这样的归隐者的,或隐于市,或隐于心,与世无争,怡然自乐。现在我遥遥地想起她,不知为何,背景突然放大了,放大到几千年,这时我就看到传统这东西,怎样一代代流传,流传到我们这一代,三星两点,哪怕仅仅落在少数人身上,也使我无端感到高兴,似乎有了依傍,与什么东西连在了一起。

我这些年,总觉得是与什么东西连起来了,大片大片的,使我知道,我不再是孤独的个体。常常我把眼睛看向窗外,起先,我看见了肉眼能看见的:高楼、人群、万丈红尘……慢慢我就越过了这些,看到了即便走过千山万水也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把今生今世放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里来打量。从前也打量过,只看到人生短促,生命微渺;现在再打量,就看到了某种源远流长的、壮阔的东西,从我心里腾的升起,带得我也壮大了许多。

我把这层意思跟一个朋友说,他劝我写出来。我觉得没那么着急——我的问题是太不着急了,磨磨蹭蹭的,至今还纠缠于字词,可见还在受约束,内心未能真正得自由;就是心中有的,但还未找到出口。事实上,“怎么写”从来是大于“写什么”的,至少这是我的观点。我的理想是像济慈那样,他说,如果诗不是像叶子长到树上那样自然地来临,那就干脆别来了。

多爽利的话,多年来我一直在践行。我也一直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把写作当成事业啊,它当归结于心灵。也正因此,我愿意放下写作,哪怕十年八年,把自己彻底砸进别的事情里——我砸进去了,虽然也常念记写作这件事,有时会跳出身外来观望,适当地作些调整。我有一阵子昏天黑地地读书,可是心里很警醒,怕自己成为书呆子;于是每晚八点半我准时下楼,去“遇见”那些正在跳健身操的街坊们,知道她们必会拦住我,告诉我一些八卦是非,我听得津津有味,简直高兴坏了,为自己还是个小市民。总之,我对这一刻的自己很满意:热爱生活,不乏低级趣味,同时也能往深里想事情……多好啊,我看到一个人在写作和生活之间左右摇摆,大概总有一天,她能做到深入浅出,把这一切都归拢为一个整体。

同类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真挚的友情从来是不求回报的,只记得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是安抚现代人浮躁心灵的文化读本,是启迪心智的生活导读手册。孔子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围绕类似问题,作者依据《论语》原文同时又跳出原文,通过丰富的历史掌故来解读孔子,通过广为人知的成语来诠释《论语》,让人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告诉人们幸福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孝敬之道、教书育人之道,等等。
  • 生命是一场旅行(上)

    生命是一场旅行(上)

    当你没有达到目标时,也许你可以说:“是的,但看看我们途中所发现的东西!看看这些因为我尽力去做而走进我生活的美妙东西!”生命正是挖掘的过程中才具有活力。而且我相信到最后真正要紧的还是过程中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天炎至尊

    天炎至尊

    世上本没有凡人,只有甘愿做凡人的凡人。穿越后的赖天炎怀着一颗强者之心,无论路途是如何的颠簸,从不言弃;无论是怎么的后果,绝不后悔,面对天才,始终坚信我从来没有输过。
  • 胡桃夹子的恋曲

    胡桃夹子的恋曲

    千叶莎只是一个平凡人家的女孩子,本以为人生就这样平凡的过下去,可是端木熙和裴溪洛这两个男孩子使她的人生变得不平凡。本以为端木熙喜欢她,没想到接近她的目地是为了接近她的好朋友白若依,才利用她的。端木熙一直在欺骗着千叶莎,而裴溪洛一直在保护着她,面对这样两个男孩子,千叶莎的心最终会属于谁呢?他们的人生交汇在一起,会演绎出怎样的感人校园青春故事呢?
  • 至尊宝鉴

    至尊宝鉴

    驴友顾迪在拉萨寺庙里得到活佛青睐,赠与九眼天珠一串,无意中触动了天珠的能量,偶然得到了透视异能,于是,一段横行在古玩界的故事便开始了,各种美女蜂拥而至,赌石、捡漏无所不能!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寒星下的初雪

    寒星下的初雪

    “我真的没骗你!樱!”他看着女孩的笑靥,天使的笑容也不过如此了吧......“不,为什么是这样!”少女深深的眸子中充满绝望,黑暗仿佛要将她吞噬......破碎的钟声在午夜回荡,垂死的乌鸦在枝丫哀鸣。明月因恐惧收敛光辉,清风因警觉垂下翅膀。是谁,行走在古旧的青石板上......是什么力量蠢蠢欲动?是什么结局在等待着她?尘落有时,花开无尽。落樱纷纷,寒剑似光。夜,还是静悄悄的......(大家不要被华丽丽的作品介绍给欺骗了,本文自带逗比性质,谨慎观看!)
  • 刀魔录

    刀魔录

    欢迎来到神奇的玄幻世界!这里的世界包罗万象,光怪陆离,波诡云谲,无奇不有。无穷的神秘等待着你来揭开,无尽的未知等待着你来探索。江湖逍遥,鲜衣怒马,十步杀一人;九天自在,天外飞仙,千里取首级;至高无上,开天辟地,一念一世界。江湖再战,且看刀魔录。
  • 冷傲公主复仇

    冷傲公主复仇

    她原本是家中的宠儿,因为父亲的背叛害的母亲至死,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让她从天使变成恶魔偶然的一次回国竟然发现原来母亲的死不是自杀而且谋杀萱重新以公主的身份进入学院本想只为母亲抱仇却碰见那个曾经伤害她的人。。。。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南师宿舍往事

    南师宿舍往事

    叶小舟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女研究生一枚,是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天之骄女。她出身优越的家庭环境,个性自信而张扬。她爱上不该爱上的男纸,却又迷茫地不知道幸福的定义;她有一个崇高的媒体梦,却发现现实不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她游走于社会和校园的两极世界,见得越多,越感到自身的无力回天。爱情是什么?剩女是如何造就的?未来究竟是不是一个悠长无法完满的梦?我们如何拥有幸福?三高女、贵公子、师生恋、女生心计尽在《南师宿舍往事》
  • 霸道总裁虐恋娇妻

    霸道总裁虐恋娇妻

    “我不认识你。”某女一脸无辜“没管系,我帮你回忆一下昨晚发生了什么。”某男一脸坏笑。王俊凯!!他宠她入骨,她爱他如命,两人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 大学生品读“三言”

    大学生品读“三言”

    本书共120篇,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顺序逐一进行品读,每篇在2000字以上。篇名也与原书整体风格一致,多采用回目的形式。本书是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赏析,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于“三言”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社会现实、观念思想进行审读和剖析,呈现了“三言”小说的整体艺术风貌和思想特征,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新锐不羁的个性及语言灵动清新的特色,没有学究气,有独特性,对大学中文系学生及文学爱好者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