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9200000069

第69章 胡乔木与文学艺术(2)

同时,胡乔木提出,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也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不能用“句句是真理”或者“够用一辈子”那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第一次明确指出:“长期的实践证明,《讲话》中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关于把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简单地归结为作品的政治观点、政治倾向性,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的提法,关于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人的阶级性的提法(这同他给雷经天同志的信中的提法直接矛盾),关于把反对国民党统治而来到延安、但还带有许多小资产阶级习气的作家同国民党相比较、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相提并论的提法,这些互相关连的提法,虽然有它们产生的一定的历史原因,但究竟是不确切的,并且对于建国以来的文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这种不利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他对于文艺工作者经常发动一种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批判上,以及1963、1964年关于文艺工作的两个批示上。这两个事实,也是后来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远因和近因之一。”他还说:“在讲到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的时候,我希望同志们对于它的正确的核心要坚决加以维护和发展,对于它的某些不正确方面不要重蹈覆辙。”胡乔木这篇讲话的主题是批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思想战线软弱涣散,在这个主题下,胡乔木对毛泽东的《讲话》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历史教训,纠正部分提法,体现了他在这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方法:“任何时候都必须全面地看问题,不要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对在端正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继续解放思想,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深远的意义。

胡乔木还指出,毛泽东文艺思想这个题目内容很丰富,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做得很少,“决不能限于研究一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或者加上一篇《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它要包括研究毛泽东同志所创作的优美诗词和大量的优美散文,研究这些作品的美学观点和美学价值,以及他对历史上和现代一些作家和作品的评论、评价、鉴赏。我们必须尽快地把这些方面的资料收集起来,进行整理。”D这些意见,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深入具有指导意义,对文艺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也有方法论的意义。

对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提出合乎艺术规律的原则和方法

针对当时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史研究中的问题,胡乔木指出:文艺理论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的直接现实,而不只是文艺批评和理论着作。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研究文学本身,建立真正有系统的理论。要以马列毛之矢,射文艺学之的,而不能停止于以矢为的。他还指出,“一个时期的文学潮流,似乎不同于刊物上、会议上或批判中形成的潮流。”文学史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创作的有重要意义的成果。要紧紧围绕主要的作品、它的出现、它和过去文学的区别和继承的关系,做很多的研究。文学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必须与他的文学着作成果(包括质与量)成正比。中国文学史“要研究中国文学的特殊面貌,它的特殊的发展规律”。胡乔木尖锐地指出,文学史中谈到政治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要有科学的了解和判断。当代中国文学史,是政治干涉文学相当多的时期,然而粗暴的干涉“没有造成任何一部值得写入文学史的作品”。他不赞成以事件来划分文学史的阶段,认为那样做就“过于着重或夸大政治编年史的影响了”。对那种充满各种政治事件、口号,充满政治分析和作家作品政治鉴定的文学史,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对于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及其旗手鲁迅,胡乔木虽然没有系统的研究着作,但他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许多意见,是体现了上面提出的那些要求的,或者是结合这些研究领域进一步申述这些要求的。

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胡乔木指出: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先驱用血肉筑成的纪念碑”,“左翼文化运动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方向“是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方向,也就是鲁迅的方向”。建国以后,我们有过十七年的社会主义文艺和社会主义文化,粉碎“四人帮”后有过文艺和文化的复兴,“我们现在的文艺和文化,像再生的凤凰一样,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三十年代的文艺和文化运动的继续。”

在1980年4月召开的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撰稿座谈会上,胡乔木提出:“我希望能够把鲁迅放在整个的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学发展的历史或社会思想、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来研究,不仅着眼于鲁迅个人,他的传记,他的每篇作品的研究。”他又提出,“对于参加‘左联’后的鲁迅,我们应该把他放在左翼文化运动里面来研究,应该把他看成是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胡乔木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许多重要课题,并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评论。例如,他高度评价鲁迅的散文,说:“我们现在还举不出一个散文家作为鲁迅的继承者”,同时又指出,“鲁迅活动的其他领域,鲁迅活动的某些水平,早已被超过了。”他论鲁迅的小说,说:鲁迅的小说创作“留下了许多可以说是难以企及的成就”,但同时又指出,“难以企及,不是说不可以企及,也不是说不可以逾越”;“鲁迅所写的小说不多”,“当然没有包括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全部”。如此等等。他还指出,对鲁迅小说艺术和散文艺术渊源研究很少,我们的评论“科学的研究比较少”,多少有点像历史的文评、诗评、诗话。

在《中国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这篇没有公开过的谈话中,胡乔木对30年代文学纵意而谈,点评了几十个作家作品。身为左联中人,熟知第二个十年而又站到历史的高处,他跟两位研究者、编辑家随意交谈,使这篇谈话录虽没有论文的严谨周到,却难得有如此的广泛扼要。对第二个十年能作如是评论者,很难找出第二人。胡乔木指出:“比起第一个十年来,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水平提高了,视野扩大了,题材丰富了,风格也有了发展……更加多样化了。”

胡乔木认为,抹煞左翼作家的作品价值,肯定是不对的。不能说鲁迅后期没有什么作品了,《铸剑》就是后期的,“依我看,《铸剑》的艺术性是超过了《呐喊》、《彷徨》的水平的。”茅盾、巴金、曹禺,都有重要作品。“创造社是个难题目。27年后,创造社很难说有多少东西”,郭沫若有点诗和散文,他的主要精力转向历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郁达夫的《迟桂花》可以选。左翼作家“有些人的作品是好选的,比如柔石。沙汀更不成问题。还有萧红。东平的作品很有特色,确实是写得比较别致的。”他还提到,丁玲的《水》“当时影响较大,现在怎么看?”胡也频“转变前有些作品也还是写得不错的”。张天翼“这一时期是多产作家,作品瑕瑜互见”。

师陀不以左翼作品见长,他“文字上很下功夫。作品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北方左翼“要说成绩的话,还得首推吴组缃”,他的作品“很严谨,很仔细”。鲁彦“这一时期是他的黄金时代,短篇、中篇都是有成就的”。戏剧方面,“田汉的产量是高的,其次是洪深”。诗和散文“出了不少比较好的作家和作品”……胡乔木从具体分析中得出基本的结论:“可见,左翼作家的作品,并不是像资产阶级论者所说的那样肤浅,清一色。”同时,他也不讳言,“左翼作家的作品和左联的活动不相称”,最大的弱点是“左而不作”,有些作家的作品(如蒋光慈、洪灵菲)比较简单、粗糙。胡乔木还指出,有些作家和作品被湮没了。孙毓棠的《宝马》“用历史题材写长篇叙事诗,在新诗中是具有开创性的”,杨晦的多幕剧《楚灵王》“确实是好作品”,许地山的《薛仁贵与柳迎春》“不能忽略”,袁昌英写过《孔雀东南飞》“也是应该注意的”。他还提醒,对陈铨等“当时被推崇”的资产阶级作家的作品,也要看一看,不能只看今天有没有影响。胡乔木着重对老舍、沈从文作了分析。

他指出:“27年到37年是他(老舍)的转变期。”问题是有些作品有反共的内容;当然“整个说来,老舍的同情还是在人民一边,在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一边”。他说,过去文学史上根本不提沈从文,抹煞他,“当然是不对的”;但国外有些人把他吹得过分了。沈从文当时确实是个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也有自己的风格”,“对左翼文艺,有一段还是同情的。……后来变得绅士气很足”。类似的有徐志摩,还有凌淑华、林徽音等,他们有资产阶级思想,“但并不是反共到底的”。他指出:“不能一榜定终身。他们的作品,主要看在艺术上有没有价值。”

胡乔木对30年代作家作品的评论,不仅对编辑第二个十年的《新文学大系》、对编写左翼文艺运动史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文学史的研究方法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对中国诗歌形式的研究和创造新格律诗的探索

胡乔木从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诗歌形式的研究和创造新格律诗体的探索。从《谈诗》《诗歌的形式问题》《新诗要在继承自己的传统中提高》《诗史上的创举》《诗歌中的平仄问题》《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后记》和关于《毛泽东诗词选》及胡乔木作《词十六首》、七律《有思》的通信等专谈诗歌的文章、讲话、书信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胡乔木一生对诗歌的钟爱,他倾注的心血和他精湛的见解。

胡乔木研究了中国诗歌形式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他认为:从句型来看,中国诗体有两个轨道——一个是三、五、七言的奇数字句型,另一个是四、六、八言的偶数字句型。经过很长时间,由诗经、楚辞时期的偶数字句型为主变为两汉以后的以奇数字句型为主。此后五七言诗成了诗的正宗。宋以后词、曲起来,可以说是三五七言、四六八言的综合。到了五四时期新诗出现,情况再变,好像倒过头来,基本上以偶数字句型为主。他又研究诗的音节,发现民歌音节一般一三五七是重音,旧体诗差不多和它完全相反,更着重二四六的重音。胡乔木指出平仄之分至少在周代就已开始被人们意识到,所以诗经、楚辞中用平韵的作品远远超出用仄韵的。这种情况,历代诗赋词曲和现代歌谣、歌曲、新诗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不论实际调值在各时期和各方言区有多大的不同。

说明平声、仄声确有明显区别。胡乔木认为要进一步探究:上述规律或情况为什么会发生,比如汉语中为什么平声字远远超出仄声字?两汉时诗体的变化是不是因为汉语在这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于新诗,胡乔木主张把新诗的诗体确定下来。体裁和形式可以多样,但诗总要有一定的约束,要节奏整齐。他“试图运用和提倡一种简易的新格律。其要点是以汉语口语的每两三个字自然地形成一顿,以若干顿为一行,每节按各行顿数的同异形成不同的节奏,加上适当的韵式,形成全诗的格律。”他自己尝试的格律形式是每行四拍(顿),每拍两三个字(音节);不采取一个或四个字作为一拍的办法,有时把“的”放在下一拍的起头,拿容易念上口做标准。D他不仅专注于诗歌形式的研究,而且还一直通过创作来进行探索。从30年代的《挑野菜》到80年代的《桃花》《怀旧》《希望》《秋叶》《松林》《歌者》《红帽》等篇,胡乔木在新格律诗的创造之路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胡乔木一生同文艺结下不解之缘。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他特别注重文学、诗和影视,对诗和文学尤其专精。但作为党和国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指导文学艺术的主要负责人,胡乔木的视野当然不能、也没有局限于文学、诗和影视,对于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他都给予热情的关注和切实的指导。胡乔木对美术、雕塑、音乐、戏曲、话剧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很有见地的论述,提出了很有启发的意见、建议。

让我们珍惜前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思想成果吧!后继者的责任是继续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文艺。

同类推荐
  •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人物,一位打动人心的“脱口秀女王”,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身平凡却凭借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心。人们崇拜她,不仅因为她的身价高达24亿美元,更因为她的努力,她的不屈,她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结合奥普拉的传奇经历,将她的智慧呈现给广大女性朋友,帮助大家找回失去的信心,重塑完整的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生。
  •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是一部人物传记,讲诉一个在祁连山长大的任文锦医生磕磕碰碰的故事,年老中旬与蒲珠结为连理。
  • 哥白尼伽利略

    哥白尼伽利略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热门推荐
  • 半夏虐恋:等待爱情的薰衣草

    半夏虐恋:等待爱情的薰衣草

    “莲儿,照顾好自己……”洛雨莲从梦中惊醒,脑中还是叶诺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是在纷乱的脚步声中,还掺杂着另一个人的声音。城市另一边的白慕笙还是忘不了莲,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算了,提上行李,与妻携手,偶尔虐虐渣,手撕白莲花……(筱珍珠集合QQ群群号:646920428)
  • 诡墓奇谭

    诡墓奇谭

    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开棺盗宝,富贵在天。不朽的佛山骨链,诡异的风中鬼穴,奇异的圆月神石。各种诡异的线索背后,真相是否能浮出水面?这一切的一切,是刻意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抉择。
  • 鬼妻有点萌

    鬼妻有点萌

    91年我为哥哥换婚去结冥婚,岳父明面上是大木材商,其实是鲁班书第三道传人。冥婚三九回“娘家”,一个月后村里六个新娘集体怀孕。岳丈干女儿装神弄鬼要置我于死地,老婆显灵后突然转变态度倒贴?离奇恐怖的事件相继发生,谁在搞鬼?最恐怖的是媳妇棺材悬在半空,死后一年,尸体还没腐烂,破棺而出爬到了我床上。鬼和僵尸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哪个是我媳妇?
  • 吾家奉子成婚

    吾家奉子成婚

    阴差阳错的睡在了一起,阴差阳错的迎来了意外的怀孕,意外的意外也就迎来了奉子成婚。婚后生活。
  • 观仙路

    观仙路

    问世间可否有仙佛?若有又该是什么样?是无上法力通天,还是泯然众人矣,是逍遥天地间,还是漠视红尘里。仙若无情,可愿成仙?佛老说:“世人成仙佛,皆是执念”念之毅然踏上修仙之路,修仙路中也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决然,也有荡气回肠。蓦然回首,发现仙佛不是一个境界,而是天地万物对本心的叩问。
  • 绝世墨殇

    绝世墨殇

    主人公是一个身份神秘的人,他的家世显赫但这对他来说却刚刚开始,重他出生的那一天,就注定这他的一身必定是艰难重重,龙争虎斗的,九界之上,为予独尊
  • 重温故情:顾少熄灯吧!

    重温故情:顾少熄灯吧!

    豪门争霸,暗杀依然不断,身世之谜能否解开;透过层层误会,两情相愿的他们才得以重回,‘糕点’的暧昧,染成了无法掩盖的昧味。”我们造个属于我们的小人好不好?“一胎二宝,爱情故事。。。。。。
  • 四大战役之辽沈战役实录

    四大战役之辽沈战役实录

    本书侧重交代在这次战役中国共两党的斗争策略、战役决策、遣将用兵,特别是国民党军如何失败、人民解放军如何战胜的某些细节。当然并非是描写某些不能公开的内部秘密。
  • 帝战天域

    帝战天域

    天域之下,凡尘之中。一大能破开虚空,将凡尘帝王杨尘之妻带走。为寻妻踪,杨尘寻三神物破开虚空,奈何虚空乱流,附身在刚刚死去的流氓身体之中。当帝王以流氓之身降临,是辉煌,是落寞。
  • 星的守护者们

    星的守护者们

    现代中学生背负使命,回到几十亿年前的世界,去阻止一场针对地球的浩劫。他们是会在过去的浩劫中不复存在,还是会给大家一个原始地球的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