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5200000006

第6章 云岩人看知青(5)

北京知青来了

兰云发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火红而又苦涩的时代,中国人民勒紧腰带、饿着肚子,高唱革命歌曲、日夜奋战在各条战线。只有一个信念:紧密团结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周围,多、快、好、省的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满怀一夜奔到共产主义的豪情壮志。

1969年初(阳历),我也就四五岁,北京知青来到了我们村。也许我也拥挤在欢迎的队伍中,但对于一个年幼无知的娃娃,当时的热闹场面没有留下清晰的记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长的不断提及,使我对于北京知青不但一点不陌生,而且愈发感到亲切,即便过去了几十年,对他们的印象仍然挥之不去。杜昕、林夕、李淑勤、李向罡、赵晓静、李子猷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并且激励着我成长。

没文化如何发展记得在村子中央社发家新挖的窑洞里,土还没咋出完,全体村民围坐在没有席子、凳子,更没有沙发之类的土炕、石头上,跟着北京知青扫盲识字,学唱革命歌曲。油灯下、小黑板,一字一画、一板一眼,教的仔细,听的认真。嘹亮的革命歌曲划破了山村夜晚的寂静。我们这些小孩也常常有一句没一句地跟着念叨,有时也夹在中间捣乱、添乱。

大人们整天忙于“抓革命促生产”,孩子们有的跟着放羊,很不安全。于是,知青们提出并帮助村子里办起了幼儿园,说不定它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作者系陕西省宜川县云岩镇南窑村人,高级农艺师,现供职于延安市果业管理局。当年,北京知青的劳动、生活以及思想品格给刚刚记事的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他的人生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朴素的语言,再现了一位孩童心目中的北京知青们。

第一个幼儿园!不到上学年龄的孩子由一名知青管理,教他们识字。就这样,我们早早地学会了标准的普通话。由于我们受到得天独厚的“早期教育”,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就能给高年级甚至高中的学生当普通话“老师”,普通话也让我享用一生,对于后来的公务交流和其他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走到全国各地都几乎没有语言障碍。

知识青年的到来,扫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我的父母,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父亲对我们姊妹几个从小就要求非常严格:“你看人家北京知青,能说会写,啥事都能干好,你们几个可要好好学,千万不能给我丢脸。”

我母亲今年73岁了,凑合能识几个字的她提起那段生活,也常有些悔意。特别是进城十多年来,她对不识字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的儿子开始上学,老人家嫌我们对儿女要求太严,加上心疼孙子,时常会抱怨:“能念下念,念不下算了,何必让娃整天为写作业哭个没完。”到了2004年以后母亲跟我进城,她经常和几个老婆子一起去延安城里逛商店,不识字的她更茫然了,甚至怕出门、怕上街。后来每次见到我妹妹、弟弟的孩子都会不停地说:“那时北京知青教识字我因为孩子小、家务多没好好学,现在哪里都去不了,啥都看不懂,简直成了一个废人”,“你们可要好好学习,千万不敢跟我一样,不然将来到社会上吃不开”。

革命戎装令人羡慕

小时候,军绿装、军绿帽、军绿包、毛主席像章那是大家的最爱。看到绿军装别提多羡慕了,“不爱红装爱武装”嘛。我们胸前戴的毛主席像章、手里拿的毛主席语录多半是北京知青给的。

生产队里高音喇叭中“最高指示”和“革命歌曲”响彻山野和村庄;公社里经常召开各种动员大会或批判会,村民们通过有线广播收听领导讲话、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胸前戴着毛主席像章、手里紧握毛主席语录、嘴里高喊将“革命”进行到底……

我的父亲曾经当过民兵连长,背着一支冲锋枪。我们常常因为偷摸、偷看枪支而遭到训斥。个个民兵的门后或隐蔽的地方也都挂着枪,也常听说我的那些嫂嫂、姐姐们为靶场吃了“烧饼”(就是打靶零环)而哭泣不止。火爆而好胜的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念叨:哪个知青认真、靶打得好;谁的全部脱靶了,吃了烧饼等等。

民兵训练也紧紧扣着我们幼小的心,我们会用大人们捡回来的子弹壳做成手枪,装入鞭炮里倒出来的火药,学着他们的样子“游戏”。我父亲还给我做过木质步枪、手枪,后来自己还做过纸蛋枪、炮壳枪,大概有七八支吧。

出门上学总会带一两把在书包里,一有空就会投入“战斗”。

记得常有拉练部队在云岩驻扎,学校会组织全校师生在马路上不断地挥舞毛主席语录、高喊革命口号,列队欢迎解放军。晚上还常常结伴去军营(有些露营在农民家)看解放军烧火做饭等,似乎还蹭过人家的大米锅巴。有一次为了迎接解放军而回家取毛主席语录,还有几百米就看见解放军的队伍来了,那种着急是无法形容的,以至于来不及脱鞋就从河里跑了过去。那时我才朦胧地知道,什么叫做“军民鱼水情”。

抓生产过上“好日子”

北京知青来了,给农村带来了好运,生产大队、小队里都建起了砖瓦厂,还有那每年几十亩的西瓜、小瓜。以农为主,多种经营,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增加了队里的收入。那时,我们村的一个工到达了一块多钱,一般的只有两三毛钱,甚至更少,这让那些干了一年还收不抵债的村子好生羡慕。

在我们村,如果全家人都务农,其收入比“一头沉”(指夫妻两人,一个在农村务农,另一个在外面挣工资)家庭还多,有些干部的工资还不够拿回家给生产队还债。在南窑村,从小到大受冻挨饿的日子我们几乎从没有过;女孩出嫁人不愿出村、男的有点智障也不愁娶不到媳妇。我们家的亲戚经常怕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而半夜三更、翻山越岭几十里来我家“借粮”。

砖瓦厂也成了孩子们戏耍的好地方。看大人烧砖捏瓦,在空闲的砖窑里捉迷藏,把过路马车师傅给的蛮茎(就是红心的大头萝卜)放在砖窑顶上的热土里烧着吃。大人有时会捏些四不像的马、狗、猫之类的放在砖窑里蹭烧,“蓝色的精灵们”成了我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家里炕头上随处可见。

公社的收购站每年到年底会从各村收购不能服役的老骡子老马,以及猪牛羊鸡等送往延安,其中会留一部分在当地宰杀后凭票购买。往延安送猪羊等工作交由南窑村承担,村里男劳力少,北京女知青不怕苦、累,充当绝对主力,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也就有机会期盼、享受到家长从延安带回来的饼干和面包,有时还会吃到石榴啥的,感觉好幸福。孩子们经常会围着看人家屠宰,争着抢着把那些猪尿泡(膀胱)让大人吹的像足球一样大,用绳子在棍上绑几个玩耍,干了的猪尿泡常被摔得砰砰响。我们的童年真是玩具多多、快乐多多。

每年秋冬农闲季节,知青们都会和村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设施,把许多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川地,塬地变成了高产田。大队、小队的水浇地菜园子成了又一个亮点。几十年之后,当年改造的农田依然平整,而水利设施由于后来疏于管理,已大不如从前。

农村文明前进一大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经济和医疗条件特别差,农民有病都硬扛着。肠胃受凉感冒肚子疼基本靠喝热盐水,感冒疼痛基本靠喝生姜、红枣水,掰钵钵(拔火罐)算是很先进的治疗手段了。有的实在没条件就靠蒙着被子发汗,我曾见过为了发汗抓一把生小米强行咽下让发汗的。所以好多病都耽误了。

北京知青破天荒地办起了医疗室,并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主动上门给村里人免费治疗,小病得到及时治疗,大病、急诊也能及时送到县医院,小孩的生育成活率也大有提高。我们村里有了自己的医疗站。

北京知青的到来也给我们村带来了好多新气象,村容村貌整洁了,妇女开始讲究了,家里收拾得干净了。村里经济得到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思想也在悄然变化,这些都有北京知青的功劳和汗水。

年轻人更活跃了,邻里的关系更紧密了,学习识字的积极性也在不断高涨。那时人们对北京的仰慕和向往是由衷的,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别说大人,就连我们这些娃娃也会时不时地“亢奋”。

插队数载情谊一生

过了几年,知青开始被招工、上大学、返回北京,可他们对于云岩、南窑,甚至陕北的感情却始终没有淡化。他们“想家了”就会想起陕北漫山遍野的山丹丹花。

记得有一年放羊的父亲挖了许多山丹丹花的根茎放在我家的炕上,准备寄往北京,满足知青们的一点“心愿”。第二天早上家里恰好来了一个乞丐,看到后硬说是大蒜要吃,一家人费了好大的劲也不能说服他,只好让他尝一口了事。

知青们陆续走了,村里人很伤感,有些人做事也少了主意和帮衬。在后来的许多年中大家有事都会写信请教。更让村里人欣喜的是,40多年后,北京知青说起云岩、南窑依然是“我们村”、“我们村里的事”、“我们村里的人”,让人咋能不激动。

云岩、南窑是北京知青的第二故乡,北京知青是我们村里人的良师益友,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同类推荐
  •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之一,收录汉语诗人宇向的近体诗72首,分九辑编排,包括:你只是到我这儿来;这个人就要消失了;我的心悬在半空,没有落下来;要一只鼻子永远指着前方;明天,他们仍然要与一些继续生活的人交错而过;现在我打算退休,成为平凡无害的人;我们身体的形状将贴在一起;一根为亡灵弹奏的断指;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心灵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心灵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最后的罗布人

    最后的罗布人

    本书记述了新疆的人文地理发现。中国西部,有一支世代依罗布泊水域而居的罗布人。100多年前,在环境恶化的重压下,罗布人举族撤离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国——渔村阿不旦。罗布人的历史命运、罗布泊是“游移”与古国楼兰的兴衰,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身兼作家、学者、探险家三重身份的本书作者在十几年间,沿罗布人推却的足迹一次次深入到如今已是大漠腹地的处处荒村,一步步走进了历史的死角,并以牵系古今的视野和走进丰富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罗布荒原的真实故事。
  •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本书通过爬梳和归纳民国时期有关乌托邦思想特质的文学现象,探察乌托邦作为一种思想类型,进入民国时期小说文本后所呈现的叙事形态及其想象方式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乌托邦功能和意义的研究。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热门推荐
  • 杠上邪魅郎君:步步生魅

    杠上邪魅郎君:步步生魅

    他,邪肆狂放,妖异惑人,初见时,轻勾手指,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上来,却在她决心追随的时候,一翻手又将她推入万丈深渊。他,明明对她动心动情,却一次次将她越推越远,直到她再披嫁衣,成为他人妇时,他才惊觉,原来他所追求的一切,竟然抵不过她唇边那醉人一笑。他眼神如风,身形似箭,势要将心爱的女人追回。哼,嫁人又如何,我若想要,哪怕你嫁十次八次,最后一次,也最终是嫁我!一次次的失望,让脱离枷锁的她,选择了温柔男子为伴。本以为那丝丝的柔情,会让她平淡的日子多一些幸福,可为什么那样的缠绵温柔却给了她锥心一刀?
  • 迎头撞上心理学

    迎头撞上心理学

    本书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向读者介绍了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
  • 燃烧天堂

    燃烧天堂

    兜兜转转之中,她才发现,这个人为她亲手搭建了一座天堂
  • 太空迷幻漫游

    太空迷幻漫游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那一惊鸿的微笑

    那一惊鸿的微笑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天都是一段篇章。有的故事辉煌壮丽,有的故事则是平淡无奇,但是却让我们刻骨铭心。
  • 恶魔你别跑

    恶魔你别跑

    七年前,殡仪馆内哀乐鸣响,庆祝的是唐墨阳与孟珞瞳的诡异婚礼。七年后只身返台,她要避开的是已分手的前男友。当前夫与前男友同时出现在面前,她只能潇洒的喊出口号,情夫招标,我开心就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月流笙眷流年

    七月流笙眷流年

    主人公刘笙出生于一个小乡镇,在原本的乡镇小学、中学里有着一群真诚的好友,但毕业之后,她进入了重点高中,这里的一切,虚伪,懦弱,自私,背叛······她失去曾经引以为傲的友情,她在现实的洪流中一次一次迷茫,最后凭借自己的力量,考上大学。或许,你很孤独,不被人理解,或许,你很迷茫,不理解世界,没关系,因为这一切都是青春原本的样子。我们仍年轻,路还长。
  • 家教之Cielo

    家教之Cielo

    本文原名:[家教]Amnesiaglobale(ALL27)【就是因为名字太长换了一个orz】“小动物,你究竟通过我看到了什么?”——云雀“对于我来说,阿纲就是和别人不同。”——山本“如今,只有十代目才能让我找到前进的目标。”——狱寺“KUFUFUFU~如果说彭格列的首领是Tsuna君的话,我倒是很感兴趣的。”——六道骸“我最喜欢阿纲了。”——幼年蓝波“沢田极限的不错。”——笹川了平“蠢纲就是蠢纲,一如既往的呆。”——Reborn“不管你是Cielo还是沢田纲吉,我都是一样的喜欢你。”——Giotto
  • 龙之国度龙腾凤舞

    龙之国度龙腾凤舞

    一个从山沟里出来的少年,携带着父母留给他的玉佩只身来到华夏国,华夏国因为多年前的一场变故,让整个天地充满了灵气。但是,地球只存在着北半球,南半球变得扑朔迷离。杨林为了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却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
  • 重生之七情花

    重生之七情花

    宇宙中有星球名为流梦星,位于星球东面的碎星域,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皇城内的数名夭折的天才遗体接连离奇失踪,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成名已久的玉手神医李玉如。正当皇城的各大势力焦头烂额之际,在一处潮湿阴暗的地下室里,一名看上去年迈却掩不住眼中睿智光芒的老者正双眼炯炯有神的望着眼前那七具形态各异,散发出不同气质,并拥有完美容貌的女子,口中喃喃道:“喜怒哀乐痴惧恶,完美的七情花将于今日绽放。”这赫然就是皇城那失踪的天才遗体,只是若有人来此,定看不出这就是那昔日的佳人,只因其容貌已变得近乎完美。老者随后又自顾自的嘟哝道:“是时候放入合适的灵魂了,只是欠缺一个女性魂体,算了,就用前几天看到的那个小家伙吧。”